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工程概况浙江省松阳县谢村源梯级电站包括一级电站、二级电站及三级电站。一级电站与二级电站相距约10km ,二级电站与三级电站相距约 7km。一级电站装机容量为 2× 12 5 0kW ,二级电站装机容量为 2× 80 0 0kW ,三级电站装机容量为 2× 2 0 0 0kW。一级电站和三级电站均通过  相似文献   

2.
徐伟 《小水电》2010,(2):99-100,74
箱式小水电站不仅可用于新电站的建设,也可用于老电站的报废改造,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岩坦电站的技术改造实例证明了箱式小水电站可用于并网电站和孤立运行电站的特点。图3幅。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襄州区龙王镇,建有新、老两个黄茅山水电站。文章主要对老河口市黄茅山新电站对老电站发电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论证的方法主要是在溢流堰溢流的前提下,分别针对新电站发电和不发电两种情况,对老电站进水池、尾水渠的水位和老电站发电相关参数进行监测,以此评估新电站对老电站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电站引水区的河床演变特点和水沙运动规律,对电站引水发电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初期2006年4月至2011年8月地下电站引水区3次实测地形资料和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地下电站引水区泥沙冲淤变化特点和电站排沙孔开启后的排沙效果。认为三峡工程运用后地下电站引水区受河段边界条件和水流运动特性的影响,河床泥沙呈累积性淤积,地下电站排沙孔的作用主要是形成冲刷漏斗保持电站厂前门前清,而对整个引水区的排沙作用有限。为此,建议进一步开展三峡工程地下电站排沙孔排沙效果试验研究,优化排沙措施,以保证地下电站引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于水头衔接的梯级电站,在两梯级电站总水头不变情况下抬高下游电站运行水位,一方面会增加弃水风险,另一方面会改变两电站利用水头,从而使两电站发电收益发生变化。为了研究抬高下游电站运行水位对梯级电站整体发电收益的影响,计算了抬高下游电站运行水位前后梯级电站收益变化,提出了发电用水增量系数评价指标,并基于弃水损失,研究了改变梯级电站水头分配后电站发电收益变化,给出了改变梯级电站水头分配是否有利于提高梯级电站总收益的判别条件,并以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梯级电站为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鉴于上下游电站电价、综合出力系数的差异,当满足提出的判别条件时,适当抬高下游电站运行水位可增加梯级电站的整体发电收益。研究成果可为梯级电站科学控制水位、平衡弃水风险和水头效益、提高整体发电收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欧俊峰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2):12-13,32
白水江流域规划开发七级电站,总装机容量53.7万kW,目前已开发完成黑河塘电站,双河电站正在建设中,后续五个电站中的多诺和青龙电站具备开工条件。在白水江水电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整个电力市场,对两个电站开发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铺沟水电站位于伊河干流,属渠道引水式电站。电站自建成发电至今,年均发电量为351.1万kW·h。目前,电站的渡槽、建筑物已严重老化,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安全隐患极大。嵩县"十二五"小水电代燃料建设项目将该电站列入规划。根据电站的实际情况,电子元件、渠道、渡槽和厂区进行了技术改建。本文从水工建筑和机电设备等方面,对铺水沟电站技术改造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技术改造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熊爱华 《小水电》1995,(6):41-43
在先建上游梯级电站,后建上游龙头电站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已建的梯级下游电站进行技术改造。文中介绍了铜鼓县大塅和塔下梯级电站的情况,就塔下二级电站的技术改造实践进行了方案比较和效果分析,确定了不改变原机组过流部件的增容改造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了理想的效益。为类似电站的技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电站实施控制的各阶段,电站模拟的专业应用在水电站更加广泛。目前的模拟是基于模拟软件包,采用了现代语言和建立了水电站元件库。现有电站或新电站的模型有助于确保直接从计算机深入了解电站的性状,帮助从事电站分析和实施控制的控制工程师。当然,只有当可以使用可靠而成本低的工具时,这种基于模型的方法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动床和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设计方案尾水渠出流不能与下游河道水流平顺衔接、电站尾水渠下游段的导流墙较高影响了尾水的扩散、电站导墙及电站尾水渠导流墙外侧冲坑较深威胁了电站厂房和尾水渠导流墙的安全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工程修改方案,修改方案提高了电站的发电效益和有效保护电站厂房和尾水渠导流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党河电站是党河水库坝后式小型电站,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运行和水库的加高,急需对电站进行技术改造。针对本电站原水轮发电机组性能指标的恶化和应用水头的变化,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分析研究,选择了适合本电站运行参数的水轮机高效转轮进行技术改造,并对发电机进行了增容改造,不仅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汽蚀、振动和低效问题,还提高了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介绍飞来峡水利枢纽电站的电气设计情况,设计人员根据该枢纽的布置特点和电站实际情况,确定电站接入系统、电气主结线、变电站布置和电站监控系统,使采用的设计既省能耗、省投资、工期短,又利于运行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喀左县郭台子电站增效扩容工程为例,通过对电站运行效益及电站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了增效扩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郭台子电站增效扩容工程技术可行、经济高效,工程实施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潇湘水电站于2002年5月1号机组投入运行,但因该电站设计图纸旧,所以电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电站在投产阶段就对相关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了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通过对改造方案及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总结,对一些投产较早电站作相关改造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站群集控系统是地区型、流域型电站群减员增效、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手段。集控系统改造和建设大大提高了电站自动化水平,简化了电站日常运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运行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三峡工程地下电站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三峡枢纽运用70年间,地下电站前及引水渠的流速流态和泥沙淤积状况.分析认为,造成地下电站前流态复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与大坝相连的偏岩子山体被部分挖除,使地下电站和右电厂之间形成连通道,从地下电站引水渠和连通道进入地下电站的两股水流在电站前交汇并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枢纽运用年限的增加,坝前泥沙淤积量增大,通过连通道的水流流量逐渐加大,使电站引水渠内水流的回流强度和表面行近流速进一步增强,因而增大发电水头损失.因此,建议在枢纽运用初期,修建连通道隔流堤,使汛期地下电站引水由正向和侧向混合进流变为单一、平顺的正向进流,以减少电站水头损失,提高机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电站投资主体向多模式、多渠道和多元化发展,大量民营资本投入小水电开发,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模式成为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专业化电站管理公司依托大型电站的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为投资者提供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服务。本文探析专业化电站管理公司的人员配置,资源配置、运行维护等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龙头电站在流域水电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阶梯电站中长期运行方式有显著调节作用。本文列举了目前影响龙头电站建设相对滞后的基本原因,t述了影响龙头电站投资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电站建设的技经分析角度和基本方法,并为下一步开展项目开发工作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1 概述西寺坪电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电站分为一、二级电站,两级电站各装设3台550 kW卧式水轮发电机组。该电站是为隔河岩电站、工区提供用电及技术供水,采取"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的运行方式。水电厂调保计算是针对水击压力和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对西寺坪电站进行调保计算,能够辅助电站选择水轮机调速器合理的调节规律和时间,保证转速和压力的变化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根据《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要求,调节保证计算应依据水轮机输水  相似文献   

20.
1 梯级电站的作用以礼河开发共有4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为32.15万kW,其中一级毛家村电站1.6万kW,二级水槽子电站1.75万kW,三级和四级电站各为14.4万kW。一级毛家村电站具有多年调节性质的龙头水库,二级水槽子电站的水库具有季调节性能,三、四级均为高水头电站又配有一定容积的日调节池,因此梯级电站运行可以调枯、调峰,十分灵活。以礼河梯级电站开发方案是根据1955年《以礼河技术经济调查报告》及其《补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