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添加5%(v/v)番茄汁的改良配方乳中对植物乳杆菌ST-Ⅲ单菌或与嗜热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发酵的生长特性、发酵乳风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脱脂乳中添加5%(v/v)番茄汁可以明显缩短植物乳杆菌ST-Ⅲ单菌发酵时的凝乳时间,提高其活菌数.在改良的配方乳中,三菌混合发酵制备的发酵乳具有良好的酸奶风味、无涩味.但与...  相似文献   

2.
嗜酸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共发酵互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共发酵时两者的互生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方法:以质量浓度100gL脱脂乳为培养基,将嗜酸乳杆菌主要代谢产物—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分别以0.0083mgml、0.0036mgml、0.0053mgml的量加入含嗜热链球菌脱脂乳培养基中,40℃培养,测定凝乳时间;将嗜热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乳酸、甲酸分别为0.1332mgml和0.075mgml的量加入含嗜酸乳杆菌脱脂乳培养基中,37℃培养,测定其发酵乳的凝乳时间。结果:嗜热链球菌发酵乳凝乳时间由12h缩短到4h,pH为4.52~4.62,吉尔涅尔度为54.23~64.74°T;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凝乳时间由16h缩短为5h,pH为4.61~4.65;且嗜酸乳杆菌在CO2环境中发酵时,发酵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共发酵时具有互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乳酸杆菌基因转化质粒载体系统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几个世纪以来,乳杆菌作为重要的益生菌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及饮料加工业,其生物学特性为棒状,厌氧或微需氧,属非致病菌。以乳杆菌作为发酵菌的食品工业所创造出的经济价值占全球总的发酵类食品的20%。同时乳杆菌也被广泛用于肠、肉类食品的加工和保鲜。乳杆菌通过重建肠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笼养蛋鸡空肠内容物中分离乳酸菌.方法 采用MRS平板分离乳酸菌,经过革兰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糖发酵生化管鉴定乳酸菌种属.结果 分离出革兰阳性的菌株24株,经发酵生化鉴定为7个乳酸菌属,分别为瑞士乳杆菌、分支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食淀粉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微小乳杆菌和假肠膜明串珠菌.结论 本研究为微生态制剂菌的筛选提供来源.  相似文献   

5.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菌为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细胞形态呈多样性,一般形成链杆状或球杆状。DNA的G+C为32~53mol%,因能发酵糖类产生大量乳酸而得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是人和动物口腔、肠道及阴道的正常菌群之一。乳杆菌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不同,乳酸菌指的是一类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乳酸的细菌通称,  相似文献   

6.
藏北地区传统发酵乳中乳杆菌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针对藏北地区的乳杆菌来源及种属,对其多态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ERIC-PCR技术和NTSYS-pc2.1软件对从藏北地区牧民家庭制作的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出的77株乳杆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ERIC-PCR扩增出的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聚类分析表明,在0.73的水平上,77株乳杆菌共分为4大类群:干酪乳杆菌群A1、发酵乳杆菌群A2,瑞士乳杆菌群A3和植物乳杆菌群A4。其中,干酪乳杆菌群A1和发酵乳杆菌群A2分别占供试乳杆菌的35.06%和61.04%,为优势菌群。进一步对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乳杆菌对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及抗体的体外影响,用牛乳β-乳球蛋白腹腔注射BALB/c小鼠建立过敏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离致敏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并与4种活/死乳杆菌(107 CFU/mL)体外共同孵育,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FN-γ和IL-4)和抗体(总IgE、β-Lg特异性IgE和总IgG)含量。4种活/死乳杆菌均可体外调节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抗体的水平,特别是热致死的发酵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可提高淋巴细胞IL-12和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使其IFN-γ/IL-4比值(代表Th1/Th2细胞平衡)高于活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这两株热致死菌还可显著下调细胞上清液中总IgE、特异性IgE和总IgG抗体的浓度(P<0.05)。试验结果表明乳杆菌可提高牛乳β-乳球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的IFN-γ/IL-4比值,进而纠正Th2占优势的Th1/Th2失衡,下调抗体分泌量,且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植物源性发酵乳杆菌对免疫系统生理活性、抗高血糖和促进肠蠕动的影响.β-内啡肽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是β-内啡肽的前体物质,为了探讨发酵乳杆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检测小鼠下丘脑和脑垂体中POMC的基因表达水平.通过喂食发酵乳杆菌时间和浓度的不同及测量β一内啡肽表达水平的方式,来分析血液中B-内啡肽的变化情况.此外,测定了三种小鼠模型的血糖变化,即常规的WT小鼠模型、D-葡萄糖诱导的急性高血糖模型和链唑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以证实发酵乳杆菌的降血糖效果,并对降血糖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检测血糖随喂食发酵乳杆菌浓度和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已证实给药浓度和时间对血糖浓度有很好的影响.另外,为证实发酵乳杆菌对肠蠕动的影响测定了胃肠通过时间,证明发酵乳杆菌对肠蠕动有极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此项研究,证实发酵乳杆菌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活性、抗高血糖和促进小肠蠕动有极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霖  葛洋  张海坤  李岩  胡晓珂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1):2830-2847
【背景】乳杆菌是人体肠道益生菌,其发酵乳中可检测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分布着大量的乳杆菌。【目的】从高通量测序结果中发现渤海沉积物中分布着乳杆菌资源。为了进一步开发具有ACE抑制活性的海洋乳杆菌资源,提高乳杆菌发酵乳的ACE抑制活性,筛选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渤海沉积物中检测乳杆菌,并对其进行富集分离,对筛选出的乳杆菌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测定该菌发酵乳的ACE抑制活性,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渤海沉积物中含有乳杆菌并成功筛选出一株瑞士乳杆菌GY-3,其发酵乳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该菌在发酵温度37°C,接种量3%,且在脱脂乳培养基中添加1.0%葡萄糖,0.6%大豆蛋白胨,1.0%酵母浸粉,0.04%MnSO_4·4H_2O时,抑制活性最高,可达79.52%。通过对该菌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发现其产ACE抑制肽涉及蛋白酶系统、多肽转运系统和肽酶系统。【结论】为扩大海洋源产ACE抑制肽的乳杆菌种质资源、开发高产ACE抑制活性的发酵菌株奠定了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如何提高乳杆菌产ACE抑制肽的水平,并对其基因组进行了研究,为今后生物学特性和ACE抑制活性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降血压相关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豆豉菌曲中分离并鉴定其发酵菌株.方法 将豆豉菌曲采用平板稀释的方法进行菌种分离后,采用革兰染色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的鉴定.以黑豆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的菌株进行豆豉的纯种发酵,观察并测定豆豉在发酵过程中的外观、温度、气味的变化.结果 筛选并鉴定获得10株分属魏斯菌、乳杆菌、芽胞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的菌株,且用枯草芽胞杆菌、发酵乳杆菌纯种发酵的豆豉在外观及气味等方面与自然发酵相近.结论 分离得到的枯草芽胞杆菌、发酵乳杆菌可取代自然发酵菌种,作为工业纯种发酵的参考菌株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母乳(初乳/牛乳)成分在新生儿的免疫成熟、肠道的内环境稳定和对肠道病原体与口服疫苗的免疫应答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观察了新生的无菌猪模型中,微生态制剂鼠李糖乳杆菌GG(LGG)和乳酸乳杆菌Bb12(Bb12)的定居用/不用初乳/牛乳(模拟母乳/配方乳喂养婴儿)对减毒(Att)人轮状病毒(HRV)W株疫苗B淋巴细胞应答的影响。初乳/牛乳不影响微生态制剂在Att HRV接种猪中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青春双歧杆菌在蛋白类载体Ⅰ、Ⅱ、Ⅲ中添加蔗糖和促生长因子等,接种2% 1∶1的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发酵剂,5%的青春双歧杆菌发酵剂,经38~39℃前发酵4.5~6.0 h,终点判定pH值为4.6~4.8,°T为70~80,在2~5 ℃冰箱中进行后发酵12~16 h,可得到两种组织状态、风味、口感优良的特定功能保健饮品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新疆传统发酵乳品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其耐药性。方法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法和生化鉴定等方法对新疆发酵乳中乳酸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鉴定的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从新疆发酵乳品中共分离出8株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马乳酒样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anofacien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副干酪乳杆菌类坚韧亚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tolerans)、哈尔滨乳杆菌(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hilgardii),并且发现8株乳酸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孟多具有一定敏感性。结论新疆发酵乳品中以乳杆菌居多,对常见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罗伊乳杆菌的发酵活菌数,以提高发酵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光电比浊法与活菌计数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罗伊乳杆菌的增殖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并且绘制优化前后的生长曲线。结果罗伊乳杆菌增殖培养基中最佳的碳源、氮源种类与浓度为葡萄糖2.1%、蔗糖3.0%、牛肉膏1.5%、酵母粉1.4%,最佳的培养时间为10h。结论通过优化罗伊乳杆菌的增殖培养基,提高了发酵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一种传统乳制品,明确大理乳扇制品中乳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为科学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表型鉴定及16S r RNA鉴定方法,对10个家庭作坊的大理乳扇制品中的乳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50株乳杆菌,通过表型鉴定为8个种,包括植物乳杆菌10株、德氏乳杆菌7株、发酵乳杆菌6株、干酪乳杆菌6株、棒状乳杆菌4株、鼠乳杆菌2株、弯曲乳杆菌3株和食果糖乳杆菌2株;06422和06430两株表型鉴定未能定种,进一步通过16S r RNA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和马酒乳杆菌,06422株与植物乳杆菌L.arizonensin、L.pentosus和L.plantarum P158的同源性分别是100%、100%和99.9%,与乳杆菌属其它种的同源性为83.4%(L.gallinarum)至93.5%(L.brevis),06430株与L.kefiranofaciens.subsp.Kefirgranum的16S r RNA同源性是99.9%,与乳杆菌属其它种的同源性为83.7%(L.plantarum P158)至96.3%(L.acidophilus)。结论大理乳扇制品中有9种乳杆菌,其优势种群为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四种。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对于酸菜发酵的研究主要关注点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有关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在酸菜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目的】为了挖掘短乳杆菌的发酵性能并开发酸菜发酵剂,将2株短乳杆菌分别与1株植物乳杆菌进行组合并发酵酸菜,分析短乳杆菌对酸菜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短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的单菌株生长产酸性能、耐酸性及亚硝酸盐降解力,并将两菌种组合后发酵酸菜,分析1-7d内酸度、乳酸菌活菌数、亚硝酸盐含量及酸菜质构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相较于短乳杆菌Lb-9-2,短乳杆菌Lb-5-3的生长和产酸速率较慢、酸耐受力较弱,但其亚硝酸盐降解力较强。两株短乳杆菌分别与植物乳杆菌Lp-9-1组合后产酸力显著增强,并在3 d时达到最低pH值(约3.10);植物乳杆菌Lp-9-1的添加使酸菜中总体乳酸菌生长延迟,在5 d时达到最高活菌数;组合菌种的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在1-7 d内变化较为平缓,前5天内两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接种乳酸菌会降低酸菜硬度和弹性,发酵3d时Lb-5-3/Lp-9-1组合的硬度最大,感官评价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检测发酵乳制品中副干酪乳杆菌活菌的方法.方法 发酵乳制品中副干酪乳杆菌先经PMA处理后,采用沸水浴的方法提取副干酪乳杆菌基因组,然后通过qPCR方法检测发酵乳制品中的活菌.结果 副干酪乳杆菌经90℃处理6 min,即为膜损伤菌:PMA能够抑制107 CFU/mL死菌DNA的扩增,而不影响活菌DNA的扩增;PMA-qPCR能够准确检测到样品中活菌.结论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检测发酵乳制品中的副干酪乳杆菌活菌.  相似文献   

18.
瑞士乳杆菌水解乳清蛋白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益生菌发酵制备具有生物学功能特性的发酵乳制品,特别是在构建功能性食品方面,对人类的健康及人体内共生菌群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以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为研究菌种,对瑞士乳杆菌利用乳清粉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在33℃,发酵液的初始pH为5.5,接种量为1.5%时蛋白酶活力最强,发酵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004μg/ml活菌数达到108cfu/ml。通过对瑞士乳杆菌的发酵动力学的研究,确定了该菌生长特性,以及乳清蛋白水解进程曲线和产酸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大健康背景下,发酵乳凭借其优良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备受青睐.后酸化是发酵乳在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活性乳酸菌继续代谢产酸导致的,严重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降低菌株的存活率.本文通过筛选弱后酸化的瑞士乳杆菌,改善发酵乳的后酸化问题.[方法]本研究以瑞士乳杆菌L551为出发菌株,硫酸新霉素为筛选压力,筛选弱后酸化的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的情况,寻找替抗产品。方法 使用MRS培养基分离酸菜中的乳酸菌菌株,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研究其无菌发酵上清液对酶的敏感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其抑菌谱。结果 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乳酸菌YWH-4,经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YWH-4发酵上清液对胃蛋白酶具有高敏感性,推测其发酵上清液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100℃处理2 h后仍有较强抑菌活性;具有酸碱稳定性,在pH值3.0~5.0之间保持良好抑菌活性。结论 植物乳杆菌YWH-4所产细菌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