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葛晨蕾  初琦 《中国卫生产业》2020,(2):117-118,121
目的研究产科健康管理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6月,实施产科常规管理)和研究组(2018年7-12月,实施产科健康管理),比较两组产妇母婴健康状况及产妇产褥期的子宫入盆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产褥期子宫入盆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健康管理应用于产妇中,能够缩短产妇产褥期的子宫入盆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妇产褥期康复的作用。方法:产科2012年1~6月开展健康教育以来,对新入院顺利分娩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产褥期康复知识、母婴保健知识、母婴喂养知识、新生儿抚触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产褥期康复知识、母婴保健知识、母婴喂养知识、新生儿抚触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产妇产褥期康复知识、母婴保健知识、母婴喂养知识、新生儿抚触知识,而且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助于产妇产褥期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3.
詹丽  林巧妹 《健康大视野》2007,15(5):145-146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贯穿到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而产后保健对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产褥期间或产后是分娩过程的一个整体部分。在此期间产妇身体机能恢复的好坏关系到她们一生的健康与幸福;产后访视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通过访视可以及时发现影响产妇及婴儿的不良习俗及健康问题,并能促进母乳喂养率。从2006年4月份以来我们开展产后访视,对769例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婴儿进行42天内的访视。重点对产褥期间母婴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及常见病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4.
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健时期。母亲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产褥期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健康教育在产褥期发挥主导作用。防保科妇儿保健人员要担负起妇女保健和新生儿健康教育的责任。我们对2002年3月~2003年3月进行产后访视的117例产妇实行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71-672
目的探讨微信对产妇出院后延续性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正常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开展延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自我护理优良率、产妇及婴儿健康状况、对微信沟通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自我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及婴儿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对微信沟通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微信对产妇进行出院后延续性健康教育,可减少产后抑郁症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对促进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妇分娩前后的作用,提供最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对孕产妇采取个体化多种方式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及出院后健康教育.结果 实行产前健康教育组与未实行产前健康教育组的孕妇在难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孕妇患病、婴儿患病等多项指标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综合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孕产妇的保健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提高孕产妇分娩安全性,为产妇在产褥期提供可靠的母婴健康,降低产褥期母婴患病率,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产褥期妇女知识与生活的需求,探讨母婴保健服务模式,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石家庄市462名产妇进行面对面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2.0软件进行汇总分析,再分组进行母婴保健指导。结果:产褥期妇女知识与生活的需求程度前5位分别是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及护理、婴儿早期教育、婴儿疫苗接种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日常护理、产后42天去医院体检;实验组产妇进行个性化保健指导后,就产妇乳腺炎、子宫复旧不良、张力性尿失禁、腰骶痛的发生率,新生儿尿布疹、鹅口疮、脓疱疮的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现阶段的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及婴儿护理知识匮乏,要有的放矢的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与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中心辖区樟洋社区内产妇分访视组(观察组)和未访视组(对照组)各60例,了解两组母婴健康状况,访视组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并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访视组产妇明显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育儿知识水平,更好地促进母婴健康。结论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实施,解决了产妇出院后知识面不足的问题,消除或减轻了影响母婴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及社会效益,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2008年该辖区住院分娩,出院后产后访视产妇7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社区入户产后访视组)和对照组(电话访视组)各390例。结果:观察组产妇贫血、乳头皲裂、乳腺炎、母乳汁不足、伤口愈合不良、晚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新生儿口腔黏膜感染、脐部感染、黄疸、红臀、湿疹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产后访视可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疾患,降低产褥期及围生儿的发病率,对提高母婴保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母婴同室产妇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与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的需求,采取小组教育、书面材料以及一对一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母婴同室产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有针对性、并有评价的健康教育。通过对117例产妇健康教育前后产褥期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比较,教育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证明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产妇产褥期卫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及护理技能,同时该研究也阐明了母婴同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于红 《职业与健康》2001,17(4):127-128
目的:为探讨实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与母婴健康的关系。方法:将本院632例实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病例与482例未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病例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组产妇泌乳时间提前,出血量减少,月经复潮时间延长,乳腺炎、血压升高,子宫复旧不良较对照组为低,试验组婴儿发病率较对照组为低。结论:实行母婴同室,有利于母婴健康,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产期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影响,为制订孕产期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553例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的产妇按接受健康教育的不同方式分为对照组(265例)和研究组(288例)进行产褥期保健知识、护理能力及母婴患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对照组予常规的孕产期健康教育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改革教学方法与技巧,责任护士一对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母婴护理技巧的训练。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高,自我护理、婴儿护理能力强,产褥期母婴患病情况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期健康教育必须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强化技能训练和个体指导,以提高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分析在产后访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服务辖区的654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从产妇健康与新生儿健康两个方面来进行指导并综合评估教育指导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的健康情况(伤口愈合差、精神异常、母乳量少、乳头皲裂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异常情况(黄疽、红臀、消化不良、体重不增加等)方面,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在产妇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了解并解决产妇在出院以后存在的健康问题,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或消除影响母婴健康的不良因素,进而实现提升母婴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吴雪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260-2261
目的对产妇家属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实施后产妇的心理状态。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措施,不针对患者家属给予特殊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健康教育中针对产妇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心理状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健康教育3天后、出院时的焦虑抑郁状态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后给予家属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教具示范教育对母婴产褥期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40例产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提供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教具进行示范宣教,分发健康教育手册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出院前调查产后生殖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产后42d电话随访调查母婴健康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在哺乳期需要避孕、哺乳期最佳避孕法、产后恢复性生活时间等知晓率优于对照组;产后42d母婴健康情况实验组纯母乳喂养率、盆底肌功能锻炼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奶胀、乳腺炎和产后42d内性生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教具示范教育,具有直观、互动和可操作等优点,能提高产妇自我管理依从性,促进产褥期母婴康复,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访视医生在产后访视中是为了全面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问题,促进母婴健康。方法对1656名产妇进行了上门访视,给予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教育及育儿知识进行宣教和指导。结论产后访视对产妇及婴儿实施连续性的健康服务,使产妇和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保健,预防疾病,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7.
季晔 《医疗装备》2014,(10):116-117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产妇的心理特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使得产妇安全渡过产褥期。方法:对本组216母婴分离产妇进行心理、环境、乳房护理干预、提供人性化护理,以及信息支持、健康教育等积极的护理干预。结论:对母婴分离的产妇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安全渡过产褥期,提高了产科护士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对术后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优秀率、泌乳始动率、泌乳量以及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出院时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优秀率增高、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以及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术后母婴分离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9.
冯志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673-4675
目的:探讨循证健康教育在产褥期抑郁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分娩后有产褥期抑郁症状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循证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说教式"健康教育,调查产褥期抑郁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了解产褥期抑郁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情况,分析两组初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健康教育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DS评分≤51分的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对产褥期抑郁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产褥期康复,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佳梅 《职业与健康》2003,19(4):151-15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自1998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对所有的住院病人都实施了健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正常分娩的产妇来说,因其住院时间短,使健康教育计划不能完整实施,有相当数量的产妇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及产褥期的护理及卫生指导,往往因健康知识缺乏而引起母婴的一系列疾病。笔者对儿科172例住院新生儿的疾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50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母亲就相关健康知识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