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例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 该院5年内共收治12例并随访2~24个月: 9例内科保守治疗,5例治愈;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3例.结论 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内科治疗有40%~60%治愈率,对内科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者,应积极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 方法 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治疗85例89条急性动脉栓塞肢体,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本组术后肢体存活77条,截肢、趾11条,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4条,其中1例肾功能严重损害死亡,余84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6个月,77条成活肢体血供良好,功能正常. 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和术后对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是提高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吕鹏启  于洪梅 《吉林医学》1996,17(5):307-307
蓝趾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6例报告)吕鹏启,于洪梅,贾金良(柳河县医院放射科135300)足末梢动脉微小栓塞所致的临床症候群称蓝趾综合征(BTS)。本文从1994年10月以来,对经临床和动脉造影证实的6例,进行局部溶栓介入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4.
蓝趾综合征由微血栓阻塞末梢动脉所引起。微血栓最常见于动脉硬化所形成的粥样斑块。胴动脉瘤致蓝趾综合征文献尚未报道。本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6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明确诊断26例,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24例因无效后而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Treitz韧带松解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术后患者全部随访,均痊愈.结论 消化道钡餐造影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首选方法,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也有助于诊断,根本的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内科治疗无效或内科治疗后急性复发的9例急性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资料,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联合介入科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对咯血的患者行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术,以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大咯血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9例肺大咯血的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GS)颗粒、明胶海绵条.病例随访2~12月.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8例显效,1例有效,术后咯血停止,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随访未再次出现咯血.结论 经皮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内科常规治疗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2种方法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 8例大咯血患者随机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其中 2 3例成功治疗患者随访 1年。结果 内科常规治疗 18例 ,随访 14例 ,其即期止血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39%和 78% ,远期止血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4 3%和 79%。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10例 ,随访 9例 ,其即期止血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和 90 % ,远期止血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6 7%和 10 0 %。两者止血率、止血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疗效优于内科常规治疗 ,是较理想的内科大咯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方成华 《广西医学》2007,29(7):1100-110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综合征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82例栓塞综合征病人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栓塞综合征患者无1例发生感染、出血和血栓形成.术后随访3~6月肌瘤进行性缩小,有效率90%.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栓塞综合征发生率较高,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症状进行分析评估,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增强了患者应对并发症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郭均聪  杜静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1316-1317
目的 探讨Madelung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6例Madelung 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进行分析. 结果 6例患者均以颈部增粗入院,4例男性患者有10年以上的酗酒史;B超和CT检查均发现颈项部皮下有大量堆积的脂肪组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肝功能、血压正常.在全麻下行增生脂肪切除,术后病理为无包膜脂肪组织,随访15~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1例术后10个月复发,未行处理. 结论 Madelung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长期过度饮酒是公认的致病因素.CT检查对定性定量诊断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价值.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须戒酒.手术切除局部增生的脂肪组织的根本目的在于缓解压迫症状,改善颈部外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该院2005~2007年诊治过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9例明确诊断;10例均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2例同时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10例患者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其中9例因无效而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血管前移位术1例.术后患者全部随访,均痊愈.结论 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其有效、易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