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炼油厂用卧式凝结水泵运行期间发生诱导轮汽蚀,经故障排查分析,汽蚀的根本原因是泵入口处凝结水的压力无法满足泵必需汽蚀余量NPSH,的要求。综合考虑后,通过改为立式结构凝泵、增加倒灌高度(即增加装置汽蚀余量NPSHa)的方法,彻底解决了泵的汽蚀问题。项目改造完成后,凝结水泵运行期间再未发生汽蚀问题。  相似文献   

2.
射流泵汽蚀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射流泵的汽蚀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射流泵汽蚀的机理、危害、性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汽蚀是一个复合过程,射流泵的汽蚀流量比是液气和液汽混合液的速度达到音速时对应的极限流量比。汽蚀产生频率不是很高的噪声。一般不对射流泵产生空蚀破坏。  相似文献   

3.
水泵汽蚀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孙寿 《水泵技术》1995,(3):39-48
概要综述水泵汽蚀研究的现状,内容涉及:汽蚀的基础研究、泵汽蚀性能的研究、诱导轮和超汽蚀泵、泵汽蚀的防治研究、泵汽蚀尺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汽蚀和泵中的汽蚀过程,泵产生汽蚀的条件和泵汽蚀对发动机台架试验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利用故障树分析发动机台架试验水泵汽蚀问题的潜在原因并逐一排查,针对要因提出改进措施,经过试验验证,降低了试验过程中发生水泵汽蚀的几率,使台架试验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发动机台架试验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NPSHr≤0.5m泵的汽蚀余量测试问题,简述了泵测试台的特点和设计思想,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及现有测试台中的实际问题,研究了进口阀位置管路结构压力测量装置及软管结构对NPSHa的影响,提出了高汽蚀性能低NPSH泵测试台的一些设计方法。最后,设计改建原试验台,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测试结果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可有效解决NPSHr≤0.5m泵的汽蚀余量测试问题,为今后的高汽蚀性能低NPSH泵的测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泵的汽蚀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阐述了泵汽蚀产生的机理,定义了泵的汽蚀余量,并进一步建立泵的模型,设置计算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泵的汽蚀特性,揭示汽蚀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为工程项目泵站系统设计应用及避免汽蚀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杂质泵汽蚀机理及现象,简述了汽蚀的研究进展,从流体介质、泵的设计参数、泵的材质以及安装高程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杂质泵汽蚀的主要因素。并就泥泵汽蚀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船用柴油机污水泵存在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根据标准台架污水泵试验得到泵汽蚀余量NPSHr,再根据仿真与计算得到污水泵在船上时的装置汽蚀余量NPSHa,将两者进行对比判断泵安装在船上时是否会发生汽蚀故障。  相似文献   

9.
泵汽蚀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泵汽蚀的发生机理、破坏机理及汽蚀诊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分析了泵汽蚀性能预测的主要方法:数值模拟法和神经网络法,比较了两者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泵汽蚀性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韩忠宝  杨丽华 《水泵技术》1999,(1):41-43,40
一台引进离心油泵在改变输送介质后,产生原装置所提供的装置汽蚀余量值NPSHA低于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值NPSHR这样的情况,致使泵发生汽蚀,不能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个问题,对提高泵汽蚀性能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给出改造后的诱导轮和首级叶轮的设计和计算结果,同时给出了泵改造后的试验结果和运行结果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业生产中常用设备——泵的汽蚀现象,简述了泵发生汽蚀的危害,用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从理诧上分析了泵汽蚀的产生原因,结合设计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得出了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的方法,从而使泵达到正常妄全运行,提高了泵的效率,也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管路结构及离心泵内部流场直接影响泵的汽蚀性能,为了进一步明确汽蚀现象和防治措施,以某电厂开式泵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求解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泵前管路对泵汽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泵前管路系统结构对泵汽蚀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且进行回流调节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汽蚀;离心泵在流量过大过小时均存在较大的低速区,后方高速流体撞击低速区带来较大的压损,易引起汽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冷凝泵的汽蚀性能,比较不同结构冷凝泵的抗汽蚀能力。并通过工作点的调节,使冷凝泵准确地处在非汽蚀工况下运转。  相似文献   

14.
离心泵汽蚀性能改善与基于CFD的汽蚀性能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石化装置中高温减压塔底泵工作环境苛刻、汽蚀性能要求高的问题,对泵进行提高汽蚀性能改进设计,设计出两种两组水力模型。用CFX对3种工况两种相位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第一组水力模型汽蚀性能较优,制作成实型泵,并对整机进行汽蚀试验。当Q=406m3/h时,临界汽蚀余量CFD预测值为3.74m,试验值为4.02m,误差相差不大,达到了设计要求。CFD技术能够较准确预测离心泵汽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海上油田离心泵发生汽蚀会降低其增压外输能力并出现振动等现象,分析离心泵产生汽蚀的条件,建立有效汽蚀余量的数学模型,并依据求解结果给出防止离心泵汽蚀的相关措施。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泵输油量的不断增大,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逐渐减小,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受甲板层高和管道沿程水力损失的影响较大,而油面高度和油液饱和蒸汽压的影响相对较小;由此需采取降低泵甲板高、减少管件、降低泵座和调整油温等措施,防止离心泵发生汽蚀;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的力学模型充分考虑了油气增压外输流程中的各水力损失,为分析海上油田其他增压泵的汽蚀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方家山核电厂SEC泵自调试以来,多次出现振动大的故障,通过频谱分析确定原因在于叶轮通过频率,经过多次设备解体,发现振动大的泵在口环部位发生严重磨损并有多处汽蚀坑,而振动较弱的泵口环处则磨损轻微且没有汽蚀坑,从而确定口环处发生严重磨损并有汽蚀是引起SEC泵振动大的主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增加了控制口环与泵壳轴向间隙尺寸要求,同时调整了泵运行工况,成功解决了SEC泵振动大的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离心泵内的汽蚀性能,以ZA150 -315石油化工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在离心叶轮基本外尺寸和设计转速相同的情况下,以3种不同厚度变化规律构造3种离心泵叶轮,运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汽蚀发生时泵内部气-液两相分布规律和压力分布规律.分析表明:叶片进口段的形状影响泵的汽蚀性能.叶片进口段形状越接近流线型泵的抗汽蚀性能越好,加大叶片进口段曲率半径可以降低泵的汽蚀余量,改善泵的汽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离心泵的汽蚀性能,根据经验,确定了两种叶片进口修缘形式。首先通过原型泵的外特性试验,确定了能量性能和汽蚀性能曲线。基于完整空化模型和混合流体两相流模型,对原型泵运行工况下叶轮内空化流动进行全流道数值计算。预测得到原型泵能量性能和汽蚀性能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同时得到汽蚀发生过程中叶轮流道内空化发展的静态特征,与理论相符。故采用相同的数值分析方法对两种叶片进口修缘后的叶轮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进口修缘后泵的汽蚀性能得到了提高,叶片进口工作面修缘形状越接近流线型,泵的汽蚀性能越好。对较好修缘形式的泵进行试验,得到其能量性能曲线和汽蚀性能曲线,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的曲线吻合,修缘后泵的临界汽蚀余量得到改善。研究结果对离心泵汽蚀改善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潘伟 《机械研究与应用》2012,(4):172-173,176
针对兰州石化公司动力厂供水部第一循环水场泵房一台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汽蚀的问题,从离心泵产生汽蚀的机理及流体力学方面的基本公式,分析超流量对泵汽蚀的影响并总结出引起离心泵汽蚀的常见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速泵必须具有高的汽蚀比转速,采用诱导轮-离心轮泵组是获得高抗汽蚀能力的最有效易行的途径。解决好诱导轮与离心轮的合理匹配,是获得高抗汽蚀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合理匹配的诱导轮-离心轮高速泵组,不但大幅提高了泵的抗汽蚀能力,也改善了泵的Q-H特性曲线在小流量区的斜率,泵的效率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