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烯酰胺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在化妆品中存在的微量丙烯酰胺是生产过程中添加聚丙烯酰胺引入的。由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和潜在致癌性,已被列为化妆品中的限制使用成分,加强化妆品中丙烯酰胺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丙烯酰胺的来源、用途和危害性,总结了目前化妆品中丙烯酰胺测定的所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丙烯酰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各种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化妆品样品中丙烯酰胺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表明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如GC-MS/MS、LC-MS/MS)对进行复杂样品中丙烯酰胺进行检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抽吸术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注射隆乳,以其注射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等优点,曾流行一时,但近年来因其注射物渗漏、局部硬结、瘘道、胸部不适等原因,要求手术取出者逐年增加。笔者自2005-02~2007-02共施行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  相似文献   

3.
卫生部近日发布了2005年第4号和第6号公告。第4号公告建议消费者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可用于污水净化等  相似文献   

4.
丙烯酰胺从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水的净化处理、合成有机材料、石油开采、造纸、医药等行业。随着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在各个行业的大量使用,其推动工业的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了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丙烯酰胺的接触途径、危害以及检测方法,希望在丙烯酰胺毒性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文件。简要概述了丙烯酰胺以及代谢产物在动物方面的研究和有限的人体研究情况.主要涉及神经毒性、生育毒性、致癌性和遗传毒性及其可能发生的机制等。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引起的神经毒性可能与丙烯酰胺有关;导致动物多器官肿瘤的发生与丙烯酰胺的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微小蛋白质浓缩凝胶颗粒,应用于医学免疫试验中待检样品的浓缩,间接提高检验试剂的灵敏度.方法 研究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制备原理,以丙烯酰胺(ACR)为原料,采用自定工艺制备流程,通过化学聚合方法,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的聚合、切割、干燥、成粒;不同交联度胶粒吸附蛋白质、吸水试验;胶粒吸水吸血清性能、速度试验;低含量HBsAg定值参考水样品、血清样品浓缩试验.结果 研制7mm×2mm×2mm长方体脱水干燥的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每粒平均重量0.05克,吸水倍率7.66倍、吸血清倍率6.33倍.浓缩HBsAg定值参考水样品及血清样品后经酶联免疫法检测灵敏度达0.025 ng/ml、0.04 ng/ml,大于目前检测HBsAg ELISA试剂盒灵敏度为0.5 ng/ml水平.结论 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快速、成本低廉等特点.通过对样品浓缩,能够提高检验试剂的灵敏度,为医学检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蛋白质浓缩手段.  相似文献   

7.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工业化合物,可用于饮水净化、食品加工、采矿业及用于生产聚丙烯酰胺等.AA可经皮肤快速吸收,职业人员长期接触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皮肤红斑和四肢乏力等中毒症状[1].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和微芯片电泳是用于核酸分子分离的强有力工具,其筛分介质的选择尤为重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是按照均聚物和共聚物的分类,综述了线性聚丙烯酰胺、羟丙基甲基纤维索、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烷、聚N,N-二甲基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与聚N,N-二甲基聚丙烯酰胺的共聚物等各种筛分体系的性质,包括其优点以及缺点,并对各自在DNA等生物大分子分离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评述。简要介绍了筛分机理以及添加剂的加入对提高聚合物的分离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安徽省市售宣称美白祛斑、染发类产品进行监督检验。方法: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关于印发化妆品中丙烯酰胺等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的通知》(国食药监[2011]96号)等标准对美白/祛斑类产品检测汞、氢醌、苯酚、丙烯酰胺的含量;按照GB/T 24800.12-2009对染发类产品检验间苯二胺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染发类产品均未检出间苯二胺,合格率为100%;3批美白/祛斑类产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产品合格率为92.5%,值得进一步关注。结论:安徽省市售美白祛斑、染发类产品监督检验结果总体尚好,然而化妆品的毒性及致突变性不容忽视,建议进一步加强标准基础研究,提升化妆品安全性检测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细胞水平上研究虾青素对丙烯酰胺所致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B27无血清培养法进行SD乳鼠的大脑海马神经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性,线粒体的MDA及NO的含量。结果虾青素能提高丙烯酰胺损伤过的海马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提高了丙烯酰胺损伤后细胞SOD、CAT活性、GSH-Px的活力,并降低了细胞线粒体中的MDA和NO的含量。结论虾青素对丙烯酰胺造成的高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有促进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浓缩剂-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微小蛋白质浓缩凝胶颗粒,应用于医学免疫试验中待检样品的浓缩,间接提高检验试剂的灵敏度.方法 研究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制备原理,以丙烯酰胺(ACR)为原料,采用自定工艺制备流程,通过化学聚合方法,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的聚合、切割、干燥、成粒;不同交联度胶粒吸附蛋白质、吸水试验;胶粒吸水吸血清性能、速度试验;低含量HBsAg定值参考水样品、血清样品浓缩试验.结果 研制7mm×2mm×2mm长方体脱水干燥的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每粒平均重量0.05克,吸水倍率7.66倍、吸血清倍率6.33倍.浓缩HBsAg定值参考水样品及血清样品后经酶联免疫法检测灵敏度达0.025 ng/ml、0.04 ng/ml,大于目前检测HBsAg ELISA试剂盒灵敏度为0.5 ng/ml水平.结论 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快速、成本低廉等特点.通过对样品浓缩,能够提高检验试剂的灵敏度,为医学检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蛋白质浓缩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酰胺是工业上的主要原料,用于染料合成、塑胶聚合体、胶粘剂、纸及织物的胶料等。丙烯酰胺是由丙烯腈单体加水催化而成。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人的健康危害严重。本文主要探讨丙烯酰胺对正中、尺、腓总等运动神经的影响。以神经传导速度及远端潜伏期为主要指标分析进而提供可靠数据,以认清其严重性,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迪 《家庭医药》2013,(9):18-18
"西葫芦、大蒜、洋葱等蔬菜一经高温煎炒会产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丙烯酰胺列为第二类致癌物。此外,丙烯酰胺还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摄入高剂量的丙烯酰胺会令人情绪低落,产生幻觉,甚至失去记忆)。"近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表的《首个总膳食研究报告》引发了人们对烹制蔬菜的担忧。要说烤肉、腌肉易产生致癌物,一点也不稀奇,但这炒蔬菜怎么也会致癌呢?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最优的载体包埋固定化AEM0957细胞酶促催化脱氧胸苷和腺嘌呤合成脱氧腺苷。方法分别用琼脂、聚丙烯酰胺、明胶、卡拉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等6种材料包埋固定细菌AEM0957细胞,以此为催化剂转化脱氧胸苷合成脱氧腺苷。结果通过优化反应条件,聚丙烯酰胺固定化细胞催化脱氧胸苷的转化率可达57%,高于游离细胞反应能力,并能多次重复使用,10次重复反应的转化率仍能够保持在32%左右。结论聚丙烯酰胺在稳定性、转化性能等方面优于其它材料,该研究为脱氧腺苷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酰胺,以hungate滚管法从合聚合物驱污水中分离出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命名为S10菌株,经生理生化、形态学鉴定为肠杆菌属,革兰氏阳性(G-),短杆状,产硫化氢,兼性厌氧。S10菌株能以聚丙烯酰胺为碳源,在不加碳源的含聚丙烯酰胺的培养基中生长。降解产物经气质联机分析表明,聚合物发生断链生成多种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在聚丙烯酰胺浓度为1000mg&#183;L^-1时,10d的降解率为24%,粘度下降40%。环境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S10菌株降解最佳条件为pH为8.0,温度为40℃,聚丙烯酰胺在较低的浓度,SO42-浓度为600gm&#183;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烯酰胺是否能抑制肉毒毒素肌注后的神经芽生,以延长其治疗肌肉过强活动疾病的疗效。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肉正常对照组、丙烯酰胺组、肉毒毒素组和毒毒素+丙烯酰胺组。每只大鼠右肢腓肠肌分别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5U或生理盐水1次(0.2mL),肌注后d3,6,9,12,15,18及21分别ip3%丙烯酰胺或生理盐水,每次0.1mL。肌肉注射肉毒毒素后1,2,3,4,6,8,10及12周的8个时间点评定大鼠右后肢肌力,观察单纤维肌电图和形态学计数神经纤维。结果肉毒毒素组右后肢肌力下降,单纤维肌电图纤维密度测定和病理形态神经纤维计数结果均显示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后神经芽生现象;单纤维肌电图动作电位平均连续差结果提示出现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异常,12周可基本恢复正常。加用丙烯酰胺可延缓芽生高峰的时间和抑制芽生程度,并延缓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恢复。结论应用丙烯酰胺可抑制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神经芽生,延迟肌力恢复。  相似文献   

17.
<正> 丙烯酰胺(AA)单体主要用于聚丙烯酰胺生产。这些高分子聚合体广泛用于给水和废水处理,食品加工(造糖造酒),石油开采和钻探,造纸选矿,化妆品添加剂,改良土壤性状以及用于科学研究和医药卫生等方面。各国学者对AA的毒性及神经毒作用进行过研究。近年来又对AA的“三致”作用的研究更为活跃,本文仅就AA的遗传毒性影响做一概述。一、基因突变分析 Bull等人使用AA做沙门氏菌/回变试验以确定它的致突性。在加或不加活化剂条件下、AA均未引起TA98,TA100,TA1535,TA1537,TA1538的回复突变。TA97,TA102的回复突变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 CM—Sephadex C—50,SP—Sephadex C—25离子交换柱层析和 SephadexG—50凝胶过滤三步分离程序,从东亚钳蝎毒中得到一种新的哺乳动物毒素。经低 pH 系统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SDS—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电泳及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鉴定说明该毒素为电泳纯的蛋白质。用 SDS 电泳法测得其分子量为8,750道尔顿,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 pH 为8.2。纯化成份的产率为2.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的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对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165例(硬结120例、感染18例、血肿15例、破溃2例、其他10例)进行分析、分类,予以抗感染、局部穿刺抽吸、冲洗、挤压按摩等处理并随访。结果 症状及体征得以改善或消除,94%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对聚丙烯酰胺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采用恰当的方法及早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苏丽 《青岛医药卫生》2009,41(5):362-362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tyamidetydrogel,PAHG),是一种无色透明类似果冻状的液态物质,1977年由乌克兰引入我国,于1999年经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司批准用于临床使用,在我国医疗整形美容界做为一种软组织填充材料,用于隆乳、隆臂等美容术。众多爱美的女性接受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手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等患者,逐渐有乳房疼痛、硬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