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多年来,外科手术已常用以治疗肝脓疡。但近来有人提出穿刺抽脓加用抗生素对大多数肝脓疡是正确的措施,甚至认为如果从血液中培养出病原菌也可以不做穿刺抽吸。作者对本医院肝脓疡的非手术疗法的结果作了复查。病例与方法 28例共有31个肝脓疡,除阿米巴肝脓疡12例,和用手术治疗的2例未计入外,其余14例都用内科疗法。所有病例的致病菌都经穿刺抽吸、引流或手术取出脓腔内容物后作细菌培养确定。肝脓疡的诊断除用肝脾扫描和超声波外还借助 CT。治疗有效的标准为:临床体征和症状消失,增多的白细胞降至正常,X 线照片病灶消退。结果男、女各7例,共有17个肝脓疡。病人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后24 h内休克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61例)和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52例)。选取同期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治疗后28 d转归情况,将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分为存活组(27例)和死亡组(34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以及MMP-9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MP-9对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RDS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的MMP-9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RDS非脓毒性休克组的MMP-9表达水平高于ARDS并脓毒性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P-9可有效预测ARDS并脓毒性休克的发生[AUC(95%CI)=0.666(0.565~0.767)...  相似文献   

3.
孔秋菊  刘广德  胡耀  范萍 《山东医药》2009,49(16):28-28
1995—2005年,我们应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对肺脓肿、肺结核空洞和肺大泡感染积脓等39例肺脓腔病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74~1979年我科应用套管针(膀胱穿刺针)肝插管引流抽脓术配合抗感染和支持疗法共治疗肝脓肿31例,现报道如下。本组病例均有肝脓肿症状且经肝穿刺抽出脓液证实。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在一般抗感染及支持疗法基础上,用套管针行肝插管引流及反复抽脓加冲洗疗法。一、肝插管引流抽脓术1.适应证:较大型的肝脓肿需反复行肝穿刺抽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3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生命体征及实验室结果,计算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期间最高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计算脓毒性休克第1个48 h最高VIS。根据脓毒性休克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生化指标、APACHEⅡ、SOFA、VIS、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及器官受累情况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ACHEⅡ、SOFA、VIS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和χ2检验。结果 随访28 d后,55例(59.14%)患者死亡(死亡组),38例(40.86%)患者存活(存活组)。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老年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脓尿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泌尿外科的198例老年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脓尿分为脓尿组(n=84)和无脓尿组(n=114)。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脓尿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无脓尿组比较,脓尿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构成比较多,身高较矮,多发性结石患者较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血红蛋白(Hb)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多发和NLR升高是老年患者尿路结石发生脓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Hb升高是老年患者尿路结石发生脓尿的保护因素(P<0.05)。以NLR为3.54作为预测脓尿的临界值,结果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39,特异度为86.90%,敏感度为41.20%,正确诊断指数为28.10%;以Hb为139.50 g/L作为预测脓尿的临界值,结果AUC为0.703,特异度为70.20%,敏感度为64.00%,正确诊断指数为34.20%; NLR与Hb联合预测的A...  相似文献   

7.
脑脓肿     
552910 十年来脑脓肿诊治概况/杨树源等//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1(4)。-244~7 552911 硬脑膜下积脓/傅震等//南京医学院学报。-1985,5(4)。-301~2 报道硬脑膜下积脓17例,其中幕上单例15例,双侧1例,幕下1例。经前囟穿刺排脓者2例,颅骨钻孔抽脓冲洗者7例,直接行成骨瓣开颅者8例。术后死亡5例(术前已有昏迷的3例术后均死亡)。讨论指出硬脑膜下积脓最常见的病因是耳、鼻、咽  相似文献   

8.
在近来报道的脓毒性关节炎患者中,60岁以上者占25~32%,而且70年代比50年代高一倍。老年人脓毒性关节炎的结局比年青人更差,关节功能更难恢复,死亡率亦更高。收集1973~1983年住院的60~87岁的脓毒性关节炎患者23例,诊断标准为关节腔穿刺有脓性液体并培养出化脓菌。分枝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者均予剔除。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病理、生理、生化异常的综合征,是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症是非冠状动脉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死亡原因,所有医院死亡率可达30%[2]。目前脓毒症的发病率正在增加,但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1]。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障碍被称为严重脓毒症,可进展为脓毒性休克,使死亡率进一步升高,伴有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甚至超过50%[3-4]。对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和包括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维持内环境稳定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治疗,是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治疗基础[5],但这些治疗并不能消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特有的炎症失衡和免疫调节以及之后长时间免疫抑制[6]。数十年来,严重感染患者是否可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IVIg)作为辅助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4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脓毒性休克组)和16例心源性休克患儿(心源性休克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记录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4h后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记录两组患儿28d存活情况。根据两组患儿28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和28d病死率,并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性休克组28d病死率为59.09%,心源性休克组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脓毒性休克组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参数[心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心功能指数(CFI)]均明显高于心源性休克组,容量负荷指标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均明显低于心源性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性休克组死亡亚组患儿治疗24h后SVRI明显低于存活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源性休克组死亡亚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24h后CO、CI均明显低于存活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24h后SVRI、CI分别是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患儿28d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5)。结论治疗24h后CI、SVRI分别对心源性休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对脓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患儿的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介入性超声得到长足发展。在肝脓疡的治疗中,B超引导下对脓腔行冲洗穿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现将我科近3年来66例肝脓疡B超引导下穿刺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肝脓疡引流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腔镜肝脓疡引流六例报告马祖秦腹腔镜下肝脓疡引流术国内报道不多。我院从1993年4月~1995年11月共做6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7~56岁。症状有典型的高热、上腹部隐痛。6例均为细菌性肝脓疡,其中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核重症监护室结核病相关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该类患者死亡相关的早期危险预警因素,以提高结核重症监护室对结核病相关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151例结核病相关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0天预后情况,进一步分为存活组(49例)和死亡组(102例),筛选结核病相关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151例结核病相关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有102人死亡,占67.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前未启动抗结核(OR=3.867,95%CI:1.727~8.655,P=0.001)、白蛋白≤30g/L(OR=3.184,95%CI:1.317~7.699,P=0.010)、尿素氮>6.9mmol/L(OR=3.275,95%CI:1.423~7.536,P=0.005)、氧合指数≤150mmHg(OR=4.594,95%CI:2.009~10.505,P<0.001)是结核重症监护室结核病相关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  相似文献   

14.
1986~1988年我院采用灌洗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脓胸67例,全部治愈。1.一般资料:67例均继发于肺炎,病程5~19天,平均7.8天。脓培养阳性54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6例,肺炎双球菌3例,溶血性链球菌2例,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各1例(本院未做厌氧菌培养)。胸部X线示少量积脓5例、中量19例、大量43例,脓气胸2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比值(PtcO2/PtcCO2)、乳酸(Lac)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 ~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3例,根据28 d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80例)和死亡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接受治疗的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肺脓疡的治疗方法以及救治效果。方法通过47例重症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肺脓疡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冲洗、抽脓,注入抗结核药物配合全身治疗的疗效观察,与31例单纯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纤支镜冲洗抽脓、注药,治疗重症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肺脓疡,可加快空洞愈合及痰菌转阴,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结论疗效肯定,方法简单,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和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7例,根据入院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41例和死亡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第1、2、3天EVLWI和PVPI,分析EVLWI和PVPI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VLWI和PVPI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入住ICU第1天两组患者EVL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第2、3天死亡组患者EVLWI均高于生存组,入住ICU第1、2、3天死亡组患者PVPI均高于生存组(P0.05)。生存组患者入住ICU第2、3天EVLWI和PVPI低于第1天,入住ICU第3天EVLWI和PVPI低于第2天(P0.05);死亡组患者入住ICU第1、2、3天EVLWI和PV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VLWI与脓毒性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531、0.625,P0.05);PVPI与脓毒性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658、0.610,P0.05)。绘制入住ICU第1、2、3天EVLWI和PVPI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以入住ICU第3天EVLWI11.65作为判断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其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71.6%;以入住ICU第2天PVPI4.95作为判断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其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84.7%。结论 EVLWI和PVPI能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且入住ICU第2天PVPI、入住ICU第3天EVLWI可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动脉血乳酸和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就诊84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给予动脉血乳酸、NT-proBNP和心脏超声等检查,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乳酸、NT-proBNP、LVEF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结果死亡组乳酸、NT-proBNP和A-PACHEⅡ评分均大于存活组,LVEF小于存活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患者乳酸、NT-proBNP和APACHEⅡ评分小于脓毒性休克组,LVEF大于脓毒性休克组(P〈0.05)。结论乳酸和NT-proBNP水平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乳酸和NT-proBNP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治疗化脓性肝脓肿(PLA)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PLA患者60例,30例接受穿刺抽脓,另30例接受置管排脓。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60例PLA患者脓液中,培养发现细菌阳性34例(56.7%),获得致病菌43株,其中变形杆菌1株(2.3%),肺炎克雷伯杆菌29株(67.4%),表皮葡萄球菌1株(2.3%),大肠埃希菌5株(11.6%),粪肠球菌2株(4.7%),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11.6%);在23例血培养患者,发现与脓液相同细菌阳性6例(26.1%);穿刺抽脓和置管排脓患者脓腔消失时间分别为[(9.18±1.84)d和(12.57±1.67)d,P<0.05],体温恢复正常分别为[(2.18±0.52)d和(2.24±0.59)d,P>0.05],住院日分别为[(12.84±1.97)d和(12.04±1.78)d,P>0.05],医疗费用分别为[(13982±1604)元和(16007±1657)元,P>0.05]。结论 两种抽脓方法治疗PLA患者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风险小,且术后基本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肝脓肿(PLA)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化脓性肝脓肿患者6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抽吸排脓组(29例,行超声定位穿刺抽吸治疗)、置管排脓组(32例,行超声定位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致病菌培养结果、疗效结果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置管排脓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ALP、CRP、WBC、NEUT%、TNF-α、IL-6、IL-8水平以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脓腔消失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抽吸排脓组(均P<0.05),而致病菌培养结果与抽吸排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感染较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以及脓腔直径为3~8 cm的PLA患者应用超声定位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进行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