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索拉菲尼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实施索拉菲尼与TACE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实施单一TACE治疗)2组,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RR率为60.00%,DCR率为8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67%、56.67% (P <0.05);治疗前2组bFGF、VEG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FGF、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皮疹、高血压以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对症治疗后均得以快速好转.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索拉菲尼与TACE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均为可耐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Ge NL  Ren ZG  Ye SL  Lin ZY  Xia JL  Gan YH  Li LX  Shen YF  Tang ZY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6):380-382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行TACE治疗的130例术后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此类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分析影响其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全组130例总的1,3,5年生存率为83.0%、45.5%和17.6%,中位生存时间2.4年。单纯TACE治疗94例,其1,3年生存率分别为76.4%和37.1%,中位生存期2.1年;TACE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36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66.5%,中位生存期为3.5年。TACE联合PEI治疗组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均显著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P<0.05),死亡风险显著低于单纯TACE治疗组(P<0.05);复发瘤直径>5cm和有远处转移者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cm和无远处转移者(P<0.05)。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可显著提高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张岚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0):1268-1271
索拉菲尼是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作用于Raf激酶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还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2,3(VEGFR-1, -2, -3),以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索拉菲尼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已被多个国家批准作为首个系统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恶心、腹泻、体质量减轻、高血压等,影响了患者的长期使用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正确地认识和管理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则有助于发挥索拉非尼的治疗作用,提高临床效果。本文从索拉菲尼靶向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PHC,下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上升至恶性肿瘤的第2位。目前手术切除是根治肝癌的最主要治疗方法,但肝癌术后的高复发率及转移的特性,使肝癌手术后远期疗效不理想。术后高复发率已成为肝癌病人的主要死因。因此,研究肝癌术后复发的机理及其手术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位居我国肿瘤死亡的第二位.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估计,2000年全球肝癌发病人数为56.4万人,其中约55%发生在中国,即中国肝癌发病30.6万人,肝癌死亡30.0万人。目前手术切除是根治肝癌的首选方法,但肝癌术后的高复发率严重影响肝癌的总体疗效。据国内外较大系列的临床资料报道,肝癌术后3年复发率为40%-50%左右,5年复发率为60%-70%乃至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对不同类型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或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类型肝癌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或化疗栓塞,并给予口服索托非尼.4 周后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结节型、巨块型及弥散型肝癌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CR 1例,PR 2例.毒副反应轻,给予中药浸泡后逐渐缓解.结论 索拉非尼用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或化疗栓塞治疗的不同类型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4 0岁。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 15年 ,因上腹正中部阵发性绞痛及巩膜黄染而入院。腹部CT示肝左叶占位病变 ,AFP >10 0 0ng/ml。于 2 0 0 2年 7月 19日行肝左叶切除术。术中见左半肝为灰白色肿块占据 ,大小约 14cm× 12cm×10cm ,旁有多个子灶形成 ,门静脉左干有癌栓 ,肝门淋巴结无肿大。病理诊断不详。术后 1个月行肝介入治疗时发现肝右叶弥漫性转移 ,胸部CT、颅脑CT及全身骨扫描未发现异常。于 2 0 0 2年 9月 19日行原位肝移植术。病理诊断 :多结节性肝细胞肝癌中、低分化 ,继发坏死 ,脉管内可见癌栓。术后AFP降至 6 .0ng/ml。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 强调肝癌术后及时、长期随访的重要性 ;探讨再手术治疗复发肝癌对延长生存期的价值。方法 对术后复发行再手术治疗的 44例肝癌作临床回顾总结 ,男 3 3例 ,女 11例 ,首次术后每 3个月复查AFP及B超或CT等检查 ;再切除 40例 ,单纯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及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电凝固化 4例 ;并与同期内复发的 46例肝癌未手术者作生存期对比。结果 术后 2年内复发者占 3 6.4% ( 16/44 ) ,为复发的高危险期 ;全组首次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7.7%、60 .9%、5 5 .5 % ;再手术治疗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3 %、47.7%、43 .2 % ;同期 46例肝癌术后复发未再手术者平均生存期 6、7个月。结论 首次切除术后定时、长期随访是提高再切除率的关键。合理的选择再手术对象 ,积极地采取再切除治疗 ,是提高肝癌生存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加强对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麻醉清醒前、引流管、饮食、消化道、并发症等多方位的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29例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后均缓解。结论术前应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术后密切监护,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管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常见肿瘤之一,但是其死亡率却占女性各类生殖器官疾病之首。目前的综合治疗手段有化疗、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手术及化疗对进展期的卵巢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目前靶向治疗正逐渐成为抗肿瘤药物治疗的重点和热点。索拉菲尼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的生物靶向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结果都提示索拉菲尼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我们观察索拉菲尼对人体卵巢癌细胞株COC1/DDP的抑制作用,以期为使用索拉菲尼等靶向型药物治疗女性卵巢癌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应用索拉非尼400mg每日两次治疗2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例由于在服药后1月内出现肝功能异常而停药,未进行肿瘤评价。19例接受过1次以上实体瘤治疗反应评价标准(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1.0版)的评价,其中无客观缓解者,14例(73.7%)疾病稳定且稳定时间大于3月。5例(26.3%)持续肿瘤进展。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腹泻,其次有脱发、乏力、纳差、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发热等,不良反应一般在服药后1-2周内出现,其中有2例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2例由于肝功能异常而停药。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以疾病稳定者多见,应严密监测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以保证持续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应用索拉非尼400mg每日两次治疗2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例由于在服药后1月内出现肝功能异常而停药,未进行肿瘤评价。19例接受过1次以上实体瘤治疗反应评价标准(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1.0版)的评价,其中无客观缓解者,14例(73.7%)疾病稳定且稳定时间大于3月。5例(26.3%)持续肿瘤进展。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腹泻,其次有脱发、乏力、纳差、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发热等,不良反应一般在服药后1-2周内出现,其中有2例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2例由于肝功能异常而停药。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以疾病稳定者多见,应严密监测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以保证持续用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以索拉菲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进展期肝细胞癌综合治疗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对于索拉菲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预后评价指标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甲胎蛋白作为重要的肝癌肿瘤标志物,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肝细胞癌的筛查诊断,并被认为具有潜在的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关于甲胎蛋白对索拉菲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预后评价的相关文献。从总体上看,甲胎蛋白对于索拉菲尼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预后评价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并可以作为传统的基于影像学资料的肝细胞癌预后评价标准的补充,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索拉非尼治疗后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评价服药后6个月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6例服用索拉非尼的肝细胞癌患者所发生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进行分级、记录与统计分析。按照RECIST标准评价服药6个月后的疗效。EORTC QLQ-C30量表评估索拉非尼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服用索拉非尼后出现手足皮肤反应、腹泻、皮疹、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患者服药6个月后总反应率为75%。经索拉非尼治疗后患者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及社会功能评分有所上升,有统计学差异( P<0.05)。除腹泻外其他症状评分均有下降,有统计学差异( P  相似文献   

15.
Sorafenib is an oral multikinase inhibitor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Sorafenib mitigates angiogenesis by targe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in endothelial cells and pericytes. Moreover, it suppresses cell proliferation via blockage of B-RAF and RAF1 of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in tumor cells. Sorafenib has been the standard molecular targeted me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stage HCC patients ineligible for potentially curative interventional (radiofrequency or microwave ablation) or palliative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therapies for over a decade. However, it only increases overall survival by less than 3 months, and systemic exposure to sorafenib causes clinically significant toxicities (about 50% of patients). Given the high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these toxicities, sorafenib dose must be often reduced or discontinued altogether.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ed the mechanism of sorafenib-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 and their management during HCC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伊匹单抗对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置索拉非尼组、伊匹单抗组及联合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5、10、15、20μmol/L)、伊匹单抗(5、10、15、20μmol/L)及两药联合(10μmol/L索拉非尼+10μmol/L伊匹单抗)处理肝癌HepG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63例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患者服用索拉非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及中华慈善总会索拉非尼援助赠药项目mRCC患者共计71例,其中63例可评价疗效及安全性。使用SPSS 18.0 软件进行K-M单因素生存分析,所得阳性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索拉非尼治疗mRCC疗效的因素。结果:63例可评价mRCC患者中,无CR患者,PR 18例,SD 22例,PD 23例,ORR为28.57%(18/63),DCR为63.49%(40/63);中位PFS为14月(3~51月),中位OS为29月(6~69月);所有不良反应均可控或随剂量减少而降低。索拉非尼作为mRCC一线治疗者39例,二线及以上治疗者24例。一线和二线及以上治疗的ORR及DCR均无统计学差异,且中位PFS分别为24月(4~51月)和13月(3~42月)(P=0.021)。COX回归分析示,索拉菲尼是否为一线治疗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0)。结论:索拉非尼治疗mRC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并且是否为一线治疗是影响患者中位PFS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Zhu AX 《Cancer》2008,112(2):250-259
It is well appreciated tha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malignancies of worldwide importance. In fact, HCC is the fifth most common cancer and the third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globally. The incidence rates for HCC in the U.S. and Western Europe have been rising.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HCC carries a poor prognosis, and systemic therapy with cytotoxic agents provides marginal benefit. Because of the poor track record of systemic therapy in HCC, there has been a sense of nihilism for this disease in the oncology community for decades. However, with the arrival of newly developed,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the success of some of these agents in other traditionally challenging cancers, such as renal cell carcinoma, there has been renewed interest in developing novel systemic therapy in HCC. At the recen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results of a phase 3,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ere presented in which sorafenib demonstrated improve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CC. This landmark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agent that has demonstrated an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 benefit in this disease and sets the new standard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HCC. For this review, the author concisely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that are under clinical development in advanced H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