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采用背部腧穴走罐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10年7月我院门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年龄44~58岁,平均51.2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10.5个月。  相似文献   

2.
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在拔罐疗法中的罐斑显色差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统一标准下的拔罐疗法来验证罐斑的颜色深浅是否在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存在差异,澄清感冒轻重与罐斑颜色深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真空压力罐对感冒人群进行治疗,然后用同样口径和压力对同一个体进行对比,用数码相机对罐斑进行拍照,然后对图像应用photoshop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进行横向组与纵向组的对比。结果:感冒人群和正常人群有显色差别,纵向对比差别较横向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横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色差别在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可以进行同一个体的纵向比较,异体之间受年龄、感冒天数、体质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从临床经验统计看肾经腧穴的主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方法:对权威文献所记载的肾经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分类统计,以探索肾经腧穴的主治规律。结果:肾经腧穴的主治作用规律与神经节段性支配规律相吻合。结论:传统理论总结与临床经验或临床实践之间有较大距离;针灸学理论需要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以背腧穴为主点穴按摩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改良Ashworth评级变化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愈显率72.22%。对照组总有效率91.67%,愈显率39.58%。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改良Ashworth评级治疗后对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背腧穴为主点穴按摩这一护理特色项目,与常规治疗结合治疗脑中风可使疗程缩短,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脏腑病、经络病、相类病症腧穴配伍及特殊腧穴配伍与人体身形部位关系的总结,发现不同类别病症的腧穴配伍呈现一定的身形分布规律;特殊腧穴配伍,其彼此之间也显示出身形部位的一致或对应关系。身形理论研究为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及探寻更多“有效刺激”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并可充实、完善既有的针灸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腧穴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在线检索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合格文献,按照设定表格内容提取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腧穴配伍规律。[结果]纳入161篇文献,提取出221个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处方,复杂网络分析拓扑结构后发现太冲、曲池、足三里、风池、合谷、百会、太溪、三阴交、内关、人迎、丰隆为核心节点,提示头颈部腧穴+四肢部腧穴的配伍方法是临床使用的主要配穴方法。[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腧穴配伍复杂网络分析结果与临床基本一致,复杂网络分析可作为腧穴配伍研究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脏腑背俞排罐疗法并探讨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腧穴配伍对穴位皮肤电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腧穴配伍针刺对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皮肤电阻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校健康学生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运用原络配穴法、合募配穴法,选取合谷和列缺,上巨虚和天枢2组穴位.用腧穴电阻测定仪测量每组穴位在针刺前、出针即刻以及出针后10 rain皮肤电阻,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针刺后原络配穴组的各个腧穴的皮肤电阻均有所下降,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合募配穴组各个腧穴的皮肤电阻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上巨虚穴的电阻下降明显,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腧穴配伍对腧穴皮肤电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使腧穴皮肤电阻值下降.  相似文献   

9.
妇科行下腹部正中切口手术的患者,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胃肠功能的恢复发生改变,如患者年龄的大小、麻醉方式的选择,术后下床活动的早晚以及心理因素等,主要表现为肠蠕动消失,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为此,为了促进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我们采用热敷腰骶部背腧穴的方法,对40例确诊为妇科良性肿瘤,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背腧穴注射式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成年哮喘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背腧穴注射式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氨茶碱,将治疗前后观察指标作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治疗后年复发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肺通气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背腧穴注射式埋线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及肺通气功能,在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较氨茶碱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中医数字化有源罐和按摩治疗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自动调节和控制治疗过程,使其在拔罐过程中不但能进行负压吸引,而且能间歇压迫患部,起到按摩作用的一种仪器。介绍了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研究,以及在使用时和传统中医疗法比较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韩景献教授,是天津名老中医,在中西结合以及针灸学方面造诣深厚,尤其在经典理论和实践应用中有独到心得体会。临床之余,融汇古意,发挥新知,使弟子们受益匪浅。对于脏腑背腧穴,韩教授在临床中经常用到,并且对其厘定有所创见,不落窠臼,本文对其论述大意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扩张术从侧后腰背部切取大面积全厚皮片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8例大面积烧伤后瘢痕,仅存侧后腰背部可为供皮区,于此部位按梭形取皮设计的两侧置入大容量扩张器5~6个,注水足量后,从11处(其中3例各取自左右两侧)侧后腰背部切取35~45cm×12~15cm的全厚皮片,移植到膝周、胭部等瘢痕切除后14~38cm×10~15cm的16处创面上.结果 随诊6~29个月,侧后腰背部供皮区残留40~50cm长的缝合痕迹,植皮区皮肤外观、质地及关节屈伸功能近似正常.结论 应用皮肤扩张术从侧后腰背部切取大面积全厚皮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皮片移植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Python编程语言为基础,运用Apriori算法,对现有特应性皮炎针灸治疗文献报道中,针灸处方选取的腧穴及其配伍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针灸治疗特应性皮炎拓展治疗思路。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料库中(~2021年2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内容进行提取录入,以Python编程语言为基础,进行数据读取,采用Apriori算法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选取腧穴及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对24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选取针灸处方24个,涉及到的腧穴共计38个,统计腧穴总应用频次共计170次。其中,应用高频次腧穴为曲池、血海、足三里;涉及高频次经络分别为足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大多分布在四肢及背部;曲池-天枢-中脘是针灸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关键腧穴;腧穴的组合集合可视化分析表明治疗常用腧穴组合为:膈俞、大椎、肺俞、心俞、委中、胆俞、三焦俞;高频腧穴聚类分析显示腧穴可分为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本研究结果择取的选穴规律,可为临床研究特应性皮炎的针灸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拔罐疗法对腰肌筯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腰肌筯膜炎的病例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药物罐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罐疗法加常规药物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烫伤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罐治疗腰肌筯膜炎具有疗效好,烫伤率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价脏腑背俞排罐疗法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增效作用。方法将136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予以呼吸系统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连续治疗4周;排罐组68例,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脏腑背俞排罐疗法。使用有效率和呼吸疾病问卷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呼吸疾病问卷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脏腑背俞排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降低呼吸疾病问卷评分。  相似文献   

17.
郭晓玉  袁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934-1935
目的:探究针灸与热敷腰骶部背腧穴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药源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120例因抗精神病药引起便秘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进行针灸与热敷的同时辅以心理暗示疗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一次后两组效果一致,治疗二次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58例,对照组59例,差异无显著性(0.5>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7例,研究组0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与热敷腰骶部背腧穴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药源性便秘疗效好,操作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能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有效改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促进精神病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背腧穴封包热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背腧穴封包热疗,并检测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0/FVC)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0/FVC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有4例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背腧穴封包热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11-113+117
目的分析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LDH患者84例,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腰椎间歇式牵引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协助患者进行腰部核心肌力训练,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腰背部疼痛症状、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Spitze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用于LDH患者的效果较确切,能显著减轻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背俞穴子午流注推罐及点刺放血法是将背俞穴推罐、背俞穴子午流注开穴点剌放血结合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可散寒除湿、清热泻火、行气活血,临床运用效果甚佳,具体作用机制可从中西医两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