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有腹痛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10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对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肌瘤144例,子宫腺肌病41例,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病25例。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亦各具特征,子宫腺肌病者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病灶多位于后壁,无包膜,内部回声多呈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低回声,其内多见星点状闪烁样彩色血流信号,频谱显示阻力指数较高,RI≥0.70。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边界清楚,内部出现特有的旋涡样回声,周边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频谱显示阻力指数偏低,RI≥0.50。结论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图像质量更佳,检出率高,可作为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手段,可提高两者非手术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66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CDFI声像图及血流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二者的声像图主要区别是子宫肌瘤瘤体与肌壁分界明显,而子宫腺肌病不明显;二者血流的区别是子宫肌瘤瘤体周边有环状、半环状血流,而且瘤体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而子宫腺肌病有弥散分布的血流。结论 CDFI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超声研究内容包括子宫有否增大、宫腔线是否偏移、是否存在肌层弥漫性浸润、是否合并子宫肌瘤,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改变。结果53例中,以RI〉0.70,PI〉1.17为标准,51例成功监测到动脉血流信号,37例(占70%)RI〉0.70,41例(占77%)PI〉1.17。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扫查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具有很大程度的帮助,是一种直观、准确且操作简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月新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41-74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有子宫增大,病灶区无包膜,回声粗强不均,间以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无血流环绕,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动态超声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和疑似子宫腺肌病患者各49例,分别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经病理证实43例,2例被误诊为子宫腺肌病,1例被误诊为卵巢囊肿,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48%;对照组经病理证实42例,2例被误诊为正常子宫,1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33%。两组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期血流速度(PS)和舒张期血流速度(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搏动指数(P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声表现:子宫局部隆起,肿块形态较规则,切面可见圆形或团块等低回声,边界清晰,后部回声衰减,内部回声不均匀。团块内部可见较丰富的棒条状血流,周围可见环状或半环形的血流。对照组超声表现:子宫均匀增大,与肌壁界限不清晰,如有积血小囊,部分局灶性腺肌病的边界较清楚,而不均匀的质区中夹杂有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肿块供血源于子宫的正常血管,无特异性表现,且无半环状或环状的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分析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腺症和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检查,统计超声诊断子宫肌腺症和子宫肌瘤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其声像图及子宫动脉血流特征。结果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11例、子宫肌瘤24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3.3%和92.3%;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动脉血流参数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征存在差异,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准确性,值得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子宫腺肌病变以及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数量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对其开展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声像图以及血流特征。结果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临床表现相似,二维图像均呈现为特征性变化,CDFI证实病例组患者的RI数比对照组低,P<0.05。子宫肌瘤病灶周围有环绕性血流,黏膜下/浆膜下肌瘤蒂部血流丰富;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极少病灶内可见星点样/丰富血流信号。与子宫肌瘤组相比,子宫腺肌瘤者的周边和病灶内动脉RI高。P<0.05。结论对于疑似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者,开展经阴/经腹部联合彩超检查,可避免误诊/漏诊发生,这一点对于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来讲,极具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及50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声像图的表现。结果 子宫肌瘤与腺肌病的超声图像有不同特征性改变。结论 彩超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准确率较高,方法简单可靠,具有无创伤性,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对比超声诊断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子宫肌瘤50例和子宫腺肌病40例,采用Philips HD11XE超声检测仪对患者进行检查,然后使用彩色多普勒对子宫和病变区域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测量RI(阻力指数)。结果:子宫肌瘤组的阻力指数(0.5±0.2)明显小于子宫腺肌病组(0.8±0.1),t=8.6541,P=0.0000.05。两组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二者的超声声像图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根据二者的阻力指数、假包膜、血流信号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易凌云 《江西医药》2022,(8):989-991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共68例,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其中36例为子宫肌瘤,32例为子宫腺肌症。所有患者均进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价值,另外比较两组血流参数值。结果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4.44%、96.88%、95.59%、97.14%、93.94%;子宫腺肌症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子宫肌瘤组,血流搏动指数(PI)低于子宫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经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参数值存在一定差异,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两种疾病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子宫中隔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通过对子宫中隔的诊断及手术过程的描述,比较子宫中隔的传统手术方法与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结果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大大减低日后不良产史的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是子宫中隔畸形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董立芸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94-195,F0003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处妊娠早期诊治对孕妇妊娠结局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例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8例通过及时诊治,预后良好,无子宫切除术、膀胱损伤等重要脏器损伤,无死亡。结论各科医生包括妇产科、超声科、放射科等医生,应高度重视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并进行合理的治疗,患者的最终结局会有很大差别,并且可以把严重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凌艳  郭端英  罗华坚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52-1753
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2007年收治的50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子宫角妊娠中有停经史,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及子宫患侧宫角突起或宫旁包块。本组B超检查49例,其中发现宫角妊娠28例,术前误诊21例(约42.9%),10例行化疗,4例化疗失败,后改行手术,6例在B超监视下清宫,2例行子宫动脉栓术,25例行剖宫手术,其中18例术中见子宫角妊娠破裂,行宫角楔切术,另有2例子宫角妊娠破裂出血,难以控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5例未破裂行子宫角孕囊剔除术并局部注射MTX。手术病例术中顺利。结论:子宫角妊娠症状复杂,早期较易误诊,容易发生子宫角部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故宜早期诊治,B超有助于早期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李蕊  张玉  刘静华  赵亚宁  张薇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14-115,11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声像图特点,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对87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超声图像,总结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点。结果87例经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中,经病理检查,85例为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为97.7%;2例误诊,其中1例为子宫腺肌病,1例为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误诊率为2.3%。结论超声检查方便、无痛,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了解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78-80
目的分析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71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雌孕激素组患者予以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患者予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副作用、出血初步控制时间和出血完全控制时间。结果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患者的临床总治疗效率明显高于雌孕激素组,其中雌孕激素组总有效率为96.67%,雌孕激素组总有效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治疗过程用药副作用发生率跟雌孕激素组相似,雌孕激素组发生率为9.68%,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发生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患者出血初步控制时间和出血完全控制时间明显短于雌孕激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英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72+174
目的 评价分析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42例,分别展开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宫腔镜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取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0例临床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原因及其病理特点,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总结。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4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根据发病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青春期功血,另一组为更年期功血,对两组患者施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差别治疗,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中,显著8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育龄妇女和绝经前后的妇女中均占多数,青春期功血治疗以止血和恢复月经周期为主,更年期功血治疗以诊断性刮宫为主。诊断性刮宫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肖迎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084-208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判断造影声像图和相关量化指标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结果筛选三组病例,A组为子宫肌瘤,B组子宫腺肌瘤,C组为不确定,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每例的造影声像图表现,通过声像图筛选三个时间量化指标Tx,Td,Tp.结果: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造影声像图差异明显,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之间Tx,Td,Tp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超声造影大大提高了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是常规超声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刘兆董  林丹玫  衣欢 《安徽医药》2018,22(11):2188-2190
目的 探讨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治要点及其预后,期望能更好的了解其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4例(66.7%)以月经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下腹痛、下腹部包块。妇科检查均有子宫增大表现,≥3个月妊娠子宫10例(47.6%),出现贫血7例(33.3%)。超声提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18例(76.2%),2例不除外肌瘤恶性病变可能,1例提示性质不明的宫旁实性肿物,术前无一例诊断为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符合率58.8%(10/17),术后根据石蜡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确诊。手术治疗行子宫切除和(或)附件切除者共17例(81.0%),单纯肌瘤剔除者4例(19.0%),在随访的病例中只有1例单纯肌瘤剔除者复发,再行彻底的手术切除治疗。结论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术前误诊率高,具有侵袭、复发、转移等不良生物学行为,临床处理以彻底的手术切除病灶为主;及时正确诊断,规范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在宫角部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扫查,观察妊娠囊位于子宫的位置;判定妊娠囊与蜕膜化子宫内膜的关系及妊娠囊与外周肌层的关系;明确诊断后,在腹部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术或采用经阴道对宫角部妊娠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氨甲蝶呤。结果本组28例患者,27例超声明确诊断,19例在腹部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术,8例经阴道介入治疗,刮出物及阴道流出物病理证实。结论超声在宫角部妊娠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