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了解决移动用户和移动卫星通信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会话密钥协商问题,对最近提出的一个通用可组合安全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该协议的安全证明存在问题,该协议不是通用可组合安全和前向安全的,攻击者可以对协议进行数据同步攻击和密钥泄露伪装攻击.最后给出了改进方案以克服存在的安全缺陷,改进后的协议是通用可组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4G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EPS AKA)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改进协议(ES-AKA).该协议不仅能够抵抗重定向攻击和重放攻击,同时消除了密钥K泄露的安全隐患.安全性和协议性能分析表明:在更高的安全性能下,该协议降低了服务网络的存储空间和归属网络的计算量,有效减少了认证过程的比特通信量.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一种能抵抗位置跟踪的基于哈希函数的射频识别认证协议,指出其并不能有效抵抗位置跟踪,阅读器假冒、重放攻击等,并提出一种改进的能抵抗位置跟踪的射频识别认证协议.改进协议中标签和阅读器都产生随机数,标签通过阅读器认证后服务器才对标签进行认证,同时在服务器对标签认证前标签更新其密钥.分析表明,该协议在保持原计算量和存储量的基础上能有效抵抗位置跟踪、重放攻击和假冒阅读器攻击.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所有者对标签的认证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可信第三方带权重的多所有者射频识别标签认证协议.协议采用Shamir秘密共享门限方案来管理密钥,采用基于哈希函数产生的密钥流对消息进行加密,既实现了所有阅读器对标签的认证,也实现了标签对所有阅读器的认证.本协议中无须可信第三方参与,且能实现密钥更新和抵抗去同步攻击,相比于同类协...  相似文献   

5.
针对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给出了一种有效攻击,指出其无会话密钥托管的协议存在安全缺陷.当密钥生成器(PKG)被恶意控制时,协商的会话密钥仍能被计算出来.为了抵抗这种攻击,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改进的协议在标准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具有无会话密钥托管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RFID认证协议大部分都建立在阅读器和后台数据库为安全通信这一假设上,通过对现有协议以及RFID发展趋势的分析,取消这种假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向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采用异或运算和Hash函数对通信的消息进行加密,通过自动更新标签ID、共享密钥等方法抵抗重放攻击、假冒攻击、系统内部攻击等.性能分析表明,新协议能在较低成本的基础上抵抗各种攻击,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安全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一直是著名难题,很多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设计完成后都被发现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文章首先对Lim等在2008年给出的一个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对该协议给出了会话状态暴露攻击和临时密钥泄露攻击。最后对Lim协议给出了可以抵抗这两种攻击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4G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EPS AKA)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改进协议(ES-AKA)。该协议不仅能够抵抗重定向攻击和重放攻击,同时消除了密钥K泄露的安全隐患。安全性和协议性能分析表明:在更高的安全性能下,该协议降低了服务网络的存储空间和归属网络的计算量,有效减少了认证过程的比特通信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和一卡一密相结合的安全认证协议。在该协议中,阅读器通过返回标签密钥和随机数的哈希值取代标签ID的明文传递,避免了一张标签被破解所有标签都不能使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抵御常见的假冒攻击、重传攻击和追踪。此外,通过分析协议的计算量,提出了采用设置不同的门禁数据更新时间来降低后台服务器计算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成本RFID协议中攻击者仅需要对截获信息进行特定的异或运算,并采用穷举运算即可分析出标签密码信息的漏洞,提出了一种应对密钥攻击的改进型安全协议.在发送端将协议中标签的随机数与标签识别码的随机函数值进行异或运算来加密传输,以免被攻击者窃取,在服务器端通过相关反运算,与服务器保存的标签EPC随机函数值进行异或运算,获取本次通信的随机数,并与服务器密钥进行数值运算,判断认证是否成功.结果表明:该协议切实可行,同时能抵御窃听、重放、跟踪、阻断、模拟等多种攻击,并且该协议对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低,适合低成本标签使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口令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通过一个保存了客户的口令或是关于口令的验证值的可信第三方服务器,实现了两个需要相互通信的客户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但由于口令的低熵性,使得现有的很多基于口令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容易遭受字典攻击。在现有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对称加密算法和Diffie-Hellman两方密钥交换方法,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基于口令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能抵御各种现有的攻击,并提供完美的前向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车联网通过人-车-路-后台实时互联感知实现交通智慧管理、决策和控制,其安全认证机制和信任模型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车联网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一的认证机制和信任模型无法满足车联网复杂多通信场景下安全的差异化保障,综述了面向多通信场景的车联网认证机制和信任模型的相关研究现状和成果;勾画、概括了新方向,通过深入研究认证机制的内在机理,构建按安全需求划分的认证机制和理论框架,并设计相关协议,实现了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性、时效性和隐私性的个性化认证服务;设计了基于车辆节点消息和行为的动态信任模型,提供了强实时性和高精确性的信任评估,为能主动感知恶意节点提供了方法支撑;考虑未来车联网极有可能运行于量子通信环境,推演了量子门限匿名认证和量子信任演化决策机理的研究方向;最后对相关研究技术进行了安全性评估和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移动终端计算能力较低和存储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移动边缘计算环境的轻量级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将密码学与物理层的安全保护技术相结合,利用对称密码体制降低移动终端在认证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以少量的计算量和较低的信息存储量完成移动终端与边缘服务器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并且移动终端只需一次注册便可在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中随机漫游.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满足前向安全性、抗重放攻击性、抗中间人攻击性等安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在通信和计算成本方面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4.
SSL协议是用于Internet上进行保密通信的一个安全协议,主要目的是保证两台机器之间的通信安全,提供可信赖的服务。通过时SSL在Web服务器中的应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对SSL实现Web服务器的安全应做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总结了SSL实现Web和Internet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将区块链技术和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惩罚机制的Gossip认证算法.采用窗口保护机制控制网络中节点的数量,避免因网络通道阻塞破坏共识信息的达成.利用Gossip协议保证信息高效传播,并提出惩罚机制降低共识过程中恶意节点的数量.算法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  相似文献   

16.
适用于移动商务环境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商务环境下为了解决全自动区分计算机和人类的公开图灵测试(CAPTCHA)技术易被攻击而失效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该环境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将认证密钥交换过程与CAPTCHA挑战/应答过程巧妙融合,在不增加协议通信轮数的条件下,通过对称加密方案保护CAPTCHA问题实例;采用适于移动终端的椭圆曲线公钥系统,基于智能卡的安全特性,提高了协议的效率和安全性;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给出了安全性证明.与同类协议相比,新协议仅需3轮通信就能使CAPTCHA问题实例免受攻击,无须存储口令验证表,具备前向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Linux终端设备间安全地传输网络数据,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安全文件传输系统。在SSL(Secure Socket Layer)协议加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软件服务端和客户端设计流程并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服务端和客户端文件在传输过程中通过SSL协议加密,服务端采用多线程允许多个客户端接入。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利于网络数据传输安全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中网络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跨域间车辆自组织网络中车辆与车辆之间认证与密钥协商需要服务器参与才能完成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口令的无服务器参与的跨域车辆与车辆之间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协议采用分发认证凭证的方式实现跨越认证,通过将智能卡与口令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口令的安全性.在ECCDH(Elliptic Curve Computational Di...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军网上应用系统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的身份鉴别要求,考虑军网身份鉴别的作用对象主要为基于用户/服务器方式的访问服务,在分析了Kerberos鉴别协议和KryptoKnight身份鉴别协议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对称密钥加密体制军网身份鉴别协议。该协议对用户透明,简化了协议交换鉴别信息的步骤,大大提高了鉴别效率。经安全分析,协议能防止窃听攻击、重放攻击和假冒攻击等常见的各种攻击行为可能造成的安全威胁。该身份鉴别协议已经应用于军网分布式身份鉴别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