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虚实变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文章以中国传统造园中的"虚与实"为引子,提出虚与实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章分别从"虚与实在景观空间布局中的应用""虚实结合在景观中传达意境""景观中的虚实相生"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和阐述,提出了一些思想和营造方式理论,进而说明了"虚与实"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画中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方式,它与西方艺术中传统的色彩之白与近代表象艺术中的空白存在不同。中国画中的空白是艺术创作追求神韵、造境的重要方式,它通过视觉上的隐与藏的减法处理方式达到空间想象与艺术感受上的加法效果。对中国画中"空白"的理解不应拘于老庄之论,更应理解成是"中国的艺术都是活的,与生命相关"的艺术思想和生命哲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究中国画意象表现理论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转换。由于动画场景与中国画之间在空间表现上与情感表达上存在的共同点,可以直接运用中国画作为场景。中国画的色彩组合方式也可以直接运用在动画场景的色彩设计中。将中国画意象表现讲究虚实相生的构图方法,追求意境美与中和之美的理念转换到动画场景设计中,使动画场景设计不仅在场景表现形式上有了创新发展,而且更为生动地传递给观众丰富的情感文化与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意境、城市标识设计审美意境的概念、特征以及审美意境的价值,提出"意境标识"这一概念,探讨如何营造城市标识设计的审美意境,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审美意味的标识。本文以中国传统美学作为切入点,结合中国画中意境说理论所倡导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造境生",论证了意境提出对于传统文化与美学在城市标识设计中传承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就其结构性内容和对个体的诉求上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现代城市标识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意境创构的表现语言,努力尝试寻找属于我国自己真正的艺术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5.
风格转移技术能快速生成目标艺术作品,但直接用在中国画上通常会存在特征分布不协调、人脸辨识不一致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中国肖像画风格转移算法.首先,针对中国肖像画中写意和工笔两种绘画技法,提出笔触控制约束,指导图像的纹理分布.然后,提出国画特征移动距离,用于度量内容与风格特征,并将参考的中国画风格协调部署在肖像照上.最后,针对中国画的水墨色调和留白特点,提出水墨留白约束改进损失网络.实验表明,文中算法生成的结果不仅保证人脸辨识的一致性,而且在中国画艺术风格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传统山水画为视角,探索山水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运用。通过分析河南郏县纸坊村的景观现状,结合山水画中因地制宜的布局、虚实相生的空间层次、山水意境营造的设计手法,使村落景观更具传统文化特色,有利于村落进行有机的更新和整体的营建。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赋能在线教育以虚实融合、数智融合、人机融合的技术优势实现沉浸交互式学习、智能个性化教学和开放共享式教学。针对元宇宙虚实相生、镜像连接、可持续发展、开放共享等特点,提出通过情境化教学模式的营造实现具身教学认知,并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构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全方位、多元化、数字化人才培养,有效解决现阶段以互联网为媒介载体的远程在线教学中时空割裂、不利于监管、学习孤独感强等弊病。  相似文献   

8.
"留白"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被广泛的应用在中国传统的书画创作中。"留白"是艺术达成审美交流的中介机制,它深刻的展开了艺术的创作过程与接受过程的视野融合,具有极高的设计与文化价值,是现代包装设计师在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上可供学习和借鉴的宝库。本文从国画"留白"艺术的构成方法、风格、布置等角度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其设计特点和艺术手段,以通过对国画"留白"艺术设计理念的探讨对现代包装设计给予启发与引导。  相似文献   

9.
潘卫国  鲍泓  何宁 《计算机科学》2012,39(3):256-259
传统的中国画和书法是我国的艺术瑰宝。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中国书画作品被数字化,如何快速有效地检索这些数字图像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如果能够准确地将中国画和书法图像首先进行二分类,将为中国书画图像的进一步检索和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体颜色特征的中国传统书画图像的二分类方法。该算法首先对书画图像中的留白区域进行检测,然后将其去掉,因为历史久远,这些留白区域含有过多的噪声;其次,从处理后的书画图像中提取灰度特征作为二分类的基础;最后,利用这些特征训练分类器,并使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对中国画和书法图像进行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达到了比较理想的中国书画图像二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到了今天,曾经的设计风格和思想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我们每天看到更多的是一个极度多元的世界,但是经典的东西总是会被人们继承下来的,并且不断的深化、加工,以便让它更为经典的存在下去。而留白就是其中之一。我在这里所提到的留白已经不仅仅是版面设计的需要,也不单单只限定在平面设计这一范畴之中,更不是依靠简单的留白来赚取高品位的人气。而是以平面的视角审视更广泛的设计范畴中的留白运用,以及它所带来的新的思维和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生动的气韵,可以说是绘画和造型艺术者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而要表现出气韵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载体。那就是造型。当然。产品造型设计也是艺术设计最直观的形态表现载体之一,产品的造型具有具体、可见的特征。就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艺术表现形式而言要讲究气韵,产品同样可以通过造型设计的方式。呈现出一种融合“气”与“韵”的艺术美感。而造型设计方案的选取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企业文化、设计工作者设计理念和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以上因素也正是对产品进行持续优化的关键所在。文章着眼于这一实际情况。以气韵之美为着眼点,结合产品造型设计,首先简要探讨美学层面下气韵的内涵与意义,进而分析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气韵意义,以此为基础。探讨在当前产品造型设计过程当中,实现与气韵相互融合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有相互沟通的语言方式,同样人与艺术也拥有相应的沟通媒介,中国画艺术的艺术表达媒介便是画中线条,中国画中的线条不仅是艺术表达的方式更是整个艺术作品的灵魂。在古代名画中的线条绘制过程极其灵活,之所以被很多艺术名家所采用就是因为在灵活多变的前提之下的线条魅力能够吸引众人的眼球,向读者传达丰富的艺术内涵。文章就中国画中的线条进行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山水画计算机仿真由于未从山水画整体布局的角度进行研究,难以实现完整的画作生成.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布局引导、可实现完整画作生成的中国山水画仿真方法.基于山水画的绘制特点设计可行的布局标签图结构,用于表达山水画的构图形态和要素.借鉴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思想,针对山水画的布局和笔触特点,设计并训练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网络结构(MSFF-CGAN),实现布局标签图到仿真山水画这一异质生成过程.同时针对网络训练过程中布局标签图数据稀缺的问题,采用语义关联的颜色像素聚类算法快速生成标签图.为了提高生成图的艺术真实感,引入MemNet超分辨网络增强生成图的纹理细节.实验表明,文中方法生成的仿真山水画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艺术真实感,不仅可以应对简单的手绘涂鸦式草图,还可以通过在布局空间的编辑操作,达到对画作空间进行编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一直是美术界的热点,其中对水墨画的探索和实验更是百花齐放。著名画家陈辉也是这场水墨实验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勤奋的探索逐渐构建起自己独特的水墨语言。文章分析了陈辉多年来水墨实验的过程,并对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绘画形式语言做出具体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从而揭示了陈辉水墨探索的重要意义及影响,为今后中国水墨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惠山泥人的创作中,彩绘,是构成泥塑之所以能有绚丽的艺术效果的重要体现。其中"晕色"以其独特的色彩表现形式,增添了彩塑色彩虚实相间、清透饱满的艺术表现风格。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晕色产生的浅析,和对中国泥人博物馆馆藏作品中具有明显晕色表现的20件泥人作品的统计、分析,归纳出晕色效果在惠山彩塑中的几种主要表达用途。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对纸浆装饰画的材料及工艺进行创新性探究。"纸浆装饰画的设计"其作品成本低、制作速度快、色彩丰富、能产生非常好的肌理效果以美化人们居室环境。可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美、色彩协调美、纸浆肌理美和工艺美,同时纸浆装饰画又能与环境高度协调。增强了居室环境的美感因素。由于这种艺术形式含有较强的表现力,从而可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纸浆装饰画可以形成系列手工作坊,进行市场推广。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手法,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与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漆画在当代艺术大环境下的发展与矛盾。漆画既要照顾七千年漆艺的历史惯性,又要很快融入到当代艺术大环境中去,这使现代漆画的地位变得十分尴尬。一方面传统派认为要遵守传统的材料、技法等才是纯粹的漆画艺术;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界又认为漆画的材料,创作思维保守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口味格格不入,因此不承认漆画的当代艺术性。本文希望提出这一现实矛盾,而获得学术界、艺术界对漆画发展的更多关注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传统旅游宣传片存在的使用局限性问题,通过采用多媒体编辑技术Authorware作为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具有交互式控制的旅游宣传系统"影画天水"。该系统界面友好、交互方式多样、实用性强。同时重点介绍了Authorware进行系统开发的主要流程、设计方法,详细分析了实现交互控制功能的关键技巧。实践证明,应用Authorware多媒体编辑技术可以简单有效地给用户提供一个具有丰富交互方式、多方位、新视听的旅游宣传系统。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中国画意境角度入手,对中国画深厚哲学思想,灵活多样的空间布局,随类赋彩的笔墨情趣,曲直多变的线条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灵活运用进行简述,挖掘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又对设计语言具有非凡意义的中国式平面设计元素,以此赋予现代平面设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