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淹溺是意外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院近年收治9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7,女2),年龄18~62岁。溺水至现场施救时间为2~4min,至送至医院急诊室时间为20~30min。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呈深昏迷2例,浅昏迷5例,神志恍惚2例。9例均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双肺可闻及广泛湿罗音,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X线胸片提示吸入性肺炎,血气分析均提示低氧血症,4例合并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7例心电图提示心肌受损。治疗和预后9例患者中行气管切开2例、气管插管6例,其中5例给予BiPAP呼吸机机械…  相似文献   

2.
文献报告肝硬化患者常并发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率占46.7%~63%。肝硬化治疗不当及肝病终末期,可发生多重酸碱平衡紊乱,多为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即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本义就1998年1月~2003年3月我科收治的87例肝硬化患者发生酸碱平衡紊乱32例的观察和护理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气分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气分析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7例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气分析资料。结果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缺氧表现,4例患者出现立位性缺氧表现,11例患者感轻度胸闷;在36例存在酸碱失衡的患者,慢性肝衰竭组存在单纯酸碱失衡9例,两重酸碱失衡10例,三重酸碱失衡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存在单纯酸碱失衡8例,两重酸碱失衡7例。两组患者在酸碱失衡的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以碱中毒为主。慢性肝衰竭组中比例较高的三种类型依次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8.1%)、呼吸性碱中毒(23.8%)和代谢性碱中毒(14.3%),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比例最低(4.8%)。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比例较高的三种类型依次为呼吸陛碱中毒(46.7%)、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6.7%)和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0.0%),代谢性碱中毒比例最低(6.7%)。结论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存在酸碱失衡和低氧血症,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并及时对症治疗对此类患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们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所致 型呼吸衰竭患者 ,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5 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 8例 ,女 16例 ;年龄 <5 0岁 12例 ,5 1~ 60岁 18例 ,61~ 70岁 14例 ,>70岁 10例。代谢性碱中毒类型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46例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例 (应用高频通气 )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例 (治疗呼衰以后 ) ,“三重性”酸碱紊乱( TABD) 2例 (为呼酸型三重性酸碱紊乱 )。诱发因素 :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发 41例 ,利尿剂诱发 3 6例 ,呼吸兴奋剂诱发 1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45例合并重度呼吸性酸中毒(pH7.25)的AECOPD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通气1~2h,8~12h及通气结束后临床及血气的变化。结果经无创通气治疗1~2h后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气(pH,PaCO2,PaO2)有显著改善(P0.05),通气8~12h及通气结束后可获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 NIPPV是资源有限的基层医院治疗ACOPD合并重度呼吸性酸中毒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红霞 《地方病通报》2007,22(3):107-107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从2005~2006年收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约100余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有86例不同程度酸碱平衡失调.现将其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 6 9例 ,其中误诊 36例 ,误诊率为 5 2 .2 % ,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36例中 ,男 32例 ,女 4例 ;年龄 46~ 81岁 ,平均 6 1岁。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2 3例 ,肺心病 13例。其中因咳嗽而诱发者 4例 ,用力 2例 ,无明显诱因者 30例(83.3% )。2 9例的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7例表现为突然气急、端坐呼吸、烦躁、惊恐或濒死感 ,气管移位健侧 3例 ,患侧胸廓局部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 6例 ,无典型体征 2 7例 (75 % ) ,肺压缩 5 %~ 5 0 % ;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同种带瓣外管道在校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 (室缺 )及肺动脉瓣狭窄矫正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6月 ,13例校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缺及肺动脉瓣狭窄或肺动脉闭锁患者接受应用同种带瓣外管道矫治手术 ,9例应用同种带瓣肺动脉 ,4例应用同种带瓣主动脉 ,同时修补室缺。患者平均年龄 10 0± 5 1( 5 0~ 2 7 0 )岁 ,平均体重 2 8 5± 14 6( 15 0~ 5 2 0 )kg。结果 :无手术死亡 ,6例手术后并发症 ,其中 2例术后安装永久起搏器。术后机械辅助呼吸时间平均 2 9 7± 2 4 4( 9~ 90 )小时。术后住院时间平均 14 6± 6 7( 7~ 2 6)天。无晚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同种带瓣外管道手术治疗校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缺及肺动脉狭窄可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C 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是早期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有效血清学参数 ,本文研究了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CRP的影响和临床意义。  方法 : SAP患者 2 3例 ,男性 15例 ,女性 8例 ,平均年龄 2 7~ 73(47 7± 13 6 )岁 ,其诱因分别为胆源性胰腺炎 15例 ,酒精性胰腺炎 2例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2例 ,兼有多种因素者 1例 ,原因不明者 3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为 6~ 2 0 (11 6± 4 36 )分。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ARDS/API) 2 2例 ,呼吸机治疗 13例 ,少尿型急性肾衰 (ARF) 5例 ,低血压休克 5例 ,胰性脑病 6例。患者入院明确诊断之后 ,即在床边行连续性高容量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HVHF) ,连续治疗 72h不间断。所用滤器为AN6 9膜 ,面积 1 2m2 ,每隔 2 4h更换一次。治疗中血流量为 2 5 0ml/min ,置换液量定为 4 0 0 0ml/h ,前稀释方式输入 ,超滤量根据治疗量和患者容量负荷情况设定。  结果 :2 3例患者中 ,存活 2 0例 (存活率 87 0 % ) ;死亡 3例 (死亡率 13 0 % )。实际CHVHF治疗时间为 6 7~ 76h ,平均(71 95± 1 33)h ,实际超滤率为 (396 6 4± 2 4 0 2 )ml/h。行CHVHF治疗后发热、心动过速等症状明显好转、血  相似文献   

10.
李启田  张旗 《山东医药》2003,43(7):66-67
1990~ 2 0 0 2年 ,我们收治 16例肾小管性酸中毒 ( RTA )患者 ,经临床进一步检查 ,确诊为干燥综合征 ( SS)合并肾小管性酸中毒 ,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12例 ;年龄 13~ 5 6岁 ;病史 1~ 6年 ,平均 3 .7年 ;均符合 1986年 FOX诊断标准 ,并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病等。主要临床症状为口干、眼干、全身骨 (肌 )痛、行走困难、周期性肌无力、多饮多尿、发作性四肢肌肉麻痹。本组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5例 ,低钾性麻痹 6例 ,肾小管酸中毒 2例 ,肾性尿崩症 3例。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 :均有高血氯性酸中毒 ,伴血钾、钠钙降低…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患者 ,女性 ,81岁。因昏睡伴大小便失禁半天于 2 0 0 1年 2月 11日入急诊室。发病时血压 12 0 /80mmHg(1mmHg =0 .1333kPa) ,血糖 16mmol/L。入急诊室后患者口唇紫绀 ,嗜睡 ,白细胞 (13× 10 9/L)及中性粒细胞 (0 .90 )增多 ,血气分析提示失代偿性酸中毒 ,Ⅱ型呼吸衰竭。经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纠正酸中毒后 ,病情略好转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肾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呼吸衰竭病史。入院查体双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性音 ,余正常。胸片示肺纹理增多 ,肺门影不大 ,主动脉迂…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合并急性胰腺炎 (AP) ,由于两者症状之间有重叠 ,容易令人忽视。现就我院 1991年以来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 1991~ 2 0 0 0年住院病例 ,病程 (10± 5 3)年。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5 0 8± 2 0 3)岁。根据 1999年WHO标准确诊 1型糖尿病 5例 ,2型糖尿病 2 5例 ,均否认有急、慢性胰腺炎病史。1.2 临床表现  30例患者均有口干、多饮、多尿、多食 ,恶心和呕吐 90 %(2 7/ 30 ) ,腹痛、上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时机械通气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  2 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予常规吸氧或高流量面罩吸氧及积极药物治疗同时 ,适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并观察记录 1~ 2小时后患者重要生理参数改变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3例 (92 % )患者病情迅速控制或好转 ,低氧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纠正。治疗后 1~ 2小时 ,血气分析PH、PaO2 、PaCO2 及SaO2 明显改善。分别为 [(7 12± 0 0 5 )vs(7 34± 0 0 2 ) ,P<0 0 0 1,(5 4 6± 13 1)vs(83 4± 2 0 9)mmHg,P <0 0 0 1,(95 5± 18 3)vs(5 6 2± 2 0 9)mmHg ,P <0 0 0 1,(6 5 5±3 1)vs(92 6± 5 7) % ,P± <0 0 0 1]。平均血压无明显改变 [(91 6± 2 1 0 )vs(92 5± 17 7)mmHg ,P >0 0 5 ],心率明显改善。 [(116± 18 6 )vs(10 2± 12 8)次 /分 ,P <0 0 0 1]。结论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在适当时机辅以机械通气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种有益手段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念珠菌病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随着耐药结核、老年结核、免疫缺陷性结核增加 ,合并真菌感染机会也增加。我院 1996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诊断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 4 6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 6例中男 37例 ,女 9例 ;年龄 15~ 92岁 ,平均 5 7岁 ;6 0岁以上的 2 2例 ,占 4 7.8%。其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4例 ,浸润型肺结核 35例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5例 ,结核性胸膜炎 2例。符合重症肺结核 30例 ,病程 1月~ 4 3年 ,初治 17例 ,复治2 9例。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杆菌阳性 2 0例 ,痰结核菌培养 2 8例 ,阳性 13例 ,耐药菌 9株。结核菌素试验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使用无创呼吸机经鼻或经121鼻面罩辅助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鼻导管吸氧等常规治疗;另一组作为治疗组,在给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2h。治疗前后分别查血气分析,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观察pH、PaCO2、PaO2、SaO2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中20例患者经常规治疗,血气分析变化不明显。治疗组的20例患者经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同对照组及自身在治疗前相比,pH值有明显改善,PaO2、SaO2明显升高,PaCO2变化不明显。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明显升高PaO2、SaO2,改善机体缺氧及酸中毒。  相似文献   

16.
72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 72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 6 9例 (95 8% ) ;伴ST段压低 4 4例(6 1 1% ) ,T波异常倒置 36例 (5 0 % ) ;左室大和高电压 30例 (41 7% ) ;心电轴左偏 2 7例 (37 5 % ) ;异常Q波 2 1例 (2 9 2 % ) ;P波时限增宽 18例 (2 5 2 % ) ;右侧胸前导联r波递增序列异常 18例 (2 5 % ) ;合并心房纤颤 4例 (5 5 % ) ;QRS时限 >0 12秒 ,伴束支阻滞或室内阻滞 2例 (2 7% ) ;心电图正常 3例。结论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 ,3 8岁 ,主因胸憋、气短 4 0d ,胸痛半天于2 0 0 0 - 0 9- 12收入我院。患者 4 0d前出现活动后胸憋、气短 ,逐渐加重。门诊查血气分析 :pH 7 4 0 5 ,Pa(CO2 )4 0 7mmHg( 1mmHg =0 13 3kPa) ,Pa(O2 ) 85 8mmHg ,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入院前 5d出现发热 ,体温 3 7~ 3 8℃ ,持续 3d。入院当天行呼吸功能检查 ,屏气时突感剑突下撕裂样疼痛 ,持续性 ,吸气时加重 ,伴一过性后背疼痛。呼吸功能提示肺活量、残气量、弥散量减少。胸片示上纵隔及心包内线形透光区 ,考虑纵隔心包气肿。急诊收…  相似文献   

18.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25例COPD合并呼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12例,持续氧疗及应用呼吸兴奋剂处理,两组同时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动脉血气结果、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2~3h及24h血气分析中的PH值、PCO2、PO2均较入院时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与入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中理论插管率治疗组(2/13)较对照组(7/12)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理论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迅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血气情况,减少插管率与住院时间,是治疗呼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塔娜  盛君 《临床肺科杂志》2003,8(6):544-544
20 0 3年 5月~ 6月我院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12例 ,现就患者临床诊治经验回顾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3~ 5 8岁 ;病程 3~ 7日。其中医护人员 3例 ,其他职业 9例。12例中 10例有明确的与 SARS患者密切接触史 ,2例否认接触史。发热 (37.8~ 4 0℃ ) 12例 ,伴干咳者 9例、周身乏力及肌肉酸痛者 8例、血丝痰者 2例、腹泻 3例、胸闷及呼吸气促 5例。合并糖尿病 4例 ,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1例 ,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病 1例。另有 4例为同一家发病。2 .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下降 6例 ,正常 3例 ,升高 3例…  相似文献   

20.
面罩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面罩 Bi PAP通气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30例 COPD合并呼衰患者随机分为 Bi PAP通气加常规疗法组 (试验组 )和单用常规疗法组 (对照组 )各 1 5例 ,试验组设置参数 :IPAP由 8- 1 0cm H2 O开始 ,渐升至 1 4 - 2 0 cm H2 O、EPAP2 - 5 cm H2 O,氧流量 5 - 1 0 L / min。定期记录病情变化、血气、参数及治疗时间等 ,若病情及血气进行性恶化 ,予以气管插管。结果 需气管插管者 ,对照组 1 5例有 1 1例 (73% ) ,而试验组1 5例有 3例 (2 0 % )有显著减少 (P<0 .0 5 ) ;通气 1 h试验组 Pa O2 明显增高 (P<0 .0 5 ) ,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减少 (P<0 .0 5 ) ;通气 1 2 h试验组 Pa CO2 显著降低 ,酸中毒明显改善 (P<0 .0 5 )。结论 面罩 Bi PAP通气可作为 COPD并呼衰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