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龄妇女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的人工授精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高龄女性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周期201例,促排卵周期379例,比较两者的成熟卵泡数、妊娠率、流产率等,并分析其受不同促排卵方案和不同不孕原因的影响。结果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生化妊娠率(8.45%vs 11.60%)、临床妊娠率(7.46%vs 10.29%)、异位妊娠率(0vs 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周期流产率(8/15,53.33%)高于促排卵周期流产率(7/39,17.95%)(P0.05)。不同促排卵方案的成熟卵泡数量,CC组(1.87±0.85)、CC+HMG组(1.80±0.75)高于LE组(1.29±0.53)、LE+HMG组(1.38±0.63)、HMG组(1.35±0.60)、rFSH组(1.35±0.48)(P0.05);临床妊娠率CC组(1/23,4.35%)低于其他组(P0.05);各促排卵组的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患者各种不孕原因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女性的自然周期流产率高于促排卵周期流产率;高龄女性采取合适的促排卵方式可以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来曲唑联合小剂量尿促性素(LE+HMG)促排卵方案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年龄不超过38岁,因不明原因不孕行AIH治疗,共580对夫妇(1191个周期)的病例资料按是否促排分为6组,包括自然周期组512个周期、单纯克罗米芬促排(CC)131个周期,单纯HMG促排126个周期,CC+HMG促排148个周期,单纯LE促排133个周期,LE+HMG促排141个周期。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促排卵联合AIH治疗的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p);5种促排卵方案里,不同促排卵方案中,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LE+HMG组显著高于单纯LE组和CC组(P0.05),而与CC+HMG组及HMG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HMG组双胎率相对最高(%),LE+HMG组的早期流产率(%)、双胎率(%)及宫外孕率(%),显著低于另4种方案组(P0.05)。结论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LE联合小剂量HMG促排卵+AIH治疗,可获得相对更高的临床妊娠率,较低的流产率和多胎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激光辅助孵化对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ase、Cochrane Database、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国内外有关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行激光辅助孵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活产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失访人数不明确、重复发表、文献质量过低的研究后,共纳入6项RCTs,累计调查对象3685例,其中实验组(激光辅助孵化组)1802例,对照组1883例。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激光辅助孵化可提高种植率(OR=1.50,95%CI:1.01-2.22,P=0.04)和临床妊娠率(OR=1.41,95%CI:1.11-1.77,P=0.004),而对流产率(OR=1.10,95%CI:0.60-2.02,P=0.75)及活产率(OR=1.23,95%CI:0.91-1.68,P=0.18)没有影响。结论对冻融胚胎移植前进行激光辅助孵化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但对流产率和活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更确切的结果仍需纳入更多的大样本优质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及授精次数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临床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行AIH治疗的332周期,根据是否促排卵分为:自然周期组86周期(取消8周期),促排卵周期组246周期(取消1周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及临床妊娠结局;剔除取消9周期后,将323有效治疗周期根据单一周期内的授精次数分为:单次授精组227周期(排卵前行AIH)双次授精组96周期(排卵前后各行一次AIH),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1.将323个有效治疗周期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两组中女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与继发不孕占比,自然与促排卵周期占比,男性因素占比,单双次AIH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组两组比较分析,女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与继发不孕占比,男性因素占比,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单次AIH组和双次AIH组比较分析,女性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与继发不孕占比,男性因素占比,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AIH临床妊娠结局影响无差异,其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相似;同一周期单次和双次AIH其临床妊娠结局无差异。故促排卵治疗及双次AIH不能改善AIH的临床妊娠结局,临床治疗中不应盲目过度治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浪费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排卵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洛阳市生殖医学研究所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到我中心行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共1253个周期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排卵方案分组,自然周期组(NC组)425个周期,氯米芬组(CC组)157个周期,来曲唑组(LE组)60个周期,尿促性腺激素组(HMG组)260个周期,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组(CC+HMG组)216个周期,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组(LE+HMG组)135个周期,比较NC组和促排卵组以及不同促排卵组之间的一般情况、临床结局。结果促排卵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均高于NC组(P0.05);CC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低于CC+HMG组(P0.05),CC组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低于LE+HMG组(P0.05)。结论自然周期IUI安全性较高,排卵障碍患者行促排IUI是不错的选择,口服药物联合针剂促排可显著提高IUI治疗周期妊娠率,LE在促排卵治疗中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远期影响有待大样本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中心2006年1月-2007年12月实施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的1073个周期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是否使用促排卵药物分为自然周期组和促排卵组,促排卵组又根据不同用药分组,比较各组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低于促排卵组,分别为8.6%和20.0%,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促排卵组中FSH组妊娠率最高,为45.5%,尿促性腺组(HMG)、克罗米芬(CC)+HMG组和来曲唑+HMG组妊娠率相似,分别为22.0%、18.8%和20.0%,三者比较无差异,但三者明显高于CC组或来曲唑组(13.9%和10.6%)(P〈0.01)。自然周期组无自然流产、多胎妊娠和OHSS的发生,促排卵组流产率13.9%,多胎妊娠率19.2%,OHSS发生率0.5%,40例多胎妊娠中35例和5例OHSS均发生于HMG组。结论促排卵组IUI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但促排卵增加多胎妊娠、流产和OHSS的发生;促排卵组中FSH、CC+HMG或来曲唑+HMG在保证较高妊娠率的同时,相对减少多胎妊娠和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DPMAS联合PE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检索截至时间为2020年4月。筛选提炼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和治疗结局。采用Cochrane手册5.2推荐的简单评估法进行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8个RCT,4个CCT,合计1 023例患者,其中DPMAS+PE联合组498例,PE组525例。Meta分析显示,DPMAS+PE联合组血清总胆红素[均数差(MD)=-39.51,95%可信区间(CI)(-69.53,-9.49),P 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MD=-21.89,95%CI(-37.51,-6.28),P 0.05]和血钠[MD=0.98,95%CI(0.12,1.85),P 0.05]指标均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MAS+PE联合组凝血酶原活动度[MD=6.14,95%CI(-2.40,14.69),P 0.05]、血白蛋白[MD=0.99,95%CI(-3.43,1.44),P 0.05]、血肌酐[MD=-2.02,95%CI (-7.34,3.30),P 0.05]、血钾[MD=0.10,95%CI(-0.23,0.44),P 0.05]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值比(OR)=0.98,95%CI(0.59,1.62),P 0.05]与P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PE治疗相比,DPMAS联合PE可以更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的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轻度提高血钠浓度,而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肌酐和血钾情况无明显变化,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促排卵在不同病因患者中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旨在更合理有效的应用促排卵技术,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5167个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周期,按不孕的原因将其分为少弱精子症组,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不明原因不孕组,宫颈因素组,性功能障碍组,卵巢功能减退组,分别比较各病因组中促排卵及自然周期的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了解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少弱精子症组、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不明原因不孕组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胎率高于自然周期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流产率及宫外孕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宫颈因素组,性功能障碍组,卵巢功能减退组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组比较,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及宫外孕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无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结论促排卵可提高少弱精子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及不明原因不孕导致的不孕症的临床妊娠率,使多胎率增加,对流产率、宫外孕发生率无明显影响。而对宫颈因素、性功能障碍、卵巢功能减退所致的不孕症的临床妊娠率、双胎率及宫外孕发生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30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精液采用混匀上游法,对301例不孕症患者进行IUI。结果301对夫妇,行435个周期的IUI治疗,共妊娠78个周期,累积妊娠率24.9%,周期妊娠率17.93%,其中2例发生宫外孕,葡萄胎2例,7例双胎或多胎,48例单胎,19个周期流产,其余孕期顺利。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妊娠率,而3组促排卵方案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注射HCG后授精时间4组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结论IU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不孕症的助孕技术,促排卵周期IUI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其在脊柱外科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是否比传统手术有优势尚存争议。目的:系统评价3D打印辅助手术和传统手术在治疗腰椎滑脱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ofScience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为从建库至2019-11-16,收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腰椎滑脱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事先制定的入选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394例患者,其中3D打印辅助组201例,传统手术组193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3D打印辅助组在手术时间[WMD=-38.17,95%CI(-43.93,-32.41),P=0.00]、术中出血量[WMD=-61.61,95%CI(-69.19,-54.03),P=0.00]、术中透视次数[WMD=-4.89,95%CI(-6.38,-3.41),P=0.00]、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OR=3.89,95%CI(2.43,6.25),P=0.00]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③但2组在术后目测类比评分[WMD=-0.47,95%CI(-1.21,0.27),P=0.21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WMD=-1.41,95%CI(-2.87,0.05),P=0.058]、日本骨科协会评分[WMD=1.02,95%CI(-0.68,2.72),P=0.240]、并发症发生率[OR=0.37,95%CI(0.12,1.11),P=0.075]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综上所述,腰椎滑脱修复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术中透视次数少、置钉准确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CU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维普、万方,收集复方甘草酸苷片(FGP)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试验组)对比单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照组)治疗CU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合计2 7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痊愈率[RR=1.55,95%CI(1.43,1.68),P<0.001]、总有效率[RR=1.34,95%CI(1.28,1.40),P<0.001]、复发率[RR=0.23,95%CI(0.16,0.35),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79,1.38),P=0.78]。结论: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CU时联合FGP可明显提高痊愈率、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且两者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常用的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有小夹板、石膏、功能性支架等外固定方法与钢板螺钉、髓内针等内固定治疗,每种方法达到骨愈合的生物学机制均不相同,因而各有其独特的临床适应证。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应用小夹板外固定与钢板螺钉、髓内针或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章。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其中实验组行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行钢板螺钉、髓内针、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优势比,加权均数差和95%CI表示。结果与结论:有7个临床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患者1390例,其中行小夹板外固定的实验组患者1007例,钢板螺钉、髓内针、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的对照组患者383例。Meta分析显示:①实验组骨折复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未愈合率、低于对照组[OR=0.20,95%CI(0.03,1.20),P=0.08;OR=-33.69,95%CI(-44.67,-22.72),P0.00001;OR=0.31,95%CI(0.16,0.60),P=0.0005]。②实验组骨折正常愈合率、肩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OR=3.04,95%CI(1.95,4.75),P0.00001;OR=8.02,95%CI(2.68,24.04),P=0.0002]。提示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是安全有效的,较植入物内固定在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中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影响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2个IUI治疗周期的159例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促排卵方案、人工授精时机、IUI治疗周期数、不孕原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促排卵周期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P〈0.05);小于等于30岁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30以上组(P〈0.05);随不孕年限延长临床妊娠率降低、单次排卵前、单次排卵后和双次授精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IUI治疗周期数以3个周期为宜、不孕原因与临床妊娠率有关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促排卵方案和年龄是影响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玻璃化和程序化2种冷冻方法对卵裂期胚胎的冷冻复苏效果。方法检索了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Wan Fang Data和VIP,搜集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2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然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纳入5个RCT,共计1229例患者。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玻璃化冷冻在复苏胚胎存活率方面[RR=1.24,95%CI(1.04,1.49),P=0.02]和胚胎完整率方面[RR=1.61,95%CI(1.43,1.83),P0.00001]优于程序化冷冻;临床妊娠率方面[RR=1.70,95%CI(1.18,2.46),P=0.005]和胚胎种植率[RR=1.99,95%CI(1.16,3.43),P=0.01]也优于程序化冷冻。结论现有证据显示,玻璃化冷冻在提高胚胎存活率、胚胎完整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方面优于程序化冷冻。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长期随访的RCT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授精周期数和授精时机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83例不孕患者共3747个IUI治疗周期,根据人工授精周期数分为4组:第1周期组(n=1683)、第2周期组(n=1183)、第3周期组(n=609)、第4周期组(n=272)。根据每周期授精次数分为3组:排卵前单次授精组(A组,n=1675)、排卵后单次授精组(B组,n=907)、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的双次授精组(C组,n=1165)。分析IUI周期数及授精时机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1683例患者3747个IUI周期共有420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11.2%,累积妊娠率为24.9%。妊娠率随IUI周期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第1周期组IUI妊娠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第4周期组的妊娠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双次授精组(C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排卵前单次授精组(A组)及排卵后单次授精组(B组)(均为P0.05),而A、B两组间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3个IUI治疗周期仍未妊娠的患者继续行IUI治疗的妊娠率显著下降,此时应进一步行腹腔镜检查明确不孕原因或积极求助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每周期单次IUI妊娠率显著低于双次IUI,在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可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PD-1抑制剂对比化疗治疗进展期黑色素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CBM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PD-1抑制剂对比化疗治疗进展期黑色素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时间至2018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个RCTs,共2 2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全身化疗相比,PD-1抑制剂能显著提高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有效率[OR=4.77,95%CI(3.55,6.42),P0.000 01],延长无进展患者的生存期[HR=0.60, 95%CI(0.44,0.82),P=0.001],但在总生存期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HR=0.72,95%CI(0.50,1.03),P=0.07]。在发生任何级别不良反应事件[OR=0.66,95%CI(0.53,0.82),P=0.000 2]和3、4、5级不良反应事件[OR=0.38,95%CI (0.28,0.53),P0.000 01]方面,PD-1抑制剂组患者显著低于化疗组。结论:PD-1抑制剂治疗进展期黑色素瘤总有效率及安全性高于全身化疗,但并未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本研究结果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8)、万方数据库(1999-2018)、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1994-2018)、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1995-2018)、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HLAP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要求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RCT,共有93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HLAP的临床有效率[Z=5.51,OR=3.11,95%CI(2.08,4.65),P0.01]显著高于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时间[Z=6.69,MD=-3.46,95%CI(-4.48,-2.45),P0.01],血淀粉酶转阴时间[总效应Z=5.31,MD=-3.45,95%CI(-4.73,-2.18),P0.01],住院时间[Z=2.68,MD=-4.99,95%CI(-8.65,-1.34),P=0.007]较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显著缩短,但甘油三酯(TG)降低水平[Z=1.36,MD=-3.25,95%CI(-7.94,-3.27),P=0.17]与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长抑素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HLAP的疗效确切,且明显优于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背景:胚胎移植的方式主要包括新鲜胚胎移植和冷冻胚胎移植,但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哪种方法更有利于患者的受孕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目的:系统评价新鲜胚胎移植与冷冻胚胎移植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周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中国期刊全文和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国内相关妇产科杂志。检索新鲜胚胎移植与冷冻胚胎移植在IVF周期中的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评价指标包括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流产率等。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3篇,包括6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冷冻胚胎组在持续妊娠率方面,优于于新鲜胚胎组[OR=0.60,95%CI(0.44,0.84),P=0.003];在临床妊娠率方面,冷冻胚胎组优于新鲜胚胎组[OR=0.60,95%CI(0.44,0.83),P=0.002];在流产率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R=1.23,95%CI(0.60,2.49),P=0.57]。提示在IVF周期中,冷冻胚胎移植在持续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优于新鲜胚胎移植。但受纳入研究样本量及方法学质量限制,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增加证据的论证强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中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人工授精时使用排卵药物患者分为观察组,未使用排卵药物患者分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流产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不同方案药物干预排卵对人工授精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妊娠率12.2%,对照组妊娠率8%;观察组中克罗米芬组(CC)、人绝经尿促性腺素组(HMG)、CC+HMG、来曲唑组(LE)及来LE+HMG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33%、5%、7.46%、24.37%,5组妊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流产、多胎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LE+HMG方案妊娠率高于其他方案,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间流产率、多胎率及OHSS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物促排卵可提高不孕症患者行宫腔内人工受精的妊娠率,其中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方案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治疗脑性瘫痪有多种方法,已有研究表明电刺激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现已经应用于脑性瘫痪的治疗,但尚缺乏关于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的系统评价发表。目的:评价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对粗大运动被动踝关节活动、足背角屈的作用。方法:根据所纳入文献必须是随机对照试验、基线具有可比性及诊断明确的标准,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分别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 ed、Ovid数据库,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评价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RevM an5.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刺激治疗组对患者流涎情况的改善(OR=8.37,95%CI:2.86-24.51,P=0.000 1);对腓肠肌痉挛程度的改善(OR=-0.62,95%CI:-0.84至-0.41),P0.000 01);对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D区(站立)功能评分(OR=9.86,95%CI:1.70-18.02,P=0.02);E区(走跑跳)功能评分(OR=9.54,95%CI:7.47-11.62,P0.000 01);对步行能力的改善(OR=6.12,95%CI:3.65-8.58,P0.000 01),均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的患者。结果证实,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在临床方面有效,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对粗大运动被动踝关节活动、足背角屈有改善作用,同时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