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点讨论了无穷解情况下,曲柄固定铰链点在作图园上的取点范围。建立了无穷多解及给定曲柄长度(或连杆长度、或机架长度)时设计机构及传动性能分析的数学模型。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得出了k和ψ的允许搭配范围以及最佳的k-ψ搭配方案和与之对应的曲柄摇杆机构“最大的sinr(min)”之极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换杆法。通过机架和摇杆位置互换 ,产生一新的曲柄摇杆机构的方法 ,将已知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为K ,摇杆的摆角 ψ,机架长度为L4,未知摇杆长度L3 的曲柄摇杆机构设计难题 ,转化为一常规的已知K、ψ、L3 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综合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时两类常见的已知条件即已知行程速比系数k或曲柄与连杆的长度比λ,建立了最小传动角y_(min)与描述曲柄回转中心A点的位置参数β间的函数关系;探讨了Y_(min)随β的变化趋势;给出了满足静力传递条件时 k与λ的取值范围即 k≤1.224或λ≤2~(1/2)/2;以及满足静力传递条件时曲柄回转中心A点的可取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在已知摇杆长度L3,摆角Ψ,行程速度系数K和曲柄长度L1或连杆长度L2的情况下,按行程速度比系数K设计平面曲柄摇杆机构的简单适用的图解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给定行程速比系数K、摇杆长度C、摆角ψ以及几种不同附加条件时,综合曲柄摇杆机构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其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且简便实用.文中同时对最小传动角的最大值(γmin)max进行了讨论,并用优化设计方法求出了(γmin)max──K曲线.对综合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柄摇杆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入曲柄摇杆机构的类型变量,完成了按许用传动角[γ] 、速比行程系数k 和摇杆摆角ψ及类型m 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无校核方法的研究。该方法能提供所有的可行解,并且无迭代计算。  相似文献   

7.
针对曲柄摇杆机构设计中,曲柄转动中心A点的选取问题,分析出了更为严格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在已知摇杆长度L3、摆角Ψ,行程速比系数K的情况下,再给定机架L4、或曲柄L1、或连杆L2的长度时,设计平面曲柄摇杆机构的解析法。  相似文献   

9.
Ⅰ型、Ⅱ型曲柄摇杆机构急回特性两个命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Ⅰ型、Ⅱ型曲柄摇杆机构,通过引入"辅助圆"的新概念,以曲柄固定铰链中心点A的可行区域理论为重要基础,在以摇杆摆角ψ为唯一前提参数条件下,得到了关于极位夹角θ、行程速比系数K取值范围及其最大值的一系列重要结论,该系列结论对机构分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辅助圆为基础,引入辅助设计长度l角度ψ,利用给定条件与设计杆长之间的几何关系经推导整理得出:(1)图解法设计--借助l或ψ直接确定辅助圆上固定铰链中心A点,以得到满足给定条件的机构;依据l还能解决平面四杆机构其他方面的设计问题。(2)解析法设计--曲梗长a和机架长d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异型曲柄摇杆机构是一种新的特殊四杆机构,它的连杆是一柔性连杆.机构工作过程中,柔性连杆长度随曲柄转动而变化,成为一个变参数的四连杆机构.本文对该机构作了运动分析和特性研究,并介绍了机构设计.与常规曲柄摇杆机构不同,异型曲柄摇杆机构传动角恒为90°,且没有急回运动特性,也不满足曲柄存在条件.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运动几何学原理,建立了用解析法进行满足“K—ψ”及[r_(min)]要求的曲柄摇杆机构设计的数学模型。文中举出了一个计算实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平面曲柄摇杆机构三个命题的完备证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存在的O型、I型和Ⅱ型曲柄摇杆机构之δmin和δmin取值范围及相应判据的深入、系统研究,给出了关于判定曲柄摇杆机构最小传动角三个命题的完备证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解析法证明了曲柄摇杆机构两个最小传动角计算公式各自的适应范围,提出曲柄摇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判定准则,避免重复计算,给设计和分析机构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5.
借三辅助圆设计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柄摇杆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以直角三角形3条边为直径的3个圆的重要几何性质——三圆定理,由此导出了用3个辅助圆设计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柄摇杆机构的方法.该法可简化图解设计过程,使得曲柄l1,连杆长l2随着δ角变化的规律直观化,以便于优化调整,而且比三辅助圆法作图简便、准确并更具规律性.补充了求解Ⅱ型机构的方法,不仅能解已知K,ψ,l3,l1(或l2)求其余杆长的问题,而且能解未知ψ的一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已知连杆长度及两个运动位置,以曲柄遥杆存在条件,连杆连续运动条件确认可行设计机构最小传动角的最大值,然后依据用传动角条件,以机构结构最紧凑为最优目标函数,最优化确定曲柄摇杆机的几何尺寸。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换杆法。通过机架和摇杆位置互换,产生一新的曲柄摇杆机构的方法,将已知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为K,摇杆的摆角φ,机架长度为L4,未知摇杆长度L3的曲柄摇杆机构设计难题,转化为一常规的已知K,φ,L3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阐述优化设计理论在"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特性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出在一定极位角范围内改变机架长度时,机构急回特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在特殊位形情况下综合曲柄摇杆直线机构的解析方法,用此方法可以很方便地综合出具有4个无接近点直线的曲柄摇杆机构,推导了综合公式并给出 示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Ⅱ型曲柄摇杆机构在两极限位置时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各构件长度尺寸之间的参数方程,推导出了其六种不同已知条件下的解析综合公式;进而给出了两类曲柄摇杆机构在运动、尺寸及动力性能(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及计算公式)方面的五个差别。这不仅有效地克服了图解法的缺陷,而且完善了曲柄摇杆机构的解析综合法,并为两类机构的选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