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青春期发育的研究现状 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启动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的一种重要神经激素,以脉冲方式释放至垂体门脉循环,刺激垂体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特异的抗鼠促黄体激素(抗LH)、抗鼠卵泡刺激素(抗FSH)和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血清,以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注射大剂量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后受孕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变化。注射后24 h,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明显减弱;注射后48 h,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开始恢复;注射后168 h,其恢复过程仍在进行。计数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免疫反应强度的LH细胞数和它们占LH细胞总数的百分数,并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发现其结果与上述一致。大剂量LHRH-A能刺激受孕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释放大量LH,从而抑制卵巢合成孕酮的功能,并导致终止妊娠。本文支持这种看法,而且认为,这种对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活动的影响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3.
正常男性血清生殖内分泌激素与睾丸、精液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素是协调机体不同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生殖内分泌激素与男性的睾丸发育、精子发生及性功能密切相关[1]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作用于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 ,包括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和垂体泌乳素 (PRL)。FSH作用于睾丸支持细胞产生抑制素B ,参与FSH的反馈调节 ,LH则作用于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T)。曲细精管和男性附属性腺的功能是受雄激素调节 ,这些激素的分泌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探讨正常男性血清中生殖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我们从 2 0 0 0年 1~ 12月对 5 2 3名…  相似文献   

4.
哺乳类动物或人脑下垂体的研究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这些研究多半是在各种实验或病理条件下,观察脑下垂体前叶各类型细胞的变化,并借此探索脑下垂体前叶各种激素的分泌来源。例如周围内分泌器官的切除或其相应激素的注射,和先天性侏儒、巨人症、肢端肥大症、Addison氏病等的尸检材料的研究。大部分学者确认的垂体前叶各种激素的来源为:生长激素(STH)及促乳素(lactation hormone)来自嗜酸性细胞,促卵泡激素(FSH)及促黄体激素(LH)来自嗜碱性细胞的Delta型(据Halmi命名)并认为促甲  相似文献   

5.
促性腺平抑因子(GnSAF)是由卵泡刺激激素(FSH)刺激卵巢产生的一种可以降低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反应的蛋白分子,其主要作用是抵抗雌激素,从而负反馈调节黄体生成激素(LH)合成与分泌,参与卵泡募集、生长发育、排卵,并与卵巢反应性、子宫内膜容受性及控制性超促排卵(COH)结局等女性生殖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常性腺功能有赖于垂体-性腺轴的完整性。两个垂体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素(FSH)在这个调节回路中起重要作用。到青春期前的卵巢中,滤泡发育到成熟前停止,造成滤泡闭锁。到青春期,由于促性腺激素刺激导致滤泡成熟和排卵。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或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刺激缺乏反应都会造成青春期卵巢停止发育。当卵巢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特异的抗鼠促黄体激素(抗LH)血清,以PAP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促性腺激素细胞(LH细胞),并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注射大剂量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后,受孕大鼠促性腺激素细胞的数量、体积和核质比参数的变化。察表明注射大剂量LHRH-A后24小时,促性腺激素细胞的数目减少,细胞变小,核质比增大。每mm~3垂体组织中的细胞数由(4.254±0.21)×10~4个减少到(2.49±0.14)×10~3个;细胞体积由1295±35μm~3减到895±31μm~3;核质比由0.144±0.005加大到0.229±0.010。注射后48小时,这些变化已经开始恢复。注射后168小时各参数均恢复。我们认为,注射大剂量LHRH-A后,受孕大鼠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变化是由于外源性大剂量LHRH-A刺激促性腺激素细胞,使其释放大量LH,大剂量LHRH-A对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影响是可恢复的。  相似文献   

8.
消化管含有大量内分泌细胞,可产生和分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并对机体的消化功能及其他生理功能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消化道粘膜上皮及腺上皮细胞不仅能自身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而且能自身表达GnRH受体。消化道管腔内含有高浓度的GnRH。GnRH对胃酸分泌、胰酶分泌及胰岛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均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胃肠道其他内  相似文献   

9.
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副作用及其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agonists,GnRH-a)是一类人工合成的GnRH结构类似物,其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天然GnRH高100-200倍,故活性显著提高,且半衰期延长,可以与GnRH竞争GnRH受体,短期表现为促LH、FSH的刺激效应,若持续给药则因持续占用GnRH受体并移入细胞内,使细胞膜上GnRH受体缺乏,抑制垂体LH和FSH的合成与释放,LH、FSH分泌节律消失,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卵巢合成、释放雌、孕激素显著减少,血雌激素水平降到绝经期水平,造成人工绝经状态,可用来治疗多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自1982年首次将GnRH-a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以来,已有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男性)的轴内分泌调节控制系统提出了一个数理模型,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定量地描述了促性腺释放激素(LHRH)、促黄体素(LH)和雄激素(T)三者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在建立模型中,考虑了T分别对LH、LHRH分泌的负反馈和LH对LHRH分泌的负反馈作用。同时也考虑了LHRH、LH分别激活LH、T的分泌的饱和效应,以及T的自主分泌。利用实验数据确定模型方程中的系数,并将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比较。结果证明;在注入LHRH后,各激素的反应曲线和激素的周期脉冲分泌等方面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共定位的关系。方法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结果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均呈FSH和LH免疫反应阳性,阳性颗粒分布在细胞质内,细胞核阴性。邻片共定位结果显示颌下腺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同样呈FSH免疫反应阳性,大部分的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LH免疫反应阳性,小部分呈免疫反应阴性。两种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均分布在细胞质内,细胞核阴性。结论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GnRH调节自身合成与分泌FSH和LH。  相似文献   

12.
卵泡的发育(development)与闭锁(atresia)除受到垂体分泌的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内分泌调节外,卵巢内局部调控,尤其是卵母细胞自身分泌的生长因子对卵泡的生长启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神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中比较常用的抗原和抗血清,包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 llary acidic prote in GFAP)、Vimentin S—100蛋白、神经细丝,(neurofilaiments)、脑下垂体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如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泌乳素(prolactin PRL)、促性腺激素(gon-  相似文献   

14.
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凋亡中的钙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信号参与促性腺激素FSH ,LH刺激下的卵巢颗粒细胞的类固醇合成 ;类固醇激素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也部分通过钙信号通路 ,表现为类固醇激素的非基因性作用 ;在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 ,Ca2 + 的首要作用是作为第二信使诱发凋亡 ,其次也可作为第一信使通过Ca2 + 敏感受体 (CaR)促进细胞生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服棉酚30mg/kg体重/d共5周的成年雄性大鼠垂体远部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分泌活性显著增强,表现为功能不太活跃的Ⅰ、Ⅱ型细胞比对照组减少;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粗面内质网扩张为小泡的Ⅲ、Ⅳ型细胞增多,并出现类阉割细胞(Ⅴ型)和脱颗粒细胞(Ⅵ型)。垂体远部其他类型促激素细胞未见明显变化。本文还讨论了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分型、棉酚引起促性腺激素细胞变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合成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它可刺激黄体分泌孕激素以维持正常妊娠,近年来还注意到它尚可作用于某些免疫细胞起免疫调节作用。hCG可在正常妊妇尿或血清中出现,在绒毛膜肿瘤乃至某些非绒毛膜肿瘤病人体内也可检出。为此研究  相似文献   

17.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一种下丘脑分泌的含10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1971年由Schally和Guillemin首先于猪的下丘脑分离并提纯。作为生理系统的一种重要神经调节物质,GnRH在中枢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调控下,于下丘脑呈脉冲式分泌,经下丘脑  相似文献   

18.
棉酚对男性是具有一定抗生育作用的,经多方面有关资料的介绍,及根据我们实验材料的观察也得到证实。棉酚的作用环节主要是损伤早期精子细胞和粗线期精母细胞;而对间质细胞可能有轻度影响。睾丸是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包括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这两种激素又受下丘脑分泌的促卵泡素释放激素(FRH)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的影响。我们根据棉酚对睾丸作用的情况,认为对垂体和下丘脑有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必要。另外,肾上腺是一种高度敏感和应激的器官,对性腺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也观察了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化学变化,作为研究棉酚作用的辅助。  相似文献   

19.
P物质、胆囊收缩素(CCK)和神经降压素(NT)为公认的脑-肠肽类物质,在功能上兼有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作用,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也有作用。但它们对与LH结构功能极其类似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否有作用,至今未见报道,本工作观察了这三种物质对新鲜人工流产的绒毛hCG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一种下丘脑分泌的含10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1971年由Schally和Guillemin首先于猪的下丘脑分离并提纯。作为生理系统的一种重要神经调节物质,GnRH在中枢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调控下,于下丘脑呈脉冲式分泌,经下丘脑-垂体-门脉循环进入垂体前叶,引起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也呈脉冲式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