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填充硅油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共21例(2l眼)纳入研究。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患者均行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及硅油填充,部分患者联合晶状体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眼压变化以及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等情况。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5眼(71.5%),多次手术最终视网膜复位19眼(90.5%)。最终视力〉0.1者7眼(33.3%),手术后视力提高者共17眼(80.9%)。术前眼压平均6.1mmHg,术后眼压平均14.8mmHg,术后眼压明显改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处理得当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除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眼,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术前术后均用激素类固醇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10月,单次手术复位率8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是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眼,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术前术后均用激素类固醇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10月,单次手术复位率8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是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2年来对16例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手术方式的选择和PVR的程度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结果 16例患者随访3~12个月,13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未复位,2例复发,治愈率为81.3%。眼压和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较一般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低,术前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葡萄膜炎并提高手术效果,PVR A、B级以巩膜扣带术为宜,尽量不放视网膜下液,PVRC级以上须行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玻璃体手术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了12例12只眼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病例,应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玻璃体腔内应用6mm长灌注针头,切除玻璃体,剥离视网膜前膜,气液交换,周边部下方裂孔置巩膜外填压,调整环扎带,玻璃体注气C3Fe15%。一例患者注入硅油。术前、术后常规全身激素用药。结果12例12只眼术中眼内压迅速重建,脉络膜下腔的液体经三个巩膜切口自行引流,脉络膜复位,无需另外的巩膜切口引流脉络膜下腔的液体,术后随访2~16个月,12只眼全部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未诱发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增殖病变(PVR)。提示玻璃体手术在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时是优先考虑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12只眼)脉脱型视网膜脱离眼,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或全身治疗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8个月,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7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脉脱型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脉络膜脱离伴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脉络膜脱离伴视网膜脱离属于特殊类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 ,过去常被忽视 ,并且常规的巩膜外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低。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月 ,我院对 2 4例脉络膜脱离伴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itreoretinalsurgery ,VR术 )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行VR术的脉络膜脱离伴视网膜脱离患者 ,共 2 4例 2 4只眼。男 19例 ,女 5例 ;年龄 19~ 70岁 (…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玻璃体手术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了12例12只眼视网膜脱离的病例,应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玻璃体腔内应用6mm长灌注射针头,切除玻璃体,剥离视网膜前膜,气液交换,周边部下方裂孔置巩膜外填压,调整环孔带,玻璃体注气C3F815%。一例患者注入硅油。术前、术后常规全射激素用药。结果12例12只眼术中眼内压迅速重建,脉络膜下腔的液体经三个巩膜切口自行引流,脉络膜复位,无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脉络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爱莲  刘瑶 《现代医学》2004,32(3):204-207
脉络膜脱离是玻璃体视网膜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一般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作者就脉络膜脱离的发生、发展、临床特点及转归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C3F8联合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9例(29眼)纳入研究?患者入院后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0.8 mL C3F8,3 d后行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观察玻璃体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C3F8后29眼眼压均得到不同程度回升,眼前节炎症减轻,注气后3 d内共有23眼脉络膜复位?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25眼,占86.2%,3眼通过二次手术达到视网膜复位?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LogMAR视力为2.14 ± 0.39?1.58 ± 0.57?1.23 ± 0.59,与手术前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C3F8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验证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作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特征性分子标志物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5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的56例原发性病例,包括26例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CD)患者及3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对玻璃体液分别进行前列腺素E2、F2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 结果 RRDCD组玻璃体液中PGE2含量低于RRD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RDCD组玻璃体液中PGF2α与RR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5)。RRDCD患者不同PVR等级(A、B、C、D)玻璃体液中PGE2、PGF2α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09、0.389)。将RRDCD患者轻度PVR (A、B)合并后与严重PVR (C、D)比较,玻璃体液的PGE2、PGF2α浓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3、0.948)。 结论 RRDCD患者玻璃体液中PGE2水平低于RRD组,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PGE2在诱发炎症的过程中消耗过多,或者是限制非特异性炎症的应答丧失,导致RRDCD的炎症程度较RRD严重,且PGE2并不随PVR的严重程度而发生变化。而PGF2α在本次研究中没有表现出具有RRDCD分子标志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视功能改变.方法 连续观察38例38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并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局部应用激素组(A组)11例,术前应用醋酸强的松龙眼液点眼每小时1次,用药(4.91±1.51) d;全身激素治疗组(B组)27例,术前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5 mg,3 d后剂量递减,术前用药(5.67±1.88)d.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率A组为54.5%,B组为63.0%;再次手术成功率A组为80.0%,B组为100%.A组70%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0%视力保持不变,B组68%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4%视力保持不变.初次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15例患者中,14例系因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形成所致.结论 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激素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趋势上低于全身激素治疗组.两组的最终视功能改善结果无差异.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系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s,RRD)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CT)的变化及其对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收纳2016年至2019年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RRD行PPV术后成功复位者,共63例63只眼纳入研究,同时取对侧健眼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行23 G PPV联合硅油眼内填充;均于PPV术后3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分别于PPV术前和硅油取出术后3 d、3个月行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OCT检查,观察BCVA、SCT和黄斑区微结构改变,同时分析SCT变化与术后BCVA的相关性。结果 RRD组硅油取出术后3 d、3个月,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56±0.20、0.39±0.18;较手术前(0.81±0.39)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63,P<0.05)。术前BCVA与术后3个月BCVA呈正相关(r=0.732,P<0.05)。硅油取出术后3 d RRD组SCT(303.32±25.68)μm,与术前及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8、4.027,P<0.05)。 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SCT(272.02±17.11)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1,P=0.09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RD患者SCT与BCVA无关(r=-0.023、-0.31,P=0.569、0.784)。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早期SCT增加,后期逐渐下降,且变化与术后BCVA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方法 对2004年7月-2008年7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22例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的患者术后网膜均复位,术后2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最佳视力0.05~0.1者4例(18.2 %),0.12~0.5者10例(45.5%),大于0.5者8例(33.3%). 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及时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减轻PVR,完全清除眼内积血,封闭所有视网膜裂孔,复位视网膜,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单纯巩膜外加压+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5例14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结果138例138眼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成功率95.2%。失败7眼,其中6眼再次手术后复位,另1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第1天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102眼(70.3%),30眼术后2~3 d完全吸收,4眼术后3~7 d吸收,2眼术后15 d以后吸收。随访3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在双目间接眼底镜下实施最小量视网膜脱离手术是治疗绝大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对103例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0.02视力70眼(67.96%),≥0.02视力33眼(32.04%);其中黄斑裂孔21眼(伴PVR-C2以上 12眼)、巨大裂孔11眼、其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VRC2级以上71眼(其中 C2级15眼、C3级12眼、D1级13眼、D2级13眼、D3级18眼).发病至手术时间:≤14 d 8眼,15~30 d 10眼,1~3个月37眼,3~6个月24眼,≥6个月24眼.采用常规睫状体平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根据情况联合进行了晶体切除、巩膜外环扎、视网膜切开、视网膜切除、视网膜下膜取除等操作;82眼行C3F8填充,21眼行硅油填充.随访3~18个月.结果视网膜复位99眼,4眼复位失败;视力提高73眼(70.87%),矫正视力<0.02,35眼(33.98%),≥0.02,68眼(66.02%),其中0.02~0.08,18眼、0.1~0.4, 39眼、0.5~0.9,10眼、≥1.0,1眼.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尽早行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术后结果;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随访及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