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应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重点开展CFG桩+桩帽+加筋垫层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地基试验.实测路堤填筑堆载过程中及堆载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桩帽、桩间土压力及相应褥垫层顶面的土压力;分析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帽顶水平面应力、褥垫层顶面应力及桩土应力分担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桩帽顶水平面与褥垫层顶面应力在路堤横断面的...  相似文献   

2.
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工程,开展CFG桩+垫层+筏板处理地基试验。实测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筏板顶面土应力、钢筋应力及桩身应变;分析路基沉降变形、桩土应力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地基面桩土应力分布、筏板顶面土应力分布、钢筋应力分布、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分布;研究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筏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研究成果有助于高速铁路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承载特性和应力传递机理的研究,并为京沪高速铁路及其它相关工程的桩-筏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及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CFG桩在高速铁路路基的处理上得到大量运用。由于基础存在着刚性的和柔性的两种不同的形式,通过对比刚性载荷试验与柔性载荷试验的结果,提出一种适合柔性荷载条件下的CFG桩复合地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基的分层沉降、超孔压、侧向变形及土压力现场测试,研究了CFG桩在桩顶和筏板之间设置15 cm厚碎石褥垫层进行高速铁路路基深厚松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的地基受力、变形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桩间土的压缩发生在桩长下部的一定范围之内;摩擦桩桩端会产生进入下卧层的刺入沉降;没有连通有效排水通道的深层透镜体砂层中的超孔压消散规律与邻近的黏土层是一致的,不能作为透水层;桩向下刺入下卧层,桩端附近的土体中产生较高的超孔压,在深层没有排水面时,此超孔压会向浅层的地层消散,从而会引起浅层地基土的超孔压也经历一个先增长后消散的变化过程。地基的侧向变形微乎其微及桩土应力比都表明这样的结构很类似桩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预制桩帽模拟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新型预制圆板桩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桩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试验段是"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综合技术研究"选定的深厚压缩层地基条件典型工点.重点介绍了试验段工程方案设计、沉降计算分析及与现场测试数据的比较分析情况,指出了工程方案优化方向,同时对于试验段进行的其它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试验工点,对深厚松软土层中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桩网复合地基的路堤底面地表沉降比桩筏复合地基的大20%.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8%和72%;桩筏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5.5%和74.5%.桩网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间的沉降差远远大于桩筏复合地基,二者最大比值超过10倍;桩筏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之间的沉降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就沉降和承载力特性而言,桩筏复合地基的整体性好于桩网结构.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加固软土地基的典型断面,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考虑高速铁路路堤分级填筑施工过程和长期荷载作用,对CFG桩加固后路基填筑期和运营期的沉降进行计算模拟,分析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一致,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路基填筑过程和后期沉降过程。基于该方法预测了高速铁路运行10 a后的沉降,桩筏复合地基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京沪高速铁路(凤阳段)的工后沉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第一条大范围穿越戈壁地段的客运专线,线路主要以路基形式通过,途经地区多为戈壁地貌,路基多为碎石土。对CFG桩施工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评估了CFG桩地基处理措施的处置效果,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通过试验筛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验证、完善、优化高铁戈壁碎石土地基加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CFG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用CFG桩网结构处理地基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帽顶、桩帽间土、四桩帽间形心处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不大;桩土应力比均值在4.0左右,地基土分担了约45%的路堤荷载.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高速铁路路堤下CFG桩网复合地基设计的参数取值提供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现场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CFG桩复合地基实测沉降数据.在实测沉降数据的基础上对路基沉降预测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采用了4种曲线拟合法对路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曲线拟合法的预测精度取决于映射函数和实测沉降样本空间范围,星野法和双曲线法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成果为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及其它相关工程的复合地基的沉降预测提拱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CFG桩网复合地基桩土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北段李窑试验段的现场试验,对CFG桩网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和荷载分担比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FG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着路堤填筑荷载增加而增大,在填筑结束后桩土应力比基本维持不变.填筑结束时,平均桩土应力比为3.2,桩荷栽分担比为50%,即桩土各承担了一半的路堤填筑荷载,至预压土卸载后26 d增加至62%.桩帽边缘处压力大于桩帽中心处压力,反映出桩帽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土拱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新型预制圆板桩帽进行了施工工艺研究,并与倒杯桩帽、圆板土模现浇、圆板钢模现浇等不同类型桩帽施工工艺进行了比较,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桩帽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工程--李窑工点对高速铁路深厚松软土层CFG桩复合地基现场测试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位沉降计与单点沉降计联合测试法适用于对深厚松软土层深部沉降及压缩变形的远距离自动监测;对于路堤本体和地基浅层的沉降及变形监测,除了在少数关键部位采用上述联合测试法外,主要采用了沉降板或剖面沉降管和精密水准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北段试验段--李窑试验段现场试验,对高速铁路深厚松软土层中不同CFG桩桩网复合地基和桩筏复合地基的沉降与荷载及时间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实测结果表明,沉降与时间和荷载的关系呈现三阶段的发展规律,即路堤荷载填筑期间的沉降快速发展、填筑结束后的沉降发展和沉降稳定三阶段.该三阶段的平均沉降量分别为总沉降的60.4%、34.4%和5.2%,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1.22 mm/d、0.19 mm/d和0.007 mm/d.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填筑路堤静置期可取3个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研究火力电厂固体废弃物-灰渣物化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灰渣取代粉煤灰,通过组分设计以及配合比参数优化,制备出强度等级为C15~C20,56 d电通量<2 000 C,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良好,且能满足长螺旋泵送施工要求的高泵送灰渣CFG桩桩体材料.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实践表明,灰渣CFG桩桩身完整性良好,达到Ⅰ类桩的要求,承载力与力学性能能够满足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对桩(帽)桩网复合地基和桩筏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荷载传递规律进行分析,得到3种复合地基的试验结果虽然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均表现出相似的规律。3种复合地基对沉降均有一定的减小作用,且沉降随荷载的增加均近似呈指数增加的趋势,其中,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最小;桩身应力随深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桩顶附近的某一深度处;随荷载增加,桩土应力比整体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在同一荷载水平(如100 kPa)下,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最小(5.1 mm)、桩顶应力最大(142 kPa)和桩土应力比最大(7.12)时,加固效果更显著。所得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复合地基类型的选择及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