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佳  薛晓静  王芯芯  郑贤  郭秀婷 《新中医》2021,53(14):169-172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择期腹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埋豆组、穴位贴敷组、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记为联合组),3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围手术期干预,耳穴埋豆组术前1 d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埋豆治疗,穴位贴敷组于术前1 d给予医院自制中药膏穴位贴敷治疗,联合组于术前1 d给予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3组术前1 d、30 min的状态特质焦虑(STAI)量表得分情况,比较3组术前30 min和入室5 min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比较3组术后住院恢复情况。结果:3组术前1 d时STA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比较,3组术前30 min时STAI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与耳穴埋豆组和穴位贴敷组比较,联合组术前30 min时STAI量表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埋豆组和穴位贴敷组术前30 min时STA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前30 min、入室5 min时HR、SBP、DBP均低于耳穴埋豆组和穴位贴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30 min比较,耳穴埋豆组和穴位贴敷组入室5 min后HR、SBP、DBP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联合组虽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短于耳穴埋豆组和穴位贴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减轻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应激状态,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产妇产程子宫收缩痛中实施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产妇10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试验组给予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治疗,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宫缩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临床疗效指标产妇舒适度、镇静效果、初乳时间、哺乳次数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 h、6 h、12 h,试验组宫缩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镇静效果评分、哺乳次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初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5.88%,对照组为19.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穴位贴敷联合镇痛泵应用于产妇产程子宫收缩痛中疗效显著,可缓解产妇宫缩疼痛程度,提高其分娩舒适性,且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骨折合并便秘患者(2017年8月—2019年9月治疗)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便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分钟肠鸣音频次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症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肠道蠕动功能,以恢复正常的排便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2013年收治的80例妊娠呕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补液加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补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与显效率分别为45.0%和40.0%,对照组分别为15.0%和3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呕吐症状积分、尿酮体积分、主症积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呕吐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癌癌痛患者使用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后的效果。方法将112例胃癌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分别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每组方法均连续使用2周,2周后进行效果反馈。结果观察组治疗胃癌癌痛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胃癌患者的癌痛症状,经研究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韩影  方旭 《四川中医》2022,(2):206-208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癌痛患者体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86例癌痛患者根据方便取样法决定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体力、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取麝香保心丸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在中医护理基础上,取麝香保心丸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胸闷气促,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值得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耳穴埋豆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HSS评分和PSQ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和3个月),观察组HSS评分高于术前和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各时间点(1d、3d、5d、7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的10.00%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应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道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选择131例胃肠道手术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4h内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能有效缓解胃肠道手术后出现的腹胀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高血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两组均行常规高血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右旋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观察组分别为(120.1±6.0)mmHg、(79.5±3.1)mmHg,对照组分别为(152.1±4.0)mmHg、(87.5±6.2)mmHg,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评分观察组(22.13±3.07)分、对照组(28.86±3.03)分,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高血压失眠可改善睡眠质量,并且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丽娜  戚柳杰 《新中医》2021,53(1):171-174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常规医护措施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腰膝酸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减少蛋白尿等综合处理措施,并给予生活方式调整指导、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价腰膝酸软程度,评价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夜尿清长及食少纳呆等相关症状评分,治疗4周后由患者自行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腰膝酸软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腰膝酸软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夜尿清长及食少纳呆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将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用于CRF腰膝酸软患者,可显著减轻腰膝酸软的严重程度,改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斯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对照组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O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1.90%,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贴压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行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喘息、咳嗽、气短、咳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角度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疗法能更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各症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4.
俞文方  沈华江 《新中医》2018,50(12):245-24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癌癌痛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各51例。2组根据《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并结合病情初始给予吗啡缓释片。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2组连续观察4周。比较2组疼痛程度数字分级法(NRS)评分、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记录2组疗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总缓解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P 0.05)。治疗后,2组NRS明显降低(P 0.01)。治疗组治疗后NRS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 0.01)。治疗后,治疗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9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西医和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癌癌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癌痛和中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将6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中医护理技术,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能明显增强降压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普外科术后使用止痛泵患者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普外科术后呕吐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与联合耳穴压豆组,各64例。所有患者术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均使用止痛泵镇痛,穴位贴敷组采用穴位贴敷进行干预,联合耳穴压豆组在穴位贴敷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进行干预,2组均干预48 h。比较2组术后6、12、24、48 h疼痛情况、呕吐发生分级情况及术前、术后48 h生活质量,统计2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完成后满意度。结果 术后6、12、24、48 h,2组疼痛评分呈降低趋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12、24、48 h,联合耳穴压豆组疼痛评分低于穴位贴敷组(P <0.05)。术后12、24、48 h,联合耳穴压豆组呕吐一级患者占比(64.06%、75.00%、93.75%)高于穴位贴敷组(35.94%、51.56%、70.31%,P <0.05),术后12、24 h呕吐四级患者占比(14.06%、0.00%)低于穴位贴敷组(42.19%、14.06%,P <0.05)。术后48 h,2组收缩压(SB...  相似文献   

17.
杨敏  金成英 《新中医》2019,51(12):265-267
简版: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辨证施护中的效果。方法:将128例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2组,对照组64例给予辨证施治、辨证施护,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动脉血流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脑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A、RVA、BA、LPCA、RPCA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辨证施护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眩晕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76例,予以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结果:76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82.9%。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CO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胸腰椎骨折全麻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漳县中医医院骨伤科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且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解痉止吐的方法进行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术后第1、2、3、4、5日恶心呕吐发生频数、程度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频数、程度及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胸腰椎骨折术后恶心呕吐的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脐部联合耳穴埋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使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中药贴敷脐部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初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P0.01)。结论:中药贴敷脐部联合耳穴埋豆能有效缓解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所致腹胀症状,且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