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负温高强混凝土冻结损伤结构模糊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负温高强混凝土的冻结损伤特征出发 ,利用负温高强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区域的模糊性 ,研究了负温高强混凝土的冻结损伤结构模糊可靠度问题 ,初步建立了模糊可靠度指标 βf 和初指标βα 的概念 ,同时 ,导出了 βf的近似计算公式 ,以C5 0~C6 0级高强混凝土的KI 型裂缝冻结为例说明了模糊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负温高强度混凝土的冻结损特征出发,利用负温高强度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区域的模糊性,研究了负温高强度混凝土的冻结损伤结构模糊可靠度问题,初步建立了模糊可靠度指标βf和初指标βα的概念,同时导出了βf的近似计算公式,以C50-C60级高强混凝土的KI型裂缝冻为例说明了模糊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负温高强混凝土冻结损伤纤维束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根据负温高强混凝土冻结显微孔结构密度分布结果 ,建立了冻结损伤纤维束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负温高强混凝土的冻结损伤基因 ,推断负温高强混凝土的失效概率 ,及负温高强混凝土受冻害的防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负温高强混凝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与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负温高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状况与主要研究问题,涉及到负温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冻结模式、强度发展规律、抗冻临界强度、损伤过程、可靠度、防冻剂作用机理等问题,说明了我国冬期施工在这一领域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供讨论用的负温高强混凝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负温混凝土结构设计可靠性角度出发,分析了负温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模糊性,指出了负温混凝土结构失效破坏为一个模糊随机事件,并给予模糊可靠度指标β_f和初指标β_α的定义,同时导出β_f的近似计算公式,为负温混凝土结构可靠性判断提供了初步参数。  相似文献   

6.
负温高强混凝土冻结损伤参数适应性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从应变等效性假说的基本原理出发 ,研究了负温混凝土冻结损伤参数———弹性模量法中受冻后测试的损伤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物理概念 ,从而分析了掺防冻剂混凝土及不掺防冻剂混凝土受冻后的弹性模量变化过程及其选用该参数的适应性条件 ,为判断负温高强混凝土材料冻结失效过程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广义度时积概念的提出及其与冻结损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负温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冻结损伤可以用广义度时积来表达 ,广义度时积包括正温养护度时积 ,负温养护度时积和冻结损伤度时积三部分 ,它将混凝土早期负温行为的三个主因素 :标养时间、冻结时间和冻结温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度时积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冻结损伤律及细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的研究 ,得出其早期承受冻结的冻结损伤规律 ,并且对不同程度冻结损伤的混凝土的细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表征细观层次气孔的各项参数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混凝土的损伤状况  相似文献   

9.
C50级高强负温泵送混凝土配制与强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中  孙彦福 《施工技术》1998,27(10):29-30
根据寒冷地区施工特点,研究了-10℃条件下C50级负温泵送高强混凝土的配比及强度发展规律,并确定了C50级高强负温泵送混凝土冬季负温施工限.  相似文献   

10.
Mazars模型下负温高强混凝土受冻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50~C70级负温高强砼 (HSCMT)早期受冻 7d转正温养护 56d后静力弹性模量进行试验 ,并对比未受冻害的HSCMT ,以分析冻结损伤变量Dv,采用Mazars模型分析损伤演化过程 ,以给HSCMT研究及将来的工程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于冻结法施工的井壁混凝土,由于在早龄期受到了冻结土压力等荷载以及负温的作用,所引起的混凝土早期损伤会导致井壁混凝土耐久性下降。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早龄期荷载和负温耦合作用对冻结竖井井壁C60混凝土抗压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声发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龄期荷载和负温耦合作用下,随着早龄期荷载的增加,抗压强度明显下降,氯离子扩散系数有所提高,混凝土的渗透性由"中"变为"高",内部产生了更多的微裂缝,导致声发射"活跃阶段"提前出现;防冻剂的加入能提高在早龄期荷载和负温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在混凝土中掺入仿钢纤维后可明显增加混凝土在早龄期荷载和负温耦合作用下的受荷载能力以及抗氯离子的渗透性能,对应的声发射信号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应用弹性模量法研究负温混凝土冻结损伤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了新拌负温空白砼及其负温防冻剂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受冻后弹性模量变化规律 ,确定了负温砼冻结损伤力学方程及其损伤因子 ,并给出工程结构中允许许应的值 ,为负温砼工程设计及其寻找冻害基因的演化过程提供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C50高强混凝土正温标养强度及负温强度发展规律,并研究了预养一定时间转负温后高强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50高强混凝土标养强度增长幅度很大,负浊下强度增长缓慢,预养一定时间扣受冻对高强混凝土强度损伤很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的负温硬化限及其配合比的设计要点与方法,并确定出C50~C60级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强度试配公式及其防冻剂掺量值计算公式,可供施工单位进行高强泵送混凝土冬期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C50~C70级负温高强混凝土强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C50、C60、C70级负温高强砼在-15℃条件下不同行为状态中的强度发展规律研究,证明了不掺防冻剂的高强砼所遵从的负温下强度规律与普通砼相同,而掺防冻剂的高强砼其掺量仅达普通砼的1/3时即达到普通砼在同一冻结温度下的强度增长速度,故冬施高强砼中应掺入必要的复合防冻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负温高强砼在配制时的材料选择、适宜的负温冻结温度、防冻剂的选用、配合比设计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负温混凝土早期结构损伤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5℃、-10℃、-15℃及两种自然变负温( 1℃~-6℃、-5℃~-15℃)养护条件下及转正温标准养护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的混凝土的动弹模增长规律相比较。可以利用动弹性模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不同负温下混凝土的损伤程度;与不同负温养护温度下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相比较。二者的发展规律一致。但对一次冻结模式与多次冻结模式的负温混凝土。二者发展规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讨了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计算步骤,并给出了C50~C60级负温高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实例。可供施工单位进行冬期施工计算配合比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负温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负温混凝土遭受冻害的原因及含冰率与冻结应力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提出了运用含冰率和冻结应力对混凝土的受冻过程作出直观评定的探讨,以便采取适宜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负温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2017,(3)
通过可靠度计算方法—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得到C105超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空心管桩的可靠度。在超高强混凝土管桩目前在国内应用属于空白,由于超高强混凝土可大量节约混凝土,节约资源等优点应该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