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48例伴有心功能不全的肺心病(CP)患者进行时域及三维频谱心室晚电位(VLP)记录分析,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时域VLP和三维频谱的阳性检出率CP组明显高于正常组.VLP阳性者高级别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LP阴性者(P<0.001).提示VLP阳性对CP患者心脏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翟彪 《心电学杂志》1992,11(2):72-74
用美国 ART 体表高分辨心电图(HR-ECG)记录分析系统(ART-S),对正常人120例和冠心病心肌梗塞(MI)患者98例,作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和随访分析,发现 MI 患者的 VLP 阳性率为46.94%,VLP 与 MI 的部位、范围、室壁运动障碍以及恶性心律失常(MA)和心脏猝死有一定的关系,认为 VLP 对 MI 患者发生 MA 及猝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使用国产前置放大墨和 A/D,D/A 转换卡和 Dator-852程序,按 Langner 方法记录分析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高频心电图,并与60例正常人比较。患者组 QRS 波群6个导联切迹总数超过3个者38例(64.4%),明显高于对照组(4例,6%:P<0.01);患者组 QRS 最高频率均值63.2Hz,明显高于对照组(42.1Hz;P<0.01)。从20到100Hz 频率段进行分段频率比较,患者组从40至100Hz 段的频率百分比较对照组增加5-7%。这些改变对诊断心肌炎患者心肌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心率变异(HRV)、心室晚电位(VLP)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价值。方法 40例AMI患者HRV(SDNN)、VLP测定,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SDNN(87.9±25.07ms)与对照组(13.37±35.96ms)比较明显减低(P<0.001),AMI组VLP阳性(11例)与正常组(1例)比较明显增高(P<0.01)。梗塞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组与非事件组HRV(SDNN)、VLP比较相差显著(P<0.005)。对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预测方面,HRV特异性为93.55%,相对危险性为10.50,VLP敏感性为44.4%。二者结合特异性、相对危险性增加。结论 二项指标均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如同时检测可望提高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晚近,不同带通滤波(滤波)对于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阐明其意义,我们采用三种滤波对于 VLP 阴性正常人和阳性病人体表信号叠加心电图(SAECG)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30例 VLP 阴性(简称正常组)均系经体检属健康的医科大学生。60例VLP 阳性(简称病例组)系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不同滤波 VLP 判定指标见表1,凡符合其中两项者判为 VLP 阳性。  相似文献   

6.
1991年4月美国 JACC 杂志(1991;17:999—1006)刊登了心室晚电位(VLP)的诊断标准说明。这是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联合组成的特别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讨论结果而发表的。委员会共7人,均属该专业较著名的学者。10年来的研究表明,VLP 的检测有助于发现急性心肌梗塞后(PAMI)发生猝死的高危患者。目前一般多采用高分辨率心电图(HRECG)或信号平均法(SAECG)来检测 VLP,视检测的方法和判断的标准不同。PAMI 患者的 VLP 阳性率在60%至90%之间,而正常人的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7.
采用ART-1200EPX型检测仪的FFT_3软件,对60例正常人和56例器质性心脏病时域法(TDA)心室晚电位(VLP)阳性患者的检测结果作了分析。旨在探讨频域法(FDA)检测VLP 主要参数的合理选择。结果表明:(1)选择滤波后综合QRS 波(composite)、Blackman-Harris 窗和120ms 分析段检测时,以振幅谱面积比(AAR)作为观察指标比较合理,(2)采用20-50Hz/10-50Hz 计算AAR 较佳,(3)在上述条件下,初步提出FDA 的VLP 正常值范围≤3327。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0例心肌梗塞(MI)病人的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1)MI组与正常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VLP是一种病理性的电活动;(2)不同部位MI的VLP阳性检出率下壁为38%、前壁为35%、前间壁为33%、前侧壁为20%,提示下壁MIVLP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此外,根据对VLP定量分析的结果发现,下壁、前间壁MI对反映传导和电压的指标均敏感。而前壁、前侧壁MI仅对反映传导的指标敏感,其机理需进一步探讨;(3)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组都有形成VLP的可能,但前者检出率相对较高。由此提出应根据不同发生机制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防止电不稳定的措施;(4)MI伴室性心律失常(VA)组与不伴VA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VLP阳性者VA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信号平均心电图(Singa1—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m,SAECG)作为一种能捕捉微小心电信息的无创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噪音水平(Noise)可影响SAECG的VLP分析,而噪音水平又受叠加心搏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最近,我们对部分受检者以叠加不同心搏数进行SAECG检测,以探讨其对VLP各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VLP)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见诸多报道。而应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 averag electrocardiogram,SAECG)技术检测房性心律失常报道甚少。为了评价SAECG技术预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价值,作者对正常人、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史者进行了SAECG的检测,初步探讨SAECG的心房波时限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1.对象:正常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5~65(平均43.7±12.8)岁,经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证实无心脏扩大和其他明显器质性疾病与房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8~69(平均49.7±12.0)岁,都有心电图证实其阵发性心房颤动史,X线、心脏超声排除有心脏扩大,于窦性心律时进行SAECG检测。 2.SAECG的记录方法及测量指标:采用美国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心室晚电位来识别高危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是电生理学近年来一项进展,它有助于心源性猝死的防治。但其时域分析的正常范围、阳性标准等迄今尚未完生统一,尤其是高寒地区的实用正常值尚未见报道。为探索高寒区VLP的正常值范围,本文总结高寒地区正常人120例的VLP定量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A组)者的心室晚电位(VLP)、心率变异(HRV)检测,与40例正常人(B组)进行对比。结果 A组HRV(SDNN)较B组明显缩小(P<0.001),VLP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室性心律失常(VT)事件组(A_1组)与非事件组(A_2组)的2项指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并且HRV特异性增高。结论 2者同时监测可增加预测指标的特异性、有效性及相对危险性,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和冠心病人体表心室晚电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量分析正常人(220例)和有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室颤(VF)史的冠心病人(32例)的体表心室晚电位(VLP).讨论了正常人不同滤波条件下的VLP正常值。根据不同高通滤波频率后VLP各参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研究,表明40Hz高通滤波后其敏感性(66%)、特异性(96%)相对较高.提示40~250Hz为技合适的滤波频率.VLP预测持续性VT的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心室晚电位(VLP)的变化,评价术前VLP阳性对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0例。其中心肌梗塞(M1)病史组31例,无MI病史组9例。室壁瘤组7例,非室壁瘤组33例。观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及术后2周VLP的变化。结果 1.MI及室壁瘤患者术前FQRS显著高于,LAS显著低于非MI及非室壁瘤患者(P<0.05);VLP阳性率高于非MI及非室壁瘤患者。2.术后VLP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P=0.025),VLP转阴率为75%。3.术前VLP阳性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例数显著高于术前VLP阴性患者(P=0.03)。结论:1.M1及室壁榴患者VLP阳性率高提示其存在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2.冠状动脉搭桥及室壁瘤切除术后VLP转阴提示外科手术不仅能够改善梗塞区域局部心肌的血供,而且切断了潜在的折近径路,从而减少了VLP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术前VLP阳性是预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指标(敏感性71.43%,特异性78.79%,阳性准确率41.67%,阴性准确率92.86%),据此指导临床预防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正常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RDV).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HRV).结果①正常对照组高频、低频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夜间明显高于白昼(P<0.05).②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SDNN、SDANN、高频、低频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失去了昼夜间差异.③RDV的频谱分析呈现出与HRV相似的两个主要的频谱成分即高频和低频.高频在正常人RDV与HRV有较好的相关性(γ=0.82,P<0.01),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此相关性降低(γ=0.61,P<0.05).结论RDV提供了又一无创方法评价心室复极的自主神经调节机制,可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86例心肌梗塞(MI)患者行体表心室晚电位(VLP_s)检测,以探讨MI后VLP_s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急性MI组VLPS异常率(45.2%)明显高于陈旧性MI组(25.0%),P<0.05;下(后)壁MI组VLP_s异常率(48.5%)明显高于前壁MI组(25.5%),P<0.05;Killp~3s心功能≥Ⅲ级组VLPS异常率(57.1%)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24.1%),P<0.01;MI后有室壁瘤组VLPS异常率(75.0%)明显高于无室壁瘤组(30.7%),P<0.05).随访8~20个月中,VLP_s异常者有8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VLP_s正常者无心脏意外事件发生。表明MI后心功能差,有室壁瘤者VLP_s异常则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7.
<正> 1978年Berbari等首先采用心电信号叠加技术(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m,SAECG),从犬和人的体表检测到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此后,用时域法(Time Domain Analysis或Temporal Domain Analysis,TDA)对VLP进行大量研究。但是,该法敏感性较差、假阳性较多,对宽QRS病人亦较难判定。为此,人们着力于探求更为敏感而可靠的VLP检测法。1984年Cain等采用频域法(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FDA)检测VLP。其后,国外研究对该法的临床价值褒贬不一,国内FDA检测VLP研究伊始。本文现就其原理、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一、基本原理 VLP是一种异常心电活动的动态信号,可由波形或频谱加以分析,前者即TDA检测,后者则为FDA检测。FDA是以SAECG的频率成分和分布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  方法 :对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及 3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 )。  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高频、低频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夜间明显高于白昼 (P <0 0 5 )。②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SDNN、SDANN、高频、低频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失去了昼夜间差异。③RDV的频谱分析呈现出与HRV相似的两个主要的频谱成分即高频和低频。高频在正常人RDV与HRV有较好的相关性 (γ=0 82 ,P <0 0 1) ,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此相关性降低 (γ =0 6 1,P <0 0 5 )。  结论 :RDV提供了又一无创方法评价心室复极的自主神经调节机制 ,可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正常成人体表心室晚电位200例分析(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技术检测体表心室晚电位(VLP)已有10余年历史,VLP与心室内折返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基本得到肯定.然而,VLP阳性诊断标准尚没有统一,各家报道的数据有较大差异.为此,我们对200例正常成人作了体表VLP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使用频谱分析逐搏R波与T波间期 (RT)的变异性来研究正常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方法 正常人 30例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频谱技术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结果  (1)高频 (HF) (白天为 2 7 2± 16 83,夜间为2 0 9± 16 83,p <0 .0 5 )、低频 (LF) (白天 16 85± 9 36 夜间 12 84± 9 4 7,P <0 0 5 )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夜间明显高于白天。 (2 )正常人RDV与HRV的频率成分性质上非常相似 ,RDV的频谱分析呈现与HRV相似的两个主要的频谱成分即高频 (HF)和低频 (LF)。结论 RDV提供了又一无创方法以评价心室复极的自主神经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