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纯化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普通狨猴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将800EU/0.5ml和1600EU/ml两个剂量的纯化甲肝灭活疫苗(JS-4株)与进口疫苗(50U/ml)分别接种普通狨猴各2只,进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检测,并进行强毒(JS-12株)攻击保护试验及毒力试验。结果接种疫苗后72h,各组狨猴均未发生局部及全身反应;有特异性抗-HAV产生;肝脏血清酶活性均有一过性升高,未见肝脏病理改变;并均能抵抗甲肝病毒强毒株(JS-12)的攻击;JS-4毒株采用106.67CCID50/ml剂量接种狨猴后未见毒力反应,但产生了73000mIU/ml的高水平抗体;而JS-12毒株接种狨猴后,狨猴出现肝脏血清酶活性升高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纯化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生产场地变更后,原生产工艺制备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抗原特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在新场地制备的甲肝灭活疫苗病毒浓缩液和疫苗原液的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原含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二者的蛋白组分和特异性;疫苗成品(成人剂量)稀释为不同剂量(640、320、160、80和40 EU),免疫ICR小鼠(并设铝佐剂对照组),采用竞争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HAV抗体效价;同时称量免疫后不同时间小鼠体重。结果病毒浓缩液和疫苗原液的HAV抗原含量分别为12 800和3 200 EU/ml。疫苗原液中仅含HAV结构蛋白组分,且可与HAV抗体特异性结合。初免后28 d,640、320和160 EU剂量疫苗组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为100%,80和40 EU剂量疫苗组二免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达100%和90%,所有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二免后14 d较初免28 d上升约2倍;疫苗免疫组小鼠体重及体重增幅与佐剂对照组相比,均无药物作用引起的异常变化(P0.05)。结论在新场地采用原生产工艺制备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原液有单纯的抗原蛋白组分和免疫学特异性,且与前期研究结果相比,其免疫原性及安全性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防接种的易实施性。方法对保定市2014年应完成甲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出生日期在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儿童,统计疫苗全程接种率、报告一般反应发生率、接种成本,并采集接种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后满1个月及接种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第2剂后满1个月的儿童的血清样本,检测抗-HAV抗体水平。结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即为全程免疫,条件全程接种率为100%,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须接种完2剂才为全程免疫,条件全程接种率为65.53%;按接种剂次比较,两种疫苗一般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按接种人数比较,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一般反应发生率为107.97/10万,高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30.29/10万(P<0.05);两种疫苗的血清抗-HAV阳转率均约95%(P>0.05);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接种费用约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5倍。结论在保定市,两种疫苗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从接种经济负担、疫苗的安全性、接种的易实施性方面,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要优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SV40灭活疫苗免疫恒河猴后的抗体反应。方法用SV40灭活疫苗经肌肉注射免疫0.5~1周岁的恒河猴,分别于第1次和第2次免疫后2周,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免疫18个月后检测SV40基因组成分。结果免疫的12只恒河猴在第1次免疫后2周,血清抗体全部阳转,平均抗体滴度为1∶16,第2次免疫2周后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长,平均达到1∶64~1∶128。用PCR方法未检测到SV40基因组成分。结论SV40灭活疫苗可以有效诱导恒河猴产生特异性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L-A-1减毒株制备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用细胞工厂培养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株),感染L-A-1减毒株增殖病毒,收获含病毒的细胞,经裂解、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沉淀、三氯甲烷抽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甲醛灭活,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制备3批试验疫苗。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中甲肝灭活疫苗标准进行各项检定,并进行小鼠效力试验,计算半数有效稀释倍数;将疫苗于37℃存放5、10、15、20、25和30 d,考察疫苗的加速稳定性。结果甲型肝炎病毒经提取纯化后,抗原回收率达80%以上,杂蛋白去除率达95%以上;制备的3批试验疫苗各项检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小鼠效力试验结果显示,半数有效稀释倍数分别为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1.25~1.40和2.02~2.26倍;37℃保存30 d,疫苗的体外相对效力仍在合格范围内。结论制备了纯度较高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其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规模化生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国产恒河猴作为甲型肝炎病毒 (HAV)的动物模型做出全面评估。方法 用HAV野型株和H2株减毒HAV感染恒河猴 ,检测分析猴体的各种反应。结果  14只恒河猴经 4株野型病毒感染后 ,全部血清抗体阳转 ,效价为 1∶2~ 1∶12 80 ,13只猴 ( 92 .9% )的血清酶异常升高和粪便排毒 ,2只猴 ( 14 .3% )有肝脏组织病理学极轻度改变 ;35 2只恒河猴分组接种 6 8批H2株及其子代病毒后 ,血清抗体阳转率为 99.7% ,血清酶异常升高率为2 .8% ,粪便排毒率为 5 8.3% ( 14 / 2 4 ) ,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国产恒河猴是HAV的敏感动物 ,其ALT等血清酶指标能有效反映HAV的强毒或弱毒性质 ,可作为实验动物用于监测甲肝减毒活疫苗株的残余毒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式试验设计,选择出生后未接种过甲肝疫苗的18月龄以上的儿童和18~35周岁的成人,接种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1针。接种后30min观察即时反应,24、48和72h进行局部和全身反应观察,免后30d采血,分离血清,进行免疫原性检测。结果562名观察对象接种疫苗后均未发生局部反应,全身反应仅表现为轻度发热,有35人次(6.23%)发生发热反应。471名完成免疫原性检测的观察对象免后抗-HAV阳性率为99.8%,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96.4%,抗-HAVGMC水平为527.4mIU/ml,较免前增长30.3倍。儿童组和成人组免后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0%和95.9%,抗-HAVGMC水平分别为84.1和2119.1mIU/ml。2组免前免后抗体阳性率和GM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7名易感者免后抗体阳性率为99.6%,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93.9%,GMC水平为92.6mIU/ml,儿童组免后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免后抗-HAVGMC水平则明显低于成人组,2组之间免后抗体阳性率和GM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副反应轻微,免疫原性良好,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冻干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组分的相容性。方法将所制备的联合疫苗与同批单价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进行甲肝病毒滴度和乙肝疫苗效力检测,同时分别以联合疫苗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恒河猴,检测甲肝抗体和HBsAb阳转率。结果该联合疫苗与同批单价疫苗的甲肝病毒滴度和乙肝疫苗效力及诱导猴体的甲肝抗体和HBsAb阳转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冻干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组分间无拮抗作用,具有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免疫原性的猴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肝炎病毒TZ84毒株经 2BS二倍体细胞培养制备成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采用普通狨猴和恒河猴进行疫苗的保护性研究。结果均有较好的抗体反应 ,而且对甲型肝炎病毒鲁兴株 (强毒株 )的攻击亦均有保护作用。表明该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选择出生后未接种过甲型肝炎疫苗的18~24月龄儿童,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接种不同的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观察接种后30 d局部及全身反应;免疫后30 d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抗体滴度。结果 306名受试者共观察到109例不良反应,实验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 4%和36. 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及对照组免疫后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 3%和99. 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11. 3和224. 6 mI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两种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包含前S1、前S2和S抗原的新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简称SS1S2疫苗)在小鼠中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以及在无应答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以不同剂量(2.0、0.5、0.125、0.03μg)的SS1S2疫苗或商品化单S乙型肝炎疫苗(简称S疫苗)免疫BALB/c小鼠,于免后1、2、4周时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疫苗单只小鼠血清的S、前S1和前S2抗体。以SS1S2疫苗或单S疫苗于0和3周时免疫BALB/c小鼠,每只5μg,于每次免疫后1周处死一半小鼠,制备脾脏淋巴细胞,采用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频数。以单S疫苗于0、2、4周时免疫NIH小鼠,于末次免疫后4周采血,测定S抗体,筛选无应答小鼠。将无应答小鼠分为两组,分别用SS1S2疫苗或单S疫苗加强免疫1次,于免后1个月采血,测定S抗体。结果免后1、2周,2.0、0.5、0.125μg的SS1S2疫苗组S抗体阳转率均高于同剂量的单S疫苗组,且能诱导前S1、前S2抗体产生,而单S疫苗组无前S1、前S2抗体产生;免后4周,两组疫苗的抗体阳转率在总体上继续增加,2.0、0.5、0.125μg的SS1S2疫苗组S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均高于同剂量的单S疫苗组,且有一定滴度的前S1、前S2抗体,而单S疫苗组无前S1、前S2抗体产生。初免后1、4周,SS1S2疫苗组小鼠IFNγ分泌细胞频数均明显高于单S疫苗组(P0.05或0.01)。以0.5μg SS1S2疫苗或单S疫苗对经3剂单S疫苗免疫无应答NIH小鼠进行1次加强免疫后,SS1S2疫苗组小鼠抗体阳转率和GMT均明显高于单S疫苗组(P均0.01)。结论与商品化单S乙肝疫苗相比,SS1S2疫苗在小鼠中诱导的抗体产生时间较早,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较高,还能诱导前S1、前S2抗体产生;SS1S2疫苗比单S疫苗诱导了更高水平的特异性CTL应答;在无应答小鼠中能诱导更大比例和更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产生,表现出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13.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避孕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中分离β亚单位(βhCG),用异质双功能交联剂SPDP将βhCG与破伤风类毒素偶联,形成生物大分子抗原,脂质体包被后制成hCG避孕疫苗。按生物制品规程要求检定,安全试验合格。用此疫苗免疫小白鼠和恒河猴,小白鼠免后21天的血清抗体可中和22ng/mlβhCG,其抗体峰在免后35天。猴的抗体峰在免后60天(112.3ng/ml)。恒河猴在10个月之后接种第2针,其抗体峰值为90ng/ml。  相似文献   

14.
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YN5株)狨猴试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甲型肝炎病毒YN 5株经Vero细胞培养制成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采用普通狨猴 (commonmarmoset)进行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力试验。结果 实验疫苗组和对照疫苗组狨猴均有特异抗体产生 ,对甲型肝炎病毒强毒株的攻击亦有保护作用。结论 该疫苗 (YN 5株 )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和灭活疫苗(L8株)分别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后,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AVIgG、TNFα、IFNγ和IL2;用流式细胞仪对全血中T细胞亚群分类;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减毒活疫苗组在初免后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均低于灭活疫苗组,加强免疫后,与灭活疫苗相当。灭活疫苗组IFNγ的峰值出现时间较减毒活疫苗组晚,但水平较高。结论两种疫苗均可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后可诱导更好的系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Oka株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用病毒滴度为5.46和4.9 lg PFU/ml的Oka株HZ减毒活疫苗,于恒河猴右侧上臂三角肌皮下进行免疫,观察免疫后恒河猴的一般状态,并于免疫后2、4、8、12周及6、9、12月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荧光抗体膜抗原(fluorescent antibody to membrane antigen,FAMA)法检测血清中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抗体水平。结果疫苗接种后无不良反应发生。免疫后2周,5.46和4.9 lg PFU/ml疫苗组抗体阳转率均为10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7和27.9;免疫后4周,GMT达到峰值,分别为168.8和84.4;免疫后12个月,抗VZV抗体滴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Oka株HZ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猴体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2014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适龄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率及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云岩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接种疫苗的2~6岁儿童995名,采集手指或耳垂血,ELISA法检测脊髓灰质炎、麻疹、腮腺炎、风疹、甲型肝炎、乙型脑炎抗体,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995名调查对象中,除2人未接种腮腺炎疫苗,1人未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外,6种疫苗合格接种率均高于95%,抗体总体阳性率均高于98%;不同性别人群6种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疫苗高接种率及高免疫成功率,是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正>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患者以低龄儿童为主。HAV在人群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罹患甲肝~([1])。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肝流行的最有效措施。首支甲肝灭活疫苗于1992年上市,已在多个国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明显地降低了甲肝的暴发和流行~([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国产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动力学模型 ,并对其免疫持久性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国产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者的血凝抑制抗体 (HI)滴度进行 5年的追踪观察 ,利用观察数据建立免疫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其免疫持久性进行预测。结果 接种国产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 5年后 ,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 (GMT)由接种后第 1月的 15 7 6下降到 31 2。按照模型预测 ,到初免后第 6年时 ,其GMT为 12 3,已接近 1∶8临界水平。结论 国产冻干风疹疫苗抗体的保护性水平理论上可维持 6年 ,加强免疫应在初免后第 6年进行。这个预测结果与国家所建议的 6~ 8月龄时初免 ,到学龄前进行加强的免疫程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加强免疫效果 ,以探求适宜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程序。方法 在河北省正定县对 1~ 7岁的儿童采血检测抗 -HAV ,筛选甲肝易感者 ,按出生月份的单双数随机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 ,疫苗组接种 1针 ,观察免疫效果。在 1针法的基础上 ,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对象 ,分别按0、12月和 0、2、6月程序进行加强免疫 ,并于免疫后 1、2、3、6、7、12、13和 2 4个月采血清 ,观察免疫后的抗体动态。结果 接种 1针疫苗后 2~ 3个月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效价均达高峰 ,分别为 92 .2 %~ 94 .9%和 12 6 .2~ 131.3mIU/ml,以后开始下降 ,12个月时降至 79.8%和 79.6mIU/ml。加强免疫后 ,抗体阳转率均达 10 0 % ,抗体水平成倍上升 ,其中以 0、12月程序免疫后抗体几何均值最高 ,为 32 94 .5mIU/ml。结论 甲型肝炎减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记忆反应 ,采用 0、12月程序免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