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方院校培养“法律+非通用外语”复合型人才独树一帜,有利于错位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以东盟小语种为特色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须辩证处理法律与外语、素质教育与实务教育两对关系,在课程设置改革上要突出法律课程双语教学、外语课程融入法律题材、通识课程丰富东盟知识等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疆双语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双语授课实验班、双语实验学校、小学一年级、学前班以及幼儿园开设汉语课等多种双语教学改革实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大力推进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努力培养“民汉兼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出适应新疆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机关严重缺少双语法律人才.双语法官、双语检察官、双语律师、双语法庭翻译人员的严重缺少影响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参与司法活动权利的行驶并妨碍司法工作效率的提高乃至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司法的发展.将双语法律人才的培养义务寄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起着决定性作.但是目前的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单一而且没有针对性.为了发挥少数民族高等院校为'-5地司法发展服务的功能,必须对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对象的选择、课程的设计等教学领域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进程,四川藏区迫切需要一批精通汉藏双语、适应基层工作的法律人才。四川民族学院开拓的汉藏双语法学教育,对于缓解甘孜地区双语法律人才的紧缺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在不发达民族地区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双语法律人才,是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学”是为改造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双文化”少数民族人才的新路子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6.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发展迅速,为新疆培养“民汉兼同”的少数民族人才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其在规模和数量上扩张的同时,教学质量滞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是经实验证明过的比较先进的双语教育模式,本文简单介绍了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汲取其有益经验用来指导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的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涉外法律事务日渐增多。为国家培养熟悉中外法律制度,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法律院校在新世纪的重要任务。因此,要认清开展法律忖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有针对性的对其教学的模式、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作相应的安排。同时,学校应给予双语教学以有力的资助,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育起源于多元文化国家中民族语言与官语或多种官语的语言教育,致力于培养双语人才,并逐渐被借用到外语与本族语教育上来,形成一种不同于前者的外语双语教学模式。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双语教学已在边疆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影响中国对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开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全面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培育一批高素质法律人才。地方师范院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此为契机,逐步形成“服务地方基层,突出应用实践,彰显复合多样”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民族高等院校办学宗旨、生源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特点,民族高等院校应当以国家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引和契机,改革现有的法学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双语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少数民族双语人才的途径之一。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确定双语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从民族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教育学等四大领域阐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从而为双语教育的实践运作和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部2011年"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推行,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高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已成为各地区法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贵州省法学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相对较多,有必要建立一套既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又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民族地区卓越法律人才为宗旨,推动贵州省法制建设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3.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目前在国内的操作模式主要分为:理念强化型、小范围实验班型和学院专门化培养型。实践证明,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相当的优势。以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为整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经过近年的实践,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做法,在人才培养理念的整合、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海外法学教育资源的对接、专题性国际项目的开展等核心环节中均取得了一定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中新疆高校汉语教学质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对少数民族双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培养少数民族双语人才的关键是过好汉语关。近两年高校扩招后,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大增,但其汉语入学成绩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应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引入竞争机制,壮大汉语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等法学教育虽然为我国西部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西部法治建设的需要。特别是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重点探索修订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模式;密切与公检法司等部门机关的深度合作,建设校外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实案代理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改革法学实习模式,要求学生深入西部基层政法机关实习,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最终为我国法学教育探索形成一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要求能够融合法律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以解决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这是现代法律人才培养和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国外该类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强调法律之外掌握专业知识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以及国内部分高校特色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主修+辅修"课程的知识融合、"校内+校外"的联合培养、"行业导师+实务导师"的多元实训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是新疆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双语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加快培养“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2005年以来,新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高度重视学前“双语”教育的开展,大批财政资金开始向学前“双语”教育倾斜.从历史发展角度对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各个时期“双语”教育政策特点,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政策还有亟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大学作为边疆民族区域地方高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职能。在发展实践中,逐步建构起以“梯田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两个基础平台、构建三个质量维度和突出一个德育制高点,即“汉语授课模式” “分层培养模式”的智育大平台,“科技班模式” “少数民族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质量维度,以及“三课模式”的德育制高点,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因材施教与按需施教的多维互动。  相似文献   

19.
建立法治社会要靠“法律人才”。法律学问、社会常识、法律道德三者兼备称为“法律人才”。我国现阶段更多的是法律从业人员 ,距“法律人才”的内涵要求相差甚远。研究法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及其支撑基点 ,改革现有的司法体制和法律法学教育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是有效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在新时期加大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培养法律人才来说.都是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2012年.教育部遴选并确定建设58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2个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