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复杂构造区叠加速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震勘探中,当目的层上覆地层存在速度横向剧烈变化时,基于双曲线动校公式中的叠加速度只是一种等效速度,而不是常规意义下的均方根速度。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用于目的层叠加成像的速度受这种速度横向变化的影响很大。若使共中心点道集内的反射同相轴校平后能够同相叠加,叠加速度则会出现一些低或高的异常。其原因是共中心点道集内远、近炮检距的射线穿过上覆地层的旅行时差随速度的横向变化而偏离双曲线变化趋势,从而使正常动校时差发生改变。因此以共中心点道集反射同相轴校平为准则求取的叠加速度与均方根速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二维工区的地震速度研究主要在二维空间进行,不适用于大倾角地区。由于实际地下介质是三维的,本文提出适用于二维工区的三维逐层层速度反演方法,并据此层速度计算法射线方向和铅垂方向的平均速度及均方根速度。合成数据及实际数据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方法。文中还对本方法反演的层速度与井中层速度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模型迭代法求取平均速度的基本思路,在准噶尔盆地腹地某工区建立了速度场。并进行了构造变速成图。与常速成图结果相比,变速成图更准确,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5.
求取层速度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叠加速度谱反演层速度,依据现有的地震资料和求取速度谱的方法,速度谱能最团的分辨率是很低的。在两个能量团之间,还可以存在着不同岩性的薄层。但在反演过程中,由于先验信息不足,只能将相邻能量团之间的地层段设为均匀介质。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一假设下  相似文献   

6.
自动拾取叠加速度及提取偏移速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立新 《石油物探》1999,38(4):107-113
本注自动拾取叠加速度,用局部叠加技术降低动校叠加次数,针对速度扫描时反复动校叠加采用相应的快速动校和扫描间隔控制等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量;采用层位追跋涉客迭代处理来提高速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叠加层位上计算并输出控制点的叠加速度和偏移速度。  相似文献   

7.
因地震分辨率的限制,根据速度谱计算出的层速度实质上是层间均方根速度,由此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实际值,同时也大于VSP平均速度。地震分辨率越低,速度谱计算出的平均速度误差越大。速度谱解释时漏读迭加速度同样会使平均计算值偏高,误差增大。文中指出,提高地震分辨率是提高速度谱计算速度精度的基础,研制高分辨速度谱,对速度谱计算出的层速度进行适当校正,细心速度解释谱,可提高速度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地下构造较复杂,构造模式多样,普遍存在高陡构造。在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中,用于时深转换的速度模型对高陡构造的成像精度影响很大。介绍了针对高陡构造地区的地震勘探技术,探讨了高陡构造成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YB地区云安10井钻探失误为例,探讨了速度模型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速度控制点法建立速度模型的改进措施。利用改进后的速度模型,对YB地区高陡构造原地震资料进行了目标性处理,地震解释深度与钻井基本吻合。将新的构造解释结果与原构造解释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新构造解释结果与钻井吻合较好,进一步落实了YB地区东翼大断层下盘各潜伏构造的形态、圈闭规模、高点位置和隆起幅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震层速度和声波速度转换的排替压力只是相对于地层某点的排替压力值,它随深度变化较为明显。而实际地层中的盖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体,排替压力的变化相对稳定。因此采用泥质盖层在相对稳定的层序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即稳定层序中声波均方根速度值转换的排替压力作为盖层的排替压力值,消除了欠压实带薄互层的影响,同时综合了盖层厚度对封堵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东岭地区三维速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岭地区地震速度场变化复杂,建立合理的速度场是发现和落实钻探目标的关键。采用三维叠加速度构建整个区域速度,利用钻井的时深数据、钻井分层、地震时间层位等条件对地震速度体进行约束标定。通过对约束条件的多次筛选,构建了东岭地区三维平均速度场模型,并将此三维速度场模型应用于时深转换,较准确地落实了东岭地区的构造。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速度场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含油目的层系主要为中生界的三叠系和侏罗系,埋藏深,构造幅度小,速度纵横向变化大。从地震叠加速度、平均速度及层速度等方面分析了轮南地区的基本速度场特征,即平面上具有北西部高、南东部低,纵向上具有三段式的特点。其影响因素是岩性、储层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讨论了砂岩储层的速度特征及其与岩性、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等因素的关系,建立了三维时深转换速度场,在研究区的勘探开发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质构造约束层速度模型在时深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钻井资料与海量的地震数据相比总是显得太少 ,大区域速度场的建立必须借助数学插值方式 ,把井点速度外推至全区。以纯数学的距离内插方式生成速度场而不考虑实际地质结构变化 ,生成的速度场与实际速度规律是有差距的 ,在复杂构造区 ,这种差异非常大。以地层反射界面和断层面为约束条件 ,建立起沿反射层变化的、更为精确的层速度场 ,从而实现三维资料的精确时深转换。该方法应用灵活 ,建场方式直观 ,适合于各种复杂构造的时深转换。  相似文献   

14.
层速度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层速度是地震勘探中需要求取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由速度谱先求取叠加速度,然后再用Dix公式求取层速度;另外,还有新发展起来速度的层析技术。这两处方法都存在缺陷,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本文提出了层速度谱方法,它是将层析技术与速度谱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求取层速度的崭新方法。它吸取了两法的优点,克服了它们各自缺点;充分利用了观测波场的旅行时信息和振幅信息,但不需要拾取旅行时,全  相似文献   

15.
地震速度谱在精细深度图制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常规制图方法是用一个区域平均速度或用井点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这在构造较平缓地区,可以满足勘探精度要求。对于构造变化剧烈,即地层纵、横向速度变化很大的地区,用常规制图方法作出的构造图就会存在较大的误差,难以满足精细油藏描述的要求。因此,提出了用层位约束拾取速度谱,在求取平均速度后用井点平均速度进行校正,再进行时深转换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山东胜利油区曲堤油田,大大提高了深度图的精度,减少了深度误差。  相似文献   

16.
巴楚夏河工区的三维速度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巴楚夏河工区的实际情况,详细探讨了该区三维速度建模方法。此法以地震速度平衡建模思想为指导,以随机模拟法为基础,采用离散平滑插值技术构建三维离散空间建模。与其他建模方法相比,此法的建模步骤及应用效果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由点到面到体的建模过程,充分细致地反映了三维空间离散结构;2在建模过程中提供了大量插值、数值模拟方法,保证了建模的可靠性;3充分利用测井与地震信息,保证了建模的准确性;4所求速度模型能准确反映速度空间变化规律。文中具体介绍了建模步骤。在巴楚夏河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中的速度问题,尤其是复杂地区的速度问题,可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准确的速度资料。  相似文献   

17.
利用空间网格计算三维空间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夺资料解释中几种常用的时-深转换和深-时转换方法进行对比后,本文提出了利用空间网格计算三维空间速度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地下层按井点分层深度值或t0图时间值离散为空间散点面。根据VSP井和合成地震记录的速度资料,通过多井信息传递和计算点深度或时间值的约束进行迭代计算,完成深-时和时-深转换。该方法计算精度高,对于计算机化的地震资料解释有很大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层叠法变速构造成图的地质基础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井菊 《石油物探》2006,45(3):285-289
对于垂向速度突变的地层,采用速度连续变化的层状介质模型和平均速度场实现变速成图,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为此,探讨了采用分段速度模型描述速度场的层叠法变速构造成图方法。首先利用VSP、地震测井、声波测井等速度资料,根据速度变化趋势划分速度段,分段拟合速度,求取各速度段的截距(υo)和斜率(K),建立各层υo速度平面图;然后计算层速度,获得各速度段的层速度平面图;再利用各层的层速度和时间计算各层的厚度;最后通过多层厚度叠加,获得不同层段的构造图,实现变速成图。该方法不需要编制时间等值线图,因此避免了在成图过程中出现的相交点时间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