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韶明  张静  贾云杰  李雪 《光明中医》2013,(12):2560-2561
目的 观察气滞胃痛颗粒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时予以心理治疗、调节饮食习惯,治疗组40例予以气滞胃痛颗粒5g,每日3次,3餐前开水冲服;对照组40例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每次10mg,三餐前15min口服.两组予以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治疗2周后病情明显好转,但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气滞胃痛颗粒组病情改善明显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组.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中药气滞胃痛颗粒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PDS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试验组推拿夹脊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积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069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刘辉  肖跃红 《国医论坛》2011,26(6):16-18
目的:观察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排空、胃肠神经递质(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吗丁啉片口服,治疗组30例给予健胃消胀颗粒口服,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4.
刘方旭  许乐 《世界中医药》2012,7(6):484-485
目的:观察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和抑郁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北京5家医院2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给予枳术宽中胶囊3粒Tidpo;对照组(105例),给予多潘立酮10mgTidpo。分别观察2周、4周疗程后消化不良症状和抑郁症状积分变化,同时观察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及抑郁积分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抑郁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有效、安全,并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65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单纯口服莫沙必利,治疗组33例在口服莫沙必利的基础上加服小剂量阿米替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和91%,对照组为25%和66%,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莫沙必利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温脾健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脾健胃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温脾健胃颗粒。对照组30例用多潘立酮治疗。服药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脾健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调胃汤治疗,对照组38例予以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评分和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2组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上腹烧灼感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项目均正常.结论:调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肝胃不和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健胃消胀颗粒(厚朴、枳壳、青皮、姜半夏、陈皮、砂仁等),对照组服用吗叮啉片,两组均设28d为1疗程。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测定空腹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TL水平均升高,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效果显著,促进胃动素的分泌是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应用健胃消胀颗粒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排空的变化。方法:将60例F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健胃消胀颗粒,对照组采用吗丁啉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钡条排空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排空率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胃消胀颗粒能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优于西药吗叮淋治疗。健胃消胀颗粒能明显提高FD患者的钡条排空率,促进胃动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给予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改善的总体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李芳  鱼涛  郭亚男  牟敬康 《陕西中医》2022,(9):1222-1225
目的:评价柴枳和胃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纳入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安慰剂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给予柴枳和胃胶囊和安慰剂柴枳和胃模拟胶囊,两组均饭后口服,5粒/次,3次/d,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单项症状VAS评分、疾病总体评价有效率(7点Likert)、尼平消化不良生存指数(NDI)、焦虑抑郁量表(HAD)、血清胃动素。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应答率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胃胀、打嗝、腹胀3项症状的消失率均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7点Likert总体评价应答率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NDI评分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柴枳和胃胶囊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总体疗效较好,这可能与胃动素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敏杰  刘艳芹  许艳花 《河北中医》2010,32(7):1081-1082
目的观察健胃合剂择时服药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均予健胃合剂4mL/(kg.d),分2次口服。护理组服药时间为9:00~9:30(巳时)、21:00~21:30(亥时);对照组服药时间为7:00~7:30(辰时)、18:00~18:30(酉时)。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胃合剂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巳时、亥时服药临床疗效优于卯时、酉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健胃散"穴位敷贴联合间接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方法:将58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患者在原有内服中药和西药的基础上加上穴位敷贴和间接灸,对照组患者仅内服中药和西药,比较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中医症候学积分减少,症状改善。结论:通过临床疗效评价,为外治技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规范运用提供依据。使中医院的护理人员掌握更多中医护理技术技术,使祖国传统医学技术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胃肠动力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力强颗粒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气滞胃痛冲剂。治疗组每日胃力强颗粒剂口服。14天为1个疗程,其间停用其他药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两组均未见影响治疗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结论]胃力强颗粒剂治疗FD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FD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应贤豪 《新中医》2020,52(3):41-43
目的:探讨胃舒颗粒剂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食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食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舒颗粒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胃肠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治疗后,2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上腹不适、嗳气、烧心、反酸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单个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底气体评分和胃半排空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胃底气体评分和胃半排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舒颗粒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滞证的中医疗效确切,未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夏度衡经验方之肝胃百合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对CCK的影响。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依托必利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3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中CCK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侯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皆能降低血液中CCK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肝胃百合汤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有效方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中CCK(Cholecystokinin,胆囊收缩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1.8%,治疗组在总疗效及症状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FD肝气郁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气虚证大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仁术健胃颗粒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以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训练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将CAG脾气虚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仁术健胃颗粒3个剂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5周,正常组给予等量NS。实验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GAS、SS和MTL水平。结果:CAG脾气虚证模型组大鼠GAS和SS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MTL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经仁术健胃颗粒治疗后,6g/kg和12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MTL水平;升高GAS和SS水平。结论:仁术健胃颗粒治疗CAG脾气虚证与调节GAS、MTL、SS等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胃黏膜的修复和腺体的再生有关。这可能是其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