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的“道统”说始于唐代韩愈。在现代新儒家中,牟宗三的“道统”意识尤强。确定其“道统之道”的具体内涵,对于理解牟宗三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其判朱熹为“别予为宗”的根据,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追溯“道统之道”,其源头在《诗》《书》中的“帝”、“天(天命、天道)”。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本土化政治哲学的视角解读新兴的"治理"(governance)理论:认为以民间社会自组织机制和国家与社会合作互动机制为中心的"治理"理论,其实质可以解读为老子所说的自组织自发秩序之"道",它是高度理性化了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具有后现代的特征。而老子的"无为而治"则是朴素的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四次人大会议上,提出了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十大方针。他要求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应当很好地研究生财之道、聚财之道和用财之道。为此,特就新疆农垦系统的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新疆农垦系统各企业的生产总值约占新疆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同时,新疆农垦系统各企业对新疆国民经济各部门向来起着示范作用。因此,搞好新疆农垦系统的“三财”之道,它的意义是远远超过农垦系统本身的。新疆农垦系统各企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正>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诸侯割据争霸的时代,也是言论自由,文化繁荣的时期.当时,各种学说纷纷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对治国之道各述己见,特别是其中的儒、法、道家更是各执一词,互相指摘,其不同的法律思想观点的斗争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至今在人们思想上仍有这类“斗争”的痕迹.本文就儒法道三家法律思想进行一番比较,以加深对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特别是对曾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儒家思想的了解.(一)儒家,是以孔丘(约前551一前479年)  相似文献   

5.
陆建华 《中州学刊》2023,(6):133-137
老子作为原则的道包括道之道和物之道,而物之道又包括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等。道的至上性、主宰性,决定了道之道只能是“法自然”和“无为而无不为”。天之道、地之道都取法道之道,因而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为道”,并且取法天之道,其道也是“无为而无不为”。不过,道之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主观上“无为”、客观上“无不为”,“无为”和“无不为”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的“无为”与“无不为”都是客观的,二者是手段和结果的关系,这显示出天之道、地之道、圣人之道与道之道的不同,也显示出地之道、圣人之道对于天之道的取法。就圣人之道中的“无为”而言,它在自然万物面前是被动的,在民众面前是主动的。道之道、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都具有“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6.
李华华 《船山学刊》2005,(2):103-105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在<老子>中,"圣人"、"有道者"、"善为道者"、"君子"、"大丈夫"等,对道都有深切体悟.他们在内心不懈地追求道;在个人修养上不断地体验道;在社会中力所能及地践行道,实际上构成了守道的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使老子不可言说之"道"显得更加真切和丰满,对人们的精神提升产生无止境的引导作用,对它们的解读,于古于今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听言之道     
对于为政、为学来说,会听、会说,会沉默、会正确辨别所听到的言论是一刻也离不开的头等要事,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尚书》就注意听言与为言的问题了。不过这时还停留在帝王的听言为言上。到了春秋,随着私学的形成,为学者及一般人应如何听言为言,也逐渐并系统地提出来了,孔子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说教。至战国时代,黄老道家、法家则为侯王设计了种种“听之术”、“听之经”、“听德”、“主听之道”。战国中后期,用《文心雕龙·论说》的话说:“战国争雄,辩士云踊,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所以又形成一套进说…  相似文献   

8.
统一之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先例判决"不是法官造法,更不是法的渊源,这是与判例法的本质区别."先例判决"借鉴了英美判例法的合理成分,是衡量自由裁量是否适度的标尺,是给自由裁量行为一个"度"的规范."遵循先例"不是英美法系普通法的专利.在大陆法系也要求"遵循先例".先例判决制度不是理论创新而是一种制度创新.实行先例判决制度不仅能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对审判工作的指导作用,而且又能避免审判委员会对案件判而不审的情况发生.它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司法资源--判决,减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复劳动,提高司法效率,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杜绝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先例判决制度与判例法有很大的差别,"先例判决"尽管是一项改革措施,但这一措施仍然是在既有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和现行司法体制基础上的改革.在大陆法系的基本背景下,探索中国的法制统一之道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在统一立法之外存在着得到法律界公认的主流法律解释,二是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的审理而显示的统一努力,三是法律教育对法律职业者的概念把握以及思维方式的统一塑造.判例对法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当人们按照法律实践行动本身的规律性来思考法和操作法的时候,判例意识就会觉醒,在判例价值社会化的过程中,判例机制随之诞生.我们要关注的是先例判决制度所提出的一个必须和如何尊重司法规律、实现司法公正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家庭科技》2011,(4):22-23
一、流感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感染引发,在宝宝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一般起病较急,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咳嗽等症,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很容易引发大流行,任何年龄的宝宝均可患病。  相似文献   

10.
老子之道首先是作为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所以然的追究而提出的。作为对世界所以然的追究 ,老子提出了道为空、无 ,具有无限创造潜力的思想 ,给出了一个宇宙始于一或无 ,又要复归于一或无的演化模式。当代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探讨了老子之道和现代物理学中的场的概念的相似性 ,认为道隐含着场的观念 ,更像量子场。而现代宇宙大爆炸学说则认为 ,宇宙是从简单向着复杂演化的 ,越往早期 ,宇宙的状态越单纯。宇宙的初始是一个不能用自然方法理解的奇异点或混沌状态。这个难以理解的奇异点或混沌状态发生大爆炸 ,极剧膨胀 ,从无序到有序 ,逐渐形成宇…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文学巨匠、戏剧大师肖伯纳(1856~1950)直到年逾九十,还“鹤发童颜,精神抖擞”,仍伏案立著,新作源源问世。94岁离世前,才坦诚公开了他的高寿之谜。 肖伯纳认为散步是生命的钟摆。无论寒暑风雨,每天清晨,都要坚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步行3公里,他定了个名,称此为“第一功课”。写作其间,为了不让坐姿保持  相似文献   

12.
王绩的自适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静 《晋阳学刊》2002,(4):75-78
许多学者已探讨过王绩归隐的原因,但对其归隐后的生存状态未予足够重视,应当进一步探究其归隐后的生存状态,追问支撑其隐居生活的精神意向和生存条件,以便在隐居、自适、酒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展示其生存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3.
经常听青年朋友抱怨:一个月七八百元工资,还没到月底就花光了,有的甚至花了一二千,且说不出是怎么花的。他们问:您工资不高,日子却过得不错,有什么窍门吗?每当这时,我就诚心诚意地介绍自己的持家之道:要想过得好,计划开支是个宝。 14年前我们结婚时,当时家里资助了几百元,我俩的工资合计77元,要靠手中的几百元钱筹办婚事并购置全部家私用品是不可能的,我们便开始精打细算分出轻重缓  相似文献   

14.
樊阿,东汉末年华佗的学生。华佗见他体质较弱,便传授给他秘方——漆叶青粘散。樊阿常服此散,寿至百余岁。樊阿养生之道,就是针对自己虚弱之体,常服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中草药养生,也可健康地活到百岁。 漆叶青粘散,青粘是主药。关于青粘,古医家有两种解释,一认为青粘是黄精。古代道家养生家多倡此说,因为道家将黄精视为长生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读书之道卢秀华毛泽东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界性的伟大人物,他的业绩永载史册,他的英名流芳千古。斗转星移山河在,万紫千红满园春,经过国际国内历史实践的洗礼,毛泽东思想更加光彩夺目。是什么把毛泽东造就成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时代巨人,是他的读书和实...  相似文献   

16.
著名演员陈强年近80高龄仍宝刀不老,常与儿子陈佩斯合作拍摄一部部喜剧电影。 他认为:“运动、心情、饮食缺一不可。光有好心情,好营养,不注意运动,人会发胖;光注意运动,不讲究饮食也会造成营养不良;运动、饮食都还可以,心情太坏也不  相似文献   

17.
牛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是以前我家却不愿吃炒牛肉.原因是我们自己家里炒的牛肉又硬又韧很难吃,而酒楼饭店炒的虽然好吃,我们又怕炒得不熟.因此,即使是有时从市场上买回牛肉,也只不过是拿来煲萝卜而已.  相似文献   

18.
《周易》的象数义理博大精深,而三才之道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三才之道突出人道,人道包括人对自身生理的认识、对内心的体验、对人文社会的体察,进而对自然宇宙的沉思。三才之道,在生理上直接影响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在人事上主张和谐,“崇德广业”;在自然上崇尚效法天地,裁成辅相;在新时期,我们要赋予裁成辅相新的内涵,发挥其作用,从而建立更高层次的天人和谐观。  相似文献   

19.
一位家庭主妇说:家庭消费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就能花多少钱。省钱是低、中收入家庭的重要聚财  相似文献   

20.
以下是名人和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和告诫,这些主意可以帮助想获得晋升的女性更快达到目标。 1.适当修饰 “好的形象能增强人格魅力,这会对晋升产生积极的影响。”(服装设计师 基尔·桑德尔女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