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术前血清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分析176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鳞癌新发病例。应用χ2检验分析CA19-9和NSE与患者一般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的比较,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高CA19-9和NSE联合检测组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较差(总生存:HR=2.310,95%CI:1.209~4.418;无病生存:HR=2.354,95%CI:1.265~4.381)。相比于两种标志物单独检测,联合检测CA19-9和NSE对食管鳞癌患者生存预测的准确性更高(总生存:C-index=0.686;无病生存:C-index=0.684)。 结论  术前血清CA19-9和NSE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atelets, PLT)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性别、年龄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1日―2018年11月30日58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ES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Kaplan-Meier法用于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的危险系数(hazard ratios, HR)及其95% CI结果  PLT仅与性别存在交互作用(HR=2.417, 95% CI: 1.150~5.078, P=0.018)。分层分析显示,男性PLT增多组的死亡风险是PLT正常组的1.713倍(HR=1.713, 95% CI: 1.203~2.441, P=0.003);女性PLT增多组与PLT正常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590, 95% CI: 0.299~1.165, P=0.129)。结论  PLT与性别对ESC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预测存在交互作用,采用PLT预测患者预后时应注意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早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1月 ~2016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71例早期食管鳞癌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临床特征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4.8%,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与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性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γ-氨基丁酸(GABA)与食管鳞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M)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分期不同,将TNM分期为0~Ⅰ期的32例患者纳入早期组,将TNM分期为Ⅱ~Ⅲ期的45例患者纳入中期组,将TNM分期为Ⅳ期的35例患者纳入晚期组,比较3组患者GABA水平、各TM水平以及远期生存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性系数验证GABA与各TM水平间的相关性,同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ABA水平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GABA、癌胚抗原(G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晚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中期组、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晚期组共有23例发生疾病进展,其中13例发生终点事件;中期组共有15例发生疾病进展,其中7例发生终点事件;早期组共有10例发生疾病进展,其中4例发生终点事件。3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膳食视黄醇摄入量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9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食管鳞癌病例388例,分析视黄醇摄入量与患者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视黄醇摄入量与营养素之间的关联,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膳食视黄醇与食管鳞癌预后关联。【结果】不同视黄醇摄入分组的食管鳞癌患者在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长度、营养素摄入特征等的分布均衡可比(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视黄醇摄入组的患者预后较好(总生存期:HR=0.279,95%CI:0.150~0.520,P<0.001;无病生存期:HR=0.306,95%CI:0.181~0.516,P<0.001)。【结论】视黄醇摄入量与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存在关联,高摄入视黄醇可能改善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的术后随访,寻找影响其生存的预后因素,建立ESCC手术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间在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38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Cox回归模型对ESCC手术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构建ESCC术后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338例ESCC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是27.30月(95%CI:22.84~31.76),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度、侵润程度、年龄是影响ESCC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ESCC术后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HR=4.322,95%CI:3.296~5.844,P=0.001)。预测食管鳞癌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4(95%CI:0.72~0.76,P<0.001)。结论 根据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度、侵润程度等4个临床资料建立的预测ESCC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列线图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术后患者预后进行个体化的预测,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Ivor-Lewis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10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患者均接受Ivor-Lewis手术治疗,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找出影响Ivor-Lewis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效果及其预后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在本研究入组的102例患者中,54例尚存活,3年生存率为52.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个数、基础疾病种数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Ivor-Lewis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在临床工作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红蛋白与白细胞比值(hemoglobin-to-white blood cell ratio,HWR)对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4年11月在漳州市医院收治的362名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χ2检验分析NLR和HWR与患者一般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NLR和HWR最佳分界点分别为1.23和24.92;χ2检验分析结果表明,NLR与患者的性别、肿瘤长度、T分期、临床分期和空腹血糖水平相关;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高NLR和高HWR都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按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层分析,提示NLR只在同期放化疗组中显示与患者预后相关(HR=4.080,95%CI:1.074~15.497,P=0.039),而HWR只在序贯放化疗组显示与患者预后相关(HR=2.625,95%CI:1.311~5.254,P=0.006)。结论 治疗前高NLR和高HWR均与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生活及膳食习惯对食管3种不同部位鳞状细胞癌(SCC)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福州市和漳州市各1所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的550例病例及按病例组同性别、年龄(±3岁)频数匹配的同期对照550例。使用二类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暴露因素与肿瘤的关联性,多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暴露因素与各部位肿瘤的关联的特异性,使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呈现不同部位食管鳞癌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人群相比,饮茶降低上段与下段肿瘤的风险(颈/上段OR=0. 40,95%CI 0. 22~0. 73;下段OR=0. 50,95%CI 0. 31~0. 81);新鲜蔬菜摄入过少与上段和下段肿瘤的风险增加有关(颈/上段OR=3. 93,95%CI 1. 61~9. 61;下段OR=2. 68,95%CI 1. 30~5. 53);而烫食摄入、硬食摄入、新鲜水果摄入过少则是3个部位肿瘤的共同危险因素(P<0. 05)。以下段肿瘤为参照,饮酒与中段肿瘤的关联强度低于下段(OR=0. 58,95%CI 0. 35~0. 98),与此类似的还有喜烫食(OR=0. 45,95%CI 0. 27~0. 76)、蔬菜摄入过少(OR=0. 44,95%CI 0. 20~0. 99),而新鲜水果摄入过少与中段肿瘤的关联强于下段(OR=1. 66,95%CI 1. 08~2. 55);以中段肿瘤为参照,发现新鲜水果摄入过少与上段肿瘤的关联强度高于中段。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提示3个部位食管肿瘤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特异性。结论不同部位食管鳞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而烫食摄入、硬食摄入、新鲜水果摄入过少则是3个部位肿瘤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球蛋白(globulin, GLB)和白球蛋白比例(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 AGR)与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 ECG)异常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自2017―2018年“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纳入1 788例18~<75岁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低ALB定义为血清ALB<38 g/L,高GLB定义为血清GLB>35 g/L,低AGR定义为AGR≤1.5,ECG异常定义为出现任何心电图结果异常。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ALB、GLB和AGR与ECG异常的关联性。结果 ECG异常、快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ST/T段异常和左室高电压的患病率分别为41.16%(736/1 788)、9.00%(161/1 788)、6.15%(110/1 788)、14.88%(266/1 788)和5.26%(94/1 788)。3.08%(55/1 788)的研究对象为低ALB,37.19%(665/1 7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KRAB相关蛋白1(KAP1)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原发性ESCC136例、高级别上皮瘤变(HGIN)35例、低级别上皮瘤变(LGIN)29例和距肿瘤边缘5cm以上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NEE)37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以上各组织中KAP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ESCC肿瘤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20例匹配的ESCC和NEE组织中KAP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①KAP1蛋白的表达从NEE (24.3%)、LGIN(31.0%)、HGIN(45.7%)及ESCC(55.9%)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②KAP1的异常表达与p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③qRT-PCR结果显示,与配对的NEE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KAP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④136例ESCC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13.2%。ES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组织学分级、pTNM、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具有相关性(P<0.05),KAP1的表达与ESCC患者的预后不相关。结论 KAP1的过表达在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ESCC 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D,XPD)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的关系,为揭示食管癌病因及制定食管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食管鳞癌患者235例,按性别与年龄1:1匹配选取河南省新乡县健康人群235人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XPD 312位点和751位点基因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与野生型GG比较,XPD 312位点GA、AA和(GA+AA)基因型与食管鳞癌易感性无关,分别调整后OR=0.83(95%CI=0.05~13.55),OR=1.12(95%CI=0.06~19.47)和OR=1.35(95%CI=0.73~2.51);与野生型AA比较,XPD 751位点AC、CC和(AC+CC)基因型与食管鳞癌易感性无关,分别调整后OR=1.21(95%CI=0.80~1.83),OR=0.99(95%CI=0.42~2.31)和OR=1.17(95%CI=0.79~1.75);以GA作为对照单体型,GC、AA和AC单体型与食管鳞癌易感性无关,未发现两位点与吸烟或饮酒之间的交互作用。结论 XPD 312和XPD 75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河南汉族人群食管鳞癌的发生无关,且与吸烟或饮酒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Hagymási K  Tulassay Z 《Orvosi hetilap》2007,148(38):1795-1800
Esophageal cancer is the 9th most frequent malignancy. In more than 90% of all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he tumour is detected in an advanced stage. Surgery, conventional chemo- and radiotherapy are relatively ineffective. Gene therapy came into the limelight of interest. Authors discuss the genetics,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 Clinical experience in connection with gene therapy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s discussed. Different targets include complementary nucleic acid treatment (antisense therapy), gene-replacement and importance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GF3)和Podoplanin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GF3和Podoplanin在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60例鳞癌组织中,FGF3的阳性率为92%(55/60),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FGF3蛋白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不同肿瘤大小组的淋巴管密度(LVD)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总生存率为35%,LVD计数>25/HP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25/HP组,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管密度均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FGF3是与食管鳞癌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的指标.淋巴管密度,肿瘤浸润深度和TNM分期都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食管组织的菌群特征及差异,以助于研究老年ESCC患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确诊的72例ESCC患者,其中老年组49例(≥60岁,男性40例,女性9例),中青年组23例(<60岁,男性21例,女性2例),以同期消化内镜中心20名胃镜检查无异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年龄范围35~78岁,中位年龄57岁,男性16名,女性4名)。收集ESCC患者病变食管组织和健康对照组中段食管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对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V4高变区扩增,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比分析老年和中青年ESCC患者菌群特点。采用QIIME和Rstudio软件分析序列数据,统计学方法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菌群Shannon指数[5.17(4.53,5.95)比4.79(3.74,5.97)]、Simpson指数[0.94(0.91,0.96)比0.92(0.83,0.96)]和Chao1[343.55(259.76,570.59)比329.16(268.88,648.00)]指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91、-1.057、-0.380,均P>0.05);Beta多样性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亦无明显差异(PC1=19.14%、PC2=6.95%,PPC1=0.67、PPC2=0.42)。在门水平,中青年组丰度前五的菌门依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老年组患者丰度最高的五个门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两组差异显著的是梭杆菌门(Fusobacteria)(Q=0.596,P<0.05)。在属水平,中青年组丰度前五的菌属依次为: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和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而老年组丰度前五的分别是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和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两组有显著差异的为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Q=0.938,P<0.05)。基于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功能预测,老年组患者氨酰tRNA生物合成(Aminoacyl.tRNA.biosynthesis)、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excision.repair)、核糖核酸聚合酶(RNA.polymerase)、核糖体(Ribosome)、克拉维酸生物合成(Clavulanic.acid.biosynthesis)、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和光合作用蛋白(Photosynthesis.proteins)丰度较中青年组降低(均Q=0.734,P<0.05)。结论老年ESCC患者食管菌群与中青年患者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无明显差异,但老年患者梭菌属菌群丰度增高。  相似文献   

16.
周健  吴列 《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0):1418-1421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蛋白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肿瘤外科随机抽取108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ERCC1基因C8092A、C118T 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分析ERCC1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108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中,ERCC1蛋白表达阳性者56例(51.9%),ERCC1蛋白表达阴性者52例(48.1%),ERCC1蛋白表达阳性者和阴性者的生存期中位数分别为29.7和31.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基因C8092A位点上,等位基因CC患者19例(17.6%),CA患者44例(41.7%),AA患者45例(40.7%);ERCC1基因C118T位点上,等位基因CC患者65例(60.2%),CT患者30例(27.8%),TT患者13例(12.1%);C8092A位点等位基因CC和CA患者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1.5和32.0个月,均长于AA患者的24.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118T位点等位基因CC、CT和TT患者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0.5、30.0和29.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蛋白表达与鳞状上皮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关联,而ERCC1基因C8092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