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5年有生育史妇女的叶酸知晓及服用情况。方法:数据来源于第三次兵团卫生服务调查结果,采取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2005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有生育史的妇女627人;对叶酸知晓和服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兵团近5年有生育史的妇女叶酸知晓率为56.8%,服用率为41.0%;妊娠期间服用叶酸257人,占41.0%,平均年龄(30.9±4.6)岁;知道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301人,占48.0%;在知晓叶酸的妇女中,妊娠前及期间服用叶酸257人,占72.2%。汉族、文化程度高、孕早期做过产检、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妇女叶酸知晓率高,汉族、文化程度高、孕早期做过产检、年龄25~34岁的妇女叶酸服用率高。结论: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叶酸知识,提高育龄妇女增补叶酸行为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NTDs)实施现状,探讨干预叶酸发放的卫生服务供方和需方对提高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对供方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对需方拟孕育龄妇女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与干预前比较,需方干预组明显提高,P0.05;供方干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供方即叶酸发放的卫生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干预,对提高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效果不明显。而对需方即拟孕育龄妇女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提示对需方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叶酸免费发放政策实施后,农村育龄妇女叶酸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6~9月在甘肃省农村地区整群抽取18~45岁育龄妇女804名进行叶酸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结果:甘肃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神经管畸形知晓率为19.0%,叶酸知晓率为37.4%;年龄、围孕期是否到医疗机构检查是影响育龄妇女叶酸认知的核心因素。结论:甘肃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叶酸相关知识水平偏低,加强对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力度及重视叶酸相关知识宣传途径的合理性与多样化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提高叶酸知晓率,从而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与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甘南藏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相关知识和需求,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667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知晓4~5种避孕方法的妇女占29.6%;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11.7%-29.4%。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对避孕方法知晓率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不同。妇女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传播途径依次为专业人员面对面地咨询、朋友间交流和电视节目录像等。60%以上的妇女希望获得妇幼保健和生殖道感染方面的知识。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形式,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常丽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69-2771
目的:了解盘锦市孕中期妇女的叶酸知识与增补情况,探讨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64例孕中期妇女进行调查,了解孕中期孕妇的叶酸知晓与增补情况及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其的影响,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4例孕中期孕妇中,了解叶酸知识率60.23%,了解叶酸知识不详率37.71%,增补叶酸率92.42%,孕前增补率46.72%。≥35岁组叶酸知晓率最低,19~24岁组孕前叶酸增补率最低;叶酸知晓率与孕前叶酸增补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家庭人均月收入<1 500元组叶酸知晓率与孕前增补率最低;农村与城镇孕中期孕妇叶酸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孕前增补叶酸率农村低于城镇。45.83%的叶酸知识来源于亲戚及朋友,38.26%来源于医疗机构。结论:可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普及叶酸知识,尤其加强对高龄与低龄妇女、低文化、低收入及农村育龄妇女叶酸知识的宣传,提高叶酸知晓率与有效增补率。  相似文献   

6.
杨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31-5132
目的:调查在婚检流程中进行增补叶酸发放工作的状况及可行性。方法:通过婚前医学检查的病史询问和相关问卷,对2010年9~11月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1 822例欲婚妇女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受教育程度妇女的叶酸知晓率比较,经χ2检验,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婚检时存在的不同婚育状况直接影响着叶酸增补的发放率。结论:欲提高育龄妇女的叶酸知晓率和叶酸增补发放率仅通过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的途径显然是不足的,应通过多种渠道和设立多处叶酸发放点对叶酸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提高广大妇女的保健意识,使干预出生缺陷措施得以更完善和到位。  相似文献   

7.
陈浩  王园  郭浩岩 《现代预防医学》2015,(13):2369-2371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育龄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政策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山西、重庆、广西三省市各抽取1个县区,对前来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就诊的175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叶酸知识知晓率普遍较高,免费服用叶酸是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的重要途径。79.1%的育龄妇女认为免费服用叶酸政策有必要,经卡方检验,不同省份、民族、户口和常住地的育龄期妇女认为免费领取叶酸服务政策的必要率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可以认为省份、民族、户口和常住地是育龄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的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健康教育和政策干预,强化村医或社区医生的责任考核,探索更加方便快捷获取免费叶酸的方式,在城市地区实施免费增补叶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桂林市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知识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不断提高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00名已婚育龄妇女,应用《社区卫生诊断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运用Epidata 3.1和SPSS 13.0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桂林市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对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6.9%,健康相关行为的正确持有率为7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口数、文化程度和年龄是影响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户口性质、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是影响健康相关行为正确持有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桂林市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的正确持有率普遍较低,应加强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重点加强生殖健康方面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重点目标人群为文化教育程度低、流动人口、家庭规模大及年龄低的已婚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9.
甘南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生殖保健行为,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在甘南州8个县市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6 8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对其中2 693人进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有效问卷5 667份,调查对象对生殖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不高,由于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缺失,导致了生殖保健行为缺失,使49.7%的妇女没有自觉的医疗行为,有37.3%的妇女由于贫困有病不愿就医,实验室检查有26.3%的妇女患有乳腺病和其他妇科疾病,其中妇科感染(10.03%)和乳腺疾病(3.97%)为影响藏区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加强民族教育、提升文化知识层次,对藏区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宣传和教育,是保证和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医疗行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了解分析深圳市龙岗区流产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制定流产后服务规范的实践依据。方法: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2 556例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形式了解她们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被调查对象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低。2 556例调查对象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初中以下文化占57.6%。≤19岁有流产史的人群占11.2%。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被调查对象中有73.8%的妇女渴望获得有关生殖健康知识及服务。结论:针对深圳市龙岗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应尽快完善流产后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计划生育部门间的合作,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尤其是外来人口生殖健康档案,不断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咨询的深度和广度,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闵行区新婚女性对避孕方法的知晓及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实施干预和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对450名登记结婚的新婚女性进行避孕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的知晓率较高,达到95%以上,避孕率为83.33%;使用率最高的避孕方法是避孕套,满意率最高的是口服避孕药;避孕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书籍。结论:生殖健康服务要真正实现避孕知情选择,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让人们全面、正确地掌握避孕知识和信息,提高其避孕知识水平和避孕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少数民族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1~10月,在贵州省松桃、镇宁、三都、务川和玉屏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随机问卷调查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和侗族20~49岁已婚育龄妇女各110名。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有效问卷回收率94.6%。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的影响因素有民族、户口、文化水平、生殖健康培训和职业。各种避孕方法现用率为94.8%,少数民族育龄群众选择避孕方法最看重的是方法的有效性、失败率,计划生育政策性要求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生育和避孕意愿及原因在民族、户口间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妇女健康意识低下,自报生殖系统患病率为48.2%,其影响因素有民族、户口、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受民族、户口、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生殖保健服务等影响。自我评价性生活满意率为72.6%,文化水平低和生殖系统疾病降低了育龄妇女的性生活满意度。结论:少数民族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受民族、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社会生殖保健服务体系的影响,在生活方式、禁忌习俗与社会风尚方面,如何兴利除弊、因势利导和促进男女平等是改善各民族生殖健康状况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育龄妇女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了江苏6个农村县1 907名育龄妇女,分析方法主要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农村育龄妇女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为52%,项目县和非项目县的知晓率分别为57.2%和46.6%,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知晓率分别为63.2%、51.4%和41.9%。从医务人员获取该知识者占比最大为81.1%。随年龄增大和受教育程度提高,知晓率均随之增加,趋势卡方检验(χ2=5. 661,P<0.05;χ2=83.606,P<0.001)。结论 项目实施明显提高了育龄妇女知晓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生育史是影响知晓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核心家庭的育龄夫妻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及行为状况,为提高家庭生殖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贵州省遵义市主城区内5个街道中符合核心家庭标准的311户家庭成员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60.7%,女性较高于男性。男性比女性更易接受婚前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83,P<0.05)。生殖健康预防行为的得分的主要因素是生殖健康知识及自我效能得分的高低。结论遵义市核心家庭成员的生殖健康知晓率较低,在对男性的生殖健康过程中的关注度不够,家庭成员的参与意识缺乏,应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核心家庭生殖健康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流产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和接受相关服务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做参考。方法:2005年7~9月,通过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对郑州市10家医院选择人工流产且年龄≤25岁共1100名流产妇女进行横断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不高,在满分20分情况下,得分为10.75±3.59(1~19)分;避孕方法使用回答正确率较低(8.2%~87.9%),这与调查对象的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而未婚妇女的避孕知识得分除了与其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外,还与其男伴的文化程度有关。流产妇女在医院接受的计划生育服务主要是流产后注意事项(95.4%),服务方式主要是面对面宣传教育(82.6%),宣传教育的时间主要在流产后休息时(48.1%),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流产后没有接受医生的计划生育咨询、免费避孕药具提供和推荐转诊服务。结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应多关注未婚有性生活人群,同时让男伴参与进来;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需要规范,应加强有效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免费避孕药具和推荐转诊服务。  相似文献   

16.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亚萍  毛京沭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94-4696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洲镇846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1.4%,2年内接受过妇女病普查的占33.3%,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的了解率为30.0%。影响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妇女的文化程度、职业、人工流产史、家庭收入等。结论:泰州市永安洲镇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对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少,普查率低。应定期开展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普及妇女保健知识,推广安全、长效的节育措施,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减少意外妊娠,降低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率,促进其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西省百姓生殖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地区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殖健康状况,以期提高项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4-8月在山西省百姓生殖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地区的基层计划生育妇幼服务机构,采用方便抽样,对15~65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964人,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户籍和人工流产史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正确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5个部分中,妇幼保健知识正确率较高(86.3%),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正确率较低(56.0%)。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人工流产史组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人群中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与年龄和人工流产史有关(P0.001)。男性曾患生殖系统疾病与年龄有关(P0.05)。结论:年龄和文化程度偏低人群生殖健康知识较差,调查人群对性传播/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青少年、有人工流产史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提示基层服务机构应有针对性开展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提高教育覆盖面,改善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吉林省腰甸村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获取途径,为进一步完善当地农村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期居住于当地的村民3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农村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居民随年龄的增长,健康知识知晓率逐渐降低;除妇幼保健知识,其他健康知识知晓率男性村民均高于女性村民(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增高(P〈0.001);村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87%)。[结论]吉林省腰甸村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不高,应针对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人群特点,建立符合当地农村居民要求的个性化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婚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71-2006年间孕产期保健状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四阶段、概率比例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员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有活产已婚育龄妇女6624人,2001年以来,产前检查率、孕早期(妊娠≤12周)检查率、师直≥8次产前检查率、团场≥5次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了86.60%、66.64%、58.70%、65.19%、82.01%,在家分娩率降到14.10%,而产后访视率仅为32.01%。育龄妇女的分娩时期、民族、受教育程度、生育史、家庭年收入、职业与是否参加产前检查有关。结论:近几年孕产期保健状况有明显改善,但产前检查率、孕早期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偏低,应特别加强对文化程度低、从事农业、少数民族孕妇的健康教育,普及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规范产后访视,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和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