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PDCA循环持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全员培训,注重过程管理,强调规范洗手,并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率由48.00%上升至63.99%;手卫生依从率由实施前的65.11%上升至实施后的8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75、259.65,均P<0.05)。1 000住院床日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递增明显,实施后是实施前的2.95倍。结论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持续改进手卫生状况。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总结改进,共调查医护人员185人,随机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洗手及手消毒操作和洗手依从性,将结果录入Excel 2003数据库中,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普外科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合格率和洗手依从性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从实施前的55.67%、61.19%、38.82%上升至实施后的95.97%、97.41%、90.55%,实施前后的手卫生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逐步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取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全员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定期检查、分析、反馈与总结。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手卫生依从率医师由实施前的45.45%上升至实施后86.96%;护士由72.55%上升至9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8,P<0.01;χ2=38.84,P<0.01),PDCA实施前后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医师。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以河南省人民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为此次调查对象,自2018年1月1日~2018年5月5日对所有人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全面的调查和PDCA持续改进,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 2018年1~2月(实施前)手卫生依从性为20.01%;2018年3~4月(实施后第一次调查)与2018年5月(实施后第二次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48.10%和57.86%,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逐渐上升;医生、护理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及研究生的手卫生依从性较实施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保洁及护工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性较实施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强化手卫生措施,比较干预前(2012年)及干预后(2014年)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开展手卫生活动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76.3%上升至干预后的80.3%;洗手正确率由93.3%提高至98.5%;除"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2个指征外,其余3个手卫生指征的依从率均高于干预前。不同岗位中,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由76.8%上升至84.0%;医生和保洁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落实一系列手卫生强化措施及加强培训监管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意识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组织成立(CQI)质量管理活动小组,主题围绕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问题进行讨论,整个活动遵循PDCA循环,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收集资料评估目前质量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期目标、采取相应质量改进方案、对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洗手执行率及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CQI后的洗手执行率(61.12%)及合格率(66.07%)比改进前(40.53%、47.57%)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为持续规范手卫生的管理提供指引。方法手卫生监控与质量改进小组全面收集手卫生管理信息,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并加予实施,并将实施CQI前(2013年3-5月)570名与实施CQI后(2013年6-8月)690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比较CQI实施前、后的手卫生质量,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从80.53%提高至9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及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手卫生率分别从52.00%、61.00%、67.00%、92.00%、63.00%提高至82.00%、90.00%、93.00%、100.00%、9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洗手正确率从77.02%提高至9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卫生合格率从90.00%提高至9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率与正确率均为100.00%。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实施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依从性,有助于持续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手卫生依从性教育结合PDCA循环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影响,为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27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依从性教育及PDCA;其中2014年6月-2015年6月为实施前,期间于医院新生儿病房接受诊断治疗的新生儿为450例;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为实施后,期间于医院新生儿病房接受诊断治疗的新生儿为490例,比较实施前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结果实施后有9例新生儿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3%,低于实施前(χ~2=4.214,P=0.043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在遵守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和脱手套后,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教育结合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魏敏 《中国卫生产业》2020,(5):19-20,23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期间,共34名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与常规管理期间的手卫生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PDCA循环管理的实践应用价值。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97.06%)、洗手依从性(97.06%)及手卫生合格率(97.06%)较高,与实施前各项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在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晓率,规范其洗手行为,提升妇科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升医务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依据WHO 《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和实施工具》在全院开展手卫生促进活动,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方法 2011年7-12月在全院39个病区,根据手卫生的5个时刻,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记录医务人员在手卫生干预前后的洗手依从性.结果 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在手卫生促进活动后有明显提高,由原来29.6%上升至51.5%,其中医师和护士的洗手依从性分别由21.7%、41.6%上升至38.9%、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洗手指征的依从性除清洁/无菌操作前外均有显著性地提高;外科、内科和老年科的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也均提高>50.0%.结论 通过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的一系列手卫生干预措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洗手依从性均有了明显提高,并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1.
夏聪聪  张燕 《中国校医》2021,35(4):266-269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工具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通过逐步开展现况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等程序对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PDCA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PDCA循环之后,ICU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从实施前的42.3%提升到70.9%(χ2=28.3,P<0.001),护士从56.0%提升到75.6%(χ2=21.0,P<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室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在院感方面,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同2012年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实施前后新生儿病区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奶瓶进行生物检测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新生儿科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采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心理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心理科包括心理病房、门诊及其配套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改进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按照统一的调查表,采用单盲法,对心理病房、门诊及其配套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况调查,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30.08%,且随部门、岗位及接触类型和顺序不同而不同;检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63.64%,护士为36.28%,均明显高于医师的25.40%,护工的依从率最低,仅为17.74%;检验科和心理科病房手卫生依从率较高,分别为60.00%和46.74%,门诊最低(17.95%);医务人员不同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13.06%,远低于操作后的3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医院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老年病房护工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及执行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对策,提高护工手卫生执行率及洗手方法的正确率.方法 通过对老年病房护工进行手卫生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执行率及洗手方法的正确率.结果 干预前、后护工手卫生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护工执行率分别为接触患者前为10.5%、71.1%,接触患者后为44.7%、84.2%,护理不同患者之间为18.4%、81.6%,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为63.2%、100.0%;处理完大小便后为60.5%、100.0%;洗手、洗手和方法的正确率由干预前的23.6%、18.4%和13.2%,提高到干预后的78.9%、73.6%和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对老年病房护工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对策,提高护工手卫生依从性,减少老年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徐传荣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88-2790
目的分析了解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探讨一系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了解感染病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晓情况,评估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感染病区86.0%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但手卫生依从性仅为45.8%。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性仅为30%,接触2位患者之间手消毒依从性仅为35.0%,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性达90.0%。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薄弱,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手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必要总结一套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为改进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按照统一的调查表,采用单盲法,对病房各个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29.2%,且随科室、岗位及接触类型和顺序不同而不同;检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60.0%,护士为36.3%,均明显高于医师的25.4%,护工的依从率最低,仅为17.7%;检验科和心理科病房手卫生依从率较高,分别为60.0%和46.7%,门诊最低为18.0%;医务人员不同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13.1%,远低于操作后的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医院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66所医院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二级甲等综合以上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根据2009年WHO颁布的手卫生指南中“5个手卫生时机”,2011年11月21日-2012年3月23日采取直接观察法,对上海市66所医院医务人员临床操作过程中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场观察并记录.结果 手卫生依从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62.3%、医师50.5%、实习/进修人员45.9%、辅助人员43.7%、营养师等其他人员25.0%、医技人员16.8%;5个时机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接触患者前42.0%,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59.5%,接触患者体液暴露风险后74.6%,接触患者后63.2%,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41.0%;共计34 908次操作中34.4%未采取任何手卫生措施,30.2%选择速干手消毒剂擦手作为手卫生方式,23.4%选择流动水洗手,12.0%为戴手套且未采取手卫生措施.结论 上海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