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结合消失模铸造工艺和铸渗表面强化技术,在廉价的ZG310-570表面形成一层碳化钒/高铬铸铁复合层。在MED-10型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四种铸渗层成分不同的试样在3J能量冲击下的抗磨损性能.并借助JSM-5610LV扫描电镜研究了铸渗复合层的组织结构和磨损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铸渗剂中FeV50.A为10%(质量分数)时获得的铸渗试样抗冲击磨损性能最好,是ZG310-570试样的71倍。  相似文献   

2.
消失模铸渗复合层的组织和干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消失模铸渗技术浇注试样,利用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仪分析研究了渗层的组织和硬度分布,在MM200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铸渗复合层的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钨、铬碳化物以鱼骨状、菊花状和板条状交织分布在基体中,渗层硬度从表面到内部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距表面渗层2 mm处硬度达到最大值;铸渗复合层的抗磨损能力比普通ZG50提高3~5倍.  相似文献   

3.
铸渗硼层显微组织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铸渗硼工艺在铸件的表面形成一层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的硼化物层,通过对铸渗硼层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发现在铸渗硼剂中加入铜粉可使硼化物层致密,并使铸渗硼层内缩孔、气孔等缺陷较少。同时分析了合金粉剂粒度对组织的影响和铸渗硼层中的硼化物的生长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在ZG310-570表面制备了钒铬表面复合层,并考察了其显微组织和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层组织致密、无铸造缺陷.在铸渗复合层中存在着几种典型的碳化物形态:条块状、菊花状、短杆状以及团球状.在300~750 N载荷下,铸渗层的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当铸渗剂中铬铁、钒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40%时铸渗层的耐磨性能最好,在450 N载荷下是ZG310-570的16.5倍.铸渗层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及塑性变形和剥落.  相似文献   

5.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在铸钢犁铧表面制备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耐磨层。介绍了铸渗的工艺流程、铸渗用耐磨涂料的配方和涂覆工艺、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原则;研究了浇注工艺对铸渗件质量的影响,测试分析了铸渗层的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犁铧的铸渗部位与内浇道部位的相对位置对铸渗质量影响较大,铸渗部位位于浇口之上可得到较好的铸渗犁铧件;犁铧铸渗层的硬度是基体的1.7倍,耐磨性是基体的2.97倍。  相似文献   

6.
钨铬复合铸渗层的冲击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传统的铸渗工艺在铸钢件表面制备了钨铬复合铸渗层,采用MLD-10型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几种不同成分表面复合材料的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钨铬复合渗层的磨损率随铬铁含量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随W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冲击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而其磨损机制为塑性变形和剥落.  相似文献   

7.
消失模铸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冉阳  陈跃 《铸造技术》2005,26(6):544-547
消失模铸造技术与铸渗工艺相结合的消失模铸渗法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综述了影响铸渗质量的工艺因素、研究进展,指出该技术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用消失模铸渗技术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列举出影响铸渗效果的几项关键因素,对增强体颗粒的选择、涂料添加剂的选择以及浇注温度的确定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指出影响铸渗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表面复合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强弱。对消失模铸渗法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铸钢表面WC-高碳铬铁铸渗层冲击的磨损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铸渗工艺,在铸钢表面获得了一层均匀、耐磨且与母材为冶金结合的高铬铸铁基碳化钨粒子增强复合层.在MLD-10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上对不同质量分数WC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冲击磨损性能的研究,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当WC的质量分数在20%~30%时冲击磨损性能最好.与ZG25相比,复合层的耐冲击磨损性能远远高于铸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制造表面复合材料铸钢,研究了铸渗用耐磨涂料的组成。结果表明,耐磨涂料的主要固体组分(体积分数)为:55%~65%的WC(粒度为0.34mm),8%的铬铁(Fe-60Cr),1%的添加剂,余量为可挥发性聚苯乙烯(EPS)颗粒。测试了铸渗层的布氏硬度,并在ML-100型磨粒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铸渗层的耐磨性。结果显示,铸渗层的硬度是基体的1.7倍,耐磨性是基体的2.8倍以上。通过对耐磨涂料的组成分析及铸渗层的组织观察,说明了铸渗层硬度及耐磨性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爱琴  谢敬佩  王文焱  李继文  李洛利 《铸造》2005,54(12):1257-1260
考察了ZG310-570/ZG31Mn2Si摩擦副条件下,外加载荷、材质硬度对ZG310-570滚动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试样,随着外加载荷增大,ZG310-570的滚动磨损加剧,磨损形貌显示出明显的边缘效应,磨损机制为塑变磨损;当载荷恒定,Ha/Hm>1时,ZG310-570随着自身硬度的提高,磨损量明显减小,为硬磨料磨损;Ha/Hm<1时,随着材料硬度的提高,磨损变化很小,为软磨料磨损.硬度对磨损量的影响符合磨料磨损规律.在最大载荷作用下,其滚动磨损机制也随着硬度的增加由塑变和粘着磨损转变为犁沟磨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硅铬白口铸铁不同组织、不同含硅量、不同淬火加热温度及冷却速度对其耐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贝氏体基体的硅铬白口铸铁的耐磨粒磨损性能较其它组织的好,随着硅含量的增加液类材料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提高,冷却速度和淬火加热温度对该材料的磨粒磨损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中碳低合金钢衬板耐磨料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矿山φ1.5m球磨机设计了一种低合金钢,研究了其耐磨料磨损性能,并测定了高锰钢表面硬度随冲击功的变化曲线;在冲击功不高的情况下,该钢的耐磨性能比高锰钢好,完全适合于湿式中小型球磨机的使用工况。  相似文献   

14.
WCp增强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的两体磨粒磨损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秀兵  刘琛  高义民 《铸造》2006,55(5):482-485
在室温条件下,选用销盘磨粒磨损试验机,绿碳化硅磨料,研究增强相WC颗粒直径对WCp增强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以正火ZG45作为标样,计算相对耐磨性ε值.研究结果表明,WCp增强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相对于正火ZG45的相对耐磨性ε值,随其增强相WC颗粒直径的变小而降低,当增强相WC颗粒直径大于150μm时,相对耐磨性ε值高达40左右,而当增强相WC颗粒直径小于100μm时,相对耐磨性ε值降低到5以下.  相似文献   

15.
16.
用深度塑性变形法制备高强度珠光体钢丝,并研究了在石英砂和玻璃砂两种磨料下真应变对三体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英砂磨损工况下,深度塑性变形可以少量提高70钢的三体磨料磨损性能:在玻璃砂磨损工况下,深度塑性变形可以有效地提高70钢的三体磨料磨损性能,在真应变达到2.77时耐磨性是原始材料的2.25倍。在玻璃砂磨料磨损工况下,不同应变量的冷拉使70钢磨损机理不同是导致磨损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WEAR is one of the major ways that cause destructionin industrial components and lead to heavy expendituref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and assemblies inindustries.As defined by ASTM abrasive wear is dueto hard particles or hard protuberances that forcedagainst and move along a solid surface[1].Wear byabrasion is common and damaging;Eyre has estimatedthat approximately about50percent of all wearproblems in industry are due to abrasion mode[2].Dueto this importance,much work has been conduct…  相似文献   

18.
超高锰钢耐磨性及其冲击磨料磨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华  谢敬佩  王文焱  李继文  李洛利 《铸造技术》2007,28(5):618-621,627
通过动载荷冲击磨料磨损试验及磨损后磨面硬度测量,利用SEM和TEM观察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损亚表层组织,研究了超高锰钢的耐磨性和冲击磨料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冲击功为0.5 J和1.0 J时,碳含量较低的超高锰钢耐磨性与普通Mn13相当,碳含量较高的超高锰钢耐磨性高于普通Mn13;冲击功为2.0 J时,超高锰钢具有好的耐磨性,是普通Mn13的1.21倍,磨面硬度较高.超高锰钢冲击磨料磨损后磨损亚表层的变形组织主要由高密度位错和变形带组成,磨损亚表层的变形带相互交叉、截割.依据实际工况条件,加工硬化和冲击韧度适当配合的超高锰钢耐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高铬铸铁为对比材料,采用MLD-10型冲击磨料磨损试验机,研究了Fe—B—C合金冲击磨料磨损性能:借助子扫描电镜,探讨了Fe—B—C合金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Fe—B—C合金的硬度和冲击韧度与高铬铸铁相当,耐磨性能达到高铬铸铁水平,具有良好的性价比;Fe—B—C合金的磨损机制是以微观切削为主,同时存在微观断裂和微观犁沟的混合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