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改革的成果农民最先得益,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就是其中之一.从1986年兴起,到2007年小麦收割期间,全国共投入联合收割机40万台,机械收割小麦0.173亿hm2,机械化水平超过81%,为农民节本增收约95亿元.又据测算,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为农机手带来纯收入22亿元,还带动了农业生产多个领域的机械化.  相似文献   

2.
管理、引导相结合 规范跨区作业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依靠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农机资源,打破了地域、行业、部门和身份界线,促进农机作业走向市场,服务好农业生产,提高农机经营效益,是我国农机化事业的一大创举。河南省安阳市于1993年始开展跨区作业,经历了大力引进、尝试组织外出与引进、组织外出并重三大阶段,大大推进了全市的农机作业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有力地服务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基本上实现了小麦收获机械化。一、取得成效几年来,跨区作业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安阳市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178台,作业市场已扩大、延伸到河南…  相似文献   

3.
农机跨区作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农机跨区作业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机械化水平,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无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提高了农机手的效益,满足了农民对小麦及时收割的需求.在生产方式上,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实践证明,农机跨区作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举措,是深受领导重视、农民欢迎、机手称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一项工作,也是把农机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通过跨区作业,打破了地域界限,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增加了农业减灾保收能力,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代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方向,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开辟出了新途径,但从几年来跨区作业的实践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源潮要求农机部门组织起农机大军,象建筑大军一样,跨省区、跨地区进行农机作业。几年来,句容市水利农机局把农机跨区作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民办的一件大事,作为农机部门的形象工程、亮点工作来抓。今年共组织联合收割机210台,帮助机收水稻3100hm~2,机收小麦2100hm~2,形成农机跨区作业队20个(其中紧密型服务队5个、松散型服务队15个),共创收1460万元,为全市人均创收24元。通过跨区作业,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延伸了农机服务领域,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使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机》2001,(3):M002-M002
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收获作业的需求。我省大力推广水稻收割机,并且从1999年开始对农民购买收割机实施补贴,目前全省收割机拥有量有了较大增长,已达920台。其中联合收割机达577台。为了推动收割机械化的开展,提高经济效益。我省顺昌、邵武、建阳、莆田、厦门等地农机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开展跨区机收。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机跨区机收运行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2000年夏收季节,漳州市农机部门首次引进省外机收服务队到漳浦、诏安等地进行跨区作业。对实施“引机入闽”工程进行了很好的试验示范。为组织跨区机收作业积累了经验。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机手的欢迎,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机械化收割水平。机械收割面积1999年比1998年增长67.2%,2000年达到27.7万甫.又比1999年增长37%。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发展迅猛,收割规模逐年扩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农民购买收割机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增加了有机户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显著,跨区作业不仅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于,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而且做到了买不起,用得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从北方到南方,从小麦到水稻、玉米、大豆等其他作业项目,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静 《安徽农机》2005,(2):12-12
近几年,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发展迅猛,收割规模逐年扩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农民购买收割机的高潮空前高涨,在增加了有机户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显著,跨区作业不仅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而且做到了“买不起,用得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从北方到南方,从小麦到水稻、玉米、大豆等其他作业项目,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江苏省委提出了全省“九五”期末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201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机化发展必须找准3个结合点。1农机化发展要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近年来,我县农机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一方面积极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延长农机作业时间,提高农机效益,通过利益驱动,形成了新一轮农机投入热潮,把全县农业机械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1996年开始,全县大中拖和联合收割机每…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我省农机系统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 ,转变工作作风 ,依法治机 ,开拓农机作业市场 ,加快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推动了农机化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一、2 0 0 2年主要工作2 0 0 2年 ,全省在继续抓好种植业机械化的同时 ,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全省共组织9个市、80多个县、10 0支作业队、近万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山东等省作业。“三夏”期间 ,投入省内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 5 .2万台 ,全省小麦联合收获水平达到 82 % ,比上…  相似文献   

11.
从 1997年起 ,连续组织开展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农机季节性作业市场 ,2 0 0 2年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 31万台 ,参加小麦、水稻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达 18万台 ,完成小麦、水稻跨区机收面积达 12 0 0万hm2 ,小麦机收水平达到 74 % ,2 0 0 2年跨区机收为农民增收 4 5亿元 ,减少粮食损失约 4 8亿kg ,减少人工收获费用 34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联合收割机数量的增加和跨区作业规模的扩大 ,出现了作业价格走低、作业时间缩短、流动秩序混乱等现象 ,影响了小麦跨区作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一、跨区作业市场…  相似文献   

12.
农机作业服务由最初的小麦跨区收割作业发展到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以及青贮收获等,说明农机作业服务正逐步走向市场。农机作业的市场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使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在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农机作业市场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则,导致在农机作业服务中纠纷不断。随着农机作业向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一步要求,规范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显得尤为重要。一、进一步完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行业标准,并加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机跨区作业管理制度,规范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维护参与跨区作业各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农作物适时收获,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部常务会议2003年6月26日审议通过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跨区机收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跨区机收工作的健康发展。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组织联合收割机开展跨行政区域的流动收获作业,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之一,是中…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内蒙古农牧业厅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及早部署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现已发放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2 300张."三夏"期间预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近7 000台,其中引进区外小麦联合收割机2000多台,小麦机收自7月10日开始,持续到10月初结束,机收水平将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沅江市的联合收割机机手早在1997年就自发以松散型的组织在周边县市进行跨区作业。2001年7月,沅江市农机管理局根据本市联合收割机数量剧增及跨区作业地域扩展这一新形势、新特点,适时引导组建专业性的作业服务组织——联合收割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使农机作业从组织形式、管理协调、利益分配等都得到完善与提升,取得了较好效果。合作社是以水稻、小麦收割作业为主,兼营其它机械化作业服务业务;社员为拥有联合收割机的农户。1发展过程及成果沅江市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与发展较快,2000年七子浃乡就拥有35台。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和盲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起了大作用。2006年“三夏”期间,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就有35万台,小麦机收面积达2.3亿亩。据初步测算,农机手通过跨区机收获得收益25亿元,农民通过机械收割节本增效80多亿元。如今,农机跨区收获作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机作业委托组织形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 1 993年开始小麦跨区机械化收割 ,它利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大的特点 ,组织农机进行社会化服务 ,以解决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和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近几年的实践上看 ,它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是农业机械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组织形式混乱、市场不规范、作业协调机制不健全等原因 ,使得小麦跨区机械化收割的发展面临困境。同时小规模、区域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也面临着同一问题。作者认为应该以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农机跨区…  相似文献   

18.
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是近几年我省“双抢”中的一道风景线,今年这道风景线显得格外靓丽。在我省适合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地方,跨区机收已经成为农民群众普遍接受的农业作业方式,并发展成为农机服务市场。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和收获面积都将创历史新高。   4月下旬,省内外 400多台联合收割机适时开进凉山,打响了跨区机收小麦的前哨战, 4月底即顺利收割完西昌等市县的 13万亩小麦,旋即转移眉山,与来自省内外的 5000多台联合收割机汇集成我省历史上最大的联合收割机群,展开了由南向北渐次向成都、德阳推进的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  相似文献   

19.
期望与鼓舞     
8月1日,农业部长刘江同志与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处以上干部进行了座谈,就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今后重点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刘部长首先对农机部门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收割小麦的成绩给予充分肯  相似文献   

20.
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村市场需求、提高农业机械化利用率、增加机手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农机部门加强了宣传、机手培训和作业机械的组织管理,市场作业秩序趋于规范,小麦跨区作业呈现出发展快、范围广、效益好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