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苏两优295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苏29S×苏恢795配组,于2008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3。1种植表现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 55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5.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84kg/hm2,比对照增产8.5%。2012年在共和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2.
29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9A与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的绝对产量水平是历年来参试组合中最高的,现将该组合及栽培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联合鉴定试验,平均单产9.3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37%(极显著),居11个参试组合第1位。200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9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54%(极显著),居第1位;2002年续试,平均单产10.2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26%(极显著),亦居第1位;2001、2002两年…  相似文献   

3.
<正>盐两优221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221S×盐恢888配组,于2007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1。1种植表现2009、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产量8 57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4.6%,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8.1%。2012年在黄花塘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7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4.
Ⅱ优 0 8 4是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用 - 32 A为母本、自行选育的镇恢 0 8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杂交中籼稻新组合 ,2 0 0 1年 4月通过江苏审定。1 产量表现 优 0 84既高产又稳产。 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联合鉴定 ,亩产 6 16 .2 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特优 559增产 8.3%和 5.3% ,居 12个参试组合首位。 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 6 2 2 .7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汕优 559增产15.1%和 4 .9% ,名列第一。2 0 0 0年第二次区试 ,平均亩产 6 4 6 .0 3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汕优 559增产11.7%和…  相似文献   

5.
协优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作物所用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t596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组合,该组合2000-2002年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籼(型)杂(交稻)联品试验、单季籼杂区试、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白叶枯病抗性好,适应性广。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浙江省“8812”计划籼杂联品试验,平均产量每667m2为566.9kg,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1.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合第一位。2001-200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籼杂区试,平均产量每667m2分别为538.4kg和561.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0…  相似文献   

6.
Ⅱ优 559系我所用Ⅱ 3 2A与盐恢 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2 0 0 1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该品种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93 2 1 .0kg 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9.9% ,居第三位。Ⅱ优 559有效穗数 2 2 5万 hm2 ,每穗总粒 1 90粒 ,结实率 85%以上 ,千粒重 2 7g。Ⅱ优 559抗稻瘟病 ,抗白叶枯病 ,抗纹枯病。糙米率 81 .2 % ,精米率 74.7% ,整精米率 66.5% ,粒长 6.1mm ,长 宽 2 .5,垩白率76% ,透明度 2级 ,碱消值 4.8级 ,胶稠度66mm ,直链淀粉含量 2 3 .7% ,蛋白质含量9…  相似文献   

7.
Ⅱ优50329系重庆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5032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杂交籼稻区试,2001年参加重庆市组织的生产示范,均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产量高1998年参加本所新组合比较试验,三次重复平均产量折合单产9.03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平均7.8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2000年丰都县种子公司引种示范20hm2,平均产量9.14t/hm2,同田较汕优63增产5.8%。20…  相似文献   

8.
29优 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 2 9A与恢复系盐恢 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于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与产量表现1 996年夏 ,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试验场用自育恢复系盐恢 559与 2 9A进行初次测配 ,获杂交种350g。 1 997年 2 9A×盐恢 559组合进入本所测恢鉴定圃 ,进行优势鉴定 ,表现杂种优势明显。 1 998年 2 9A×盐恢 559组合参加本所杂交稻新组合鉴定试验 ,小区产量 9980kg/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1 5 .2 %。 1 999年 ,将 2 9A×盐恢 559组合取名为早优 559参加江…  相似文献   

9.
1产量表现 宜香1577于2001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试验,平均667m2产565.4kg,比汕优63增产5.4%,极显著,居第3位.2002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续试,平均667m2产573.9kg,比汕优63增产7.63%,极显著,居第1位.2003年作为优质稻被四川省、贵州省、江西省、广西自治区、安徽省和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结束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并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D优 1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自育的优质不育系 D70 2 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 5 2 7配组而成 ,是一个高产、优质、抗病 ,制繁产量高 ,适应性广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1年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现正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产量表现  1999年参加四川省优质米组区试 ,平均单产 5 4 5 .0 kg/ 667m2 ,比对照增产 4 .93% ,2 0 0 0年续试 ,平均单产 5 4 5 .4 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2 .94 % ,居优米组首位。 1999~ 2 0 0 0年贵州省区试 ,两年平均单产 5 5 8.8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8.83% ,达极显著 ,居迟…  相似文献   

11.
优 5 5 9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不育系 —32 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 5 5 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是一个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2 0 0 1年底通过江苏省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1999、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 6 17.4 kg,比 CK1油优 6 3增产 10 .3% (极显著 ) ,比 CK2 汕优 5 5 9增产 2 .2 % ,居第三位。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6 2 1.4kg,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9.9% ,居第三位。2 特征特性 优 5 5 9幼苗矮壮墩实 ,芽鞘浅紫色 ,叶片较短挺 ,叶色略深 ;成株株…  相似文献   

12.
II优 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彩粳籼杂交选育的亚种间恢复系宜恢 1313与 II- 32 A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亚种间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7~ 1998年 ,参加宜宾市区试 ,平均亩产 556.1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9.3% ,两年平均列试验第 1位 ,是唯一点点增产的品种。1998年参加南充市区试 ,平均亩产 545.8kg,比汕优 63增产9.0 7% ,并参加内江、泸州两地区试。 1998年参加贵州省遵义市区试 ,平均亩产 578.4 kg,比汕优多系一号增产 9.3% ,居试验第 1位 ,通过了遵义市品种审定 ,并参加贵州省区…  相似文献   

13.
中浙优8号(中浙A/T-8)是中国水稻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晚籼稻区试.平均每hm^2单产74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3%:200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05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号),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天龙优872是四川西科种业股份公司用自育三系不育系天龙8A为母本,与高配合力恢复系天龙恢72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9—2010年参加重庆区试C组,32号(天龙优872):平均产量8 175.6kg/hm2,比对照增产1.65%,产量居第10位;2010—2011年参加区试D组,45号(天龙872):平均产量582.11kg/667m2,比对照增产7.31%,产量居第5位;2011—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A组,2号(天龙优872)产量变幅为504.5~571.9kg,平均产量543.5kg/667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14%,产量居第8位。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特优 8 98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龙特甫 A与新恢复系武恢 898配组 ,于 1 995年育成的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的杂交稻新组合 ,已相继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6省区示范推广 ,累计达 8万 hm2。 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该组合 1 997年参加福建省晚杂优区试 ,1 5个试点产量幅度每 667m2 30 4 .35~ 492 .5 0 kg,平均 40 3.0 7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1 1 .3% ,达极显著。 1 998年继续参试 ,1 8个试点产量幅度每667m2 4 2 6.5~ 5 5 6.2 5 kg,平均 496.5 4 kg,比对照汕优…  相似文献   

16.
江麦816由徐954与烟2801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10-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31.8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3%,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4.0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4.8%。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属于半冬性小麦品种。幼苗匍匐、株型较紧凑,株高78.1cm,分蘖力强、综合抗病性好、抗倒性强,容重高品质优,高产潜力大,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Ⅱ优98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1年参加云南省区试,平均产量10450kg/hm^2,比对照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是10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唯一比对照显著增产的品种。2000~2001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857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6%,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稻新组合区试,平均产量9712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7.0%,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公司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481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8%,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13、协优527、洪优4号、冈优615、Ⅱ优602、321AX1-11R、Ⅱ优明86、富优1号、川香优2号、金优182、汕优63(ck)在赤水市海拔320m地区进行对比试验种植,产量536.5~581kg/667m2的8个品种,比对照汕优63品种513.4kg/667m2增产4.5%~13.17%,比对照减产的有两个品种,减产2.82%和7.1%.3月7日播种,8月9~14日成熟,生育期155~160d,各品种生长势正常,属中籼迟熟品种,适宜赤水低海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苏优22系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R1618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为一体的有突破性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晚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8.8kg/667m2,比对照86优8号增产14.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4年续试,平均产量615.5kg/  相似文献   

20.
正该品种是双流县发兴农作物研究所用DM63A作母本与乐恢18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20号。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213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9 051kg/hm2,比Ⅱ优838增产5.6%;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132kg/hm2,比Ⅱ优838增产5.0%;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55kg/hm2,比Ⅱ优838增产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