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双馈式感应电机常见故障之一。采用多回路理论构建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进行不同故障、不同条件下的仿真。用HHT方法分析故障电流虽然能够得到相应现象,但传统HHT中的EMD分解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分解结果不能区分匝间短路故障和一些非故障情况,而引入EEMD分解方法来替换EMD分解,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排除了电压不平衡、变转子转速等其他因素对匝间短路故障诊断过程中的干扰。EEMD-HHT方法可以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运用非线性频域理论中的广义频率响应函数(GFRF,General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以及Volterra级数分析方法对感应电动机运行故障进行故障检测设计,对感应电动机转子磁链的一阶、二阶的广义频率响应函数进行故障检测.给出了感应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Volterra级数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感应电机的一阶、二阶广义频率响应函数特性,得出了用于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通过对电机定子绕组三相电压不对称运行状态的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系统的故障运行状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特征参数的应用缺陷,提出了一种小波和余弦变换的感应电机轴承故障特征参数提取方法.首先,根据感应电机轴承振动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小波滤波器和信息代价函数,并将感应电机轴承振动信号分解到各个不同的频域子空间;然后,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频域能量聚集性对分解后的信号构造感应电机轴承故障特征参数,并对实际感应电机轴承正常、内圈故障、外圈故障和滚珠故障4种状态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构造的特征参数能有效地实现电机轴承的早期故障检测与诊断;最后,与传统故障诊断特征参数方法进行了比较,说明所提出的特征参数构造方法对于感应电机轴承早期故障的诊断优于传统故障诊断特征参数方法.  相似文献   

4.
把感应电机定子侧绕组的每一个并联分支看成是一个支路,转子侧等效为d轴和q轴两个相互垂直的绕组,建立了基于绕组并联支路的感应电机磁链方程和电压方程.根据故障后支路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得出了各种绕组短路故障的等效模拟电路;对于绕组断线故障,可令该绕组的阻抗为一个相当大的数来模拟,最后用一个45 kW的电机参数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5.
Hilbert-Huang变换是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MD)将信号分解为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IMF),然后再利用Hilbert变换获得时频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将Hilbert-Huang变换应用于齿轮箱的故障诊断中,对IMF分量进行边际谱分析,并判断齿轮的故障.研究结果表明,Hilbert-Huang变换是一种有效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型感应电机定子绕组故障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分析三相感应电机定子绕组故障的新模型,该模型由原始的相轴线模型经过变换得来,可应用于电机定子三相参数不对称的状态,编写适合三相感应电动机定子对称与不对称运行状态的仿真计算程序,通过实例对感应电动机的定子匝间短路和单相短路时的运行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向定子桌相等效灌直流的感应电机转子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种简单的电路装置等效地向定子绕组灌注一个直流信号。当电机转子故障时,定子电流中将会出现f=2(1-s〉f1(s为转差率。f2为电网频率)故障特征频率分量。以三相基波正序电压及其希尔波特变换构造PQ变换矩阵,用其对定子三相电流进行变换,得到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0由于正常电机P、Q均恒定,在PQ坐标系下对应一个点;故障电机则由于P、Q中附加频率为f=(1-2s)fs的波动分量而对应于一个椭圆。通过比较电机正常及转子断条故障运行时P、Q在Pp坐标系下对应的模式,实现转子断条故障的可靠检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时,三相电流派克矢量模的轨迹会发生变化,其几何形状可确定故障相及其严重程度.通过频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因子并综合考虑负载、三相输入电压不平衡度的变化情况,构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短路匝数诊断模型,可以进一步确定短路绕组的匝数.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异步电机故障诊断的可靠性,防止故障错报与漏报,以定子电流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采取同时采集异步电机定子电流与电压信号的电机电气信号分析方法,分析异步电机电气、机械故障,并通过神经网络对复杂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故障模式识别.模拟异步电机绕组匝间短路和断条故障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实际基本符合.利用电气信号分析电机故障,可以区分电机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为诊断结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与神经网络结合,利于故障模式的智能识别.  相似文献   

10.
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电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馈感应发电机逐渐成为风力发电机的主流机型,其容量越来越大。绕组匝间短路是双馈感应发电机常见的故障之一,为了研究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时的电磁特征,基于有限元和多回路理论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了一台5.5 k W感应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的定转子电流以及电磁场,得到了电机正常与故障两种情况下的磁场分布以及定转子电流的波形。通过对比分析健康电机与故障电机的磁场以及定转子电流,得出了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的故障特征: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使得气隙磁场中出现了分数次以及偶数次谐波,定子三相电流不再对称,三相电流的幅值均有增加,故障所在相的电流增幅最大,且故障相与其超前相的相位角随着故障程度加深而变大且大于120°。  相似文献   

11.
基于Park矢量旋转滤波的感应电机复合故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压与电流基波频率相等,用单位电压Park矢量及其共轭对电流Park矢量进行旋转变换,从而将电流Park矢量的基波正序分量完全滤除而不影响其他的谐波分量.由于滤除了基波正序分量,在频谱图上,被基波正序分量掩盖的断条故障特征就显示出来了.由于去掉了基波的影响,也可以更清晰地突出偏心的故障特征.而且,旋转滤波不影响电流Park矢量中的负序分量,而电流基波的负序分量可以作为定子绕组故障的特征量.也就是说,通过对旋转滤波后的电流Park矢量的频谱进行分析,就可以对电机的定转子故障同时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可行并且有效的电机故障实时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网电压故障引起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磁链弱阻尼振荡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等效转子电压的双馈感应电机灭磁控制策略。分析电网电压故障激起的双馈感应电机定子磁链的暂态过渡过程,建立定子磁链状态方程;通过求解状态方程的特征根和定子磁链的振荡频率及阻尼比,在转子电压前馈补偿项的基础上引入定子磁链的微分反馈项,得到等效转子电压参考值,并研究了其改善磁链欠阻尼特性和加快暂态磁链衰减的机理。最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地抑制故障期间的磁链振荡冲击,有利于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回路数学模型,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瞬变过程做了数字仿真,并完成了相关物理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典型特征进行灵敏度与可靠性评定,遴选出定子负序视在阻抗低通滤波值这一可靠兼具良好灵敏度的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从而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灵敏、可靠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一种常见的、破坏性很强的故障,对电厂发电机乃至电网的安全运行都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参考扩展Park矢量方法(EPVA),利用实用的alpha beta 0坐标,结合EPVA矢量分析方法对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匝间短路故障引起的不对称电压电流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该类故障特征的直观图形和数字特征表示。该方法可靠、简单易行,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的非侵入式检测,不同负载下的动模试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合多回路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三相同步发电机内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和故障定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在静止和低速状态下检测转子位置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电感法定位、无反转起动的新方法.由于定子铁芯的磁场饱和效应,定子绕组的电感将随着转子的位置变化而变化.通过注入3次短时脉冲检测非导通相相电压,实现电机静止时转子位置的定位,利用加速策略使电机加速至能够稳定地检测到反电动势的电压,切换至基于反电动势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直流无刷电机静止和低速时能够可靠地检测出转子位置,验证了其对无刷直流电机起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以晶闸管软起动器-感应电动机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空间电压矢量原理及其控制思想,提出一种提高感应电动机起动转矩的控制策略。对三相定子电压在晶闸管控制下的空间电压矢量变换,形成对转子磁链和电磁转矩的有效控制。该策略保持传统软起动器的主电路结构不变,通过建立基于αβ0坐标系降阶空间电压矢量导通瞬态数学模型,求解矢量电压作用下定子电流的拉氏变换解析并仿真分析,从而简易快速确定初始触发角。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角,实现对空间矢量电压和零电压矢量的控制,以达到感应电机平稳加速起动的目的。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感应电机起动转矩和降低起动电流,并通过系统仿真和试验给予验证。  相似文献   

17.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是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之一,因此研究其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完成了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与转子断条故障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做了分析,指出异步电动机转子故障对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存在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故障误判。进而明确揭示出该影响之原因,即转子故障将导致定子电流中出现边频分量。之后,提出了计及转子故障时的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策略,其关键在于预先采用频谱校正与自适应滤波技术滤除定子电流中由转子故障所导致的边频分量。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urrent harmonics and MMF harmonics in the dual-stator winding multi-phase high-speed induction generator with a rectifier load, a new idea, which divides the generator system into two sub-systems to be analyzed individually, is presented. For the sub-system of the 12-phase power winding with a rectifier load, the loop current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network equation set in terms of the network graph theory. The numerical stability problem is solved by alternating use of fixed time-step and varied time-step, and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with their fundamental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winding are obtained. For the other sub-system of the induction generator with dual-stator winding and solid cage rotor,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multi-variable optimization approach are combined to get the control winding current and stator frequency. Calculated results well match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he new proposed method is of effectiveness and high accurac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747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