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石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量大而面广的污染源,具有物理化学性质复杂等特点.由于收集、处理难度大,处理工艺复杂,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各油田非常关注、也是困扰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文章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泥的来源、含油污泥的性质及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总结论述了目前中国石油在污泥收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及对污水水质认识的提高,油田容器含油污泥的清淤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处理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泥,2009年大庆油田在第四采油厂新建了以调质—离心为主体工艺的含油污泥处理站,对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对处理工艺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处理后的污泥含油指标达到了≤2%的处理指标要求,实现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为油田含油污泥的有效处理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污泥含水率高.含油、盐量大.以及含有其它有害物质.不能排教和利用.探讨其处理工艺,寻求其综合利用的途径.本文介绍含油污泥的处理工艺技术,通过试验提出了油田含油污泥以“浓缩——沟洗除盐——浮选除油——压漕脱水”为主体的工艺流程。论述了处理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对油田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和今后的主要攻关内容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油田含油污泥的出路问题,使油田含油污泥不再污染环境。含油污泥经过化学剂的处理后变成活性含油污泥,可用于注水井调剖,大大提高了污泥的附加值,降低了含油污泥处理成本,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油田站场含油污泥占油田污泥总量的绝大部分,但由于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泥含水率不同,导致污泥统计数据与实际差异较大。为摸清油田站场生产系统中主要环节的污泥产生量规律,选择4座典型处理站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系统主要生产节点进行取样,测定其污泥产生量。分析结果表明:稠油油田含油污泥是污泥产生量的主要来源,而污水处理系统污泥的产生量主要是由于投加水处理药剂而产生的,药剂中除硅剂的污泥增量贡献率占50%左右,最终得出了油田站场含油污泥产生量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对油田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百色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应用研究概况,探析了含油污泥预处理工艺及效果,探讨了百色油田含油污泥和混合粘土制造建材的可行性及经济性.百色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可有效避免污泥在污水处理系统的恶性循环,提高净化后的污水水质,减缓站区周边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应用》2017,(3):50-56
随着长庆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姬塬油田每年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无法直接排放,处理费用高,给油田开发和环境保护都造成巨大压力。综合考虑油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国内外调研、室内研究以及姬塬油田储层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对姬塬油田含油污泥用于调剖堵水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建立了基于油田污泥的调剖剂配方,并形成了污泥回收、处理、注入工艺流程和基于含油污泥调剖剂的复合段塞深部调剖工艺技术,为姬塬油田的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含油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一直是制约油田环境保护工作的难题。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结合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相关文献,通过分析测试,详细分析研究了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含油污泥的组成、性质等,并针对两种新型含油污泥处理工艺进行评价,探索适合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部分高含水海上油田大泵提液的快速实施,油田采出液量加大,处理流程中随之产生的含油污泥逐年增加.利用复配型高效油泥分离剂,采用热化学分离法处理含油污泥,形成了热化学反应—静置分离—油层回收—污水循环利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结果表明:现场含油污泥样品经处理后,油泥中的原油回收率高达94.15%,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  相似文献   

10.
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 ,从油井中会产出大量含油污泥。河南油田每年产生近 5× 10 4m3 的含油污泥。由于含油污泥量大 ,矿化度高 ,外排会造成土壤板结与碱化 ,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所以环境保护部门严禁外排 ,这样致使污泥在水罐中长期积存 ,造成水质变差 ,影响油田注水的正常运行 ,含油污泥的处理和利用问题一直是各油田亟待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开展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 ,一方面可为油田寻找一种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的科学方法 ,解决含油污泥外排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 ,可为油田寻找一种价格低廉的调剖剂 ,使含油污泥变废为宝。1 含…  相似文献   

11.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oily sludge ar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oil production. As a multiphase mixture, it sh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mulsion stability and faces the challenges of disposing, storing, and discharging. The surface engineering operations are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oily sludge, and the petroleum industry environments are threatened simultaneously. An investigation of characterizing the composition properties of oily sludge in Daqing oilfield was carried out recently. One kind of disposal equipment was established, large scale dispos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conditioning demulsifica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ily sludge aggregation are consist of aging oil, wax, asphaltine, colloid, bacterium, salts, and water. Decrease the volume through reducing water-cut is a dominant method tha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managing the oily sludge disposal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harmlessness, and conditioning demulsificati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The chemicals dosage, agitation intensity, disposal temperature and action time, as the primary parameters that would affect conditioning effect were all simulated and optimized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disposal process was designed, and the main equipments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2.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石油化工企业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含油污泥理化性质及处理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资源化中的热解技术及热解反应模式的建立、影响条件和设备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原油田为了解决污水腐蚀问题,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石灰水,使石灰水与CO2发生反应生成CaCO3,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含油CaCO3污泥.该污泥含有一定的盐和其他杂质,化学组分具有一定的不均一性.以中原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论证了油田含油污泥开发含油橡胶填料剂的可行性.经粉体加工,将含油污泥制备成实验用橡胶填料剂.通过橡胶工程实验及产品测试,揭示采用含油污泥制备的橡胶填料剂时,橡胶制品性能与污泥是否洗盐没有明显相关性,且污泥组成的不均一性不会明显影响橡胶品质;与正在使用的普通CaCO3和纳米CaCO3填料剂相比,含油污泥制备的填料剂对橡胶制品的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分散性、橡胶网状分子的交联性、磨耗、回弹性等方面,较普通CaCO3和纳米CaCO3的填充效果稍优.  相似文献   

14.
舒政  郑川江  叶仲斌  陈洪  刘宽 《油田化学》2013,30(4):600-604
绥中36-1油田产出含油污泥平均含水率77.21%、含油量9.12%、固含量13.67%,粒径峰值约250μm,d10=30.33μm、d50=176.94μm、d90=530.51μm。利用柔性碾磨装置(磨盘间距50μm)降低含油污泥颗粒粒径至注入需求(d90<50μm),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溶液(1750 mg/L)形成有效的回注体系,在聚合物驱的同时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了含油污泥对泥-聚回注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油污泥加量的增大(<1500mg/L),体系黏度大幅增加,在含油污泥加量30250mg/L范围内的黏度增幅高于90%,可稳定120 h;含油污泥过量(3000mg/L)时,体系黏度降低,降幅达37.28%,并随静置时间延长,黏度降低,稳定性较差。加入少量含油污泥(<250 mg/L)能提高体系的抗剪切能力,剪切应力比不加时要高或与之相近;含油污泥过量(3000 mg/L)时,体系的剪切黏度明显低于加污泥前,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但低于不加含油污泥时的值,且剪切速率越高,差异越明显。加入少量含油污泥(<750mg/L)可增强体系的凝胶强度,G’/G"远大于不加含油污泥时的值;过量的含油污泥(3000mg/L)会强化体系的絮凝沉降现象,导致其G’/G"值在高频区域陡升,甚至高于其他浓度体系的值。  相似文献   

15.
含油污泥固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直接加入促凝剂,对大庆油田采油四厂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固化处理,评价了含油污泥固化物的环境安全性能.结果表明,促凝剂 B加量为10%时,含油污泥固化物抗压强度为4.23 MPa,其浸出液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完全满足安全土地填埋处理的要求,并且该技术在经济上可行.  相似文献   

16.
含油污泥混凝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原油脱水及油田和炼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会排出大量含油污泥,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本文通过添加混凝剂处理含油污泥,研究了影响混凝处理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Al2(SO4)3混凝处理污泥絮凝效率达69.0%,CPAM2可达57.2%,Al2(SO4)3与CPAM2复合使用絮凝效率70%以上,Al2(SO4)3与CPAM2复合处理污泥并添加CaO助滤剂后其絮凝效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7.
对锦西石化含油污泥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含油污泥粘度大、固液难分离的特点,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调质,运用卧螺式两相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回收油可达到回炼要求,从而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含油污泥回收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油田开发进度的加快和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如何处理和利用含油污泥已成为各大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回收处理技术的现状,类比解析了溶剂萃取、化学清洗、调质-机械分离、热解、超声、微波、回注调剖、电动力学、冷冻熔融等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和特点;并结合实际分析、探讨了延长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调质-机械分离处理、高温处理、溶剂萃取处理、生物处理等。同时,文章对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