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妍  徐桂芳  程雯  徐婷  陈淑雯 《临床荟萃》2012,27(12):1036-1038,1042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探讨抑郁症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53例,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以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总分≥7分即判定为存在抑郁症.根据HAMD测定结果分为抑郁症组(HAMD≥7分)58例;对照组(HAMD<7)95例.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根据HAMD评分分级将抑郁症患者分为3个亚组:轻度抑郁(7~17分)26倒,中度抑郁(17~24分)22例,重度抑郁(>24分)10例.所有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采集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及LF/H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时域指标下降,SDNN(101.03±20.39)ms vs(65.77±11.68) ms; SDANN(134.26±23.45) ms vs(115.66±13.56)ms; RMSSD(29.33±15.05) ms vs (22.80±16.41) ms;PNN50(12.15±3.54)% vs(8.51±2.90)%(P<0.05或<0.01),频域指标亦下降,HF(224.33±90.70)ms2 vs(194.91±87.34) ms2 ;LF/HF 1.30±0.71 vs 1.04±0.43(P <0.01);各亚组比较,随HAMD评分升高,各时域指标、频域指标均下降(P<0.05或<0.01);HbA1c、HOMA-IR、CRP、TC、TG均上升(P<0.05或<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HRV下降,随着抑郁症严重程度增加,HRV下降程度亦随之增加,可能与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本院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活素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后,新活素组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两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率(PNN50)、低频功率(频率为0.04~ 0.15 Hz,LF)、高频功率(频率为0.15 ~ 0.40 Hz,H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rhBNP加心衰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HRV,从而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的平衡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炎症因子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UAP患者(UAP组)、44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SAP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HRV参数: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均值的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比例、低频段功率(LF)和高频段功率(HF)的比值(LF/HF),并分析UAP患者炎症因子与HRV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UAP组血清hs-CRP、IL-6、LF/HF显著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低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患者炎症因子hs-CRP、IL-6与SDNN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UAP患者炎症因子的增高可能与HRV降低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心率变异性在单纯冠心病患者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3例冠心病患者,将281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将30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设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两组患者入院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采取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方法来获取参数,包括窦性R-R(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的差值超过50 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5分钟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SDNN、RMSSD、LF指标显著低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P<0. 05);冠心病组的HF指标显著高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损害较单纯冠心病者更为严重,心率变异性对于冠心病患者病变损害程度及预后改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探讨预测性指标。 方法:对4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4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24h HRV时域分析,并进一步发现其昼夜变化规律,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62例正常人HRV资料比较。 结果:①糖尿病患者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②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HRV参数中正 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RR intervals,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mean 5 minute RR intervals,SDANN)、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u NN intervals for all 5 min segments,SDNN-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the root mean square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明显降低(P<0.05)。③昼夜资料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白天和夜间SDNN、SDNN-index、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计算占总R-R间期数和百分比(percent of the number of tim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s is greater than 50 m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PNN50)均较正常组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冠心病以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评定价值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B组)和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C组)两组。冠心病组为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CAD患者3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为EF50%的患者58例;另选择健康对照者31例对照组(A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获得HRV各项时域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A组和B组、B组和C组之间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之间SDNN、ANN、SDN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之间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相邻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之间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rMS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心功能的下降,SDNN和SDANN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DNNI、RMSSD和PNN50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显著下降同时在与心功能I级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尤其是伴发心力衰竭患者,HRV降低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张婷  文重远 《临床荟萃》2012,27(17):1498-1501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状态、炎性因子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55)以及二甲双胍治疗组(n=47),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结果 二甲双胍组治疗后患者血清MDA、TNF-α、IL-1β水平(5.4±2.1) ng/L、(41.8±10.7) μmol/L、(40.1±7.3)μmol/L较治疗前(7.6±3.5) ng/L、(64.2±13.1) μmol/L、(55.7±9.8) μmol/L显著下降;SOD活性水平(85.2±10.2) kU/L较治疗前(46.4±7.9) kU/L显著升高;HRV的时域指标:24小时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小时相邻正常的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所有分析信息期内窦性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 (48.5±8.9) ms、(24.7±5.3) ms、(11.8±0.7)%较治疗前(23.7±6.9) ms、(13.8±4.7) ms、(5.4±0.4)%显著升高;HRV的频域指标VLF、LF、HF、LF/HF(56.3±6.9) ms2、(70.5±7.6) ms2、(49.3±6.2) ms2、(1.4±0.6)较治疗前(32.4±5.3) ms2、(58.4±4.1) ms2、(18.5±4.0)ms2、(3.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甲双胍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抑制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将48例ADHF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负荷剂量静脉推注rh-BNP(1.5~2.0μg/kg),随后按维持剂量进行微量泵静脉内注射[0.0075~0.0150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24 h。两组治疗前后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V时域分析指标,即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RV的各项时域分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HRV的各项时域分析指标有增加的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RV的各项时域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比较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可改善ADHF患者的HRV,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延长(72 h)动态心电图监测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非持续性室速(NSVT)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对其行连续72 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是否检出NSVT将其分为NSVT组(n=30)和无NSVT组(n=50),分析组间HRV指标的差异及NSVT与24 h、48 h、72 h的HRV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NSVT组中各项时域指标均低于无NSVT组,但两组间仅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SVT组LF/HF显著高于无NSV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中的各项时域及频域指标在24 h、72 h仅SDNN、LF/HF与NVST显著相关,48 h时SD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数的百分比(PNN50)、LF/HF与NVST显著相关性,仅48 h中SDNN与NSVT成中等程度相关,其余指标与NSVT成低度相关.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NSVT的检出率呈升高的趋势,而SDNN均值则随之降低,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72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慢性心衰患者的HRV与NSVT有一定的相关性,SDNN降低及LF/HF升高可作为NSVT的预测因子,从而进一步判断心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75岁、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控制在7%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血清NT-proBNP水平分为心力衰竭组44例和非心力衰竭对照组46例,2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评估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24 h内全部相邻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分析心率变异性与血清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力衰竭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s=-0.369、-0.389、-0.298、-0.356、-0.435,P0.05或P0.01);对照组HRV各时域指标与血清NT-proBN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定期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将有助于评估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心率变异(HRV)分析辅助诊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为主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方法排除器质性疾患的40例患者,均有头晕、胸闷、气短,HRV分析包括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SDNN、HRVINDEX、RMSSD、PNN50、TP、LF、HF均高于正常人,而HR、LF/HF低于正常人,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40例患者平均心率减慢,迷走神经水平增高,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之比减低,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率变异(HRV)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Hcy水平将10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2组。通过24 h动态心率变异性(HRV)频谱分析技术测定2组患者HRV,并与Hcy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cy升高组的5 min平均心率的标准差、爱丁堡指数、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均偏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cy升高组中频域分析指标:高频(HF)和低频(LF)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升高组中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指标(LF/HF)较正常组升高(P0.05);(3)Hcy升高者HRV指数较正常组有所下降,空腹血糖、Hcy水平是心率变异危险因素(OR值分别1.57、1.37,P0.05)。结论 Hcy升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自主神经病变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 (HRV)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60例DCM病人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测 ,并追踪观察 18个月。将患者分为非心力衰竭组 (A组 )、心力衰竭组 (B组 )、死亡组 (C组 ) ,回顾分析HRV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C组、B组与A组相比SDNN、SDANN、RMSSD、PNN50 均减小 (P <0 0 5 )。②B组、C组较A组TP减少 (P <0 0 5 ) ,C组LF/HF比值增大。结论 :HRV可反映DCM患者的心功能 ,对预测DCM预后亦有较高的价值 ,是一种预测DCM预后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减速力(DC)特点,分析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各时域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78例EH患者,作为EH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2组DC值和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依据DC值进行猝死危险分层,将EH组分为高危组(DC≤2.5 ms)和非高危组(DC≥2.6 ms)比较2组HRV时域指标差异;分析DC与HRV各时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H组DC、SDNN、RMSSD、pNN50分别为(4.83±1.27)ms、(109.26±21.03)ms、(38.74±9.38)ms、(5.12±0.9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9±1.42)ms、(132.07±28.54)ms、(52.65±11.32)ms、(7.83±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DC、SDNN、RMSSD、pNN50分别为(2.42±0.07)ms、(87.39±10.23)ms、(32.57±8.15)ms、(4.26±1.02)%,均明显低于非高危组的(5.27±1.26)ms、(113.24±20.15)ms、(39.86±10.47)ms、(5.28±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EH患者DC与SDNN、RMSSD、pNN50水平均呈正相关(r=0.637、0.652、0.709,P<0.05)。结论EH患者DC明显下降,且和HRV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自主神经功能和猝死风险的评估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T辅助淋巴细胞(Th)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HF患者96例及健康体检者30名为研究对象,以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所有入选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的阳性率,用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分析HRV特征.结果 CHF患者淋巴细胞IL-10阳性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6.4±5.8)%、(26.8±3.7)%,t=9.243,P<0.001],淋巴细胞IFN-γ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8.4±7.3)%、(7.3±4.6)%t=7.917,P<0.001];HRV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4 h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为(9 8.6±21.3)、(145.1±42.6)ms,24 h内5 min节段平均心动周期的均值标准差(SDANN)为(83.9±22.4)、(136.5±39.6)ms,标准差平均值指数(SDNNI)为(40.6±14.5)、(55.8±17.9)ms,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根(RMSSD)为(20.7±12.9)、(29.1±12.6)ms,相邻两正常心动周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PNN50)为(5.6±3.7)%、(11.8±4.4)%(t值分别为7.904、9.645、4.733、3.132、7.654,P均<0.05),CHF患者IL-10阳性率与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57、0.58、0.47、0.52,P均<0.01),IFN-γ阳性率及IFN-γ/IL-10比值与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0.54、-0.57、-0.52、-0.53,-0.52、-0.64、-0.57、-0.58、-0.67,P均<0.01).结论 CHF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参与Th1/Th2平衡调节,交感神经系统促进Th1效应,副交感神经系统促进Th2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血液透析频率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及血液透析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方法 收集规律透析患者107例,根据透析频率将患者分为1次/2d(Q2d组,共40例)、1次/3d(Q3d组,共37例)及1次/4d(Q4d组,共30例),3组患者透析前后各HRV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患者透析后各HRV指标均出现升高,以Q2d组及Q3d组升高明显[Q2d:相邻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7.01±3.21比6.19±2.56 P<0.05,24h,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 135.11±21.98比105.29±20.78P<0.01,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80.78±17.96比67.66±16.87 P<0.01, 24h内每5min的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119.22±23.41比108.32±21.20P<0.05,全部相邻R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5DSD)77.38±17.78比68.29±18.48P<0.05]; Q3d:SDNN 128.65±23.79比101.32±19.88P<0.01,RMSSD74.69±16.56比65.36±15.19 P<0.05,SDANN 116.33±21.01比105.54±21.07P<0.05,SDSD 73.19±17.33比65.17±16.08 P<0.05; Q4d:SDNN 107.16±20.04比90.86±19.54 P<0.05,RMSSD 66.74±17.82比58.63±15.88P<0.05),透析前、后3组患者间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透析前:PNN50、SDNN、RMSSD、SDANN、SDSD的F值分别为2.96、3.65、3.09、3.34、2.90,P<0.05;透析后:PNN50、SDNN、RMSSD、SDANN、SDSD的F值分别为2.96、3.65、3.09、3.34、2.90,P<0.05),且随着透析次数减少HRV有降低趋势. 结论 长期充分的血液透析可能有助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