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非 《语文知识》2000,(9):70-71
高中语文第五册《〈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有句:“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教材将其中的“继述”释为“继承、讲述”,失之。其实,“继”“述”二字同义,都是继承之意。“述”,《说文》释为“循也”。《汉书·地理志下》:“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流放,作《离  相似文献   

2.
“继述”注释指正唐遇春“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继述”,课本注:继承、讲述。按,“述”是个形声字,从,术声。《说文》:“述,循也。”本义就是遵循、继承。如:①《书·五...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普遍进行教学改革的今天,语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是,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存在着两个误区,这已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影响到课堂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虹静 《成才之路》2014,(5):70-71
考试在世界范围广泛存在,并成为了各国教育领域青睐的工具,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欣喜它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也有人憎恶它拒自己于梦想之外。然而"考试"究竟是不是"应试、应试教育",基于对考试、应试、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重新定位,否定"考试等于应试教育"的说法,提出考试作为一种工具,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需要人们好好地把握它。  相似文献   

5.
“粜”与“卖”的意思是有区别的。“粜”有“卖”的意思,但粜专指卖出粮食(米),是和“籴”(买进粮食)相对而言的。“粜”在专指出售米的时侯有“卖”的意思,这是有条件限制的,不能讲“粜”就是卖。如果仅仅简单地而不是准确地理解“粜”的意思,把“粜”理解为  相似文献   

6.
一个上中学的女孩平时表现不错,学习成绩也处于中上游,可她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为了激发女儿的上进心,家长下了不少功夫,总是不失时机地给予她鼓励。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主题,许多公开出版的写作教材常常引用我国古代的“意”说为据。最近,《光明日报》又辩及这个问题。何满子同志在《“主题”问题献疑——古代小说研究肆言之三》一文中指出:‘主题’一词,英文、法文“原意都是‘题目’。延伸一点也只是题材,或题材的性质……把‘主题’的内涵膨胀为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亦即可以用简括的逻辑语言表述出来的,作家体现在所描绘的生活中的艺术认识,是三十年代苏联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终将无法享受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只讲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不尽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大有人在. 某校学生上课时"倒下一大片""昏睡百年",下课铃声一响即刻"睡狮猛醒"般吼着"老师,下课了".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终将无法享受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只讲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不尽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大有人在。某校学生上课时"倒下一大片""昏睡百年",下课铃声一响即刻"睡狮猛醒"般吼着"老师,下  相似文献   

10.
绘画是大多数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但也有部分幼儿对这种活动兴趣不大,或缺乏自信心,学绘画也许只是其父母的意愿.我认为,对这些幼儿,表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及时适度的表扬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他对画画的兴趣,尽管他画得不好,我也会找出一点点优点来表扬他,比如说他有进步,有想象力,很大胆等.正面的引导,会使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班上有个小朋友,每次上课都坐着,还不时地去干扰其他的小朋友,让他画画,他说不会画.班主任常批评他,我也拿他没办法.心里想,这样下去不行,总得想出一个好的法子来“征服”这个小家伙.有一天上课,我不小心把磁铁弄到地上,这小家伙居然迅速地跑去捡起来.当时我很高兴,在班上郑重地表扬了他,最后我还摸着他的头说:“如果你能认真画画,等一会老师还会表扬你的.”这一招果然有效,这节课他还真的不错,虽然画得不是很好,但下课时我还是表扬了他.至今,这孩子已经有很大进步,他受到的表扬不再是我刻意的,而是很自然的了.班主任老师说:“想不到一句表扬的话真管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学校、家长乃至学生都充分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现实状况的影响,人们一般都会将"职业教育"排除在"良好的教育"之外。于是,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对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简单明了教数学”,这应是指课堂教学简单而精彩、简单而扎实、简单而开放。在本次研讨会的课上,有不少设计巧妙的亮点。如“数学广角”一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颇具匠心,可借鉴性强。上课伊始,让学生伸出手,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接着,让学生把手指假想为小树,想一想,五棵小树之间有几个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对于"poor"这个单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单纯把它翻译成中文,即"贫穷的,虚弱的,差的"。是的,它的本意如此,这是最普通的定义,而我们通常也只看到最普通的这一种。然而把它分解开来,便可以发现潜藏其中的秘密。"P"——"poor"中首个字母,一个可以引发我们无数联想的字母。贫穷吗?不!我们很富有!我们都是幸运的孩子,因为有"parents(父母)",我们心里装满了浓浓  相似文献   

14.
古代有则寓言:母亲给三个儿子分桔子。三个儿子分别叫“2”、“1”、“0”。当时“2”分到2只,“1”分到1只,“0”没有分到。妈妈说:“‘0’是没有,是无。所以没有份。”于是,“0”就哭了。 后来,妈妈又来分苹果。兄弟们想出了个办法,“1”已和“0”紧排在一起,妈妈一看是10,就分了10只苹果。不久,妈妈又来分桃子时,“2”又和“0’紧排在一起,妈妈就分给20只桃子。分栗子时,三兄弟又紧排在一起,妈妈一看,数目太大了,栗子没有那么多。于是,“2”和“1”换了位置,妈妈给他们分了120个栗子,三兄弟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5.
高嘉添 《福建教育》2006,(11A):50-50
一段时间来,“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呼声甚高。这表明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越来越迫切的呼唤与期待。然而,对“简简单单教语文”中的“简单”二字的含义,应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认识。一、“简简单单教语文”追求的是“事半功倍”“简简单单教语文”追求的应该是“低消耗、高效率”,即用最简便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佳效果,因此“简简单单教语文”更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浙江的王自文老师执教《古诗两首》时,精心设计了“三问”:你们急吗——你们担忧吗——你们愤怒吗,引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相似文献   

16.
“我”和“自己”都是代词,一般是称代自己。可是在一些时候,“自己”并不等于“我”。主要区别有以下两方面: 一、“自己”多复指前面已出现的人或物。如: 1.瓶子不会自己倒下来,准是有人碰了它。 2.责任由他自己承担。 二、“自己”可以泛指句中未出现的某个主体。如: 1.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当主语不是第一人称,而后面要用一人称“我”时,必须写“我”,不能用“自己”代替,否则就会指代不明确。如: 1.今天上课时,老师表扬了自己。 2.他帮了自己那么多忙,连水也没喝一口。 这两句中,“…  相似文献   

17.
《学语文》报第29期罗文同志说:《诗经·匏有苦叶》“济盈不济轨”句中后一个“济”字应为“濡”字。余冠英《诗经选译·匏有苦叶》一诗,原句是“济盈不濡轨”。  相似文献   

18.
葛玲玲 《福建教育》2005,(4A):25-26
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付诸实施,教学已一步一步走向开放,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但令人不安的是,教学实际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很有“念歪了经”的倾向,当引起广大教师的谨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这段时间,我发现电视上经常出现有关药品的宣传广告,而且常涉及“有效率”。什么是药品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有无"神经病"一说"神经病"这个词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但却是习惯用法中的常见错误,是对"精神病"的误称。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一谈。"神经病"通常表达三个释意:1.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