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影响母儿预后的有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妊娠合并心脏病172例。结果心功能Ⅲ~Ⅳ级与Ⅰ~Ⅱ级患者的妊娠孕周及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围生儿患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多。妊娠前心脏手术患者心功能多为Ⅰ~Ⅱ级,与未手术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示心功能越差导致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越高,孕周及新生儿平均体质量随心功能升级而下降,加强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监护,选择正确的方式终止妊娠,可获得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母儿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8年6月—2013年9月在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95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34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组61例,对两组患者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母儿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 1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A组)与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组(B组)相比胎盘早剥、肺水肿、视网膜病之间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B组相比,早产与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转重症监护或围生儿死亡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B组相比产生出血病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母儿病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组,病情严重,围产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3.
郭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11-41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5例,比较患者的分娩方式、心脏病种类和心功能分级,根据不同类型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产钳分娩两种方式,心功能Ⅰ~Ⅱ级明显高于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中心功能Ⅰ~Ⅱ级明显低于心功能Ⅲ~Ⅳ级患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孕产期的合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心脏病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围生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1)总结1998年至2007年间某院11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2)按病因对患者进行心脏病种类分析.(3)按病情轻重程度分为两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80例(A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32例(B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关闭不全.(2)B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93.8%,A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患者无孕产妇死亡,B组患者孕产妇死亡2例,均为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子痫患者.(4)B组患者的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3.8%、25.0%、12.5%,明显高于A组的12.5%、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引起孕产妇死亡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规范的产前检查,适时终止妊娠及相关学科的密切合作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侠君  董薇  张立军  韩玉环 《天津医药》2004,32(11):674-67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处理原则、母婴预后及心脏手术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对4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妊娠结局良好,心功能Ⅲ~Ⅳ级者与之相比孕周明显缩短(P<0.05),剖宫产率增加(P<0.05),新生儿早产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围产儿病死率及孕妇心衰、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均P<0.05)。心脏手术后合并妊娠者,多为心功能Ⅰ~Ⅱ级,且妊娠结局良好,仅有1例合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功能Ⅲ级。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母婴预后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心功能Ⅰ~Ⅱ级者,可以在密切监护下经阴道分娩。心脏手术后心功能良好者,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对母儿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68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先天性心脏病居多,占33.8%,其次风湿性心脏病占26.5%,心功能Ⅰ-Ⅱ级38例,占55.9%,Ⅲ-Ⅳ级30例,占44.1%.心功能Ⅰ-Ⅱ级者多能足月妊娠,早产率20.68%,新生儿平均体重(2580±502)g.心功能Ⅰ-Ⅱ级与Ⅲ-Ⅳ级的早产率及新生儿体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为剖宫产49例,占72.05%,阴道分娩19例,占27.94%,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类型及孕产妇心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围生儿质量.孕产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合并症或施行心脏手术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使妊娠有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7.
杨凯乐 《北方药学》2018,(1):110-111
目的:分析青霉素治疗妊娠合并梅毒的疗效与妊娠结局特征,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2月~2016年6月,医院妇产科共收治妊娠合并梅毒感染的孕妇344例,其中244例采用青霉素治疗,纳入青霉素组,孕期未采用青霉素治疗100例,纳入对照组.将青霉素组中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对象纳入不良组,余者纳入良好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青霉素组活产儿多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TPPA阳性率、RP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高龄产妇、经产、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前RPR阳性、多疗程比重高于良好组,不良组28周前治疗比重低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妊娠合并梅毒可改善妊娠结局,但妊娠结局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需提高青霉素的合理应用水平,避免盲目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相关因素与母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病例资料,包括妊娠高血压严重程度、孕周、孕次、分娩方式、合并症、母婴不良结局等,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因素及分娩方式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 母婴不良结局:母亲不良结局55例(27.5%),胎儿不良结局48个(21.5%),新生儿不良结局47个(21.3%)。相关性:尿蛋白严重程度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程度正相关(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母婴不良结局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尿蛋白有关。结论 及时发现并严格控制妊娠高血压疾病及蛋白尿程度,最大限度延长分娩孕周能有效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9.
潘自华 《安徽医药》2021,25(12):2487-249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妇女尿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ACR)、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妊娠高血压妇女9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59例、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妇女38例(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晚期的ACR值、血浆D-二聚体、血压、降压药物应用史、孕次、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ACR值、D-二聚体值对妊娠高血压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的实际影响情况.结果 不良组的ACR值(34.81±9.30)g/mol、D-二聚体值(3.61±1.10)mg/L均高于对照组的(28.77±6.95)g/mol、(2.24±0.87)mg/L(P=0.01,P<0.01);不良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155.8±8.4)mmHg、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102.1±5.1)mmHg、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0.13±0.05)、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0.12±0.04)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150.3±8.1)mmHg、(98.1±5.7)mmHg、(0.10±0.04)、(0.09±0.05)(P=0.002,P=0.001,P=0.002,P=0.002);不良组的降压药物应用史、孕前BMI、年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的尿蛋白定量、剖宫产率、发病孕周、终止孕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ACR值、D-二聚体、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增高将增大妊娠高血压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妇女的妊娠结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ACR、血浆D-二聚体增高是其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母儿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心功能级别与新生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及围产死亡的情况。结果心功能Ⅰ级的患者20例,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心功能Ⅱ级的患者18例,并发症比例为44.4%,心功能级别为Ⅲ级的患者6例,并发症比例为100.0%,功能级别为Ⅳ级的患者6例,并发症比例为83.3%,心功能Ⅳ级和Ⅲ级与心功能Ⅱ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和Ⅲ级与心功能Ⅰ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直接影响母婴的结局,有效控制妊娠合并心脏病进行适当的诊治处理,能降低母婴损害,将患者心功能尽可能控制在Ⅰ~Ⅱ级,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母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陈玲  张婉莹  蒋来  饶婕 《安徽医药》2014,18(1):67-7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母婴结局.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2003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度组25例(30 ~ 49 mmHg)、中度组23 例( 50 ~ 79 mmHg)、重度组14例(≥80 mmHg),分析各组心脏病的种类、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1)28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平均(75±33)mmHg,心功能Ⅲ~Ⅳ级9 例,15 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平均(87±35)mmHg,心功能Ⅲ~Ⅳ级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轻度组中足月妊娠18 例,早产6 例,医源性流产1例;中度组足月妊娠9 例,早产14 例,新生儿窒息2 例;重度组足月妊娠2 例,早产9 例,医源性流产3 例,新生儿窒息4 例,两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孕产妇并发心力衰竭8 例,其中轻度组1 例,中度组2 例,重度组5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的新生儿平均体重,轻度组(3 277±512)g,中度组(2 551±492)g,重度组(2 475±494)g,中、重度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明显高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越高,围产结局越差;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较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若病情许可尽量避免在孕32~34周终止妊娠;剖宫产终止妊娠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的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例,对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心功能等级为Ⅲ级的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Ⅳ级的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级的患者平均孕周更长,采取心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有一定的改善。结论给予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一定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分析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作用。方法32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32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流产、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导致各种妊娠期和新生儿不良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对其实施相应的临床干预,以提高孕妇和新生儿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柘城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70例)和未治疗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未治疗组患者未予以任何驱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妊娠梅毒阳性率、不良妊娠结局(异位妊娠、早产、死胎死产、自然流产等)发生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妊娠梅毒阳性率低于未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未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剖宫产新生儿的梅毒感染率低于阴道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应开展孕早期梅毒筛查工作,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采用剖宫产,以降低妊娠梅毒阳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5.
孔佳  张颖佳  李斌 《中国医药》2014,(3):382-38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 9月至2012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13例)、中度组(10例)和重度组(15例),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情况、妊娠周数、终止妊娠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①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占94.7%(36/38),风湿性心脏病仅占5.3%(2/38).②轻、中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为主(分别为13、8例);重度组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共11例),有2例患者死亡.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低氧血症患者轻度组1例,中度组0例,重度组6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89.5%(34/38),麻醉方式以连续硬膜外或腰麻为主,占94.1%(32/34).⑤足月分娩:轻度组明显多于重度组(分别为1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新生儿体重:轻度组明显高于重度组[分别为(3 141±98)、(2 374±9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组明显多于轻度组(分别为8、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越高,母婴妊娠结局越差;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孕周分为研究组(孕周≤32周)与对照组(孕周>32周),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孕周第29周时使用,对照组患者孕周第34周时使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巨大儿、死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32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岛素治疗,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降低巨大儿、死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分析高龄妊娠高危因素及不良妊娠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279例高龄妊娠的孕妇,设为观察组,将同期非高龄妊娠且孕检正常的孕妇22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中妊娠合并疤痕子宫50例(10例顺产),妊娠期高血压7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9例,巨大儿3例,前置胎盘3例,胎盘早剥1例,产后出血6例,胎位不正6例,顺产161例,剖宫产118例;对照组妊娠合并疤痕子宫9例(1例顺产),妊娠期高血压1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2例,无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案例,产后出血1例,胎位不正1例,顺产158例,剖宫产62例;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与分娩结局所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孕妇的胎儿结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龄妊娠的孕妇的不良妊娠与分娩结局明显高于非高龄、孕检正常的孕妇,其胎儿结局也明显对比后者较差.  相似文献   

18.
侯智  段世博  李明 《河北医药》2011,33(23):3538-354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不同心功能级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产科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住院的24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病历资料。结果(1)心律失常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最高占44.46%,以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心功能表现为Ⅰ-Ⅱ级。(2)心功能Ⅲ-Ⅳ级以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40.91%)、围生期心肌病(15.91%)和风湿性心脏病(15.91%)为主(P〈0.01)。(3)63.64%的Ⅲ~Ⅳ级患者合并产科情况,其中子痫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较高(P〈0.01)。(4)心功能Ⅱ级组剖宫产率高于Ⅰ级组(P〈0.05),与Ⅲ~Ⅳ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心脏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I级组低于Ⅱ级和Ⅲ-Ⅳ级组(P〈0.01),1I级和Ⅲ一Ⅳ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Ⅲ~Ⅳ级组医源性早产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高于Ⅰ~Ⅱ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时机和方式主要取决于心功能储备和产科情况。心功能越差,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越高。早期筛查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是防止妊娠特发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的疗效,及治疗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发现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资料,通过查阅病历是否进行青霉素抗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低于对照组,足月儿与正常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进行抗梅毒治疗效果差异明显,以早孕组治疗效果最佳,不良妊娠结局率最低,与中孕组与晚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进行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低于未治疗组,首次青霉素治疗的早晚与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相关,越早进行治疗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生菌不同用药时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衡水市妇幼保健院就建档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干预措施(未予以益生菌制剂),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均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420 mg,每日2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比较4组患者分娩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水平、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共纳入783例患者。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患者分娩时血糖水平、HbA1c、HOMA-IR和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优于孕早期组(P<0.05),而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产妇及新生儿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产妇及新生儿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均小于孕早期组,孕中期组早产和产后感染小于孕晚期组(P<0.05)。结论:益生菌不同用药时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妊娠结局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孕中期(孕14~16周)开始用药为最佳用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