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潍北凹陷断裂系统复杂且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密切,前人较少涉及凹陷整体断裂系统及其对油气成藏作用的研究。为此,基于地震及地球化学资料,系统研究了该区断裂的展布特征和活动特征,探讨了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根据断裂走向将潍北凹陷断裂划分为北西西向、北西向、利渔-灶户、北北东向4组断裂系统;4组断裂系统主要有断阶型、反“Y”字型、“Y”字型以及负花状等多种断裂组合样式,主要形成于凹陷拉张断陷期,并且受到走滑挤压的影响。结论认为,断裂系统中不同走向的断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明显,深大断裂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北西向、北北东向断裂系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利渔-灶户断裂系统控制了凹陷最主要的含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砂率对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以RC25为基准再生混凝土,制作了砂率分别为25%、30%、35%、40%、45%、50%的再生混凝土梁试件。通过梁的三点弯曲试验,从断裂韧度和断裂能两个方面,研究了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随砂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断裂韧度、断裂能均随砂率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趋势;砂率由25%增大到35%时,断裂韧度增大了8.43%,断裂能增大了10.73%;砂率由35%增大到50%时,断裂韧度降低了3.81%,断裂能降低了11.29%;砂率小于35%时的断裂韧度比砂率大于35%时的断裂韧度更容易受到砂率变化的影响,而断裂能则没有出现相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西端北侧的黑山断裂不仅构成了河西走廊重要组成部分——酒西盆地的北部边界,同时也是青藏高原北部边界重要断裂——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组成和转换的重要部分。通过对黑山断裂野外调查?典型断错地貌面的测量以及年代测定,获得了黑山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逆冲滑动速率为每年(0.26±0.06)mm,同时证实该断裂为一条以高角度逆冲为主要运动特征的断裂,其运动性质与阿尔金断裂存在明显的不同。结合对阿尔金断裂东端部运动学特征的讨论,总结前人在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内NW向断裂定量研究成果,得到河西走廊西端这些NWW向逆冲断裂和褶皱在平行于阿尔金断裂走向上的缩短速率总和为每年1.4~2.4 mm,这与阿尔金断裂东端部每年1~2 mm水平走滑速率相当,由此推断阿尔金断裂东端的左旋走滑被活动的逆冲断裂?第四纪褶皱隆起引起的地壳缩短吸收和转换了,阿尔金断裂在其东端部水平滑动速率逐步降低,断裂终止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宽滩山一带,而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北侧的黑山断裂与其走向上相联接的磴磴山断裂、金塔南山断裂可能共同构造了青藏高原朝NE向扩展的最前缘。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断裂叠加改造作用强烈,断裂关系极为复杂。利用最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中拐凸起发育的断裂进行了精细解析,识别出逆断裂、正断裂、走滑断裂等多种性质的断裂,它们发育具有明显差异性。剖面上,以三叠系底和白垩系底为界,将中拐凸起断裂划分为深层石炭系—二叠系挤压逆冲断裂体系、中层三叠系—侏罗系压扭走滑断裂体系和浅层白垩系—新近系伸展正断裂体系,并分析了不同断裂体系的叠加关系。平面上,将中拐凸起发育的断裂划分为红3井东逆冲-走滑断裂系统、598井东逆冲-走滑断裂系统、红山嘴东逆冲-走滑断裂系统、五区南逆冲断裂系统、克拉玛依逆冲-弱走滑断裂系统和拐6井走滑断裂系统,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构造与组合特征。根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背景,结合平衡剖面恢复,将中拐凸起断裂体系划分为二叠纪挤压逆冲阶段、三叠纪—侏罗纪压扭走滑阶段和白垩纪—新近纪掀斜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腐蚀钢绞线的断裂失效概率模型,需要研究基于某种断裂准则的断裂抗力分布模型。首先提出了以塑性理论中的Mises应变作为断裂参量的腐蚀钢绞线的断裂准则,然后通过对14根氯盐腐蚀钢绞线试样的拉伸试验获得了46根断裂钢丝以及它们在拉断时的平均拉应力及断口处蚀坑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了每根钢丝的断裂抗力值;以此作为腐蚀钢绞线断裂抗力分布的数据样本,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腐蚀钢绞线的断裂抗力不拒绝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并得到了这两种分布模式下腐蚀钢绞线断裂抗力的分布模型(概率密度函数)。  相似文献   

6.
塔南凹陷是海塔盆地重要的富油凹陷之一,目前发现的油藏大多受断裂所控制.为了探究塔南凹陷断裂要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基于地震、钻井、试油等资料,通过对已发现的191个断控油藏进行精细解剖,开展了断裂特征分析,明确了断裂控藏的关键要素,建立了断裂控藏模式.结果表明:塔南凹陷断裂要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断裂圈闭的有效性,其本质在于影响着断裂的封堵性能,其中产状、活动速率、类型是影响断裂封堵性及控制油藏形成的关键要素.塔南凹陷利于油藏形成的断裂特征为:走向NE向,倾角55°~85°,断距10~150 m,活动速率<20 m/Ma,泥岩削刮比SGR>0.35、泥质含量Rm>0.30,组合样式呈斜交式和垒堑式,并且以二、三级断裂组合为主.塔南凹陷主要存在3种断裂控藏模式:早期伸展断裂和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断裂控制的源下侧向输导断裂遮挡原生油藏控藏模式、源内垂向输导断裂遮挡原生油藏控藏模式,以及长期继承性断裂控制的源上垂向输导断裂遮挡次生油藏控藏模式.研究成果可为塔南凹陷断裂相关圈闭的精细评价和勘探部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轮齿齿面断裂失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面断裂失效作为齿轮接触失效的一种形式,相比表面或近表面处萌生裂纹的点蚀、微点蚀和齿根断裂等失效形式更具有潜在危险性.为了研究分析齿面断裂失效的机理、影响因素等问题,综述了基于局部材料强度法进行齿面断裂失效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得出了轮齿齿面断裂失效的特点和机理,阐述了影响齿面断裂的几个重要因素如残余应力等,并得出齿面断裂失效的预估方式和设计计算方法的相关结论,为今后深入了解轮齿齿面断裂这种失效形式提供了依据,并为工程实际中抗轮齿齿面断裂失效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比例尺为1∶300万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断裂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断裂分布统计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此比例断裂图上断裂分布的分形特征,包括断裂分布的整体分形特征,断裂平面分布几何参数的分形特征.断裂研究是开展大地构造、矿产资源勘察和开发、工程地质等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中等厚度高强钢断裂机理,对厚度为16mm的Q345缺口板和开孔板各10个试件进行了拉伸断裂试验,研究了缺口尖锐度对中等厚度高强钢断裂模式的影响.试验表明,初始裂纹形成于缺口边缘内侧,缺口较尖锐的试件断裂延性较低,初始开裂点位于载荷位移曲线的强化阶段,呈脆性断裂;缺口较钝的试件断裂点位于载荷位移曲线的下降段,呈延性断裂.对高强钢缺口板和开孔板断裂试验进行了基于广义屈服模型和椭球面断裂模型的数值模拟和断裂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椭球面断裂模型对预测中等厚度高强钢缺口板和开孔板的初始开裂有较高精度,但对中等厚度高强钢延性断裂的预测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问题,设计了PVA-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了尾矿砂掺量、缝高比、纤维掺量以及使用条件对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得出P-δ曲线和P-COM D曲线,并计算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结果表明:断裂韧度与缝高比成反比,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尾矿砂对断裂韧度的影响却很小;断裂能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尾矿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断裂能、断裂韧度计算值比腐蚀使用条件下的断裂能、断裂韧度计算值均增大约1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无缝钢管穿孔机导板的失效类型进行了分析,指出导板以高温磨损失效为主。文中还提出了改进与提高导板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用滚轮试样研究了20CrMnTi钢碳氮共渗层接触疲劳损伤的形态,并探讨了损伤机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铜吊车梁直角式突变支座双向荷载的静力和疲劳试验,研究了突变支座各板件的应力状态;讨论了荷载循环次数对突变点附近腹板应力的影响;对这种吊车梁的疲劳破坏特征也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提出了设计施工中应当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三百余付压力机中、小截面热锻模具的失效统计分析,解剖了多种典型模具。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各种分析方法,探讨了热锻模失效机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20CrMo钢抽油杆试样经含H_2S介质腐蚀后,在加载同时,裂纹萌生、发展和试样断裂的动态过程,研究分析了H_2S介质对这一过程影响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研究由改善显微组织形态提高调质高强度钢件疲劳寿命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机理和途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改善显微组织到预想的状态,使调质高强度钢应力场强度因子范围门槛值稍有增高,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减低,疲劳寿命明显提高。分析认为,对疲劳寿命的提高是依据作者对改善调质高强度钢强韧化机理和途径的论点而合理设计热处理工艺,使这种钢晶粒显著细化,碳化物颗粒极为细小而均匀以及基体韧化的结果。这种组织形态具有阻碍疲劳裂纹扩展、减小应力集中和阻碍新裂纹的产生等作用,是提高疲劳寿命的重要原因。对改善调质态钢的强韧性和提高疲劳抗力的机理和途径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分析国内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总结归纳了影响系统开发的诸因素,并根据系统工程模型化理论提出了系统开发的指导性方法,对简化问题,选择适当的开发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铝合金挤压模具的服役条件及其对材料的要求,分析现场模具的失效形式和验证所采取的提高寿命的措施。对3Cr2W8V钢和炉外真空精炼(VHWD)4Cr5MoV1Si钢进行了全面性能与生产对比试验证明:4Cr5MoV1Si钢用于制作铝合金挤压模是较理想的材料,能够显著提高模具的寿命。通过热磨损、热疲劳试验,比较两种材料的热磨损抗力和热疲劳的抗力;并观察其微观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19.
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近几十年来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热疲劳性能的测试至今国内外还没有规范的标准方法。本文选择了五种不同冶炼工艺和成分微调的5CrNiMo型热模钢,加工成板状试样,对试样形状,加热速度、温度,加热和冷却时间,以及热裂纹测量位置等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各因素对热疲劳性能以及对试样氧化程度、塑性变形的影响,掌握了实现单根热疲劳裂纹的规律。本研究提出的热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理解沥青结合料的疲劳失效特性,以黏弹连续介质损伤力学为分析手段,通过加速疲劳试验和传统时间扫描疲劳试验系统研究了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失效行为.研究发现,基于虚应变能理论提出的将最大存储虚应变能指标作为沥青加速疲劳试验中的疲劳失效新定义,与现象学指标相位角峰值有着很好的等效性,并和时间扫描试验中的疲劳失效定义保持了一致,进而依据疲劳失效定义建立了虚应变能释放率和材料疲劳寿命之间的特性关系准则.该特性准则与试验方法和加载条件无关,可作为统一的疲劳失效准则运用于沥青结合料的疲劳性能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