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提高ZG35CrMo钢的低温性能,开展了常规热处理、循环热处理和亚温淬火热处理3种热处理工艺规范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循环热处理和亚温淬火热处理后,ZG35CrMo钢的组织和晶粒变得细小,钢的强塑积明显提高,由常规热处理的11175MPa%分别提高到14900MPa%和17020MPa%;另外,经循环热处理和亚温淬火处理后,钢的冲击功明显提高,特别是钢的低温冲击功提高更多,-45℃时的冲击功由常规热处理的18J分别提高到26和35J。  相似文献   

2.
《石油机械》2017,(8):87-91
为了探索调质处理中淬火温度对新型压裂泵阀箱材料用钢30CrNi2MoV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了3种热处理工艺:(1)相变点以下780℃淬火+620℃回火;(2)相变点附近830℃淬火+620℃回火;(3)相变点以上880℃淬火+620℃回火。并将3种工艺处理后的锻件与原始锻件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始锻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最差,经过热处理后其综合性能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随淬火温度的增加,试样的强度和硬度随淬火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塑性降低;热处理后试样拉伸断裂属于韧性断裂;冲击性能在830℃淬火+620℃回火时达到最大,淬火温度为830℃时材料耐腐蚀性能最好。综合考虑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建议压裂泵阀箱用钢30CrNi2MoV在830℃左右进行淬火。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淬火介质对20SiMn2MoV钢进行热处理,分析其金相组织、硬度和力学性能,掌握不同淬火介质对Si-Mn-Mo-V系钢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出PAG水基淬火剂代替油冷处理硅锰钼钒系钢材,综合机械性能较为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低温环境下弯管脆断的问题,满足我国长输油气管道低温站场用钢管的需求,针对油气输送用X8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焊接接头在回火热处理后,焊缝金属夏比冲击韧性存在明显回火变脆的现象,对多丝单道焊和单丝多道焊的直缝埋弧焊管焊接接头进行了焊后箱式炉热模拟研究,并选用整体热煨制方式,试制了感应加热弯管,进行了理化性能评价。结果显示,焊缝中细小的针状铁素体板条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合并粗化,是导致焊缝低温韧性显著降低的原因;采用淬火+回火热处理方法,可有效抑制焊缝夏比冲击韧性随回火加热温度的递增而恶化的趋势;X80钢级Φ1 422 mm×33.8 mm单丝多道焊感应加热弯管母管经淬火+回火热处理后,完全满足-45 ℃低温条件下中俄东线低温管道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亚温淬火方法可用来提高钢材的抗硫化氢应力破裂性能。本文介绍了用该方法对20钢进行试验的情况。当20钢经960°水淬+770℃亚温淬火+200℃回火处理,得到马氏体含量(V_M)约为50~60%时,该双相组织(马氏体+铁素体)具有良好的抗SSC性能。其σ_(ssa)(σ_(PH))M365MPa,此值不仅高于20钢正火状态的σ_s,而且高于淬火加高温回火状态的σ_s。  相似文献   

6.
马军  徐欣  赵文轸 《石油机械》2012,40(1):17-20,95,96
目前API标准规定的最高钢级钻杆——S135级钻杆的强度和韧度均不能满足超深井钻采的需要。为此,在高强度钻杆钢中添加微合金元素V、Nb配合控轧控冷技术,并调整调质热处理工艺,对比研究传统调质工艺和控制轧制-调质工艺对该钢强度和韧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控制轧制后钢的晶粒度明显细化,使得强度和韧度得到明显的提高;Mo元素和Nb、V微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在500℃以上会出现回火二次强化现象;加入Nb元素可降低2#钢板条的宽度,同时Mo元素和Nb、V微合金元素在钢中形成了不同于针状渗碳体的颗粒状和球状碳化物,分别为NbC、VC和Mo2C,这种形状的碳化物有利于提高钢的韧度。  相似文献   

7.
高韧性针状铁素体X80级管线钢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磊  高珊 《焊管》2005,28(2):21-24
简要介绍了宝钢试制的以针状铁素体组织为特征的X80级管线钢热轧板卷。采用超低碳、微合金化和Mo的低合金化成分设计,结合纯净钢7台炼技术和适当的热机械控制工艺得到具有针状铁素体组织的高强度、高韧性X80级管线钢。用其制造的焊管具有满足API5L规范X80级钢的高强度,在-20℃低温下具有大于220J的夏比冲击韧性和优良的抗动态撕裂能力,适用于高压大口径输气管线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林里 《焊管》2012,35(6):63-68
通过Gleeble热模拟设备来完成焊后正火和淬火+回火热处理,此工艺可用于提高细晶粒高频焊接钢管焊缝的韧性,并和广泛应用于管道敷设的X65钢级进行了比较.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其微观结构演化进行了研究,采用维氏硬度和夏比V形缺口冲击韧性试验,评估其力学性能.正火热处理的力学性能满足API规范,而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取决于X65钢和细晶粒钢的回火温度,因此,正火热处理工艺对于两种钢管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X80钢的热处理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断口分析等手段,对X80钢的热处理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50℃加热可以使X80钢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适合作为X80钢的淬火温度;在550℃、600℃回火时,X80钢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BF)+粒状贝氏体(GB),部分铁素体板条合并宽化,部分粒状贝氏体内部亚板条界开始合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就进步,在对超高强度工程结构进行钢的热处理的过程中,其中的相关处理工艺也得到了改善和优化。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钢的预先热处理、淬火和回火等内容。与传统钢的热处理工艺结果相比较,优化过后的处理工艺在拉伸功能以及冲击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对于主要的三项工艺内容,钢的预先热处理工艺进行的过程中应选择等温退火,随后在进行淬火时温度应该控制在840℃,最后的回火工艺中温度控制在180℃。  相似文献   

11.
侯阳  张骁勇  李博文 《焊管》2015,38(4):15-20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和材料显微分析等试验技术,研究了终冷温度对X90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通过在线热处理工艺,X90管线钢可获得贝氏体+马氏体/奥氏体(B+M/A)双相组织。随着终冷温度的上升,试验钢的贝氏体含量降低,马氏体/奥氏体含量增加,导致材料屈服强度下降,塑性升高。当终冷温度为350 ℃时,试验钢的强韧性较高,组织以贝氏体为主。B+M/A双相组织使得试验钢的屈强比为0.90,均匀伸长率为19.5%,形变强化指数为0.11,满足大变形管线钢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忠诚  郭宝利 《焊管》2018,41(3):12-16,23
为了选择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使弯管的强度、冲击韧性以及表面硬度等指标达到良好的匹配,采用热模拟方法,通过拉伸、冲击、金相等试验,确定了X80钢级Φ1 422 mm大直径、厚壁弯管的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母材强度及表面硬度均明显升高,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弯管屈服强度有所升高,抗拉强度有降低的趋势,而冲击韧性显示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当淬火温度为960 ℃,回火温度为560 ℃时,母材强度、表面硬度以及冲击韧性达到了良好的匹配,有利于获得稳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经济型X65级管线钢热轧卷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浩  黄国建  徐烽  关菊  马小军 《焊管》2008,31(5):45-49
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研制开发经济型X65级管线钢热轧卷板,其特点是在成分设计上采用低C高Nb经济型设计,在工艺上采用纯净钢冶炼,动态轻压下连铸技术和高温轧制工艺(HTP)技术。产品的显微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小了轧机负荷,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刘振双 《焊管》2012,35(2):37-40
介绍了直缝焊管成型轧辊的结构形式以及用于制作焊管轧辊的GCr15钢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分析了GCr15钢焊管轧辊热处理缺陷原因及预防措施。指出GCr15钢热处理工艺简便,采用合适的淬火液和热处理工艺,淬火后工件尺寸稳定,可以获得高而均匀的硬度、高耐磨性、高强度和高韧性,疲劳寿命长。用GCr15钢制作焊管轧辊,相对于同性能材料,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5.
张忠秀  谢岩  丁小莉 《焊管》2012,35(4):62-65
提出了超低温条件下加B低C贝氏体钢的抗起裂和止裂能力的冶金学方案。分析了B元素对管线钢管韧性和强度的影响及低温韧性大壁厚X80级UOE管线钢管的冶金学方案。研究了最佳化学成分及热机械控制轧制工艺对提高母材落锤撕裂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焊缝夏比冲击特性的最佳焊接条件。开发出了满足API和DNV规范的,具有高强度和低温韧性的加B低C贝氏体钢。  相似文献   

16.
含硼超低碳贝氏体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及其硼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佃龙  陈钰珊 《焊管》1996,19(3):1-6
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超低碳贝氏体(ULCB)钢经不同工艺处理后HAZ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适量Nb,B合金化的ULCB钢在不同焊接条件下都能获具有良好冲击韧性的贝氏体组织,但焊接工艺的不同也直接造成焊后组织的差异而使低温断裂行为有所不同。通过对二次裂纹的直接观察,探讨了裂纹的不同组织中的扩展机制。二次循环明显使HAZ晶迹显微照相试验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条件不同造成硼在奥氏体晶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