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俊  陈少俊  梁昕 《通讯世界》2016,(5):123-124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电力通讯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交换机技术已远不能实现用户群对网络的使用需求,为了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以及促进我国电力通讯事业水平的提升,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并为用户实现呼叫控制功能,软交换技术以其业务开放程度高、接口标准性强以及技术设备伸缩能力强等一系列优势而备受广大运营商以及通讯用户的青睐。本文首先就软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对其概念作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简要介绍软交换技术的核心设备组成,进而对软交换技术在我国电力通讯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软交换实验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王步月 《数字通信》2010,37(2):74-77
0 引言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个性化业务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电信业务,下一代网络应运而生,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目前,各大厂商的软交换设备制造已经成熟,各大院校的交换原理课程中也增加了软交换的内容,但目前市面上尚无合适的软交换实验教学设备,学生只能通过书本进行软交换理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电信行业也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软交换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网络融合的概念,逐渐发展完善的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本文针对如何有效利用软交换技术为固网用户提供增值业务服务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融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网络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融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网络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6.
软交换技术和网络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燕霞 《移动通信》2005,29(6):100-103
文章首先对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融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网络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在现有基于TDM技术的移动国际出入口网络引入软交换技术的可行性,并对软交换国际局的设局方案、国际侧和国内侧网络组织方案、软交换国际局的新功能需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对推动软交换技术在国际局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的技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陆健 《电信技术》2014,(Z1):126-130
随着通信网络与技术的发展,传统PSTN交换网络逐渐退网,软交换、IMS网络发展迅速,大量非可信终端与客户网络需要通过SBC边界路由器方式接入通信网络,为适应网络发展与客户业务的需求增长,网络操作维护中心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和网络特性,创新性地提出基于SIP中继的呼叫中心接入方案,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软交换技术和设备的成熟,软交换网络开始部署。在商用的过程不可避免会遇到防火墙和地址转换设备穿越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交换业务进行防火墙和地址转换设备穿越的需求和解决方案,通过对方案的实现原理的分析和设备支持情况的介绍,总结了方案利弊,提出了各种方案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宋阿芳 《电信科学》2006,22(9):37-41
软交换网络具有多种用户接入方式和类型,因此对用户故障集中测试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软交换网络用户故障集中测试系统的功能、测试方式、建设方案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利用软交换技术进行业务提供的优势;描述了统一业务平台的特性和构架模型;在分析现阶段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集团用户IP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业务和宽带用户个人通信门户业务的实现方案,并对软交换业务的成熟度及发展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新兴运营商发展固话用户的策略和对应的网络方案,着重探讨了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和网络向NGN的演进。  相似文献   

13.
企业管理现代化,未来网络技术发展,软交换技术致关重要。因为软交换对于第三方运用、网络融合都有基础性功能,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不少便利,而其中的IAD(用户终端设备)具有综合性、宽带化接入特征,是关键的终端运用方式,对科技发展及企业的未来运营影响致为深远。作为现代网络技术的关键,软交换还可以实现分组网络、PSTN的无缝连接。文章对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功能、用户终端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4.
强磊  陈卉 《电信科学》2004,20(11):18-22
软交换网络的路由是软交换网络大规模组网时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五种路由方案并将其分为基于代理和基于查询的两大类路由技术,对各种路由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最后给出了各种方案的对比以及软交换网络组网时路由方案采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软交换的2G移动通信本地网组网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和3G技术日趋成熟,而3G运营牌照迟迟未发,为此移动运营商开始寻求在传统2G核心网中的软交换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满足2G网络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移动运营商今后部署3G网络积累经验。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2G移动本地网组网方案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其给运营商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林小冬  谭峰 《信息技术》2013,(4):192-195
黑龙江垦区为了保障全国四十五分之一的耕地能满足全国十三分之一人口的粮食供应,这几年抓小城镇并区建设,将居住人口集中,让出更多的土地进行粮食生产。垦区传统接入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全业务整合运营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于企业通信网络存在差异化的需求,通信网络的建设方案需要根据用户的个性化特点量身定做。软交换具有丰富的接口,灵活的组网方式等优点,因此采用软交换技术进行建网才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电信固网运营商的网优网改、无线市话(PHS)网络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等网络的融合、通信网络宽带化和多媒体化、PSTN网络与第3代移动通信(3G)网络融合等催生了固网网络智能化的需求。通过软交换技术来满足这一需求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丰富了通信业务,促进了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是极具优势的网络智能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软交换技术的技术优势为前提,介绍利用软交换技术建设山东高速通信网络优势并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林朝辉  刘清亮 《移动通信》2007,31(11):22-26
文章主要针对R4移动软交换、IMS及固网软交换网络之间互通所涉及的网络组织结构、控制面信令协议映射及用户面媒体格式转换等关键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面向下一代网络的软交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以VoIP技术、分离网关技术和网络智能技术为基础。介绍相关的定义、技术特征以及分层功能结构,并将软交换网络与会话启动动议(SIP)体系及H.323网络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软交换网络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软交换设备、组网技术及网络的QoS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