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考虑风险、贡献和时间效用的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物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假设收益分配方式为混合模式,联盟中存在盟主企业,并引入确定性等价收益的概念定量分析参与者的风险态度,建立了综合考虑风险、贡献和时间效用的物流动态联盟收益分配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联盟持续时间的增长,成员努力程度增加;随着联盟成员个数的增加,成员努力程度降低。通过数值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存货质押融资作为一项多主体的融资业务,道德风险是其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风险。在存货质押委托监管模式的初始授信环节,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努力程度为隐匿信息,因此银行与物流企业双方都有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收益分配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以对双方道德风险起到一定约束作用。本文在存货质押融资委托监管模式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考虑初始授信环节中银行与物流企业存在双边道德风险时的收益分配问题,建立了银行与物流企业的收益分配模型,推导出银行与物流企业间的最优收益分配比例,以防范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双边道德风险。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对收益分配比例随物流企业实力变动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优度评价法在物流联盟成员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东  焦玥  胡劲松 《工业工程》2006,9(6):113-117
正确评价和选择联盟成员是保证物流联盟稳定性的前提.以货代型物流企业选择工艺型物流企业为例,设计了工艺型物流企业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物流联盟成员选择的评价模型,并通过一个示例进一步说明了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网格环境下的虚拟物流联盟竞合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博弈论与微分方程等分析工具,基于物流网格资源共享策略和收益分配政策,对虚拟物流联盟参与企业在不同时间区间内发生的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影响虚拟物流联盟企业竞合策略的因素.分析表明:在某一时刻影响联盟企业竞合策略的是系统中用户数量,在较短时间内联盟企业进行有限次重复博弈不会改变其合作倾向;而在较长时间内影响竞合策略的则是系统中用户的局部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小印刷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小印刷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对印刷行业的供应链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将虚拟企业的概念引入到供应链模型当中,旨在为其具体实践提供某些借鉴,以期提升中小印刷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受全球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需求增长减少,营运成本增加,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提高市场竞争力是目前关系到中小物流企业生死存亡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取成本领先、差异化、目标集聚及建立联盟等市场竞争战略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覃娟 《中国科技博览》2011,(18):229-230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全面对外资企业开放,作为我国物流市场主力军的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实力不强等原因,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对中小物流企业现状的分析,归纳其发展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提出建设中小物流企业创新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基本特征和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宾厚  袁义 《包装工程》2007,28(10):129-131
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成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实行共同配送,则是各物流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很好策略。文章在提出了共同配送的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共同配送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共同配送的优势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2月12日,由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冷链物流分会、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成功召开。本届年会以"互联网驱动冷链产业第二次创业创新"为主题,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食品商贸企业、餐饮零售企业、生鲜电商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冷链技术装备企业、科研院校等相关领域1 000多位代表出席了该年会。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理事会主席范端炜、中国  相似文献   

11.
We focus on the problem of strategic network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multi-site enterprises. We develop a simulation model for various supply network designs evaluation. The suggested model is generic in the sense that only input data modifications are needed to adapt the model to a given supply network structure, while the model's procedural logic stays unchanged. The model reproduces the dynamics of the totality of the supply chain activities. It takes into account control policies related to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to the scheduling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It also carries out local optimisations by dynamically allocating the customers’ demands to the appropriate distribution site and the replenishment orders expressed by the distribution and production sites of the enterprise so as to minimise a global cost function. Simulation execution permits to compute various performance measures. These indicators inform the decision-maker about the profit of the enterprise and about its customer's service level.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o detail the simulation model. Then, for a fictitious problem of supply network design based on two real life applications, we highlight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rol polic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udied enterprise.  相似文献   

12.
在对制造型企业生产线平衡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生产线实际,利用仿真的方法对电子制造企业进行了研究,通过不断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来揭示平衡率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显示,提高生产线平衡率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并由此针对生产线的持续改善提出了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3.
中小制造企业共同配送的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制造企业形成策略联盟的前提下,基于合作对策理论,依据各企业的投入确定其机会利益比例,用配送比例和贡献系数对利益分配进行调整。在核心企业主导作用确定的可能联盟下,根据利益分配原则针对几种有效联盟建立利益分配模型。利用对策二次规划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用风险因子修正分配结果。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投入、配送量和贡献等因素对利益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具有随机产出特点的行业中多家企业实施CDM项目的情景,研究行业中多企业碳排放博弈问题。详细比较了在相同基准线下,不同数量的企业实施CDM项目后的利润、成本、均衡产量和碳减排量; 又比较了在不同基准线下,相同数量的企业实施CDM项目后的利润、成本、均衡产量和碳减排量。指出在面临不同基准线时,企业既要考虑利润又要考虑政府的偏好;给出了企业的决策建议,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基准线,从而在得到政府允许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利润。  相似文献   

15.
顾客服务系统的排队模型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秦  宋卫斌 《高技术通讯》2000,10(12):36-40
运用排队理论,对虚拟企业售后服务部门的顾客排队网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一种顾客具有优先权的多级顾客服务排除模型,以顾客满意度(服务合同相关条款)为条件计算出了稳定平衡状态下排队系统的主要指标,并从收益、成本和效率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服务部门最优基准服务能力,对服务能力的有效安排和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交叉销售构建销售组合,研究组合内产品订货量是库存决策中的重点问题。考虑企业从横向角度拓展产品市场,构建了两产品的不对称交叉销售模型,推导了两产品非线性约束规划模型的最优条件和最优解的表达式。文章证明和分析了随着两产品关联系数波动性的增大以及新产品的需求分布属性的弱化,企业为追求两产品整体利润最大化,在现有销售组合的基础上,会采取收缩原有产品订货量的决策。最后,借助MATLAB软件对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品质量角度,应用客户需求及优化理论,研究了产品质量、价格及交付提前期竞争下的企业最优决策问题.首先构建了产品质量、价格及交付提前期相互竞争下的质量敏感型和非敏感型客户需求及企业净利润模型.并进一步确定了企业质量服务水平可协调的范围,在协调范围内分别求解了产品质量、价格、提前期的稳定均衡最优解及相应的企业最大净利润...  相似文献   

18.
针对突发事件造成港口企业服务能力不足的情况,建立了港口企业通过能力合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决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结论表明: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能力受损的港口企业的最佳修复能力是不同的;最佳的修复能力因企业分担的转移成本的比例与获得的利益分摊比例也是不同的。因此,港口企业在进行外购能力时还要考虑成本和利益的分摊比例。  相似文献   

19.
考虑供应链绿色声誉对整体收益的影响,运用微分博弈方法,研究由单一核心企业和单一配套企业组成的绿色供应链协同创新合作问题,分别考察了在不合作契约、成本分担契约和合作契约3种情形下,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的最优绿色创新投入、各自的最优收益以及绿色供应链整体的最优收益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 成本分担契约作为激励机制,可提高配套企业绿色创新投入、双方最优收益和整体收益;2) 合作契约下的绿色供应链整体收益和参与双方的绿色创新投入达到最优。研究结论从理论层面论证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创新合作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Design for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DFSME) is considered to be a new ideologue regarding survival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nd it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lutions to deal with the existing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DFSME is a systemic approach that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s the aspects of sustainability and how they can be aggregat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globalisation issues. The problem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is how to present the concepts of sustainability to guid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alysts and designers with the most effective aspects for analysing sustainability. These aspects are: international issues; contemporary issues; innovative products; 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manufacturing strategies; business models; flexible organisation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Based on these aspects, the sustainable model will be analysed and presented through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nd th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will be measured.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ider the need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hroughout most of the world to be sustainable as well as to be globalised enterprises. Thi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FSME is a very large task and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s one aspect of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