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Ni-Co-P合金镀层,研究了化学镀时间对镀层微观形貌、厚度、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20~120 min时的镀层都呈胞状形貌,且都含有Ni、Co、P、C和O五种元素。随着化学镀时间延长,镀层微观形貌发生变化,Ni和P元素质量分数总体呈升高的趋势,Co元素质量分数总体呈降低的趋势,厚度呈现出先显著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显微硬度在325~542 HV之间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耐腐蚀性能逐渐改善。化学镀120 min时的镀层表面较为平整致密,胞状物的尺寸明显减小,显微硬度达到542 HV,在氯盐溶液和弱碱性溶液中都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镍是表面处理领域发展最快和应用广泛的镀覆技术之一。以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二元合金镀层及化学镀镍基多元合金镀层的影响为主题,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热处理通过改变化学镀镍基合金镀层的形貌状况、组织结构和成分,进而改善其性能,促使综合性能更优。表明适度热处理同样是提高化学镀镍基合金镀层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穆梓 《国外塑料》2001,(4):12-15
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加入添加剂 ,会对其体系产生影响。发泡剂基本微粒的大小决定了熔体中液态 CO2 和 N2 的尺寸 ,从而影响其熔体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工艺在20#钢基体上制备Co-Mo-P镀层,并研究超声波功率对Co-Mo-P镀层的形貌、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波功率下电沉积的Co-Mo-P镀层致密性和厚度存在差异,导致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磁性能差别较大。超声波功率为150 W时电沉积的Co-Mo-P镀层成分较均匀,孔洞缺陷少且晶粒结合更紧密,其厚度、硬度、电荷转移电阻、最大相位角、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达到11.4μm、460.5 HV、3623.2Ω·cm2、68.2°、769.3 Oe、92.7 A·m2/kg,摩擦系数仅为0.52,相比于常规Co-Mo-P镀层表现出高硬度、优良的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磁性能。由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超声波功率起到较好的强化扩散传质效果,细化晶粒并促使晶粒结合更紧密,Co-Mo-P镀层的厚度增加,致密性逐步改善,因此其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振动对聚合物加工和性能的影响机理、影响效果,以及其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对振动对聚合物加工和性能的影响作了一番综述,并且对现存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国内外15个不同牌号的加工助剂对PVC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质量高的加工助剂对PVC制品的力学性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不同Sn含量的Ni-Sn-P合金镀层试样,通过能谱仪分析镀层中主要成分,分别考察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i-Sn-P合金镀层随Sn含量增加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ACR加工助剂对PVC加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转矩流变仪分析了流变性能曲线和挤出曲线,探讨了ACR加工助剂在PVC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实验表明:ACR加工助剂能够促进PVC体系的塑化,提高熔体强度及均匀性,对PVC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张丽芳  陈朝晖 《橡胶工业》2011,58(5):292-296
研究加工助RL16,WB16和AC617对C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助剂RL16或WB16与防焦剂DM并用时,可以提高CR胶料的硫化速度、抗焦烧性能和加工安全性,加工助剂AC617的抗焦烧性能不明显;3种加工助剂对C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d(NO_3)_3对Ni-Fe合金镀液的阴极极化及Ni-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硬度、高温抗氧化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Nd(NO_3)_3可以增大Ni-Fe合金镀液的阴极极化,改善Ni-Fe合金镀层的结构,提高Ni-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硬度和高温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2.
镍基非晶合金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及化学复合镀方法,得到了N i-P、N i-M o-P、(N i-M o-P)-A l2O3及(N i-M o-P)-PPS四种镀层;对各种镀层的形貌进行分析,并研究了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各种镀层耐蚀性能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N i-M o-P基镀层的耐蚀性优于N i-P镀层;在85℃的10%H2SO4溶液中(N i-M o-P)-PPS镀层的腐蚀速率约是N i-M o-P镀层的1/3。  相似文献   

13.
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表面调整工艺对镁合金磷化膜微观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并通过金相显微镜和点滴试验研究表面调整时间对镁合金磷化膜微观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调整可以细化结晶,减少微裂纹,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当表面调整时间为60~90s时,形成的磷化膜孔隙率低、覆盖完整,能有效提高镁合金基体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4.
电镀Ni-Co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镀Ni-Co合金具有优良的高温耐腐蚀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研究了Co对Ni-Co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阳极极化、交流阻抗及浸泡试验结果表明,在10%硫酸、10%HCl及人工海水中,Ni-Co合金镀层耐腐蚀性随着Co含量的升高逐渐提高。说明Co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镀层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La(NO_3)_3对Ni-Fe-La合金镀层的耐蚀性、高温抗氧化性、硬度、微观形貌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a(NO_3)_3的质量浓度的增加,Ni-Fe-La合金镀层的耐蚀性、高温抗氧化性、硬度均得到明显提升,并且在La(NO_3)_3的质量浓度为0.4g/L时达到最优;Ni-Fe-La合金镀层结晶细致、结构紧密,其中含稀土La。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镀硬铬沉积速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在碳钢表面制备Ni-W-P代铬镀层。采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脉冲频率、平均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频率、平均电流密度和占空比的增加,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脉冲频率为250Hz,平均电流密度为4.0A/dm2,占空比为30%时,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表面光滑、平整,结构致密,硬度可达5 140MPa,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在不锈钢基体上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并研究了钨酸钠的质量浓度对镀速、Ni-W-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及其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钨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0~20g/L时,制备的Ni-W-P合金镀层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变电流密度,在黄铜基体上制备出纳米晶Fe-Cr合金镀层。分别采用SEM和EDS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XRD对镀层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镀层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镀层的耐蚀性随电流密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电流密度为15A/dm2时,镀层的晶粒尺寸为10.4nm且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无氰镀镉-钛合金的最佳后处理工艺,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和盐雾试验测试了三种钝化膜的外观及耐蚀性,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三种钝化工艺获取的钝化膜经96 h中性盐雾试验后,均未出现白锈;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低铬钝化工艺获取的钝化膜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大,重铬酸钠钝化工艺获取的钝化膜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从环保和耐蚀性方面考虑,建议选用重铬酸钠+硝酸钝化工艺作为无氰镉-钛合金镀层的后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碱性Zn-Ni合金电镀工艺,采用扫描电镜、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及浸泡试验测定了镀液温度、电流密度及镀液组成等因素对镀层表面形貌、镀层中Ni含量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电流密度对镀层中Ni含量的影响不大;镀层中Ni含量随着镀液中Ni2+与Zn2+质量浓度比的升高而增大.随着镀层中Ni质量分数的增加,镀层颗粒越来越细致、均匀;在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表明:Ni的质量分数为13%的合金镀层具有最佳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