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图像质量指标的SAR干扰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孔径雷达通过距离向的脉冲压缩技术和方位向的合成孔径天线实现距离维和方位维的高分辨率。文章在建立对点目标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SAR图像质量评估指标,用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来定量地评价有源噪声压制干扰对点目标成像的干扰效果,并就几种典型的噪声压制干扰样式对SAR的干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2.
SAR压制式干扰仿真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高性能成像雷达.文中介绍了几种针对SAR的噪声压制干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采用两种评估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SAR采用射频噪声压制干扰是一种较好的干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种SAR压制干扰效果评估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马俊霞  蔡英武  张海 《现代雷达》2004,26(10):4-6,31
对SAR干扰效果的评估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目前国内外的公开报道中未见到好的评估方法。从欧几里德距离空间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一种对SAR压制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文章就几种典型的噪声压制干扰模式对SAR的干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采用该方法与传统的评估方法对干扰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具有客观、定量、一致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径雷达(SAR)通过二维相关处理获得了距离-方位二维处理增益,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介绍了两种对SAR的噪声干扰样式,就射频噪声干扰模式和调频噪声干扰模式对SAR实测数据成像进行了仿真。最后采用等效视数评估方法对仿真的干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射频噪声压制干扰是一种较好的干扰模式。  相似文献   

5.
压制式干扰效果评估一直是SAR对抗评估中的难点,大多数评估方法是从灰度值本身的变化来评估干扰的好坏,并没有从SAR图像具有的纹理特征角度分析干扰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SAR图像评估方法,加入射频噪声干扰,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得到的纹理特征的不匹配度来评估压制式干扰效果。仿真实例表明了方法能够定量地描述压制式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它通过发射线性调频(LFM)脉冲压缩信号实现距离上的高分辨率,利用脉冲之间的多普勒信息获得方位上的高分辨率。对合成孔径雷达进行有效的电子干扰已经成为干扰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中分析了SAR成像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几种SAR有源噪声干扰的方法,并对分布式目标的干扰效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采用两种评估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文中的分析和评估对于SAR对抗的工程实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线电工程》2019,(6):508-513
未来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分辨率越来越高,单一雷达的成像模式越来越灵活多样,大场景、多模式和高分辨是电子对抗面临的环境,相应的干扰技术应及时跟进。介绍了现阶段雷达成像系统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传统的雷达成像干扰技术和新型的成像干扰方法,并着重对有源干扰中的卷积调制干扰的改进算法、微动调制干扰、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和复合调制干扰进行了分析。对SAR干扰效果评估做了简要分析,并对成像干扰技术做了展望。对雷达成像干扰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合成孔径雷达的随机移频干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传统移频干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干扰效果,针对固定移频干扰只能形成点目标或线目标干扰的局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频干扰新样式——随机移频干扰。理论分析表明脉间去相关的随机移频干扰经SAR距离向和方位向处理,成像输出为距离上占据一定宽度的似噪条带,可用于压制分布目标,克服了固定移频干扰的局限。文中实验部分比较了脉间去相关随机移频干扰和现有的SAR压制干扰样式——噪声干扰和距离调频率脉间去相干干扰的干扰性能,验证了该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SAR雷达干扰效果的度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它通过发射线性调频(LFM)的脉冲压缩信号实现距离上的高分辨率,利用脉冲之间的多普勒信息获得方位上的高分辨率。本文提出了对SAR雷达干扰效果度量的准则,并分析、检验了几种典型干扰样式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杂波干扰在时域、频域及多普勒域与雷达回波信号具有相似特征,其特点是在SAR成像后形成局部类似杂波的输出效果.为了定量评估干扰效果,图像域采用双参数恒虚警检测方法,通过比较杂波干扰和高斯白噪声干扰对检测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杂波干扰优于白噪声干扰的效果以及基于图像域检测方法对干扰效果评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将SAR压制区域进行二维有效扩展的方法。在分析正弦调频干扰、方位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和移频干扰信号的干扰原理与干扰效果后,发现二维正弦调频干扰能产生大面积多虚假目标,有效地对真实目标进行压制式遮盖;方位向间歇采样干扰可沿方位向产生多点虚假目标,将两种方法结合的干扰可使干扰范围沿方位向有效扩展;在结合两者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2.
在真实波束地形测绘雷达目标截面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测绘雷达的天线波束特点,给出地形测绘雷达的自卫干扰方程,分析了噪声压制干扰功率对地形测绘雷达的干扰效果的影响,最后仿真分析了干扰功率与掩护距离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均方误差的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成像雷达的干扰效果评估问题,从均方误差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将干扰效果评估量化在0~1之间,能快速简洁地衡量出干扰模式的优劣。通过对射频噪声干扰模式和调相噪声干扰模式进行基于逆合成孔径雷达实测数据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不仅大大减小了计算量,而且具有归一化、客观和定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指示(SAR‐GMTI)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干扰措施将是对抗SAR‐GMTI的关键。虚假运动目标干扰能够产生逼真的虚假目标,但产生的虚假目标数量有限;噪声卷积干扰能够获得雷达匹配的处理增益,并且能够产生压制式的干扰效果。结合2种干扰特性,提出一种对SAR‐GMTI的噪声卷积密集假目标干扰技术,该干扰技术能够产生大量的虚假运动目标,并且兼具欺骗式和压制式干扰效果。计算机仿真表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推理的SAR干扰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SAR干扰效果的评估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依据SAR图像受干扰情况评估SAR干扰效果的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评判,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SAR干扰效果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SAR干扰效果评估指标;接着,借助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知识和推理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模糊推理数学模型;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指标和模型进行干扰效果综合评判,得到了合理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SAR欺骗干扰信号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AR位置参数、运动参数、雷达波形及SAR与保护目标和干扰站的几何关系,给出SAR欺骗干扰信号形式,通过点、多点保护目标的仿真确定了工程上可行的产生欺骗干扰信号方法及步骤,并对产生了保护点目标及多点目标的干扰信号,进行了成像算法验证,证明产生的欺骗干扰信号是正确的。文中的欺骗干扰信号产生方法并不限定干扰站、保护区处于SAR的波束主瓣内,对SAR欺骗干扰信号产生的实现有较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当前的一种新型雷达体制,它既能测定目标的座标位置又能对目标成像,不论在军用还是在民用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也就成了雷达干扰研究的重点对象。我们应用了几年的时间,分析了对SAR的干扰原理;推导出对SAR的干扰方程;做了多种仿真干扰试验,室内小功率模拟干扰试验和实际飞行干扰试验,获得大量干扰数据和干扰图像,证明了推导的干扰方程的正确性。还证明了常规脉冲雷达的干扰方程与SAR的干扰方程可以统一成一种方程。只是在计算干扰等效功率时,取不同的干扰压制系数即可。  相似文献   

18.
雷达探测的作战意图不同,其探测能力的效用也不同,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用准则的雷达干扰效果评估方法.提出了“能力状态”和“干扰效用”两个概念,建立了干扰目标值、干扰目的优先级和效用函数的定量模型,以对被干扰雷达的干扰效用作为效果评估指标,根据受干扰前后雷达能力状态的度量结果,确定了雷达干扰效果评估的定量计算方法,最后举例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卷积的超宽带SAR干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宽带SAR通过二维压缩处理获得了高处理增益,大大提高了其抗干扰能力,传统的干扰技术已经无法对超宽带SAR实现有效干扰。利用雷达发射信号与噪声函数进行复卷积形成的干扰信号,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可以获得与目标回波信号相当的处理增益,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对干扰功率的要求,因此在超宽带SAR干扰技术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噪声函数形式不同,其干扰效果也有明显的区别。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基于复卷积的干扰技术理论基础及噪声函数形式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