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二神丸去姜枣、二神丸、四神丸和四神汤共7组。放免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型IgA(SIgA)、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的SIgA、IL-2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四神丸(汤)均能通过升高SIgA分泌量和IL-2含量,共同恢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而起作用,在升高脾虚泄泻大鼠白介素-2含量方面,四神汤最优,其次为二神丸组,二神丸去姜枣最差;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二神丸最优,二神丸去姜枣最差。其作用效果之差异性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在升高IL-2含量方面,二神丸与五味子散配伍后体现了最佳的协同作用;肉豆蔻、补骨脂与生姜、大枣配伍后亦体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但单独应用补骨脂、肉豆蔻协同作用并不显著。(2)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肉豆蔻、补骨脂与生姜、大枣具有协同作用。(3)在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全身免疫机能方面,生姜和大枣有重要的配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的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组、二神丸去姜枣组、二神丸组、四神丸组和四神汤组共七组。观察各组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及小肠推进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的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并能抑制正常和脾虚小鼠的炭末推进率。结论: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和四神丸通过调节Gas、Mtl起作用,其作用效果之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四神汤升高胃动素含量和抑制小肠推进运动效果最佳,与五味子散和二神丸具有协同作用有关。(2)在升高胃动素含量和抑制小肠推进作用两方面,四神汤去掉五味子散后,补骨脂、肉豆蔻和生姜、大枣未体现协同作用。(3)在升高胃泌素含量方面,补骨脂、肉豆蔻是主要因素,生姜、大枣是非主要因素。(4)补骨脂和肉豆蔻是抑制小肠推进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四神丸、二神丸及五味子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复发型结肠炎模型组、复发型结肠炎四神丸组、复发型结肠炎二神丸组、复发型结肠炎五味子散组和美沙拉嗪对照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建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经给药治疗10 d后,通过体质量变化增长率、体质量、结肠重量、结肠重量指数、结肠长度、单位结肠质量指数及结肠镜下损伤评分评价其疗效,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检测盲肠内容物肠道菌群表达水平,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模式识别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模式识别受体2 (toll-like receptor 2,TLR2)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二神丸及五味子散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和结肠长度有不同程度地增加,结肠质量、结肠重量指数、单位结肠质量指数和结肠镜下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降低;同时,肠道菌群结构分析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物种均匀度、丰富度升高,多样性增加,且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微四神丸治疗泄泻的免疫学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组,制备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各组给予不同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2及IL-4的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升高,IL-2和IL-4含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四神丸汤剂组和超微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超微组IL-2、IL-4的降低程度优于汤剂组(P<0.05).结论:超微四神丸对泄泻大鼠的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五味子散、五味子散加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影响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组、五味子散组、五味子散加姜枣组、四神丸组和四神汤组,共7组。观察各组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及小肠推进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的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并能抑制正常和脾虚小鼠的炭末推进率。结论:五味子散、五味子散加姜枣和四神丸通过调节血浆胃动素、胃泌素起止泻作用,作用效果之差异性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四神丸(汤)升高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和抑制小肠推进运动效果最佳,与五味子散和二神丸具有协同作用有关。(2)在升高血浆胃动素含量和抑制小肠推进运动作用两方面,四神汤去掉二神丸后,五味子和吴茱萸未体现协同作用。(3)在升高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和抑制小肠推进运动作用中,生姜和大枣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二神丸"中补骨脂、肉豆蔻炮制前后干预脾肾阳虚泄泻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筛选出与脾肾阳虚泄泻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探讨与脾肾阳虚泄泻相关的代谢模式及"二神丸"中补骨脂、肉豆蔻炮制增效机制。检测分析各组SOD,MDA,应用GC-MS检测不同时段的大鼠血液代谢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PLS-DA)分析,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和t检验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二神丸"能使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确定了10个与脾肾阳虚泄泻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与模型组比较,"二神丸"干预后代谢物水平不同程度回调,且"二神丸"Ⅳ组(盐炙补骨脂+麸煨肉豆蔻)效果最好,推测"二神丸"中补骨脂、肉豆蔻炮制增效可能从抑制过氧化、改善糖脂、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具有多靶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神丸中补骨脂、肉豆蔻炮制前后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肾脏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二神丸中药物炮制增效的机制。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神丸生品组(补骨脂生品+肉豆蔻生品)和二神丸炮制品组(盐补骨脂+煨肉豆蔻),运用复合造模方法复制大鼠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后二组灌胃给药量3.5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各组肠道菌群,研究二神丸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使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UCP2基因表达。结果:脾肾阳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和UCP2含量与造模前相比发生明显变化,其中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异常低下,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含量显著增加,肾脏组织UCP2含量明显升高。给予二神丸后,对肠道菌群失调和UCP2异常均有明显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尤以炮制组(盐补骨脂+煨肉豆蔻)效果为最佳。结论:由盐炙补骨脂和麸煨肉豆蔻组方的二神丸促进脾肾阳虚泄泻模型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以及下调肾脏组织UCP2效果更加明显,提示其增效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及机体基础代谢率相关。  相似文献   

8.
潘新  胡昌江  耿媛媛 《中成药》2014,(5):1059-1062
目的探讨补骨脂、肉豆蔻生品与炮制品分别配方组成的古方"二神丸"对"脾肾阳虚泄泻"小鼠止泻作用的差异,以阐明炮制对方剂疗效影响。方法设立空白组、阳性药物组、"二神丸"Ⅰ(补骨脂生品+肉豆蔻生品)、"二神丸"Ⅱ(补骨脂生品+肉豆蔻煨制品)、"二神丸"Ⅲ(补骨脂盐炙品+肉豆蔻生品)、"二神丸"Ⅳ(补骨脂盐炙品+肉豆蔻煨制品)共6组,观察对番泻叶所致小鼠急性腹泻以及氢化可的松和大黄造成的"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小鼠泄泻的影响。结果 "二神丸"Ⅲ、Ⅳ组的小肠推进率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神丸"Ⅳ组的首次泄泻时间、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二神丸"Ⅳ组的止泻作用优于其他组合,即盐炙补骨脂和煨炙肉豆蔻组方的"二神丸"止泻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二至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免疫器官系数及IL-2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D-半乳糖复制大鼠衰老模型,观察其胸腺、脾脏系数的改变,测定IL-2的含量,并研究二至丸对其影响。结果:二至丸各治疗组均对免疫器官系数有一定影响,且可升高IL-2含量。结论:二至丸发挥调节免疫的作用可能与其影响脏器系数及升高IL-2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昕  陈轼 《河南中医》2014,(5):884-886
目的:观察中药协定方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B淋巴细胞来源的抑炎因子白介素-10分泌的影响。方法:51名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及西药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协定方剂干预2周,干预前后分离B淋巴细胞体外培养48 h后测定其分泌的白介素-10浓度;检测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空腹C肽,腰围等及其之间相关性;观察基线B淋巴细胞来源白介素-10浓度与空腹C肽、腰围之间相关性。结果:患者腰围与空腹C-肽水平成正相关;体质量指数有与空腹C-肽成正相关趋势,但缺乏统计学意义;基线白介素-10浓度与空腹C-肽水平及腰围呈负相关,协定方剂治疗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B淋巴细胞分泌白介素-10。结论:自拟协定方剂可以促进抑炎因子分泌发挥抗炎作用,具有以此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神丸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四神丸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配合使用复方地芬诺脂片,疗程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与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腹痛、腹泻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在改善腹痛腹泻症状和中医证候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速效止泻丸治疗暴泻(急性腹泻)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368例暴泻患者应用速效止泻丸后的疗效,并与黄连亲的治疗作用进行比较,发现速效止泻丸止泻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湿热972%,寒湿96.3%,食滞94.3%。其发挥止泻作用的平均时间、改善症状、证候等均较黄连素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速效止泻丸对暴泻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赋形剂敷脐对湿热泻大鼠的作用,探讨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在肠道黏膜及血清中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表达变化情况。方法:所有Wistar大鼠首先给予适应性常规饲养3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每组各20只。采用ETEC菌苗制备模型后,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给予不同赋形剂调配的中药贴剂,贴敷于神阙穴,分别于1 d和连续3 d后,进行肠道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图像分析法检测SIgA在肠道黏膜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比较;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应用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的血清IL-10的水平。结果:SIgA在肠道黏膜改变情况的图像分析中积分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显示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均增多,且醋调贴脐组高于蜂蜜调贴脐组和凡士林调贴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免疫平衡法实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的血清IL-10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均增多,尤其是醋调贴脐组均高于蜂蜜调贴脐组和凡士林调贴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赋形剂制备中药贴剂对湿热泻大鼠治疗中,醋调贴脐中药能更好的促进肠道炎症的修复,且随贴敷次数与时间的增加,对大鼠模型的免疫影响递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合定中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氧氟沙星针0.3加入5%GNS 500mL静滴,口服补液盐(ORS)和思密达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合定中丸治疗。经过72h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4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86%。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停止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合定中丸联合西药治疗,既能明显减少腹泻时间又能明显消除全身症状,提高疗效,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胸痹心痛与血清IL-6、IL-1O、IL-18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与血清IL—6、IL—10、IL—18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观察胸痹心痛患者血清IL—6、IL—10、IL—18的水平并与健康人对比。结果 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0水平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低,而IL—6水平较高;胸痹心痛患者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清IL—6、IL—10、IL—18水平的变化与胸痹心痛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质酮致大鼠胸腺细胞功能退化可能的机制及左归丸的药理作用。方法:大鼠胸腺细胞体外培养,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左归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PI染色结合FCM分析周期分布,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相关因子表达变化。结果:皮质酮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细胞阻滞于G1期,p16表达显著升高(P0.01),cdk4、IL-2、IL-2Rα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组G1期细胞数减少,p16表达降低,IL-2、IL-2Rα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左归丸通过抑制p16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延缓皮质酮致胸腺依赖性免疫功能退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湿邪致病大鼠IL-2、IL-8水平变化探讨湿邪致病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内湿组、外湿组、内外湿组及疲劳组5组,分别造模20天后,采用放射免疫(RLA)方法检测其IL-2、IL-8水平。结果:全组比较,IL-2和IL-8水平在各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3.102,P=0.028;F=2.657,P=0.049)。两两比较,外湿组和内外湿组的IL-2水平都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5,P=0.028),外湿组的IL-2水平比内湿组明显升高(P=0.015);外湿组的IL-8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内湿组、内外湿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6,P=0.004,P=0.034)。结论:外湿组的IL-2和IL-8水平比内湿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提示湿邪致病初期外湿与机体的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密切有关,此阶段机体可能对外在湿邪较内在湿邪的刺激更为敏感,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针合补脾益肠丸治疗功能性腹泻虚证、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功能性腹泻虚证、寒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用参附针合补脾益肠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补脾益肠丸口服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总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症状总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针合补脾益肠丸治疗功能性腹泻虚证、寒证疗效较单纯补脾益肠丸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