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曾观察到一些精神病人,同时具有躁狂—抑郁和精神分裂症样症状。这样一来似乎介于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之间的症状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这类病例曾有各种命名,如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环性精神病,心因性精神病,非典型精神病;可见要把这类病例纳入目前的分类系统多么困难。在一些接受克雷丕林的精神分裂症与躁狂抑郁症分类观点的人看来,对这类“混合性精神病”进行分类并不困难,理由是不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这两种疾病的特点,而且也具有这两种疾病的双重遗传。这种理由已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这类病例的症状非常相似,因此现在已经有必要探讨一下这类疾病是否具有其独特的遗  相似文献   

2.
一些作者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预后良好的精神分裂症和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研究表明,除幻觉和妄想外,其症状和家族史与典型的躁狂抑郁症没有什么不同.Carpenter等人指出在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中,大约有1/4的患者具有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Clayton等人报告半数以上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情感性精神病家族史.Taylor和Abrams报告入院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的48个病人都有足以诊断为双相  相似文献   

3.
对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它是精神分裂症的亚型,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亚型。本文目的是研究一组同时存在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病人的长期预后状况。本文选择22名男性首次住院病人,他们除了有分裂症状外还有情感症状。其中21名次首住院时最少具有Schneider首级症状之一,其余的一例是因非典型抑郁第二次住院,住院时出现了Schneider首级症状。根据Patterson的标准检查评定均有明显的情感症状,同时这些病例的症状符合DSM-Ⅲ的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病是“功能性精神病”中的两个主要类别。对于符合经典诊断概念的病例,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明确的,诊断不会混淆。问题在于为数不在少数的非典型病例,他们或则兼有分裂及情感症状;或则症状虽以一方面为主,但临床过程不够典型。对这些非典型病例究应如何诊断?是侧重于划归情感性精神病的领域?还是侧重于纳入精神分裂症的范畴?或者是另行分类为独立的“第三类”精神病?对此,精神病学界历来意见不一,诊断概念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同之处只是,有的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5.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性质一直是精神病学有争议的课题之一。大多数作者认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预后优于精神分裂症,劣于情感性障碍,区别慢性和非慢性症状对预后有预测价值。Brockington等认为有精神病性症状而无情感症状预后较差。也有人认为26岁以后起病预后较好。病前社会适应越好,病后情况越好。本研究分析了作者早期研究的资料,评定复发(次数和频率)、亚型、分裂双相或单相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整个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既符合ICD-9标准,又符合RDC标准(研究用标准)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无器质性疾病或酒精和其他物质滥用。所有病例未接受任何预防性维持治疗。从临床病史和记录中收集下列资料:起病年龄、有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复发次数和病期。在最后一次发作症状消失后15天、所有患者接受检查。用病前适应量表(PAS)  相似文献   

6.
对3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 3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对象为我院 2 0 0 0年~ 2 0 0 1年之间出院的、并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共 4 0 6例 ;经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症状有所缓解 ,但尚具有以抑郁症状为主 ,且持续两周以上者 ;排除抑郁症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及其它伴抑郁状态的疾病者 ;按CCMD - 3进行再诊断 ,且均符合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第 4位编码的2 0 x1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标准[1] ;采用自编的临床资料调查表对上述患者逐个进行回顾性调查 ;本文患者均接受Zung抑郁量表 (SDS)的检测[2 ] ,其结果并与有…  相似文献   

7.
一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CCMD 3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分裂样精神病是精神分裂症起病后 1个月内的表现 ,将其归入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是否有此必要 ?2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强调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同时存在与同样突出 ,再将其分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抑郁型、躁狂型与混合型 ,是否有必要 ?3 应激相关障碍 ,病期超过半年的患者 ,不能归入适应障碍者 ,诊断常难以归类 ,有否列心因性 (反应性 )抑郁或心因性妄想的分类 ?适应性障碍中反应性抑郁分为短、中、长 3组 ,仅是病期的差异 ,似有去简就繁之嫌。4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6位编码分得过细 ,几乎以一个症状为一分类 ,过于…  相似文献   

8.
汤华  王绍华 《上海精神医学》1992,4(3):152-154,146
对40例原发性抑郁症与7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19例伴有抑郁症的器质性及酒中毒性精神病进行临床抑郁症状的比较,发现他们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症状出现频率均有显著差异,并分析了各组疾病的症状特征和临床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与跨文化比较精神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性症状群只有在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较严重地妨碍了患者的状况与行为时,才能称为疾病。关于抑郁性症状群的诊断分类,认识并不一致。按照国际诊断分类(ICD),情感性精神病包括单相抑郁症组(包括更年期抑郁症)及双相情感性精神病的抑郁症;反应性和神经官能性抑郁以及抑郁性人格不包括在内。ICD 也未将精神病范畴内的所有抑郁症状群都包罗进去。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抑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难治性抑郁,并不是一种诊断概念,而是指经过通常抗抑郁治疗而未见明显疗效的病例。在考虑病人是否属于难治性抑郁时,首先必须考虑抑郁症的诊断是否正确,例如,先要排除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和边缘人格。此外,还要考虑抑郁症的诊断亚型,例如,对于不典型抑郁如仅采用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而效果不佳时,还不能称为“难治”,因为现在有人认  相似文献   

11.
Biederman 等和 Brochington 等均证明锂盐对分裂情感性躁狂有效,但锂盐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然不明。某些研究认为对抗精神病药疗效不理想的分裂症患者,或估计预后良好者,或伴有情感性症状者可使用锂盐。锂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尚未证实,双盲对照的研究不多。稍有进步者,可表现为减少住院,抗精神病药的用量降低,有些可不住院。Delva 等对有或无对照研究的报告作详细总结,认为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锂盐治疗有效,但不能肯定究竟对那些症状或症状群有效。Donaldson等按 RDC 标准诊断的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抑郁症状的出现率及可能的原因早自克雷丕林和布鲁勒时代以来,人们就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时可伴有抑郁情绪,当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减轻时尤易出现抑郁症状。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某些长效注射剂对一些病人具有致抑郁作用。但对此各家研究结果不一,一些研究甚至提示氯丙嗪具有抗抑郁作用。当药物引起巴金森综合征时,可伴有类似抑郁症状,使得情况更加错综复杂。有人认为抑郁是锥外反应在情绪方面的反映。另有人认为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以抑郁为其前驱症状,很难与内源性抑郁症相鉴别。针对这一课题。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99例各种精神病人及32例正常人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下简称DST)的结果,16例抑郁症患者7例DST阳性(43.7%),12例躁狂症患者5例阳性(41.6%),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4例阳性(20.2%),2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例阳性,32例正常对照组9例阳性(28.1%)。本文实验结果表明抑郁病患者DST阳性率虽高,与文献报告相符,但其他精神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也颇高。我们认为DST在诊断抑郁症的价值尚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83例分裂样精神病病人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及转归。方法 对 1990~ 1992年首次发病住本院治疗的分裂样精神病人进行了随访。结果 共随访了 83例 ,随访间隔首次住院时间为 7.14± 0 .6 8年。发现 36例改诊为精神分裂症(43 .4% )、4例改诊为情感性精神病 (4.8% )。结果提示难以对首次发病的分裂样精神病人进行转归预测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猜疑症状较情感性精神病人严重 ,分裂样病人的复发及再住院次数少于前两类病人 :首次发病的病期少于 1个月者较病期超过 1个月者起病快 ,再住院次数少、装相作态症状明显。结论 作者认为分裂样精神病作为一种提示良好预后的精神分裂症亚型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5.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具有以下特点:即兼有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并多为急性病程,易于缓解。本病是与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躁郁症)相对立而言的。为了探索本病的分类学归属,在家族遗传方面曾进行过不少研究,本文对此予以扼要综述。 一、认为本病可能与内因性精神病的某些类型在遗传上有不同程度的联系:Elsassert汇集的研究资料,着重探索父母都有精神病所生子女的精神病类型。资料提示:非典型分裂症(可以理解为接近本文所谓、SAP)不见于第1类婚配(父母均为分裂症),也绝少见于第3类婚配(父母一方为分裂症,另一方为躁郁症),说明本病在遗传背景上同典型分裂症可能无关,也不是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的简单揉和,而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不能和精神病后抑郁症,均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极易混淆。运动不能以缺乏主动言语和主动性躯体活动为特征,常伴有其它锥外系副反应如四肢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强直、活动减少等。问题是有些病人,除运动不能外,不伴有其它锥外系副反应,且可出现一些“抑郁样症状群”如愉快感消失、沮丧、生活无兴趣或抑郁感增加,甚至有自责自罪、悲观消极等。精神病后抑郁症则是随病人精神症状的缓解而产生的。合并有此症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多达25%。这类病人除抑郁症状群外,因常服用一定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故多伴有  相似文献   

17.
首次发病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图确定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通过对46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三月后以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结果发现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3.0%;抑郁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关系密切,与阴性症性无明显相关,作者认为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组成部分,随着精神分裂症其它症状的缓解而改善,提示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一定需合并抗郁  相似文献   

18.
氯硝安定对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祝英禄作者以氯硝安定治疗5例抑郁症患者,均有良好疗效。患者均系女性,年龄27~45岁。病期3年2例,2周3例。均有情绪低沉,消极观念或行为等症状,按CCMD—2—R诊断,1例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抑郁型,4例为抑郁症,其中1例...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几篇报导主张扩大锂盐治疗精神病的范围.与早期作为治疗躁郁症的特殊制剂相比,已有报导锂盐对下述各种不同的状态如抑郁症,情绪不稳及病态人格,酒精中毒,药物引起的精神病,经前期紧张和癫痫等都有好处.锂盐也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虽然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曾经有人报导锂盐单独治疗精神分裂症是无效的并且可能转向恶化.何况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锂盐耐受不良会有增加中毒危险的可能.几乎所有治疗有效的报导均限于情感性精神分裂症或是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的混合型,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同意锂盐在这方面的疗效.本文治疗2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性18例及男性4例,平均年龄36岁).对这些病例的症状未加选择.病人分型计青春型7例,紧张型5例及妄想型2例.有8例为分裂情感型(4例兴奋及4例抑制).这些病人已经持续或间断住院平均九年.他们除身体健康外很少有预后良好的指征.所有患者对各种冶疗效果不佳.他们曾经接受  相似文献   

20.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实践中常碰到这样的病人,兼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两类症象,起病较急,间歇发作,缓解良好。Kasanin(1933)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chizoaffctive Psy-chosis简称SAP)一词称呼这组病人,并报告9例。虽然SAP一词沿用至今,但对其本质属性仍不清楚。这组病人既不能简单归于精神分裂症,也不能认为是情感性精神病的变异。目前,应将SAP从诊断索引中独立出来,仔细观察和研究,以便搞清楚其本质属性。一、关于SAP的最新概念和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