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左归复方治疗MKR小鼠后糖代谢及骨骼肌PPAγ和GLUT-4表达的变化.方法 40只MKR小鼠经鉴定后,随机分为MKR模型组、左归复方高、低剂量组、文迪雅组,每组10只.C57野生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各药物组分别以相应剂量连续给药30 d.于给药前、第15天及第30天,分别作空腹血糖测定.末次给药后0.5 h,心脏取血,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PPARγ和GLUT-4在骨骼肌中的表达.结果 (1)左归复方干预治疗后,其高剂量具有显著的降低MKR小鼠空腹血糖、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MKR小鼠骨骼肌中PPARγ和GLUT-4 mRNA表达下调,与C57野生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归复方干预治疗后,MKR小鼠骨骼肌中PPARγ和GLUT-4 mRNA表达均上调,左归复方上调PPARγ和GLUT-4 mRNA表达与阳性对照药文迪雅作用相当;(3)MKR小鼠骨骼肌中PPARγ蛋白表达下调,与C57野生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归复方干预治疗后,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对照药文迪雅作用相当.结论 左归复方具有显著的改善MKR小鼠糖代谢作用,其机制与上调骨骼肌中PPARγ和GLUT-4表达,增强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骨骼肌摄取血液中葡萄糖有关.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光余  黄晓辉  吴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012-1013,10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或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2型DM组也有升高(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CRP、IL-6、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浓度变化度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②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住院CHF患者和同期心功能正常对熙组血清CRP、TNF-α与IL-6的浓度。③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RP、个NF-α、IL-6政度较正常对熙蛆显著升高(P〈0.001);CHF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浓度与年龄、性别无关;血清CRP浓度在心功能Ⅱ、Ⅲ、Ⅳ级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血清TNF-α、TL-6浓度随着心功能加重而升高,Ⅱ、Ⅳ度Ⅲ、Ⅳ级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Ⅱ、Ⅲ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TNF-α、TL-6三者增高的程度在CHF患者中呈明显的正相关性。④结论CRP、TNF-α、TL-6在CHF的发展过程中起协调作用,相互诱生.加重心肌细胞的损害.促进CHF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患者血清颈动脉硬化与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缓解期类风湿患者的92例,分为无颈动脉硬化组(A组)45例,合并颈动脉组(B组)47例,同时选择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TNF-α、IL-17、CRP、IMT及ICAM-1、VCAM-1.结果A组TNF-α、IL-17较C组均存在显著性升高(P〈0.05),B组TNF-α、IL-17、CRP较A组、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T、ICAM-1、VCAM-1较C组均存在显著性升高(P〈0.05),B组IMT、ICAM-1、VCAM-1较A组、C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NF-α与IMT、ICAM-1、VCAM-1呈显著正相关(P〈0.05),IL-17与ICAM-1、VCAM-1显著正相关(P〈0.05),CRP与IMT、ICAM-1、VCAM-1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类风湿患者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共同促进颈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TNF—α、IL-1β、IL-6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TNF—α、IL-1β、IL-6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A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对照组40例及轻症胰腺炎(MAP)组39例、重症胰腺炎(SAP)组23例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sAP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在人院第1、3、7天均高于MAP组及对照组(P〈0.01),MAP组在治疗后TNF-α、IL-1β、IL-6即下降,第7天下降至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在治疗后第3天TNF-α、IL-1β、IL-6仍高于人院第1天(P〈0.01),第7天TNF-α、IL-1β、IL-6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至入院后第14天,血清中TNF—a、IL一1p、IL一6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AP、判断AP发展趋势及防止多器官衰竭的指标,控制炎性介质对降低SAP的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白介素-IO(IL-10)、肿瘤坏死因子-ot(TNF—d)在寻常型天疱疮(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例PV患者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IL-1、IL-10、TNF-α水平。结果:PV患者活动期血清IL-1、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血清IL-10较对照组降低(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IL-10及TNF-α在PV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引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病原体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对112例CAP患者(其中CAPⅠ组80例,CAPⅡ组32例)血清进行IL-2、IL-4、IL-8、TNF-α检测,PCR法检查衣原体、支原体、病毒(HPV、HSV),同时,以20例健康男性作正常对照,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CAPⅠ组血清中的IL-2、IL-4、IL-8、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CAPⅡ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CAPⅡ组血清中IL-2、IL-4、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中的IL-2、IL-4、TNF-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的IL-2、TNF-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未检出病原体患者血清中的IL-2、IL-4、IL-8、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IL-2、IL-4、IL-8、TNF-α水平与CAP病原体间有-定的相关性,它们在CAP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对CAP辅助性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46例正常血压人群和43例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血压,检测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TNF-α、IL-6和CRP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TNF—α[(34.48±14.54)vs(57.62±32.14)ng/mL,P〈0.05]、IL-6[(13.58±5.46)V.5(24.46±2.48)μg/mL,P〈0.05]和CRP[(1.56±1.14)V3(2.25±1.42)mg/mL,P〈0.05p]K平均高于正常血压人群。高血压患者的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均与体重指数、收缩压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均增高并与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中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集158例入住我院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辛伐他汀治疗作为观察组,一组仅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应用前后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ien)、IL-6(白介素-6,interleukin-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ct)水平的变化。结果MHD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前CRP水平(11.23±6.95)mg/L,治疗3个月后为(3.41±2.24)mg/L,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HD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前后血清IL-6水平、TNF-α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微炎症状态水平,可能机制在于其抑制了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早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CHD患者分为黄芪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m1,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含量,并对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另选正常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黄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黄芪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老年CHD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而且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DH)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脏、大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衰老组、Vit E组、丹红注射液大剂量组和丹红注射液小剂量组,每组10只。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处理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大脑组织中TNF-α、IL-6的水平。结果与衰老组相比,Vit E组、DH大剂量组和DH小剂量组大鼠心脏、大脑组织TNF-α、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小剂量组比较,DH大剂量组、Vit E组TNF-α、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可下调大鼠心脏、大脑组织中TNF-α、IL-6水平,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其可能参与了抗大鼠自然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解德琼  杜一平  朱磊  刘牧  曾立  甘华  陈利群 《四川医学》2010,31(8):1080-1082
目的观察慢性肾哀竭(CRF)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血液灌流对其的清除效果,探讨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保守治疗组,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保守治疗组、HP+HD组和HD组治疗前三组患者血CRP、IL-1、IL-2、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3组之间各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HD组和HD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HP+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RP与IL-6、TNF-α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庞军  韦长为  姚剑波 《广西医学》2011,33(10):1267-1269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急性加重期的系统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 选择73例男性COPD患者(稳定期51例,急性加重期22例)和3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6和TNF-α,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比较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NC组)、高脂饮食组(HF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HR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采用标准饲料饮食,另两组予高脂饮食,白藜芦醇组从第8周开始给予白藜芦醇灌胃。16周后行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结束后将大鼠处死,观察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NC组和HF组大鼠饲养16周后,HF组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较Nc组大鼠明显升高,而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降低(P〈0.05);3组大鼠血糖、胰岛素含量以及IL-6和TNF—α的免疫组化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水平表现出HF组〉HR组〉NC组的特点。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其IL-6和TNF—α水平所致。  相似文献   

15.
袁彬  冯凯 《吉林医学》2011,(32):6794-6796
目的:观察泰脂安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36例)和泰脂安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氟伐他汀组口服氟伐他汀40 mg/d,泰脂安组口服泰脂安9粒/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RP、TNF-α和IL-6浓度显著下降(P<0.05),氟伐他汀组CRP浓度下降较泰脂安组显著(P<0.05),两组TNF-α和IL-6浓度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脂安胶囊具有抗炎和稳定斑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LFHD组、HFHD组和HDF组各18例,检测治疗前后AGEs、Hcy、CRP、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MHD患者透析前AGEs、Hcy、CRP、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LFHD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均不能降低AGEs、Hcy、CRP、IL-6、TNF-α(P>0.05);HFHD组单次透析后AGEs、Hcy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Hcy、CRP、IL-6及TNF-α下降(P<0.05);HDF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AGEs、Hcy、CRP、IL-6、TNF-o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与LFHD组比较,HFHD组及HDF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HDF组低于HFHD组(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性状态,HDF和HFHD可以降低AGEs及Hcy水平,改善微炎性状态,HDF可能优于HFH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胖大鼠不同病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肥胖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第14及20周末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第14和20周末,肥胖组大鼠血清IL-18、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同周数对照组大鼠(P〈0.01)。但不同周数肥胖组大鼠血清IL-18、IL-6、TNF-α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第14和20周末,肥胖组大鼠血清IL-18均分别与体重、内脏脂肪重量和CRP呈正相关性,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结论不同病程中,肥胖大鼠血清中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IL-18与肥胖及其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6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VATS组30例和传统开胸手术组(TH组)30例,对两组患者予以VATS和TH治疗胸部肿瘤,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人对手术满意度.结果 VATS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和住院时间均小于T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患者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T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高于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治疗胸部肿瘤手术创伤较小,机体急性炎症反应较轻,免疫功能得到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简称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和常规治疗组+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简称常规治疗+高剂量组),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多点皮下注射制作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灌胃45d。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TNF-α及IL-6。结果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LVEF和FS均显著提高(P﹤0.05),加用当归补血汤2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6均下降(P﹤0.05),其中,加用低剂量当归补血汤组TNF-α及IL-6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能够进一步改善模型大鼠的心功能,降低血浆TNF-α、IL-6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对照组不加用盐酸纳洛酮。观察组加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两组患者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明显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IL-6、TNF-α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IL-6、TNF-α与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