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通用引物及自行设计合成引物对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部分地区的番茄病毒病样品进行了RT-PCR检测及序列测定;进一步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包含N基因在内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包含N基因的914 nt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采集的16个表现TSWV症状和2个未表现典型症状的果实样品中均检测到TSWV;TSWV内蒙古番茄分离物与中国云南、江苏等地的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用表现TSWV症状的番茄果实汁液摩擦接种辣椒叶片,出现叶片褪绿、植株矮小等症状,并经RT-PCR分析检测到TSWV。本研究证实在内蒙古地区有TSWV在番茄上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目前已知的寄主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毒之一。采集北京市顺义地区疑似感染病毒病的莴苣叶片,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叶片斑驳褪绿、矮化,甚至整株枯萎死亡,发病率可达25%以上;结合发病症状和分子检测技术,证明其病原为番茄斑萎病毒属的TSWV。进一步基于TSW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对不同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TSWV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莴苣中的TSWV与国内已报道的TSWV差异较大,而与西班牙分离的TSWV进化关系最近,表明该TSWV病毒非国内其他地区传播,而是由国外直接输入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广东辣椒上首次检测到西瓜银斑驳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亚飞  何自福 《园艺学报》2015,42(11):2261-2266
2014 年在广东辣椒产区发现疑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侵染引起的辣椒褪绿坏死环斑症状。Dot-ELISA 检测显示,该病毒分离物与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单克隆抗体不产生血清学反应,表明该病毒不属于TSWV。利用Tospovirus 属病毒通用引物gL3637/gL4435C进行RT-PCR 检测,可以从所有辣椒病样总RNA 中扩增出预期大小约800 bp 的目的片段。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序列与西瓜银斑驳病毒(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WSMoV)中国广州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为97.5%。系统进化分析也显示,该病毒分离物与WSMoV 各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并聚类在一个分支。因此,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分离物为WSMoV。  相似文献   

4.
韩帅  吴婕  张河庆  席亚东 《园艺学报》2022,(9):2007-2016
为明确引起四川彭州莴笋病毒病的病毒种类,通过生物接种和电子显微镜方法,结合小RNA测序技术和反转录PCR对采集病样进行鉴定和分析。摩擦接种试验表明回接莴笋的发病症状与田间相似,矮牵牛叶片出现局部枯斑;利用电镜可观察到叶肉细胞中有大量病毒粒体聚集于内质网池,其形态特征与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病毒相似;通过小RNA测序技术获得了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接近全长的序列,表明侵染该批次莴笋样品的病原物可能是TSWV。利用RT-PCR方法确定田间和回接莴笋及枯斑寄主中均存在TSWV,进一步证明四川彭州莴笋病毒病是由TSWV侵染引起的,这是四川首次发现TSWV为害莴笋。对拼接序列和N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可知,彭州分离物TSWV-SCPZ分别与韩国分离物(YY和K)和美国分离物(MR-01)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
云南澳洲坚果苗木感染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海拔约800 m 的澳洲坚果(Macadamia sp.)种苗繁育基地发现叶片 褪绿、黄化、叶脉间呈现近似圆形或不规则褐色枯斑的植株。为了确认植株病因,采集典型病株,应用 电子显微镜负染色法、超薄切片和DAS-ELISA 进行检测,在澳洲坚果苗木病叶分离物Maca-LC 的粗汁 液和病叶超薄切片中均观察到有类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粒体。该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 80 ~ 85 nm。进一步应用DAS-ELISA 方法鉴定,病叶与Tospovirus 的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WSMoV)/花生芽坏死病毒(Groundnut bud necrosis virus,GBNV)复合抗血清呈阳性反应。 通过病症典型症状、病毒形态学观察及血清学方法检测表明,侵染云南澳洲坚果种苗的病毒分离物 Maca-LC 为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 病毒。  相似文献   

6.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已成为近年来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鉴定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TSWV的有效途径。选取自主培育和引进的番茄品种(系),经过连续3a的大棚蓟马传毒和光照培养箱人工接种试验,鉴定番茄品种(系)对TSWV的抗性。结果表明,番茄自交系YNAU335对TSWV表现为免疫,其他品种全部表现为感病,而且在YNAU335人工接种和大田蓟马传毒叶片中并未克隆出TSWV核衣壳蛋白基因和小片段RNA3′端序列,而在其他感病品种(系)中均克隆出这2段序列。研究结果初步确定番茄自交系YNAU335为TSWV抗病品系,可作为TSWV抗病育种的番茄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番茄斑萎病最早于1915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1930年确定由病毒引起,并将引发该病的病原命名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Samueletal.,1930)。随后欧美许多国家也报道了番茄斑萎病毒的发生和危害,其中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该病曾暴发流行,给美国夏威夷、意大利等地的番茄、莴苣等作物生产造成毁灭性危害(Soleretal.,2003)。番茄斑萎病毒属于布尼亚  相似文献   

8.
河南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在河南省郑州、济源、新郑、中牟、扶沟等地发现大量保护地番茄植株的叶脉间出现褪绿症状,疑似由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侵染引起。以这5个地区的番茄病叶为样本提取总RNA,利用ToCV HSP70h(Heat shock protein 70 homolog,热激蛋白70家族)基因的特异引物对样本进行RT-PCR检测,均扩增出约460bp大小的目的条带。PCR产物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国际上报道的ToCV HSP70h的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表明ToCV是为害河南省番茄产区造成褪绿症状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对青海辣椒上的病毒病进行调查时发现疑似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病样,表现为环斑、坏死等症状。为明确其感染的病毒种类,对其进行了检测和鉴定。对Tospovirus的通用引物进行检测时发现采集的49份样品中有14份样品扩增到了目的条带,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与TSWV的同源性最高;同时利用TSWV特异性引物对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基于克隆的NSs基因序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TSWV的1个分离物,与中国云南、黑龙江等地分离物相对近缘,而与国外其他分离物相对远缘。在分子鉴定的基础上,利用TSWV的抗体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证明采集样品中存在TSWV的感染。这些结果表明青海辣椒上存在TSW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大田栽植中番茄斑萎病的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Momol  SMOlson  JEFunderbuk  颜容 《蔬菜》2005,(2):51-51
番茄斑萎病(TSW)起源于澳洲,由番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TSWV到目前为止已经侵染了超过1000种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1.
2021年在宁夏银川地区病害调查时发现番茄植株茎秆和未成熟果实上出现了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等疑似病毒病的症状.采用Trizol法提取番茄病株样品的总RNA,使用常见侵染番茄的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和南方番茄病毒(south...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力防治番茄TY病毒时,其实番茄病毒病发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多种难防番茄病毒病混发时期,具体来说就是又出现了2种新病毒——番茄褪绿病毒和番茄斑萎病毒。番茄褪绿病毒2011年冬季,正值北京市推广抗T Y病毒品种期间,发现了一种情况,即到初冬,有的抗TY病毒番茄品种出现了叶片变黄的现象(封底图1)。开始认为是营养缺乏症,但采用追肥的方法,并不能缓解,似乎还有发展。后来才知道这是种一新的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重庆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重庆地区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的发生情况及其外壳蛋白基因(cp)序列变异特征,采用斑点免疫杂交法(Dot-ELISA)和反转录PCR(RT-PCR)技术对采自重庆的298份辣椒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和分子鉴定。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有40份辣椒样品检测到TSWV,检出率为13.42%。通过电子显微镜在TSWV检测呈阳性的样品中观察到具包膜的球状病毒粒体。设计扩增TSWV cp的引物,选取6个TSWV阳性样品进行RT-PCR扩增,均扩增到大小约750 bp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重庆辣椒分离物TSWV-CQ(KX611497)与已报道的22个TSWV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6.1%~99.4%,与已报道的TSWV中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表现出明显的地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15.
陕西杨凌地区番茄斑萎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十大病毒之一,为了确定陕西杨凌地区的番茄感染TSWV情况,采集该地区4份疑似感染TSWV的番茄样品,通过表型观察以及PCR分子鉴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份材料扩增出234bp的特异性条带,表明样品感染了TSWV。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杨凌地区757bpTSWV的外壳蛋白基因(CP),其与西班牙TSWV分离物同源性最高,为99%,而与昆明的TSW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6.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自19 世纪发现以来,在全世界各地蔓延,对多种作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以辣椒为例,从TSWV 的发生与分布、病害症状检测、传播方式、防治方法、抗TSWV 育种及展望等6 个方面对国内外辣椒TSWV 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褪绿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对江苏地区的番茄黄化曲叶病进行调查时发现,采自南京温室大棚的17份表现矮化,上部叶片上卷、变小、叶缘黄化,下部叶片脉间褪绿、上卷、变厚症状的番茄病株样本中除了感染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外,还有一种长线形病毒,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烟粉虱传双生病毒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长线形病毒为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同时还对发病棚室中采集的烟粉虱进行了两种病毒的检测,结果两种病毒在烟粉虱体内都有检测到。  相似文献   

18.
番茄褪绿病毒在湖南省首次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7月在湖南省蔬菜病害调查中发现,4种茄科蔬菜表现出叶脉间褪绿、叶片黄化等症状,疑似被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感染,同时叶片背面聚集了大量烟粉虱。采用To CV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对采集的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样品和烟粉虱样品进行RT-PCR检测,均扩增出目标条带,且扩增序列与北京番茄To CV分离物(KC887999.1)部分序列相似度为99.0%,确认采集样品被To CV感染。4种茄科蔬菜To CV的感染率达70%~100%;发病叶片上烟粉虱的带毒率为66.7%~87.5%;鉴定出烟粉虱的生物类型为MED烟粉虱。这是湖南省首次确认该病毒,需要引起关注和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9.
对番茄褪绿病毒发生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等进行全面阐述,旨在为番茄褪绿病毒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5月,我们在陕西猕猴桃产区周至县的广济镇斜里村发现了大面积受病毒病侵染的果园。经对病叶进行分子检测,确定病原为柑橘叶斑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CLBV)。1症状表现猕猴桃感染柑橘叶斑病毒后,初期症状不明显,病毒主要在枝条内潜伏侵染。病树长出新叶后,叶片表现为不规则褪绿症状(类似缺素症),病叶小于健康叶。感病中期受害植株叶片表现畸形、花叶、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