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养透解合剂对阴虚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细胞漂移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治疗组采用清养透解合剂及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合剂)及西医常规疗法。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免疫酶联法检测血清IFN-γ、IL-12、IL-4、IL-10水平。结果④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血清Thl类细胞因子(IFN-1、IL-12)、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Thl/Th2(IFN-γ/IL-4、IL-12/IL—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清Th1类细胞因子(包括IL-12、IFN-1)、Th2类细胞因子(包括IL-10、IL-4)、Th1/Th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Th1/Th2细胞比值向Th2漂移,清养透解合剂可改善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外感湿热证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探讨外感湿热证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30例均为外感发热患者,辨证属外感湿热证者。正常对照组15例,为同时期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患者3天,复测上述指标,观察蒿芩清胆汤的干预作用。结果:经蒿芩清胆汤治疗后,外感湿热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INF-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提示Th1/Th2比值失衡可能是外感湿热证发病机制之一,调整Th1/Th2失衡是蒿芩清胆汤治疗外感湿热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探讨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列腺腹叶注射角叉莱角的方法,建立CAP大鼠模型。用前列汤按10mL/(kg·d)灌胃(C组),并与模型对照组(B组)及正常组(A组)作对照。分别在给药后第30天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CD3^+、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测定各自在淋巴细胞所占比例,计算Th1/Th2比值。结果:与A组相比,B、C组Th1细胞数均升高,Th1/Th2比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Th2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Th1细胞数下降,;Th1/Th2比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模型组Th1/Th2比值明显升高,支持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存在Th1/Th2比值失衡学说。(2)前列汤选择性降Th1,数量,逆转失衡的Th1/Th2比值是其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珠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h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比例;另外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培养72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果:在模型组,小鼠外周血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h1细胞的百分率升高,Th2细胞的百分率降低,Th1/Th2的比值增大,与肝组织损害程度呈现正相关。海珠益肝胶囊能够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恢复Th1/Th2的比例,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P〈0.05)。结论:Th1/Th2细胞失衡是造成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Th1应答占主导地位,海珠益肝胶囊能够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可能是其免疫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朱靖  姜红菊  王蕾 《中医药研究》2012,(9):1035-1037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Thl/Th2漂移的影响及胸痹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参芪扶正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术前1d开始连续用药10d。两组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10d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干扰素7(in-terferon-7,IFN-7)、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并进行ee医胸痹辨证分型。结果两组术前血清中INF-7、IL-2、IL-4、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d、3d、10d血清IFN-Y、IL-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相同时段治疗组IFN-r、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在术前、术后无显著性改变。虚证纽II。-2、IFN-r水平均较实证纽明显增高(P〈0.05)。冠脉介入术前、术后证型虚实分布存在差异,介入治疗后气虚证增加,血瘀证、寒凝证减少。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CS患者介入术后Thl细胞因子水平,使Thl/Th2细胞恢复至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养阴益气活血方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血清及颌下腺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IL-2、IL-4、IL-10的表达及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2只NO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养阴益气活血方煎剂,0.4 mL(100 g/kg)]、西药组[羟氯喹0.4 mL(60 mg/kg)]、联合组[养阴益气活血方煎剂(50 g/kg)+羟氯喹(60 mg/kg)0.4 mL],每组8只,8只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正常组)。实验进行8周后取血,摘取小鼠颌下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IL-2、IL-4、IL-10水平,SP法检测颌下腺组织IFN-γ、IL-2、IL-4、IL-10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和颌下腺组织IFN-γ、IL-2、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组和联合组血清IFN-γ、IL-10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颌下腺IFN-γ、IL-2表达低于西药组(P〈0.05)。模型组血清和颌下腺IFN-γ/IL-4比值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中药组和联合组IFN-γ/IL-4比值最接近正常组。结论 养阴益气活血方能降低SS NOD小鼠血清和颌下腺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下调血清和颌下腺IFN-γ/IL-4比值。养阴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SS小鼠Th1/Th2免疫平衡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紫朱软膏治疗非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Th1/Th2细胞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非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局部溃疡采用中药紫朱软膏干预,对照组采用藻酸钙敷料干预,两组每天换药一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大小,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Th1/Th2细胞(Th1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2、INF-γ;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0)、肝肾功能。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在TNF-α、IL-2水平上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在IL-4、IL-10水平上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均在TNF-α、IL-2、INF-γ水平上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在IL-4、IL-5、IL-10水平上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在IL-4、IL-5水平上较治疗前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中药紫朱软膏能有效促进非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分化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湿解毒方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58例HBV患者分别在应用化湿解毒法治疗前后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慢性HBV患者血清中IFN-γ,IL-4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较高,治疗后则下降明显(P〈0.05),而IL-4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化湿解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FN-γ表达有抑制作用,从而使Th1/Th2比例趋于平衡,而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剔毒护肝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度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Th1类细胞因子1-干扰素(IFN-1)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并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IFN-1水平明显增高(P〈0.05),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剔毒护肝方能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的Th1类细胞因子中IFN-1表达水平,改善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状态。有利于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泻火养阴散对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50例初发GD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他巴唑治疗组25例(A组),泻火养阴散联用他巴唑治疗组25例(B组);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GD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以IFN-γ/IL-4作为反映Th1/Th2细胞因子的指标。结果:初发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GD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IFN-γ水平降低(P<0.01),血清IL-4水平降低(P<0.05);IFN-γ/IL-4比值降低(P<0.01);与A组治疗后比较,B组治疗后血清中IFN-γ水平(7.87±1.62)vs(8.96±1.87)ng.L-1及IFN-γ/IL-4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泻火养阴散可使Graves’病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1.53±0.11)vs(1.61±0.18)ng.L-1降低,IFN-γ/IL4比值降低,通过调节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整Th1/Th2平衡,改善GD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血热及血瘀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屑病血热及血瘀证的发病与外周血I型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 1,Th1)/Ⅱ型T辅助细胞(Thelper cell2,Th2)细胞轴漂移的相关性,观察血热及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的差异。方法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及血瘀证组各15例,健康对照组1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ACS)检测单个核细胞(the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中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1-interferon,IFN-γ)、白介素-4(jnterleukin.4,IL-4)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不同证候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hl型主要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主要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the Psoriasis Areaand Severity Indexscore,PASI)评分。结果FACS结果示:血热证组外周血PBMCs中CD4+IFN-γ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ELISA结果示:血热证组外周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血热证组血浆中IFN.叫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瘀证组血浆中IFN-γ水平与PAS1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热证组外周血清中IL-4水平显著低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Th1细胞在血热型银屑病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当血热型银屑病向血瘀型转化或正常转归时,外周血Th1细胞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方对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400例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补肾健脾方、安慰剂治疗5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γ、TNF-α水平及HBV DNA载量的变化。结果:治疗52周后,补肾健脾方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IL-2和IFN-γ显著上升,TNF-α、IL-4和IL-10则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的各细胞因子差值比较,均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而血清HBV DNA载量较基线下降>1 log10,>2 log10,>3 log10比例均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通过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打破HBV感染的免疫耐受状态,实现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对食管鳞癌放疗患者Th1/Th2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人宫颈癌荷瘤小鼠脾脏Th_1/Th_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人宫颈癌系Hela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大腿皮下,建立宫颈癌荷瘤小鼠模型,分组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桂枝茯苓丸、顺氯氨铂。测定抑瘤率及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Th_1(IL-2)/Th_2(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桂枝茯苓丸和顺氯氨铂对小鼠宫颈癌Hela瘤体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提高荷瘤小鼠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桂枝茯苓丸治疗组,Th_1细胞因子IL-2水平显著升高,Th_1/Th_2比值明显高于模型组,而且向正常值漂移。[结论]桂枝茯苓丸有逆转宫颈癌荷瘤小鼠Th_1向Th_2漂移的作用,能恢复Th_1表达的优势,从而为桂枝茯苓丸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考核对其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运动后12h和运动后24h Thl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IFN-γ、IFN-γ与IL-4比值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和运动后12h分别下降了25%、23%,18%、18%,10%、9%(P〈0.05),运动后24h上述指标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IL-4在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IFN-γ、IFN-7与IL-4比值在运动前的后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免疫力、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进而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甘草甜素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8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甘草甜素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和甘草甜素治疗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甘草甜素治疗组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复方甘草甜素2mL/100g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03mg/100g腹腔内注射,其余两组每天生理盐水2mL/100g腹腔内注射。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各处死6只大鼠,取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草甜素治疗组各个时期的血清IFN-1表达明显增高(P〈0.05);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4在各个时期的表达降低明显(P〈0.05),尤其在第7天下降明显,比甘草甜素治疗组更低(P〈0.05)。结论:复方甘草甜素对肺纤维化的形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早期通过促进血清中IFN-叫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从而调节了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减轻肺泡炎来实现的,后期通过上调INF-γ水平对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补肾通督胶囊对RA患者Th17/Treg平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10的影响。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均服药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血清IL-17A、TGF-β1、IL-10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Th17及Th17/Treg显著降低(P0.01),Treg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各自组治疗前相比,IL-17A显著降低(P0.01),TGF-β1、IL-10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TGF-β1与IL-10升高更加明显(P0.01),IL-17A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可以明显降低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水平,降低血清IL-17A含量,而使血清TGF-β1、IL-10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