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煤矿常见水害一般有顶板水害、底板水害、老空水害、断层及陷落柱水害等,其中老空水常为矿井水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老空水特点是水压大,一旦掘透,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破坏性,但是涌水持续时间短,易疏干。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通过物探和钻探的方法有效地探放老空水是煤矿防治水害事故的重要工作。以老母坡煤矿西边巷掘进过程中对西部2102工作面采空区老空水的探放过程为例,介绍了瞬变电磁这种技术方法在煤矿老空水探测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对老空水探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孤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解决周边老空水的探放问题,一直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难题。结合车集煤矿2612孤岛工作面特点,采用阶段循环和集中疏放水方式对老空水进行了探放,为疏放采空区积水提出了新方法、新思路,提高了煤矿老空水的防治水平,消除了老空区积水的威胁,为老空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泉店煤矿煤层开采受产状、水文地质条件和回采工艺影响,同一采区上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采空区充水,积水给下部工作面掘进和回采带来严重水害威胁。泉店煤矿通过典型工作面掘进期间探放老空水实践,解除了上部老空水害的威胁,解决了小煤柱沿空掘巷探放老空水的难题,最大限度地回收了资源。计算出矿井二_1煤采空区经验充水系数,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掘进和回采期间的水害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地质防治水问题是复采残采煤层开采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镇城底矿井田周边分布众多小窑,受小窑采掘破坏影响,18105工作面开采的太原组8#煤层上分层形成部分空巷和采空区,顶板垮落流水不畅,容易形成采空区积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老空积水形状极不规则,分布空间错综复杂,老空水为矿井主要水害,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根据复采煤层掘进过程中面临的上分层老空水水害问题,研究制定了在小窑破坏区掘进的防治水方案,按照“长探+短探+班自探”超前探放水原则,在复采工作面实施“网格化”钻探,做到了有计划地揭露小窑采空区,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新村煤矿在防治水工作中综合探测手段的应用,准确判断了采空积水的存在,实现了掘进工作面水害威胁的消除。以物探、钻探、化探相结合的探测方式,作为煤矿井下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手段,为采掘安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超化煤矿老空水害威胁日趋严重。为消除老空水害威胁,对采掘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老空水害威胁进行了细化分类,制订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技术方案,采取挂耳探放、物探钻探结合、施工岩巷疏水巷等技术手段,消除了水害威胁,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神华集团煤矿主要受底板水、顶板水和老空水、个别矿井地表水害威胁的分析,开展水文地质补勘,进一步摸清奥灰含水层特征,加强监测预警,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完善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奥灰水重大水害防治,掌握奥灰岩富水性、隔水层厚度、水压及突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根据物探及钻探结果,分析陷落柱、断层等构造的导水情况,制定落实防止奥灰水突水的措施;针对老空水害,根据采掘工作面上下煤层、相邻工作面、周边小煤矿的空间关系,掌握积水区域和积水量等,提前有针对性地做好探放水工作,消除采空区积水威胁后,组织生产;提高探放水技术水平和手段,做到物探先行、钻探验证,进一步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完善水害预警系统,提高防治水基础工作水平,杜绝重大水害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晓龙 《煤矿安全》2023,(4):184-193
针对老空水害防治技术难题,以同一厚煤层上分层受小窑破坏严重的某整合矿井为例,开发了巷道掘进超前探测保障系统,实现了无盲区探查;提出了多次物探结合2类钻孔疏放水技术,将物探异常区作为靶区,将涌水量最大的常规钻孔作为靶点,在采区低位利用远距离定向钻孔沿煤层底板以下稳定岩层钻进至老空区截引老空动态补给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巷道掘进效率提高了4倍。采用多种物探结合常规钻孔全覆盖探查技术,治理了工作面内部“孤岛”型老空水,探明了富水异常区和地质异常区,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通过老空区。利用超前短探、超前预判、巷探和疏放动态老空水技术,全面保障了工作面实时安全回采。体系的应用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透明开采,创新了上分层受小窑破坏、且无序分布的老空水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济宁二号煤矿煤系地层含水层丰富,在采掘生产中存在老空水水害威胁。沿空掘进巷道利用工作面附近现有巷道、切眼,采用打钻探放水与"边探边掘"施工相结合的方式探放老空水,不仅有效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而且增大了放水量和放水速度,缩短了探放水时间,确保了安全生产和矿井生产接续。  相似文献   

10.
郑煤集团超化煤矿21001工作面回采前采用物探、化探、钻探多种手段对工作面进行超前勘测。根据工作面超前勘测成果,充分掌握含水层的发育以及老空水分布情况,分析评价该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计算工作面涌水量,以此为依据选择合理有效水害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水害治理,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许峰 《中州煤炭》2018,(6):26-30
针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害威胁问题,提出了工作面采掘前底板奥灰水综合探查与评价技术体系,并对保德煤矿81505工作面进行了综合探查与评价实例研究。结果表明,81505工作面在采取物探、地震和钻探等一系列防治水措施后,未发现奥灰水源及垂向导水构造,同时工作面排水能力能够满足正常排水需要,从防治水安全角度出发认为工作面具备安全回采条件。  相似文献   

12.
史雅欣 《中州煤炭》2020,(11):21-24
汾西矿务局水峪煤矿全面引进矿井瞬变电磁技术,利用瞬变电磁技术的非接触探测与可灵活控制探测方向的技术优点,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把控,克服其技术缺点,总结和积累了大量现场应用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面全方位探测技术方案,攻克了工作面内顶底板水害异常体难以精确探查的技术难题。水峪煤矿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和矿务局防治水文件要求,采用自主总结形成的工作面全方位探测技术方案开展物探工作,能有效、可靠地为水峪煤矿的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程占国 《中州煤炭》2020,(7):130-133,137
分析了物探、钻探、化探3种井下探测手段对掘进巷道中煤矿小窑采空积水区有效探测的可行性及实用性。通过在柳湾煤矿西翼胶带巷巷道P51点东51处进行物探工作,工作结束后根据物探结果设计钻孔并进行钻探探放水,之后采用化探技术手段分析水质类型并分析水源,通过分析与总结物探、钻探、化探工作对小煤矿采空积水区探查中发挥的作用,证明了井下多种探查手段综合应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井下防治小煤矿采空积水区时,该矿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工作方法,并将物探、钻探、化探测工作严格执行到位,相较之前的采用单一技术手段,掘进巷道中小煤矿采空积水区的防治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豆旭谦 《煤炭工程》2020,52(4):73-77
为了解决张集煤矿"A组煤"开采中面临的底板灰岩含水层水害问题,引进目前国内领先的定向钻进技术应用于底板探放水钻孔并取得成功。在-600疏水巷施工定向钻孔工程治理1612A和1613A工作面底板灰岩水害,目前已在该2个工作面疏水巷水害治理工程中施工钻孔15个,总进尺达5480m,探明2个重要出水点,有效地解决了工作面底板灰岩水害探查问题,形成了张集煤矿基于定向钻孔的工作面底板灰岩探放水技术,可在相似矿井广泛地开展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学 《中州煤炭》2021,(10):68-74
根据耿村煤矿12230特殊空间结构体”孤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及相同条件下冲击地压事故案例综合分析,判定该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较高,易造成工作面及两巷的冲击,提出控制工作面回采速度、加强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加支护措施和大直径深孔卸压、煤层注水、断底爆破、监测等综合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方案。结合防治冲击地压监测数据,通过应力、微震等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采取措施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日均微震频次与日均释放能量均有所下降,不规则煤柱影响区域应力得到明显降低,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6.
宋亚亚  王辉 《中州煤炭》2018,(12):103-107
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根据云盖山一矿22204工作面底板抽放巷瞬变电磁探测视电阻率值,预测在此次瞬变电磁探测范围内,探测出B级富水异常区2个,G级高阻畸变区3个,然后对综采工作面底板物探异常区检验孔进行施工设计,初步设计钻场5个,设计钻孔10个,钻探进尺1 160 m,来验证22204综采工作面瞬变电磁勘探报告探测的底板异常区,然后根据检验结果,对物探异常区附近进行注浆加固,封堵导水通道,加强隔水层强度,使含水层变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确保工作面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17.
崔庆广  王智玉  董陆海 《中州煤炭》2019,(1):39-43,61
针对新桥煤矿井下粉尘和噪声这2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措施缺失的现状,提出将“1+5”管理模式用于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分析了1种管理理念和5种具体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在新桥煤矿的应用情况,从源头上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预防和治理,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如综采工作面采用综合降尘技术措施后,综合降尘效率达到了93.7%;综掘工作面采用煤层注水结合高压外喷雾降尘技术后,综合降尘效率达到了96.3%;采用自行研发的风动锚杆机消音器后,钻机噪声由原来的100多dB降低到现在的80 dB左右,噪声降低了27.3%。保障了矿井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田煤矿1901工作面为被保护层工作面,虽然通过保护层开采卸压后,但煤层瓦斯含量还是偏高,所以瓦斯治理工作任务仍然繁重,瓦斯抽采时间较长。该工作面在巷道掘进期间,经过探索研究,采取在巷道掘进面及钻场内布置大孔径钻孔,进行大流量瓦斯抽采的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确保了煤巷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9.
新安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现回采工作面最高承受底板水压3.2 MPa,通过现场实测和物探、钻探、水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面断层进行探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奥灰水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益东煤矿为了掌握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及工作面内冲刷带等地质异常体,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面井上下综合物探手段:在工作面开采之前采取地面瞬变电磁法对覆岩富水性进行探查,同时根据工作面两巷掘进揭露情况,选择采用槽波、井下瞬变电磁和无线电波透视法对工作面构造、冲刷带异常区和顶板覆岩富水性进行综合探测。探测结果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地质保障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