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鸿文 《华夏医学》2003,16(1):76-76
小隐静脉有变异类型 ,笔者在解剖 1例老年女性标本时 ,见双侧高位型小隐静脉 ,现报道如下。1 标本介绍老年女性标本 ,外形无异常。解剖下肢时见 :左侧小隐静脉续于足背静脉弓 (小隐静脉型 )外侧缘静脉 ,自外踝后方上升 ,经跟腱外侧沿小腿背侧中线向上 ,经窝上升 (窝段周径为 1.0 cm) ,在大腿中部渐移行向内上方转至大腿前面 ,在隐静脉裂孔下方 1.5 cm处注入大隐静脉。右侧小隐静脉续于足背静脉 (不形成静脉弓 )外侧缘静脉 ,自外踝后方上升 ,经跟腱外侧沿小腿背侧中线偏外侧 1.0 cm向上。其中至窝上角平面段静脉迂曲扩张 ,周径达 1.7c…  相似文献   

2.
马磊  孟凡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79-1879
一般资料:患者:女,56岁.表现为始于右大隐静脉裂孔,沿股内侧,膝关节后外侧,小腿后外侧,小腿外侧,一条明显迂曲扩张的浅静脉血管,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右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右侧大隐静脉无扩张,股静脉瓣关闭完全,血液无返流,大隐静脉分支-股内侧浅静脉(superficial medial femoral v.)明显扩张.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2岁。患者自幼左下肢外侧皮肤皮红,因左下肢疼痛不适1周来诊。查体:左下肢周径较右下肢粗3cm,外侧皮肤呈葡萄酒色斑,浅静脉血管暴露。所用仪器:美国GE Vivid 7彩超诊断仪,探头型号:M12L,频率:5.0~13.0MHz。超声所见:左侧大隐静脉上段内径正常,流速减低,吸气时未探及明显返流。左侧胭静脉显示欠佳,流速减低,于管腔前后壁均可探及多处侧支血管。左大腿后方、后下方、外侧均可探及多个不规则的浅静脉扩张,迂曲成团状,内径粗细不等。小腿后方、外侧均可探及浅静脉扩张,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左下肢深静脉未见异常。超声诊断:(1)先天性浅静脉发育异常,静脉曲张性骨肥大综合征可能性大;(2)左侧胭静脉发育异常,多发性侧支血管建立。  相似文献   

4.
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和剥脱迂曲大隐静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时。常因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或切口设计不当等原因,造成股隐静脉交角的显露困难,辩认不清,甚至股血管损伤或误扎;膝关节以远的大隐静脉,又常因迂曲成团,剥脱器置入困难,导致剥脱不成功。为此我们从1970年开始,无选择地对34例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静脉曲张20例报告付希彩吴世兰(潍坊第二人民医院潍坊261031)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发生在浅组织的大隐静脉,其次在小隐静脉。主要是静脉扩张、伸长、弯曲,严重时出现静脉壁增厚、变硬或极度变薄迂曲、隆起并发静脉炎、静脉血栓、静脉瘤,甚者形成静脉溃疡...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8岁,农民。因右下肢肿胀11月,行走200m以上即胀痛难忍而入院。查体:右下肢明显肿胀,表浅静脉曲张,小腿皮肤色素沉着,无溃疡,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右腹股沟区域及下腹部有代偿性浅静脉扩张。大腿中部及小腿中部较对侧相同部位均增粗4cm。骨髓深静脉造影;右股骨小粗隆平面以上髂股静脉末显影,平面以下股静脉显影良好,其内侧有一侧支静脉,迂曲增粗。左下肢深静脉功能良好。心、肝、肾及肺功能正常。手术:持续硬膜外麻醉,右腹股沟以下沿股静脉作一约10cm切口,暴露股静脉,见近心端呈硬条索状,栓塞以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7岁,汉族,因"右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30年,右小腿及足底麻木1年"于2010年3月1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腘窝及小腿外侧浅静脉逐渐迂曲、扩张、增粗30余年,未治疗.  相似文献   

8.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因右大腿外侧包块10年,近来略感疼痛来诊.体查:右大腿外侧可触及16×16包块,质韧有弹性,活动度差,表皮无改变,压之略有疼痛.彩超所见:于右大腿外侧可见13×4.5cm囊实混合性回声肿物,其内有分隔,实质内里低回声,加压时肿物变小,减压时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9.
<正> 骨骼肌间脂肪瘤是特殊类型的脂肪瘤,而其巨大者临床少见。现结合2例病历,对骨髂肌间巨大脂肪瘤的临床与病理进行分析,供同道参考。临床资料例1,男性,60岁。住院号141444,因右大腿前方肿胀5年而入院。查体:全身情况良好,右大腿前方弥漫性隆起,边界不清,皮肤表面静脉充盈,质软,无压痛,有波动感。髋膝关节活动正常。股四头肌收缩时,肿物的形态及质地无改变。隆起最高处大腿周径67.5cm,化验检查无异常。X线片:股骨前方有一密度较低、均匀的软组织阴影。B超检查为实性肿物。穿刺见脂肪样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50岁,主因发现右大腿后方软组织肿块就诊。查体:右大腿后方近月国窝处稍有隆起,皮肤张力高,皮色、皮温正常,无破溃及静脉怒张,可扪及大于拳头肿块,质韧,无波动感和搏动感,无压痛。肿块边缘较光滑,侧向和纵向均有移动度。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所见:右大腿后方见大小约9.8 cm×6.5 cm×5.4 cm肿物,内见等低回声及液性暗区,边界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报告患者男 ,6 3岁。于 9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后侧有 5cm× 4cm大小肿物 ,无疼痛 ,无发热 ,未经任何治疗 ,肿物开始时增长缓慢 ,近 2年来肿物增长加快 ,波及整个大腿后侧 ,伴有疼痛 ,右小腿肿胀 ,麻木 ,行走不便 ,无发热 ,于 2 0 0 2年 7月 8日入院。入院查体 :右大腿后侧见 2 5cm× 4 0cm大小肿物 ,已波及内侧及外侧 ,质韧 ,有弹性 ,表面皮肤张力较大 ,无明显界限 ,无活动 ,触痛 ,右小腿及足部肿胀 ,足背动脉搏动弱。B超示 :右大腿占位性病变 ,并有钙化。X线片示 :右大腿见巨大软组织肿胀影 ,未见骨质破坏。CT片示 :右股骨小转子…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新生儿,34 d,自出生后即发现右耳后、右颈窝、左上腹部、左大腿外侧及右手食指末端等处有多个小米粒大小的皮肤结节,红色,无明显隆起。随后各处结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以颈部结节增大较明显,约米粒至黄豆大小,表面有糜烂。新生儿睡眠欠佳,无发热,饮食无明显影响。查体:右耳后、右颈窝、左上腹部、左大腿外侧及右手食指末端等处有多个散在微隆起于表面、红色、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皮肤结节,表面有少许渗出并有痂皮形成。颈部结节表面破溃大小1 cm×1cm。全身检查未发现其他异常。临床诊断为皮肤小汗腺肿瘤。切取颈部皮肤结节进行病理检查。大体:灰白色梭形皮肤组织1个,大小0.8 cm×0.5 c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旺堆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133-1133
患者女,藏族,73岁,发现右侧大腿内侧肿块40余年,近7年内逐渐增大。早期肿块无明显疼痛,活动略受限。查体:体温38.3℃,未扪及浅表肿大淋巴结,右大腿内侧扪及一巨大肿块,边界模糊,且向外侧明显隆起破溃,活动可,有压痛。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4.
程亦斌 《中国医刊》2002,37(1):51-52
患者在工作中不慎被卷入机器内 ,造成右大腿及右前臂 2处挤压挫裂、撕裂伤 ,被送入市人民医院急诊。主诉 :右大腿及右前臂机器伤 3小时。一般情况差 ,面色苍白 ,神志不清 ,3小时后神志清 ,血压0 ;右大腿内侧不规则伤口 2 0cm ,右大隐静脉断裂 ,右内收肌及大收肌碎挫伤严重 ,直达右股骨内侧面 ,右腹股沟动脉搏动存在 ,但较弱 ;右足背动脉搏动扪不清 ,伤口污染。右前臂背侧伤口约 2cm ,右前臂中远 1/ 3畸形 ,骨擦音明显 ,近端血供尚可 ,皮温偏低。诊断 :失血性休克 ;右大腿撕裂伤 ;大隐静脉断裂 ;右尺、桡骨开放性骨折。即刻抗休克、抗感…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时,发现其右侧小隐静脉汇人大隐静脉,现将此变异情况报道如下。 右下肢的小隐静脉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于胭窝中心点下14cm处(胭窝中心点至足踝的距离为40cm)转向小腿内侧8cm后汇入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16.
在解剖一老年女性尸体时 ,发现其双下肢小隐静脉的走行及注入变异 ,现报道如下。左下肢的小隐静脉经腓肠肌两头之间至窝后 ,不穿筋膜不注入静脉 ,而是在浅筋膜内继续上行至大腿后面(距窝上角约 5 .2 0cm处 )转向大腿前内侧 ,再向内上方行走 ,汇入股内侧浅静脉。通过大隐静脉 ,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经隐静脉裂孔 ,回流至股静脉 (见图 1、2 )。右下肢的小隐静脉经腓肠肌两头之间至窝后 ,虽穿筋膜 ,但不注入静脉 ,而是与之伴行出窝上角 ,走行在股二头肌与半腱肌、半膜肌之间 ,在大收肌、短收肌的浅面上行 ,并与第 1穿动脉的相伴行 …  相似文献   

17.
患者付××,男,30岁。因左下肢增粗、肿胀并静脉瘤样改变30余年入院。查体:左下肢明显增粗,左足明显肥大,大腿外侧可见大片红斑,压之褪色。浅静脉迂曲成团,皮肤粗糙成皮革样,患肢皮温高且长度较健肢长约1cm,粗约3cm。拍片示左趾骨明显肥大。左下肢顺行...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 患,男性,36岁,自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并向右臀后及右下肢放射,咳嗽、用力大便时疼痛加剧,平卧时减轻,但平卧时右下肢不能伸直,一月来出现马鞍区麻木感,大小便正常。检查:腰部呈伸直强直体位,活动受限,拾物试验阳性,L5/S1间隙深压痛,右足背外侧、小腿前外侧及大腿后外侧皮肤浅感觉减退,右马鞍区感觉迟钝,右跖屈肌力Ⅲ级,双踝反射减弱,  相似文献   

19.
雷振武  肖春梅  陈琴 《四川医学》2011,32(2):260-260
患者,男,72岁。因发现左侧大腿内侧包块1年余入院。否认外伤史,有长久站立及野外工作史。入院查体,左侧大腿内侧可扪及一直径约3~4cm类圆形包块,质软、略向皮肤表面隆起,活动度差,触之无压痛,表面无红肿及渗液。超声所见:左大腿中下份靠内侧处大隐静脉呈囊性扩张,扩张范围约4.1(长)cm×1.6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43岁.右侧大腿外侧麻木3年,走路时症状加重,无外伤史.门诊按"股外侧皮神经炎"治疗,给予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局部理疗均无效.检查:臀部无畸形,右侧髂前上棘部有压痛,局部无红肿,右大腿外侧皮肤麻木伴有轻微触痛,双下肢肌力正常,无病理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